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极品捡漏王 > 第1774章 三件珍宝

极品捡漏王 第1774章 三件珍宝

作者:有聊的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4: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找老狐狸商量完‘租借’汉代抚琴女陶俑和战国彩绘五弦琴的事宜后,陈宇的目光又盯上了旁边的第二尊女陶俑。

第二尊女陶俑和抚琴女陶俑如出一辙,很美,很有气质。只不过第二尊女陶俑和抚琴女陶俑的姿势不同,她不是抚琴,而是在掌灯。

由于女陶俑陈宇已经‘拥有’了一尊,所以对第二尊掌灯女陶俑本身,没什么好关注的。真正吸引了陈宇注意力的,是掌灯女陶俑手里的灯笼。

灯笼起源于西汉时期,曹夫人墓是东汉初年的墓,所以她的墓里会出现灯笼这种当时的‘新鲜事物’,不算稀奇。

可这个灯笼,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它是鼎鼎大名的,气死风灯。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气死风灯,把风气死,因为风吹不灭它。

为图吉利,气死风灯还有雅名,叫‘乞赐丰登’、‘乞赐封灯’。

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圆柱形等,掌灯女陶俑手里的,是个圆柱形的气死风灯。它上面开口远较灯体直径小,底部只有小开口,故不易吹熄。

以竹篾为支架,再糊上织物,有上、下轮,也有垂穗,底部密封。

不得不说,老祖宗的智慧确实惊人,起名字的水平也令后人敬佩。

但以上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东汉初年的曹美人大墓,为什么会出现气死风灯?

现出土和留存下来的,最早的气死风灯,时间是明朝初年……

曹美人大墓里,出现气死风灯。如果这不是灵异事件,便能轻易得出一个明确而又惊人的结论:气死风灯不是元、明时期的产物,至少是汉代发明的。

好家伙,直接将气死风灯的出现时间,提早了一千六百年!要知道,气死风灯,本来就是华夏原创,是明朝中后期,才渐渐传到岛国、东南亚的。

本身就是世界记录了,而今曹美人墓的发掘,又将世界记录提早了一千六百年。或许,这就是底蕴吧。

陈宇推断,之所以后人不知道明朝之前也有气死风灯,恐怕和两点原因有关。第一:明朝之后的气死风灯,是金属材质,易于保存。

陈宇眼前这个东汉时期的气死风灯,是竹篾的,很容易腐烂。

毕竟不是所有的墓,都像曹美人墓这样,有海量白膏泥封存。

第二:任何事物刚发明出来时,都是有钱人享受的,灯笼也是如此。

所以早期,民间的灯笼是很少的,这就更不利于考古保留了。直到元、明时期,灯笼不算什么稀罕物件了,家家户户都有了,才得以大量保存到后代。

分析完毕,陈宇招呼了一名考古学家来,让他继续研究气死风灯。

陈宇对气死风灯没有贪念。

不是说这盏打破记录的气死风灯不值钱,而是陈宇有自知之明。

他是个收藏家,只有收藏的能力,并没有研究的能力。

把气死风灯留给国博,能最大程度挖掘它的历史价值。

这类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物件,陈宇纵使再喜欢,也绝不会染指。

恐怕老狐狸愿意纵容他,也有他确实识大体、明事理方面的考量。

目光越过气死风灯,陈宇继续扫视主墓室里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

人之常情,人类的眼睛总是会被大一些的事物优先吸引,慧眼也不例外。

陈宇又被一个大家伙吸引了。

这货,比陶俑可大多了。

它是一头牛。

一头木牛。

牛通体黑彩,白彩勾绘眼及络头,双角弯扬,硕颈曲背,四足蹬地。身后有犁,犁由犁、辕、扶手等三部分组成,辕较长,铧头宽大,墨绘。

犁与辕之间有支撑,铆眼套合。

重点在于,墨绘。

看似是一头木牛,实际上它是一幅画!

只不过画师在牛形的木头上,画了一头牛!

还是泼墨画!

旁的不说,就冲它是两千年前的东汉木牛,且由于白膏泥的缘故,至今未掉色。再加上画师的奇思妙想和高超技艺,它少说价值一个亿!

如果再加上适当的包装,价钱还能再涨一个亿。

怎么包装?简单。

说到木牛,能想到什么?

答: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诸葛亮是东汉末年三国的人物,而刘秀和曹美人是东汉初年的人物,是诸葛亮的祖辈。放到拍卖行上说,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借鉴了它,价格能不疯涨?

反正没有证据的事,无法被证伪,愿者上钩,吹呗!

不过,这仅仅是陈宇一瞬之间短暂的恶趣味。陈宇还没穷到,需要把这样一头奇思妙想、精美无比的两千年木牛,送上拍卖行的地步。

陈宇又招呼来了老狐狸一名徒弟,说道:“这头木牛,也登记一下,到时候送到我家里……呸,送到‘陈宇博物去’去!我要拿走……呸,借走它!”

又到手了一头木牛,陈宇接着扫量曹美人大墓的海量珍宝。

也该换换口味了,所以他不再盯着大物件看,开始留意起精美小物件。

“唰!”陈宇目光急停,从一座由精致玉器堆积成的‘玉山’中,准确锁定了他中意的目标。那是一件直径十三厘米的汉代玉环。

两汉时期,社会安稳,国力强盛,玉器承继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持续有所改变和开展,并奠定了我国玉文明的根本格式。

我国人自古对玉情有独钟,连绵几千年经久不衰。

汉代玉器以清逸脱俗、自在浪漫、恢弘大度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在我国玉器开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玉器最早是史前人类为了生计,或是为了某种意图而制造的石制东西。从开始被发现,到玉文明的终究构成,这其间阅历了一个绵长的前史进程。

汉玉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汉代玉器对华夏玉器史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陈宇锁定的这件玉环,可以说是皓若星辰的汉玉中的一朵奇葩。

它是个异类。

这件玉环采用和田白玉制成,玉质温润通透,雕工细腻,保存完好。

之所以所它是奇葩,关键在于它的纹饰:雷纹。

雷纹是青铜器的典型纹饰,即以连续的方折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

青铜器的纹饰,落到了玉器玉环的身上,难道还不算奇葩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