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极品捡漏王 > 第1548章 国乐古琴

极品捡漏王 第1548章 国乐古琴

作者:有聊的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4: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天呐,我听到了什么?”

观礼席的宾客们惊呼连连,议论不绝。

漫说乐家族人怀疑见鬼了,他们都怀疑宇宙是否出现了错乱。

乐家的耄老乐兑,为什么会帮陈宇说话?

两件乐器难分高下,胜负只在一念之差,评委怎么说都有理,乐兑真不用避嫌。他是老糊涂了吗?为什么要做出对乐家不利的判罚?

乐沏怒发冲冠,气血上涌,竟公然质问自家耄老。“敢问乐兑伯父,您说咱们乐家不只有一架凤首箜篌,所以它不算唯一,略低一线,我很认同。”

“可李凭凤首箜篌,它与众不同,典故人人知晓,难道不是加分项吗?”

哪怕乐兑评判双方平局,在最讲规矩的乐家,乐沏都不会公然质问他。

乐兑捋着白胡子,回答道:“李凭凤首箜篌,和乐家收藏的其余凤首箜篌,在音色上,有什么不同吗?甚至,它都不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架。”

“你说的,诗鬼李贺和李凭的典故,那是从古玩行、以评判古玩的价值来看待的。在古玩行,一个好典故,能让相应的古玩增值数倍不止。”

“可你别忘了,现在是在斗乐,而非古玩行的斗宝!”

“斗乐斗的是乐器,既然是乐器,只要看音色和存世稀有程度就好了。”

“李凭凤首箜篌有什么典故,很重要吗?”

乐兑的一番雄辩,令乐沏哑口无言。

乐兑说得没错,比较乐器,典故没那么重要。

只是这样的回答,总会令人感到不舒服。

乐家的耄老为了让陈宇赢,答出了这样一番雄辩,乐沏无论如何难以接受。只见乐沏不服不忿道:“道理,晚辈明白,只是晚辈不服!”

“不服你就忍着!”乐兑毫不客气地驳斥道。

全场寂静一片,鸦雀无声,许多人眼皮直跳。

他们看见了什么?

这已经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了,这是乐家的内乱啊!

再加上陈宇和任家的虎视眈眈……好家伙,内忧外患,乐家都齐活儿了。

千年世家竟沦落到如此境地,人们难免会感到有些悲凉。

但更多的人,嗅到了机会的味道。

众所周知,乐家羸弱不堪,日薄西山,全凭着脸面死撑。

在这个时代,乐家不发展经济,便没有纵横天下的底气。

内忧外患之下,不说灭亡,乐家被任家弄残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那么,一群有野心的秃鹫,就要盯上乐家了。

乐家一倒,他们这群秃鹫势必一哄而上,吃乐家的肉,饮乐家的血。

毕竟受钟良、老狐狸庇护的京圈核心家族名额就那么几个,谁不希望把乐家踢开、自己挤进去?

乐家耄老乐兑,和乐家代理族长乐沏的一番争辩,赫然被无限放大。

日薄西山的乐家,处境更加危机了。

乐沏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硬生生咬着牙,忍住了继续与乐兑争辩的冲动,少落下点口实才是王道。

再看陈宇,始终不动如山,不惊不怒,无喜无悲。

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和乐兑之间没有眼神的交流,因为这两个人,压根就不认识。

陈宇有自己的打算,乐家耄老乐兑有自己的打算,代理族长乐沏有自己的打算,乐家族人坐席里的嫡长孙乐洋,有自己的打算。

眼下正在住院的乐家老族长乐凡,更有他的打算。

看似平静如水的乐家,分明早就已经乱成一锅粥。

老狐狸对正在发生的一切装不知道,笑道:“行,老乐说小狐狸赢,那我就听老乐的,这一回合弹拨乐器,算小狐狸赢!”

主评委老狐狸和第二评委乐兑一致认为陈宇赢,那么投票评委们的评选结果就成了摆设。就这样,陈宇以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方式,扳回一城。

四回合斗器过去,目前乐家手握两个胜场,仍旧占据获胜的主动权。

最后一个回合,陈宇哪怕是赢,也只能和乐家同积两个胜场,平局。

但他一旦失败,便会万劫不复。

陈宇最好的结果,才是和乐家战平。

总体来看,乐家的优势仍然无限大。

可当主评委老狐狸宣布陈宇获胜,观礼席的喧哗照样不小。

原因很简单,在华夏古典乐器方面,竟然有人战胜了乐家。

哪怕能赢乐家一小回合,也是能值得吹嘘一辈子的大事啊!

谁都没想到,陈宇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回合,这无疑又是一次打脸。

义愤填膺的乐沏朝陈宇吼道:“行,我认栽,算你赢一局,最后一个回合,我不信你还能赢得了!来人,再上族宝!”

乐沏顾不得许多了,他要再上一件族宝,把陈宇活活碾死。

刚才因为双方相差一线,才给了胳膊肘往外拐的乐兑可乘之机。

可如果双方的差距比天大,谁当评委,陈宇都赢不了。

并且这一回合,乐家亮出来的,是真正的族宝,最高族宝,镇族之宝!

那是一张古琴。

古琴,是毫无疑问的,华夏古典乐器之首。

琴,又称瑶琴、玉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它既是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弹拨乐器,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代表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思想。

古琴的历史悠久,据传伏羲制琴,舜作五弦琴,文王加文弦,武王加武弦,直至演变成为后来的七弦琴。

华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记载,都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千多年前,琴已经流行。后来,由于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更是逐渐形成古代文人必备‘琴、棋、书、画’修养的传统。

孔子在提倡琴乐之初,就说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在孔子的时代,琴乐不仅仅是后世的君子个人修身之乐,也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

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

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涵在琴声之中,人们膜拜它,赋予它关于道德的信仰。作为国乐,琴声可谓寄寓了华夏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

华夏有琴,琴即华夏,二者血肉交融,密不可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