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玄幻 > 先生又要逃跑了 > 第113章 这也太坑人了

先生又要逃跑了 第113章 这也太坑人了

作者:九灯和善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3:5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阅江楼!

天京唯一一座建立在城墙之侧的酒楼,楼有七层,屹立在第七层,比那城墙还要高出十米,可以遥望城墙外浩瀚的大运河。

阅江楼是属于大离皇室的,但在离成祖登基之后,便是将阅江楼赐予给了荣亲王,成为了荣亲王财产。

阅江楼一共七层,但对外开放的只有五层,最上面两层却是不对外开放,只有在荣庆王招待一些文人雅客的时候才会开放。

而今天,阅江楼七层全部开放,下面五层依然是酒楼,凡是通过了州试的学子,今日都可以凭借州生的身份凭证免费到阅江楼来参加荣亲王召开的这场学子盛会。

易云和易芷都不是州生,但阅江楼让州生免费入内,不代表就不做生意了,也是继续营业的,京城不少百姓也是要来看一看这一届学子的风采,许多便是在酒楼内订了酒桌。

“五十两银子,以往只要十两就可以的啊,怎么突发这么贵,你们店家做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这是我们掌柜交代的,今天来的学子们很多,本来酒桌就不是很够用了,必须得提高门槛,另外虽然最低要消费五十两,可我们的菜金并没有涨价,只是要求点的菜肴多一些。”

易云和易芷兄妹两人来到阅江楼的时候,便是碰到门口有小二正在和顾客争论。

天京这地方消费确实不低,阅江楼以往一桌丰盛的酒席也要上百两银子,不过也有便宜的,最低大概十来两银子就可以搞定了。

“这掌柜的,挺有生意头脑啊。”

易云感慨,这种现代经常使用的节假日低消策略,尤其是在各大夜店当中最为常见,那些酒吧夜场每逢节假日便是把最低消费给提高,没有想到在古代也见着了。

最关键的是,人家并不是直接涨价,菜的价格还是和原来一样,只是原来最少只要点三个菜,而现在变成了最少需要点十个菜,或者点贵一些菜。

易云和易芷兄妹两自然不缺这个钱,尤其是易芷,作为易家的小公主,对于钱根本就没有个数字,直接是选了最好的几个席位之一。

“祝兄,上次国试一别,今日又相见了,风采更甚往昔了啊。”

“李兄也是一样啊,想到和李兄在京城挑灯夜谈的时日,真是不胜怀念。”

来这里的学子,有许多都是参加过国试的,而且还不是一两次,再次见面自然是一番怀念,而在场的大部分学子状况都是差不多,那些通过州试还没有参加过国试的,都是跟随着这些前辈来这里的。

前辈们相互叙旧,顺带介绍自己家乡的新人,大家其乐融融,少不得得推杯换盏,而前辈们则是大谈在京城的风流雅事,引得新人们是无比向往。

“君记得否,当日国试结束,你我兄弟二人,三日游遍京城花街,吟诗作赋,美人卧榻,实在是好不快活。”

“我当然记得,当日兄与我分离之时,那红楼歌女依依不舍,更是跟兄折柳相别,兄这一次来京,想来也是再续前缘了吧。”

“哎,我回归家中,便是不舍佳人思念,遂安排下人去往红楼将其赎身,安置于广陵郡。”

“兄,真有情有义。”

这些学子们听到这话肃然起敬,易云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果然天下文人都一个德性,不就是考试完去寻花问柳放松了一下,后面把那歌女买回家来了一个金屋藏娇,到了他们嘴里就变成了有情有义,好像那歌女离开了他们就无法活下去一般。

“二哥,是不是你们都是这样的啊。”

易芷倒是听得津津有味,易云瞪了她一眼,道:“休得胡言,我岂是这样的人。”

“这位兄台这话就有些过了,你我皆为读书人,读书人红袖添香本就是佳话,怎么到兄台嘴里,似乎是那么的不堪。”

易云的声音并没有压低,所以在说完之后边上一桌的人不干了,其中一位学子一脸不满,前辈们这是在传授经验,哪个楼的姑娘们水灵,哪个楼的姑娘最会玩,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你这个时候打断,还一副耻与为伍的样子是什么意思?

“我没有这意思。”

易云不想跟这些人争辩,不过易芷却是插话道:“我哥就是这个意思,你们这些读书人,不想着好好读书,天天沉迷于酒色,就你们这样的,怎么可能考取的上功名。”

“小小稚童,也敢口出狂言,我等专研经文诗词,你尚且在娘胎之中。”

易芷是女扮男装,但到底是女子,所以看起来就显得跟个小孩一样。

“放肆!”

跟着易芷同样女扮男装的丫鬟立刻呵斥,自家小姐身份尊贵,岂是这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可以羞辱的。

“哟,看样子还是个公子哥,出门都带着丫鬟,既然你看不起我懂,那为何还要丫鬟服侍,真是心口不一。”

论嘴炮,那读书人自然是最厉害的,易芷根本说不过对方。

“二哥,有人欺负我,你都不帮我啊。”

易芷气急,但看到自己二哥坐在那里一副隔岸观火的笑容,便是忍不住一跺脚,这一小女孩姿态更是惹得那几位读书人哈哈大笑起来。

“看来是一个家中宠坏的小孩,作女子矫揉之姿态,怕不是家中给安排的是女子闺房吧。”

“哈哈,瞿兄言语还是如此锋利。”

易云原本是看戏的,但看到自己这位妹妹眼睛都有泪花在打转了,也是面色一沉,道:“三弟,何必与这些人一般见识,不过是一群只知舞文弄墨,伤秋悲月、无病呻吟的酸儒罢了。”

“你说我们是酸儒?”

易云的这句话激怒了在场的诸多儒家学子了,尤其是那些屡次国试失败的学子更是愤怒,其中一位年纪稍微约有五旬的老者更是愤慨问道:“看你也是一读书人,莫不是有什么诗词佳作,不妨说与我等听听。”

易芷一听对方要听自己二哥写了什么诗词,一脸的激动,这些人是上赶着给二哥打脸,我二哥的一篇《望江楼序》被评为天下第一骈文,当下正要回答,但易云却抢先了她一步。

“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之流,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留有何诗词佳作。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

易云这话让得在场不少不少读书人哑口无言,因为易云所举例的这几位,都是将相之才,但也确实是没有留下什么诗词佳作。

“巧词夺理罢了,诗词一道可修读书人浩然正气,岂能言之无用?”

半响后,又一位读书人站出来,他的话让得易云心里一突,因为易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先前那番话,是他借用的诸葛亮东吴舌战群儒里的话,在那个时代舞文弄墨确实是没什么用,但这个时代不一样啊,这个时候读书人是可以开挂的,那就是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自然有用,但要看用之在何处,这也是天下儒家弟子之区别,儒家之弟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浩然正气者,一种是无浩然正气者。”

想了下之后,易云更改了一下言语继续道:“有浩然正气者,忠君爱国,守正务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无浩然正气之儒家弟子,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儒家学子皆知,历届之状元,必有浩然正气傍身,此为何故,盖因状元心怀天下,忠君爱国,而非空谈之辈。”

易云的话又让这些读书人沉默了,因为易云这话上升到了一个道德的高度,站在了道德至高点了。

读书人为什么会有浩然正气,真以为靠着吟诗作赋,遣词弄句就可以的吗?

不,那是因为读书人心怀天下,立身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在做学问当中修炼出来浩然正气,否则就算一辈子时间花在做学问上,都修炼不出来浩然正气。

在场所有儒家弟子都知道,易云说的是扯淡的,事实修炼浩然正气根本就不是这一情况,但是易云这话没法反驳啊,因为他们儒家弟子对外就是这么宣传的。

这是儒家可以压制其他三大家的根本啊,为什么我们会有浩然正气,是因为我们一身正气。

“满口空话,胸无文采,光是靠着一腔热血,不读圣人经典,又怎么可能领悟的了浩然正气,老夫十年前曾写过一首诗,连当时的谢健谢公都给予赞誉,岂是你一句舞文弄墨就可以否定的。”

宴会中,一位青年男子走了过来,看到他之后,在场的诸多学子全都目露敬色,这位,可是在文人之中大有名气和来头。

徐家后人徐维,西湖第一狂生,十年前便是府试、州试双第一,但却因为和主考官的理念不同,连续放弃了三届国试,谁都清楚如果徐维参加国试的话,必然会金榜题名。

这位如果说是国试之下第一读书人,都没有人会有多少异议。

“这小子这话要遭殃了,没有想到竟然把徐维兄给引来了。”

“我看徐维兄也是听不下去了,不然以徐维兄的身份地位,又怎么会和这一小子计较。”

所有人都等着看好戏,而易云此刻目光也是对上了这位号称第一狂生的徐维,半响后,眉头皱了一下,因为他发现对方竟然给自己带来了一缕压迫感,不过随着他在心中默写了一个“静”字之后,这股压迫感便是消散不见。

徐维那边,越是走近也越是心惊!

他是十年前的府试和州试的第一名,这十年时间三次国试都放弃,确实是因为他和主考官的理念有所不同,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奔着状元而去的。

因为只有状元才能够百分百修炼出来浩然正气,也只有状元的浩然正气才是最强大的,现在朝堂上的三公,为什么是谢公他们三位,就是因为谢公他们三位是状元出身。

儒家识文阁内可是有不少大儒,但能成为一品大学士的只有谢公他们,因为那些大儒都不是状元出身,哪怕日后有奇遇,实力和学问都暴涨,但在根基上便是差了一筹。

前三届,他要是参加国试,最好的成绩便是榜眼,但这不是他所求。

所以他在等,等的就是这一次的恩科。

但这十年的时间他并没有闲着,十年来一直在练气养气,虽然还没有彻底修炼出来浩然正气,可身体内已经是有浩然正气的雏形了,恩师说过,只要他金榜题目高中状元那一刻,文气入体,浩然正气便是骤然生成。

浩然正气是读书人才有的,而读书人为什么对大儒那么尊敬,不仅仅是因为学问,更是因为大儒身上的浩然正气对读书人有天生的压制作用。

那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见到自己便会自觉低人一等,差一点的甚至说话都语无伦次,可眼前这位年轻的读书人,面若平湖,情绪竟然丝毫不受影响。

“阁下师承名讳?”

徐维走到跟前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而后问出来的话也是让得现场学子都有些惊讶,在他们看来,徐维过来应该是痛斥一番这小子,怎么还问起对方的名字和师承来历了?

一般只有在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的时候,或者是让自己钦佩的人,才会问师承名讳。

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对于正眼都瞧不上的人,连名字都懒得问的,因为压根不会给放在心上。

“我哥是易云,光阴郡走出来的易云。”

易云还没有回答,易芷便是抢先一步回答,而易芷的话让得现场突然变得寂静起来,就连徐维也是嘴角抽搐了一下。

真她妈的欺负人啊!

这是此刻全场学子的心声。

真他吗的会装逼!

这是此刻徐维的心声。

如此年纪写下号称天下第一骈文的人,用的都是华丽辞藻,不就是遣词造句,舞文弄墨的最佳代表吗?

结果现在反手来一句,最看不起就是这类读书人。

装逼不是你这样的装的。

现场有好几位学子摸了摸额头的冷汗,因为他们刚刚就想要拿这篇骈文出来反驳的,想到自己吹捧对手的文章来攻击对手,还好他们没有急着站出来,这也太坑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