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690章 “陨石”

新书 第690章 “陨石”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从春秋到汉朝,江东人都以彪悍闻名:吴王越王相继称霸,南方徒卒一度吊打北方车兵,称霸东国百年;吴越虽亡,但遗民仍在,他们好用剑,轻死易发,秦末时八千江东子弟随项羽北上,巨鹿之战、彭城一役,也曾攻得身高马大的关中男儿毫无招架之力。

自汉以来,吴县、会稽地区渐染中原风尚,战斗力略有削弱,但江东有一处地方,却仍是武德充沛。

“丹阳之兵,甲于江东!”

刘秀入主东南前就曾听人称赞丹阳募兵,这是个年轻的郡,汉武帝时才划分出来,夹在豫章、吴会中间,幅员数千里。虽然濒临长江,但腹地大山众多,森林茂密,多有山越部落聚居。

丹阳汉民民风果劲,他们平日里披荆斩棘,半农半猎,不但要抵御山越的袭扰,还时不时因为赋税问题与官府对抗,因此乡党颇为团结,往往聚能成兵。加上丹阳富有铁、铜、锡矿,百姓能自行铸造甲、兵,这使得丹阳郡大规模械斗成了家常便饭,到了近年,汉民甚至能反过来抢掠山越,打得他们不敢出山,渐渐地,丹阳汉民团体,遂被官府称之为“宗贼”。

刘秀花了好些年,才将丹阳宗贼收服,他仿照战国魏武卒,一人当兵,全家免除赋税,甚至还能在平原分些房宅, 有功者再送几名斩掉大脚趾的山越人为奴婢。丹阳尚穷, 当兵俨然成了好出路, 全郡不过十万户,竟有两万余人从军,其中最精锐的一万, 更成了刘秀的直属部队,对他忠心耿耿。。

世上难有两全之事, 能打的部队, 往往桀骜不驯, 时至今日,能号令丹阳兵的, 唯刘秀一人而已。其余诸将,哪怕冯异邓禹,丹阳宗帅们也不放在眼里, 这也是刘秀不顾风险, 亲将丹阳兵出击的重要原因。

奉第五伦之命, 在当阳河上游守着土囊的五千魏兵, 就看到这样一幕:从稀疏的林地中,钻出来数不清的敌人。他们头上皆裹青巾, 与树叶颜色相近,以至于驻守此地的卫尉第七彪竟未能及早发现,等魏军结阵时, 丹阳兵已经冲到了河边……

被土囊蓄水所阻后,当阳河变得浅小, 根本拦不住丹阳兵,他们身上虽然披挂着甲胄, 兵刃亦利,脚上却只穿着草鞋甚至赤足, 然脚程极快,毕竟在丹阳复杂的地形中,众人都能升山赴险,抵突丛棘,故而于林中跋涉时,如猿狖之腾木,进入水中后, 则若鱼之走渊。

第七彪虽在多年前于潼坂力阻王常,但那是靠了地形优势,如今丹阳兵正面冲来,猝不及防之下, 竟手忙脚乱,魏军的弩箭将百多人射倒在河中,但丹阳兵不惧死亡,前赴后继而来,更有一员猛将,身披重甲,纵马驰骋,突击陷阵,正是贾复!

丹阳兵三冲魏旅,第七彪不能敌,急忙让人请求支援,他知道皇帝只派出了一半的预备兵,还有不少隐于大本营后,而万脩部更在数里外,正压着王常打,或可匀万余人过来?

然而第七彪没等来援兵,却接到第五伦口谕……

“卫尉且先退却,放丹阳兵过河。”

“敌若渡河,这土囊所塞的水坝怎么办?”第七彪忧心忡忡,但还是遵命行事,半真半假,这五千师旅仿若被丹阳兵大败,仓促东移。

刘秀也纵马越过当阳河,立刻下达了命令。

“贾将军率众追击,后队渡河后,毁掉水坝!”

……

水坝是魏军昨夜垒的,数万人扛着几千土囊堆砌,堵住了当阳河水,在上游形成了不大的堰塞小湖,以方面过河作战。

筑坝难,毁坝却易,丹阳兵最后千余人搬开一个缺口,水流便奔涌而出,朝下游冲去!

然而当阳河实在太小,作为汉水支流的支流,根本无法复刻韩信潍水淹龙且的名场面。整个堰塞湖中的水一泄而注,最初势若奔马,但才冲几里就平缓了,未能伤及魏军,顶多吓到正在渡河送箭矢的辎车。

然而汉军三路皆是劣势,且战且退,而魏军则步步深入,几乎全部渡到当阳河南,如今河水一涨,俨然将魏军阵型一分为二,应能稍稍阻碍他们回援的速度。

这争取到的片刻时间,便是刘秀反败为胜的关键!

魏军各部将校也注意到了这点,左方的万脩,中央的岑彭,纷纷遣人回来请示第五伦:“是否要停止进攻,稍稍退却整军?”

但第五伦却让诸将继续督战,他此刻正站在大本营,手持千里镜对准正自西而东,朝这儿不断突进的丹阳兵,说道:

“无事,敌,已在我眼中了!”

因为汉帝大纛还插于原地,第五伦不知刘秀竟亲自出战,但丹阳兵的大名他久已闻名,多年前在淮北围困盖延,近日又于南漳河配合贾复吃掉岑彭后队,实乃汉军中流砥柱。

第五伦是故意放这支部队过来的。

“象阵败退后,敌军士气大落,但仍在苦撑,若丹阳兵冒进覆灭,则其余部曲,必将尽数崩溃!”

他让人去通知正在撤退的第七彪:“令卫尉退往东三里处小丘,横野郑将军会接应。”

横野将军郑统乃是魏军中的猛将,他出身新秦中猪突豨勇,是第五伦嫡系中的嫡系,在龙首渠一战成名,只可惜仅能将小众,难以独当一面,淮北一战,盖延冒进被俘,郑统支援不及要背一点锅,这五年里没有升职,仍为杂号。

今日大战,郑统却不得在前线,反而奉命守卫在大本营附近,看着同僚各显身手,他急得抓耳挠腮。

如今但见第七彪从河坝处败退,而丹阳兵紧追不放,郑统接到第五伦口谕口,立刻兴奋起来。

“不过是一枚侥幸过河的小卒子,也想来将军?”

……

自与第五伦为敌以来,刘秀已经憋屈了十年。

每次与魏国交战,刘秀先与邓禹谋于庙堂,千算万算,可谓殚精竭虑,因为清楚己方国力微弱,处于劣势,所以就算第五伦再诱惑,刘秀也坚决不打决战,他宁可失地存人。

可这未能给大汉带来希望,疆域一点点被蚕食,爱将一个接一个阵亡,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越来越渺茫,到最后只有刘秀自己信了。

每每遇挫,自责惋惜之余,刘秀也越发怀念年轻时,反复回忆那场让他声名显赫的昆阳大战!

当时新军三十万大众,围得昆阳水泄不通,而刘秀以十三骑出走寻求援兵,东拼西凑得万余人回救,然而诸将望着新军那无穷无尽的营垒,面如土色,皆不敢进,唯独刘秀带着亲信突进,击败了新军侧翼数千人,斩首数十级,这才让众人稍稍鼓起勇气。

巧的是,那一夜,更有预兆出现:六月朔日子时,天上有一道光划过夜空,有星从天而坠,光长十余丈,竟好似皓月一般!又有声殷殷如雄雉,将半个军营连同昆阳城都惊动了!

虽然那陨石落在昆阳城南,刚好新军围三阙一,没能砸到营垒上,但也地动山摇,敌人见此异相,军心大躁,次日遂匆匆撤兵——真实原因是,第五伦反于关中的消息传到,王邑这才返程,但刘秀始终认定,正是那颗破军之星,让己方以一当百,奠定了次日的大胜。

新军开始撤退的关键当口,诸将倾向于放他们走,还是刘秀站了出来,只带着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一举攻破王邑精锐,汉兵乘锐崩之,震呼动天地。而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馀里!

时候从冯异到王常,众人皆不敢仰视刘秀,那才是他人生中最酣畅淋漓的时刻。

而今日,忍辱负重十年,被第五伦逼到退无可退的刘秀,决定重新拾起当初的勇气!

从精锐偃旗息鼓绕行,到渡河破敌,毁掉水坝断魏军主力回援之路,一切都很顺利,而前方的贾复,更是骁勇无比,跟着第七彪的五千兵穷追猛打,阿彪从假败变成了真败。

刘秀大喜:“丹阳之甲,数倍于昆阳三千敢死;第五魏军,则寡于三十万新军。”

“我早该如此行事。”

面对第五伦这样的敌人,考虑越多,反而越落下风。

刘秀重新找回了昆阳城下的意气风发,眼看第七彪败退至一小丘附近,其兵卒一分为二,退往左右,而一支沉默的魏兵,则横亘于前,持刀盾静静守护,面对来敌岿然不动。

那正是郑统所将的部曲八千,这也是肉眼所见,第五伦大本营西边,仅剩的防御力量。

当阳河南的诸部,似乎已被汉军缠住,难以分身回援。

只差一步了!

刘秀拔剑,直指东北方四里外,第五伦的五彩旗纛。

“传令,诸将及丹阳兵宗帅、士卒,能破敌陷阵者,封侯;能斩擒第五伦者,封王!”

……

刘秀下达攻坚命令后,贾复已一马当先,带着丹阳兵,与郑统部撞在了一起!

郑统以逸待劳,加上第七彪的残兵三四千人在侧,魏军兵力小优,但丹阳兵毕竟是汉军最精锐者,一时间竟打得难解难分。

其实在那座不起眼的小丘背后,尚有骑兵三千,于此驻足许久,骑都尉窦固不断让人去丘上窥探战况。

“骑都尉,汉军有一将甚猛,着白甲,骑红马披甲而战,数突魏阵。”

“此人定是贾复贾君文。”

窦固闻言顿时大急:“郑将军和卫尉竟不能制服此子?”

他回头看着这边三千三河骑士,向“护军校尉”朱弟请命:“朱护军,吾等若出,必能歼灭丹阳兵!”

朱弟却喝止:“不可,三河骑兵奉命守卫火器,于此等待君命,绝不可轻离职守!”

朱弟和张鱼,是第五伦当初在关中煤窑附近收留的孤儿,待之如家人,张鱼后来负责绣衣卫情报工作,而朱弟先是当郎官,后来又被第五伦委以重任,去终南山监制火器。

不论烟花、一窝蜂、火厢车,都是工匠们突发奇想的过渡产品,而第五伦唯一指定的两种武器,目前可堪实用的,只有眼前这大家伙……

窦固等人守卫的,正是一些笨重的管状物,感谢商周以来登峰造极的青铜铸造技术,才能在五年内制出炮管。一共才五门,每门重千斤(汉斤),必须承载于牛车之上。

第五伦曾想加轮子,但这年头路况太烂,一路颠簸,很容易将火炮磕碰坏。

没错,皇帝陛下将此物命名为炮,而不再是“砲”,其威力与射程,顶多达到了后世14世纪的水平……

经过数刻跋涉,青铜炮终于沿着匆匆修葺的坡道,被缓缓拉上小丘,在人工削平的坡顶安放。

准备工作是漫长的,窦固百无聊赖地看着士卒将沉甸甸的青铜炮管从车上搬下,架设稳定的基石。

一并取下的,还有大量黑色火药、花岗岩磨制的圆滑石弹,工匠努力调整管口,有人举着瞄准仪,经验与科学并用,对着正在鏖战的两军,一点点校正角度……

窦固就在这冗长的调试中度刻如年,不多时丘外又响起一阵剧烈的嘶喊,有候望回报:“敌将贾复陷阵,斩我军一校尉!”

这下三河骑兵尽皆哗然,关键战斗就在两里开外,他们却只能干看着,难道要坐视友军战败,冲到皇帝大本营前去才救驾么?

马蹄不安地敲动地面,所有人都望着朱弟。

而朱弟却默然不言,只令人举旗,向皇帝汇报“一切准备妥当”的旗语。

远处的大本营,一面炮旗遂缓缓举起,轻轻摆动后、猛地挥下!

那是第五伦的命令,朱弟松了口气,立刻走到坡顶,对炮匠们说道:“陛下有令,装填石弹,瞄准敌阵中后位置。”

“开炮!”

……

战斗的形势,无疑对汉军利好。

骑着刘秀所赠骏马,贾复骁勇无比,已杀数十人,斩一校尉。但这场仗,靠的不止是匹夫之勇,还有刘秀的精妙指挥,他在右翼加强了兵力,裹着青色头巾的丹阳兵短兵前击,突破了魏军一个小缺口,然后立刻增兵,以点到线,阵线一点点推进,想来击穿魏阵只是时间问题。

见此情形,刘秀仿佛再临昆阳,心中暗想:“果然,自助者,天助之!”

“陛下,看那边!”

就在此时,有负责观察周围情况的候望向刘秀禀报,刘秀目光随着手指所向,望见北方不到两里(汉里)的那座小丘。

“斥候过去侦查,为魏骑所驱,丘后无飞鸟落下,或有魏军伏兵,而丘顶之上,亦有人活动,或在组建器械……”

这份担忧并非多余,毕竟就在几刻前,看似无敌的象阵才遭到了魏军火器毁灭性的打击。

但刘秀反而更忌惮可能隐于丘后的魏骑,至于火器……

“吓人之物,不足惧也。”

因为丹阳兵已与魏军混战在一块,以火厢车的射程,以及那惨不忍睹的精准度,大概会平均落到两军头上,说不定还能给刘秀助攻……

但这种天真的想法,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打破了!

“嘭!”

这声音是如此之大,震耳欲聋,将两军厮杀的喧哗惨叫都掩盖住了,正在交兵的两军士卒竟忍不住左顾右盼。

刘秀很快找到了这声响源头,正是那座他不以为然的小丘顶,冒起了一阵白烟,并有什么东西朝这边飞来……

它以抛物线到达最高处,旋即在重力拉扯下一点点斜斜坠落,距地面越来越近,最终砸到了汉军阵列后部!

有丹阳兵下意识地举盾格挡,然盾牌却轰然破碎,一起消失的还有他的半个身子,被重达百斤的石弹砸烂!

还不等汉军反应过来,接着又是“嘭嘭嘭嘭”四声巨响,伴随着地动山摇的轰鸣,这次齐射带来的震慑更大,正在纵马杀敌的贾复,其战马竟为之一惊,将贾将军甩落马下。

少顷,四枚石弹从斜角飞入汉军中,因为丹阳兵站得太密集,数十人被巨力牵扯摔倒在地,更有十余人当场死亡,而石弹则沾着血迹,冒着烟深深嵌入泥地,一个方阵顿时坏了一角。

丹阳兵们连续遭到轰击,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飞到头顶的滚烫石弹来自何方,面面相觑间,他们的脚步没有之前坚定和迅速,反而有了肉眼可见的混乱。

有人想起了汉军中广为流传的传奇……关于昆阳大战的神话,天助刘秀,降下陨石助大汉,摧垮新军!

“陨石,此乃天外流星陨石也!”

可这一次,为何“陨石”却砸到了己方头上?难道天命,已不在炎汉这边了么!?

刘秀无法答复这个问题,回答他们的,是魏军猛然爆发的欢呼:“天助大魏!陨星破敌!”

而远在大本营的第五伦,再度举起千里镜,观察火炮初次实战的效果。

他看到小丘之上,炮口冒着烟——青铜炮管无法承受持续射击,隔一段时间就需休息以冷却。

所以火炮只是锦上添花,真正能致胜的,还是短兵交锋,山丘之后,窦固带着三千三河骑缓缓露出身形,准备发动进攻!

他看到丹阳兵士气如雪融般崩溃,开始在郑统反击下节节败退,其指挥也一时大乱,失了章法。

只可惜,他未能找到刘秀,看见这宿敌那绝望且悲壮的面容……

第五伦放下千里镜,让人挂起旗帜,一直引而不发的预备队数千人,也出现在丹阳兵侧后方,准备配合友军,一口吃掉汉军王牌。

炮声再度响起,第五伦心中石头伴随炮弹一起落地,他望向远方那风中凌乱的炎汉大旗,露出了笑。

这石破天惊的声音,似乎在替第五伦,告诉刘秀一句话。

“秀儿。”

“时代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