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662章 益州疲弊

新书 第662章 益州疲弊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成家政权龙兴十一年(公元34年)春二月,白帝宫忽然传话,急召丞相李熊入觐!

李熊登时大惊,与正当壮年的魏国皇帝第五伦不同,公孙述与马援同年,已近五旬,身体没过去那么好了,加上痴迷谶纬、服丹药,一旦宫中有警,总令人担心公孙述忽然驾崩。

等李熊匆匆赶到成都郊外的白帝宫时,才发现只是虚惊一场,公孙述好好地坐在殿堂里,只是精神不振,神色苦闷。驱散仆从后,公孙述才对李熊展示了来自前线的急报:“刚从白水关得到消息,马援出兵,进攻阳平关了!”

该来的还是来了!李熊只感到一阵晕眩,自天下分裂,魏、成争衡以来,每每皆是公孙述主动出击,或走子午,或出上庸,或攻陇右。然而五年前,马援从西羌千里行羌道,策反白马氐夺取武都郡。

武都的魏军,就仿佛在成家头顶,悬了一把利剑——马援只要愿意,可东击汉中,南攻白水关,直接威胁蜀地。

然而最让李熊感到可怖的是,当这样的进攻机会攒在手里时,第五伦竟能按兵不动,他一面修缮故道,一面拓宽祁山道的水路。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第五伦显然是想积蓄力量,再搞一波大仗!

于是公孙述急得上火,数次集结大军,北出白水进攻武都,然而都被马援利用武都那复杂的地形化解,直到今日,在准备好一切后,第五伦终于令马援出兵,李熊心中只响着一句话……

“从此以后,攻守异势了!”

但公孙述却仍乐观,至少口头上如此:“幸而有荆邯将军守备汉中郡,阳平关应当无虞,但仍需支援,丞相可征召民兵四万,朕再派遣郡卒一万,三月时北上汉中。”

“四万……”李熊听罢,眼前差点一黑。

益州在前汉时发展得不错,盛产织、皮革、银、铁、石材等,粮食每年都能外运。王莽执政时统计认人口,益州九个郡,人口为102万户、478万口,其中近半集中在蜀郡、广汉两处。

经过新莽年间对句町的战争,以及王朝崩溃的大乱后,等到公孙述重新统一益州,再度统计户口,发现户数已经缩水到了94万户,口400万上下。

放在全国,仍能排到中上,可问题在于,公孙述称帝后,学着汉家制度,出入仿效汉天子法驾,銮旗旄骑,陈置陛戟,成家的官吏数量不减反增,多至四万,相当于一百个益州人,就要养一个官吏。

为了争霸,成家还必须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常年超过十万之众,守外虚内,主要集中在汉中、江陵和各个关隘要塞,比如关键的白水、葭萌、剑阁三关,就驻扎了三万人,蜀郡只置兵两万维持治安。

过去五年为了夺回武都,公孙述不断派军队进攻,已使得民穷兵疲。

现在阳平关告急,公孙述不得不再度穷兵黩武,一口气征发四万人,加上中央军,凑一支兵团去解困,但眼下正值春耕,忽然强征全国人口百分之一入伍,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

更何况,五万之师举,其日耗千金,成家的府库已经颇为空虚了,钱方面,公孙述铸铁钱没取得好效果,第五伦那边令南阳也铸假铁钱,搞乱了益州的市场,铁钱基本作废,人们又用起了私藏的汉五铢,甚至还传了个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黄牛寓意新莽,白腹则寓意白帝公孙述,五铢自然指的是刘汉——东南的刘秀,不就恢复了五铢钱么?

这让公孙述一度怀疑,是表面上的盟友刘秀想要溯流而上,谋夺他的江山,李熊好说歹说,才让公孙述相信,这一切都是魏国绣衣细作的离间计……

钱帛如此,本来丰沛的粮食也因为频繁支援外地,导致号称粮仓的蜀郡竟出现了农民面有菜色的情况。为了从百姓手中汲取财富,成家小朝廷不但田租极高,公孙述还禁止酿酒,甚至宣布只要家中有酿酒器具的,一律坐牢……

凡此种种,可用四个字完美诠释:“益州疲敝!”

想到这,李熊忽然意识到:“陛下,马援不击白水关威胁蜀中,反而去打汉中,莫非就是想继续消耗我国力?”

如今第五伦已重新打通故道,从关中运送兵、粮进入武都方便了数倍,再加上北方休养生息五年,仓禀充足,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马援需要发愁的,只是武都各县地方狭小,装不下那么多军队和粮食。

反观成家,马援截断金牛道后,想支援汉中,只能绕行巴郡那边的“米仓道”,得多花半个月,加上千里栈道,颇为不易,若双方在汉中久战,只需要一年半载,本就疲敝的益州,就得被折腾得再去半条命!

“朕也有此忧虑。”公孙述现在提起老朋友就恨得咬牙,在他印象中,马援一向轻剽没耐心,可时隔多年,此人性情却颇有变化,扎在武都五年,坚如磐石!

“故而荆邯上书说,与其被动久耗,落入第五伦陷阱,不如由朕顷蜀中大军,悉发北军屯士及山东客兵,北出白水,亲征武都!与汉中诸将合兵并势,腹背夹击马援,一举拔掉这扎了朕五年的背上芒刺!”

公孙述说这句话时态度豪迈,话语激愤,但目光却瞥了一眼李熊,李熊立刻明白了。

白帝陛下,不想亲征!

刘秀喜欢亲自将兵厮杀,第五伦好歹也坐镇军帐,唯独公孙述从没到过前线,他并不是一位擅长武略的君主,让他亲征,实在是太为难了。

“陛下万万不可!”

于是李熊立刻劝阻道:“事情未到万不得已,不宜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

李熊这话有一定公义,蜀中并无大将,就算空国而出,也不一定是马援的对手——过去五年,成家至少送了五位将军、两万人马覆没于武都,全国上下都得了恐马症,公孙述年少时打架就不是这位老朋友的对手,何况现在?若亲征再败,成家的国祚也就彻底到头了。

但公义之外,也有私心,那就是李熊对荆邯的不满!

众所周知,成家内部对国家未来命运有分歧,以荆邯为首的外郡人士,倾向于北上夺取关中,问鼎中原;而以李熊为首的益州土豪们,则更希望公孙述能稳妥一些,先向南部发展。

公孙述最初欲不偏不倚,南北并重,但最终由于形势的发展,成家的精力全被北方的马援给牵制了。

因为公孙述取益州基本是“传檄而定”,使得南中各郡最初被新朝时的二千石控制,较近的越嶲郡、犍为郡陆续收复,只是县一级仍被南中大姓控制,成都派去的县令,经常会被“蛮夷”劫杀,一时间竟只能羁縻。

而最偏南的“益州郡”,也就是后世的云南滇池一带,连名义上的尊奉都不肯,梓潼人文齐为太守,多年来一直与隔壁的牂牁郡句町国联手,采取保郡自守,不从公孙的态度,更娶了汉时滇王后裔为妻,亦自称“滇王”。云南隔着大渡河、金沙江,以及越嶲、朱提三千里之境,实在太远,公孙述虽欲灭之,但居然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

李熊一直认为,滇地不可不顾,若事急之际,滇与魏国细作勾结,叛投第五伦,南北夹击成家,也是一大隐患!

但荆邯等北方外郡士人看不起遥远蛮荒的南中,仍一力头铁北伐,使得成家错过了整顿内政,拓宽后方纵深的机会。

“陛下,臣愿倾力征兵筹粮,三月份凑足四万兵力,以及十万石粮秣!”

尽管知道艰难,但李熊还是咬着牙应承了此事,但他却提出了另一个恳求:“陛下前些时日说过,欲封二皇子为王,臣以为可也!”

“不妨定封于犍为南部朱提(云南昭通)一带,置相邦、将军及百官,再选朱提大姓之女为嫔妃。朱提有银矿,可开采以供国用;此外,又能为国藩篱,提防滇与句町;再笼络南中大姓,一举三得!”

犍为郡的朱提,是南中少见的富庶之地,因为那里的银山太过著名,王莽时,银子也成了货币,其的质量单位是“流”,也就是八两,其他地方的银一流值千,是为银货二品,唯独朱提银一流价值一千五百八十钱,为银货一品。

但公孙述却迟迟没能控制这处银山,那儿常年为南中大姓操持,每年上贡一点银子意思意思,李熊一直主张强硬控制此地,作为南进基地,所谓“分封皇子”不过是手段。

公孙述自无不允,但他却不知,李熊退出殿堂后,却仰天暗叹道:“今益州兵疲民乏,而第五魏国力雄厚,大军压境。以马援之能,汉中难保,既失门户,不出数年,或有亡国之虞。”

他回过头,苦涩地看着巍峨的白帝宫:“老臣智穷,不能助陛下开霸业,转危为安,只能用这绵薄之智,为大成,留最后一点南进的希望了!”

“古人云,礼失求诸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若当真到了危急存亡之际,或许那南中朱提,便是公孙氏最后的避难之所!”

……

PS:大家新年快乐,谢谢读者们的包容和等待,故事接近尾声,坑填得差不多,除夕前肯定能完本了。

2021年我的经历蛮神奇的,有从业以来的最低谷,也遇到很多暖心的事……不过具体的年终总结,还是放到完本时发吧。

另外再推一本书《女主从书里跑出来了怎么办》,书里理想型的女主突然降临到了扑街作者楚戈身边,造物主和书中人的狗粮日常。

作者:LSP。这是一位不知名的新人作者,人长得不怎么样,书倒是很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