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652章 汉奸

新书 第652章 汉奸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朔方郡与新秦中之间,隔着四百里戈壁,此乃后世的“乌兰布和沙漠”。和被誉为塞上中原的新秦中、河套不同,这一带干旱少雨,草原消退为沙地。但对匈奴人而言,这片沙海的条件算不上恶劣,比起漠南漠北间的大戈壁,就只是个弟弟:除了间或生长的胡杨、芨芨草外,黄河也在沙漠边缘缓缓流淌,水源不是问题。

军粮也有办法解决,就算是骑兵,四百里沙漠也要走好几天,这期间胡兵靠随身携带肉酪尚能果腹。

最大的麻烦还是牧草,马可没有人这么强的适应和忍耐力,为了保证胡马的食物,除了四万匈奴骑兵外,后面还得跟着四万“汉兵”,其实就是从并州缘边各郡强征来的民夫。为了这场仗,卢芳可谓顷国之力,这些民夫推攮着粮食,却只能看着上好豆子、麦子被匈奴马嘴贪婪咀嚼,自己只能吃点马口残余。

这将近十天的行军,匈奴老爷们倒是悠然自乐,甚至还有兴致吹起胡笳,在胡杨木烧的篝火旁跳舞,汉民却只能披着破烂羊裘,蜷缩在一起瑟瑟发抖。

当他们好不容易离开沙漠,远远望见卑移山北部那道“石嘴”时,魏军营垒已横亘于此。

这下,耿弇的方略便显现出效果了,他卡死了匈奴人南下的通道,同时占住了尚有干枯牧草的地方,使得粮食捉襟见肘的匈奴、胡汉联军不得不考虑。

“尽早决战!”卢芳是最积极的主战派,日夜游说领兵的匈奴左谷蠡王。

然而左谷蠡王却不为所动,按照匈奴的习惯,不轻易和敌人做阵地决战,而是要发挥机动优势,他自己领军南下的同时,已经派遣无楼且渠王、奥日逐王两位带数千骑绕行沙漠,分别袭击新秦中的东、西两部,必要魏军腹背受敌,在匈奴的拉扯下露出破绽。

于是左谷蠡王颇为鸡贼地移师黄河东岸,与魏营隔河相望,这一带虽不如新秦中,但也有些河岸边的湿地草场,能让人马勉强果腹了,且拖到寒冬降临,最先扛不住冻的,肯定是来自南方的魏兵。

作为傀儡,卢芳带带路还可以,于军事上却没什么话语权,只能悻悻而罢。

至于卢芳麾下的几位将军、太守,得知这消息后,更是愁眉苦脸,匈奴人拖得起,他们可拖不起啊。

这一日,胡汉的“五原都尉“”随昱正在帐中喝着闷酒,对前途颇为发愁。

想当年新末大乱,并州尤其动荡,王莽时对匈奴久拖不打的战争,将几个郡的经济完全拖垮,新军王师凶残程度不亚胡虏,并州百姓忍无可忍,大量潜逃,或往内郡避祸,或出塞去草原求生。

当第五伦给了王莽致命一击后,并州秩序更是迅速崩溃,当地盗匪、马贼纷纷起兵,小者百数,霸占县城,多者数千,打下郡府,自称将军,这五原人随昱就是其中之一。

并州的军阀割据没能维持多久,匈奴单于趁机入塞,他也知道匈奴在农耕地区站不住脚,故扶持卢芳,强行统合并州各郡,让他们拥戴同一位皇帝,各路军阀接受卢芳印绶,摇身一变成了郡守、县令。

这样的政权,皇帝威信可想而知,卢芳俨然成了塞北周天子,底下诸侯林立,听调不听宣,他只能狐假虎威借匈奴来胁迫众人听命。

于是乎,魏军的将吏兵卒,好歹勉强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胡汉这边,却是人心杂乱,各有各的小算盘。

焦急等待到深夜后,随昱终于等来了一个人,却是胡汉的“五原太守”李兴。

“随兄深夜约我来此,莫非出了急事?”李兴是便服悄悄来的,他也是五原郡人,地盘在黄河北,随昱则在黄河南,二人还结了亲,各自娶了对方的姊妹……

“近日听闻一事。”

随昱给李兴倒酒,透露了那个大秘密:卢芳和匈奴达成了密约,居然不和他们商量,就要将五原等缘边十六郡土地,割予匈奴!

“什么?”李兴大惊,此战若胜,五原要让给匈奴,他这五原太守怎么不知道?第一时间觉得荒唐:“陛下都城,就在五原郡九原城,岂有让出京都的道理?既然是密约,那随兄如何得知?”

随昱当然有自己的门道:“卢芳身边亲信虽口风紧,但我在匈奴单于王庭有门路,单于身边多有旧日汉室陪嫁奴婢后代为刀笔吏,为匈奴书记籍畜,只要贿赂得当,任何消息都能知晓。”

谁让他也打通了和魏国的关系,收了绣衣卫送来的不少黄金呢?随昱吞下九成,只需要将其中十分之一用出去,自能无往不利。

在随昱说了密约的种种细节后,李兴基本信了,旋即陷入了巨大的愤怒和惶恐中,虽然都奉卢芳为天子,但他们作为底下的诸侯军阀,仍将郡县视为自己的地盘,卢芳这是慷他人之慨啊!

如此一来,就算这场仗赢了,他们也捞不到好处,那时是跟着卢芳去陌生的关中,脱离经营多年的藩篱,彻底沦为卢芳的臣子,还是留下来和匈奴共处?

随昱乘机在旁与李兴抱怨:“当初匈奴单于说,胡本来与汉朝互约为兄弟。后来胡衰落,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家因此派兵予以保护,匈奴则世世代代向汉称臣。现在汉朝也败绝,刘氏宗族前来归附于我,也应当拥立他。”

“于是才立刘文伯(卢芳)为天子,派奥日逐王来招抚吾等。我祖上是汉初功臣、护军中尉随公讳何,李兄则是汉时戍边将士后裔,皆愤恨新莽,怀念大汉,于是信以为真,亲自前往单于庭,将刘文伯迎至五原。李兄甚至让出了九原城,让刘文伯以此为都。”

“后来才听说,此人真名为卢芳,乃安定杂胡,根本不是汉皇后裔!”

他直呼皇帝名讳,甚至戳破了这个胡汉人人都知道,却没人敢提的事实,李兴却没有表示异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打上回入侵新秦中败绩后,卢芳给底下军阀们许诺的好处一点没有,还让诸将损兵耗财,众人的不满郁积到了一定程度,只迫于匈奴压力,不敢爆发。

随昱知道事情成了一半,遂再进一步,愤愤击案:“最可恨的是,卢芳非但不报恩义,反屡屡嫌吾等所献贡赋太少,常借匈奴施压,最初欲侵吞整个五原郡,如今又弃吾等如瓦砾。”

随昱就是那时候和魏国搭上关系的,他如今积极怂恿李兴道:“如今看来,汉德已衰,再难复兴,吾等当初以为中原无主,可现在魏皇圣明,区区数年便一统北方,不比那卢芳强百倍?”

李兴猜出随昱多半勾搭了魏国,只想知道价钱如何:“魏皇虽然英明神武,但最重华戎之别,极恨通胡之人,早年驱逐卢芳,后来又驻兵塞上,我听说,魏国宣扬说,卢芳自是杂胡僭冒刘姓,罪不可赦,而吾等名为汉臣,实为汉奸,行径恶于李陵,直追中行说……”

好家伙,对第五伦的态度这么清楚,看来这位五原太守也没少打听啊!

随昱大笑道:“李兄不必发愁,大魏绣衣都尉直接与我通信,告知魏皇口谕。”

他站起身来,朝东南拱手:“魏皇说,吾等皆乃前朝名臣、戍将后裔,只要能及时醒悟,早日反戈,那就不是‘汉奸’……”

“而是助大魏攘除胡患的边塞豪雄!”

“大善!”听到有门路的随昱如此承诺,李兴起身,激动地握住随昱,压低声音道:“我其实早有此意,如此大魏耿将军守新秦中,麾下兵吏精良,吾等若为匈奴、卢芳驱赶为前哨,必是以卵击石,碰个粉碎。”

“与其如此,不如反了!”

“没错,既然卢芳能将五原及缘边十六郡卖给匈奴,那吾等,为何不能将这伪帝,也卖给大魏,谋一个起义待遇,说不定还有机会得封伯、子之爵呢!”

“只不知如何相应?”

虽然打定主意反了,但李兴、随昱的手下加一起也不过一万,且多是强行征召,战斗力很差。再者,匈奴兵与胡汉兵的营帐是分开的,相隔约十里,卢芳身为胡汉皇帝,因为知道手下人各怀心思,遂不享受臣民的拱卫,反而住在匈奴人的毡帐里受其保护,他们想擒拿献上也不容易。

“耿将军早有谋划。”

随昱取出一份绣衣卫细作送来的消息,在灯火下示与李兴看:“十二月朔日,可举火为号!”

……

利用胡汉内部矛盾,使其作为魏军助力,绣衣卫的这个经营了好几年的计划,除了报与车骑大将军知晓外,身在黄河东岸浑怀障的卫尉臧怒也必须知会。

臧怒连夜乘船到了西岸与耿弇夜会,他为人质朴,对军争权变心存疑虑,提出担忧:“万一是贼人诡计,诈降诱我军出击,当如何是好?再者,匈奴与胡汉联军多在浑怀障以北数十里外扎营,在东岸,而将军大军在西岸,不易突袭啊。”

“无妨,就算是诈降,我军也能进退自如。”

耿弇已有筹划,指着川流不息的黄河道:“汉时有漕运之船,自新秦中运粮至朔方,往来不息,如今本将军令人砍光了卑移山的大树,重建一队漕船,停泊在南方。”

“今已通过内应,得知卢芳与匈奴主营所在,皆傍大河扎营,为了靠近冬日余草让马匹就食,竟连绵数十里,此兵家大忌也!大可让士卒乘船顺流直下,直扑其要害袭之,若那随昱能够举火为号,内外响应,足以火烧连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