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615章 神化

新书 第615章 神化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予对孔子,能有何坏心眼呢?”

面对桓谭的揣测,第五伦如此回应,而接下来发生的事,似乎也确如他所言。

武德四年(公元28年)三月初,第五伦进入曲阜城,拜谒孔庙的过程,简直可以用乏善可陈来描述,他的御驾仪仗受到了鲁人的热烈欢迎,像楚汉之争时刘邦已平天下,唯鲁地为“鲁公”项羽守节不降的情况根本没有出现,刚赶走了赤眉,好容易迎来还算讲规矩的“王师”,鲁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孔家作为五百年学阀豪门,家风尚在,接待帝王将相早就成惯例了,颇为熟练,他们连赤眉军残部都能伺候得妥妥帖帖,更何况第五伦这位有望重新一统天下的魏主呢?自然是恭恭敬敬,孔子的第十六世孙孔志亲自跑到城外相迎,又小心翼翼地在前先导。

第五伦也给面子,进城第一件事便是:“予欲以太牢祀孔子。”

于是又一场轰轰烈烈的祭孔庙仪式开始了,第五伦一板一眼拜祭后,对孔志及随驾的桓谭等人道:“予自结发便读《论语》,从孔子言行,想见其为人,诗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今日终于到了圣人故里一观究竟。”

第五伦道:“适鲁后,却见此地虽刚结束赤眉贼乱,然而仲尼庙堂车服礼器齐全,诸生哪怕身处乱世,仍不忘以礼治家,予心大慰啊!”

他指着自己道:“但凡天下君王,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嬴秦、刘汉、新莽皆如此,多者二百年,少则十余载。唯独孔子,竟传十余世,至今学者宗之,历代不绝。不论天子王侯,皆言六艺者,甘心为夫子后学,立言立德立功若此,孔子可谓至圣矣!”

第五伦这一番对孔子的花式吹水,让孔氏家主孔志听得很舒服,他觉得第五伦言辞诚恳,应该都是真话,这下家族地位稳了,起码又能苟个百来年,继承过去一切利好,与魏始终。哪怕这魏朝灭亡,他家再换了主人就是,不会有丝毫变化。

谁叫他们是圣人的后裔呢?高贵的血脉注定坐享一切。

而这时候,第五伦却要孔家人将“孔子画像”拿出来一观。

“早闻孔子徒人图法,故而只有在曲阜才有孔子真容,愿一观究竟!”

皇帝的要求,孔氏当然不敢拒绝,很快就从内堂取来了平日轻易不示人的孔子“真相”。

这是一幅古旧的帛画,颜色都已经泛黄,孔子以侧身像的形势立于其上,然而与后世常见的形象不同,映入第五伦眼中的,竟是一位纤瘦且风度翩翩的儒雅男子,唯一不同就是身材略高于画上诸弟子。

这让第五伦略感诧异,问孔志道:“孔子真容,与外界传闻大为不同啊。”

外面是怎么传的呢?一般的还只是说孔子高大威猛、相貌奇异,而最常见的说法,则是把孔子描绘得……不像人了。

第五伦道:“予在长安时,有一本《春秋纬演孔图》流传甚广,上面说,孔子身高十尺,阔口若海,额头似山丘,脸方正,眉角如月,额头长了角,唇很厚,辅喉骈齿,走路像龙,更有龟脊虎掌,腰大十围,胸膛若矩尺一般规矩。”

这已经够夸张了,真按照描述画出来,第五伦怀疑这不是孔子,而是龟丞相。

接下来更离谱,第五伦都不敢想那形象:“再加上圩顶,大鼻,肩膀高耸若翼,声同雷声,立如凤崎,坐如龙蹲……”

这下又成雷震子了,第五伦只忍着笑:“此外,眉分十二彩,眼睛有六十四种特点,舌上有七重纹理,手纹深长,仿有上古钧文。”

第五伦指着自己胸膛比划:“最离奇便是,那书上言之凿凿,说孔子胸膛前刺着六个字。”

“制作定世符运!”

孔志知道,这可不是第五伦瞎胡说,这本《春秋纬演孔图》真实存在,乃是公羊派向谶纬化发展后的“名作”之一,这玩意比五经好懂,所以在民间流传甚广,也算是成功地打入了“下沉市场”,收获了大批文盲笃信。一来二去,甚至成了当世普遍认可的孔子形象,越传越离奇,反倒是孔家珍藏的这战国古画,外人知之甚少。

但孔家面对这百年来愈演愈烈的孔子形象异化,明知道是假的,却不站出来指正,反而乐见其成。

道理显而易见,孔子越是被神化,孔家的血脉就越被崇敬,他们的地位就能更加稳固。

然而孔家毕竟聪明,平日只暗暗推波助澜,自己却从来不下场搞谶纬,眼下第五伦询问,孔志便故意装糊涂,一问三不知,只说这画祖上传下来便是如此,乃是孔子唯一真容,外头谶纬是乱编!

第五伦似乎真对孔子身世来了兴趣,继续追问:“《春秋讳演孔图》又言,孔子母游于大泽之陂,感黑龙之精而生丘于空桑,故而孔子是黑帝之子,故曰玄圣……”

这故事编得太没诚意,“感赤帝而生”的刘邦和他老妈刘媪直呼内行。自然,这谶纬之书倒不是故意要黑孔子“野合而生”,只是单纯想把孔子身世,和夏商周感天而生的帝王一样,说成是“神之子”!

这一条传言,孔家同样知晓,但他们也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享受了“神之血脉”的好处,同时也避免了政治风险。

“黑帝之子”“玄圣”听着带劲,但面对这位号称“五德俱全”的皇帝,孔志生怕引起他猜忌,当第五伦询问此事真伪时,孔志当然要矢口否认了!

“陛下,绝无此事!”

“原来如此。”第五伦似是松了口气,出了孔庙后,对随驾群臣及来凑热闹的鲁地诸儒笑道:“看来《春秋纬演孔图》等诸多谶纬,皆是虚言?”

一石激起千层浪,部分儒者这才意识到皇帝这句话的严重性!

自从董仲舒搞出天人感应以来,说,谶纬就开始与汉儒们如影随形,依靠天人学说,援引阴阳五行,大搞预言、灾异、祥瑞。

毕竟要学通五经门槛太高,这种主动引入迷信预言,搞“下沉市场”的学说,收获了大量信徒,于是不独公羊家,榖梁派也紧随其后,哪怕是刘歆开创的古文经派,也热衷于此。

在第五伦看来,伴随五经被大量简单的谶纬劣币驱逐良币,儒学越来越像“儒教”,孔子也快变成“圣子”“先知”来膜拜了。

今日他明为拜庙尊孔,但言语中,大有不信谶纬的趋势,孔志不敢答话,但同样尝到了神化先贤甜头的其他人,却再也忍不住了,这笔吃了上百年利好的大生意,可不是轻易能放弃的。

“陛下。”

一位白发老翁站了出来,却是曲阜两大家族,颜氏的家主,他们是颜回的后代,地位仅次于孔家。

“演孔图中谶纬描绘孔子形貌身世,虽多有夸大之言,但关于孔子先知先觉,却是确实有其事。”

第五伦就怕整个鲁地的儒士都和孔家一样圆滑不接招呢,见有人跳出来,遂笑道:“哦?何事属实,颜卿且说说看。”

言罢还瞅了一旁的桓谭一眼:“今日博学之士颇多,都一并听听!”

感受到第五伦这个小眼神,桓谭顿时恍然大悟。

“陛下还说‘予对孔子决无坏心思’,原来就等在此处!”

却听这老颜翁摇头晃脑道:“纬书中说,吾祖颜子(颜渊)与孔子俱上鲁泰山,孔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而后向东南望去,竟望见千里之外,吴都姑苏阊门外,系有一匹白马,遂指予颜子看,然而颜子只能看到吴阊门外有如系练之状。”

“孔子遂以手轻抚颜子双目,纠正其看法,而使其能见白马,然而下山之后,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

“究其缘由,是精神不能若孔子,强力自极,精华竭尽,故早天死。”

听完后,第五伦心里直呼好家伙,他还是小看纬书了,连瞳术都弄出来,这孔子目看千里,还能传功,传功导致大徒弟精神力难以承受而死,这已经不是武侠,而进阶到玄幻了!这群搞谶纬的俗儒,不去写小说实在浪费。

然而那老颜翁却对此笃信不疑,反复强调:“此乃先祖代代相传之事,焉能有假?”

“奇哉。”第五伦拊掌作惊奇状,再度看向桓谭:“君山大夫,予令能工巧匠所制‘千里镜’,其实仅能看千步之外,岂料五百年前孔圣人,已练就一双千里眼!”

桓谭这下知道,第五伦是让自己上了,他差不多了摸清楚了第五伦的目的,是让自己下场和这颜翁辩一辩呢。

虽然颇有被第五伦当剑使的感觉,但桓谭可是连人死后有魂灵都不信的早期唯物者,对谶纬更是一贯嗤之以鼻,那颜翁绘声绘色讲的奇事,他半个字都不信。

于是桓谭遂与第五伦配合,应道:“陛下,臣能背诵《论语》之文,不见此言。再回想六经之传,亦无此语,由此可见,这故事,不过是乡野村夫为博人瞩目,随意编造,不足信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