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96章 强弩之末

新书 第596章 强弩之末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刘秀不击灵璧窦丞相,而击下邳、下相耿车骑?”

第五伦提出这假设时,魏国行辕群臣第一反应皆是觉得荒谬,他们提出的意见无非是以下几点:

“兵法有言,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灵璧乃我军后方,且表面无甚防备。刘秀兵寡,欲渡过危局,必派轻兵急袭灵璧,烧吾粮草,若能成,不说我军败退,至少能使彭城撑过冬天。”

这是第五伦定策时自己分析的,灵璧就是故意留出的破绽,希望敌人一脚踩进去。他们皆深觉此策极有胜算,如今皇帝却因敌军在北上途中稍稍迟疑,就忽然就变了态度?

“就算刘秀惧战不敢击灵璧,又岂敢掠耿车骑锋芒?”

魏军三路中,东边的“蛇首”无疑要比西边的“蛇尾”难对付得多,耿弇刚在齐地海岱打了大胜仗,士气正旺,其麾下不仅有上谷突骑,更有冀州甲兵两万余,一往无前,如今轻取下邳,还进逼下相,龇着毒牙,吐着信子,这样可怕的对手,一般人都会绕着走,更勿论迎难而上。

群臣商议纷纷扰扰,核心只有一个:刘秀不可能打耿弇,皇帝陛下不如再耐心等等,勿要将定好的计划破坏了。

众口一词时,要坚持已见是很难的,尤其是要根据模糊的消息,来破坏已有的计划,你得说服自己:这不是多疑。

“而是智者之虑。”

“智者用兵,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第五伦最终下了决心,遵从自己的直觉,速速写好诏令,旋即投笔于地,笔墨尚未完全干涸,就封存起来,令人急送南方:“请耿将军务必勒兵,等待彭城战况,不可与刘秀急战!”

……

时间回到数日之前。

淮北下相城(今江苏宿迁)以南,是典型的江淮地形,除了有几个小丘陵,其余地区地形开阔,村落小而稀疏,运河、溪塘、沭河等横贯其间,将平坦的地表分割开来。

丰沛的水流在未开辟成农田的地方,滋养出了连绵不断的树林,但又没有密集到人马难涉的程度,隆冬并未将叶子完全冻落,树木灌丛遮掩了士卒的踪迹,任谁也想不到,本该出现在灵璧以南的汉军精锐、丹阳兵,竟隐于此地。

而刘秀亦站在一块布满枯黄地衣的岩石上,手扶着佩剑,目光盯着树林之外。

早在两个月前,发觉第五伦进取徐淮的企图后,刘秀就开始调兵遣将,但先前派去荆州争夺襄阳的冯异难以及时调回、被邓禹送掉的那万余人,早成了汉江鱼儿的饲料。

若不算临时拉来凑数的民夫,搜尽淮北、淮南、江东三地可战之兵,刘秀只得六万人,尚不如魏军之半。他当然可以直接放弃徐州,抛弃淮北,但刘秀深知,自己若一次性退太多,可能导致身后的支持者绝望之下,作鸟兽散。

淮北必须守!彭城必须保!最起码,不可不战而退。

“虽说守淮必守彭城,然魏军势大,不可在彭城与其硬碰,仍需智取。”这便是刘秀的“守,又不完全守”。

如果说第五伦用兵如“常山之蛇”,那刘秀的应对,则学了壁虎。

彭城是壁虎之尾,戏马台是尾巴上的尖尖肉,这座不可绕过的坚壁,起码能拖住魏军主力一个月。

而刘秀聚集起来的四万机动兵力,就成了壁虎的舌头,能伸出数尺之长,以远方食飞虫!

刘秀深知道,彭城撑不住太久,他只能靠一次出击,来扭转这绝望的劣势!

汉军文武臣子的意见出奇一致:应当袭击魏军屯粮后方,灵璧!

刘秀最初也作此想,但当大军渐渐聚集,计划即将落实时,他却又多疑起来。

“第五伦用兵作战,素来料算一切,为何会在灵璧留如何大的破绽?”

看着地图,揣测第五伦心思,刘秀是越想越后怕。

对比魏军的布置,刘秀意识到,自己若将兵往灵璧去,很容易遭到敌军“蛇首”绕后,轻兵北上,若不能破灵璧,势必难以久战,面对数倍之敌,败退已成必然。

“灵璧以南是符离,符离往南是大泽乡,大泽乡再南边,就是垓下啊!”

再往后呢?恐怕就不是淮河,而是乌江亭了!

不知不觉,刘秀踩在了项羽覆亡的旧辙上,这一次,他选择谨慎地收住脚步,目光盯向另一侧。

当得知皇帝放着缺少防守的灵璧不打,却要去迎击势头正猛的耿伯昭部,朱祐等大臣,头都要磕破了。极力劝阻刘秀,就算抛弃彭城,退守淮北,也比这个决策高明啊。

小耿将军这半年来兵芒太锐,几乎被人视为韩信第二,没人有信心能与他交战占到便宜。

为君者并不容易,有时候需要广纳贤策,有时却必须力排众议,一意孤行!

“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刘秀丢下了这句话,最终,去往符离的只有近万疑兵,而刘秀则带着其余三万余人,连同朱祐、铫期等诸将,离开临淮郡后向东北行,潜伏在下相以南十数里外,便停住了脚步——再往北,就会进入魏军斥候的侦查范围。

刘秀从未如此孤独,哪怕昆阳之战出城求救,他也有十三骑相随,可如今身边群臣士卒环绕,但几乎所有将领都信心不足,他们的目光不安地盯着树林外,间或也会瞥向大汉皇帝的后背,万幸,有厚厚的甲胄阻隔,他们看不到刘秀被汗水浸湿的内衬丝绸。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先是冒死从彭城出来的人告急,说戏马台撑不住几天了,而后囤积了粮秣箭矢的下邳竟也告破,魏军强攻城池固然付出巨大伤亡,但也意味着刘秀失去了与下邳守军“里应外合”的机会。

“只剩下相了。”

作为项羽的老家,下相县至今仍竖立汉旗,汉将傅俊镇守在此,但也面临魏军围困。

将军铫期身材魁梧,容貌威严,他是颍川人士,由冯异举荐给刘秀,是忠勇的亲信,负责前锋部队,担当此战最重要的任务。

“魏军耿部有冀州兵三师,上谷突骑一旅,如今二师一旅在下邳附近休整,另有一师围困下相。”

饭要一口一口吃,如何将这一师魏军歼灭,解除下相之困,是重中之重。

虽然面对下相之敌,刘秀拥有优势兵力,但他却有“遇小敌怯”的习惯,明明可以以众凌寡直接逼近城郭决战,却不急着迅速北上,而是先停下脚步,让士卒休憩,然后派出铫期去诱敌。

刘秀让人询问过逃到林子沼泽中的当地人,得知,这一师魏军颇为骄横倨傲,作为耿伯昭的手下,军纪也颇差,他们经历了临淄大胜、城阳无血开城、东海郡的不战而获、下邳的三日告破,正是骄横到极点的时候。

“魏军最喜好围城打援,彼辈困下相而不攻,或许便是想引诱我军相救。”

又道:“此役乃反攻首战,要尽量完师而胜。”

话虽如此,这支魏师会不会上当追击,落入熟悉地形的汉军包围圈,尚不可知,在等待的漫长间隙里,刘秀能感受到麾下的不安。

他自己又何尝安心呢?只能在将校和士卒中巡视走动,勉励他们,若有人冬衣不足,刘秀甚至会令人将自己的毯子给予——汉军不如魏军阔绰,冬衣筹备尚不能人手一件,只能尽量满足精锐。

若是遇上淮北本地豪族随军者,询问其家中情况,刘秀则停步加以安慰,言语中充满对魏军野蛮暴行的愤慨。小耿破下邳时的军纪不太好,加上渔阳、上谷突骑的习惯性抢掠,已经影响到了魏军在此地的风评。

忽然间,刘秀猛地回头,他在冷风吹拂过树林的沙沙声中,似乎听到了声音:诱敌的汉军在匆匆撤退,倨傲的魏军紧追其后!声音越变越大,千马奔腾之声,刀剑铠甲交击!

铫期做得不错,围城的魏军大多追击而来,过去大半年的仗胜得都太轻松了,他们一旦出击,敌人便土崩瓦解,习惯了所向无敌后,心态也会产生微妙变化。

眼看魏军渐入包围圈,刘秀也翻身上马,扫视众人,仿若昆阳大战前夕一样,他举起剑,让自己的身影在炎炎汉旗前,掠过士卒面前,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看到他们的皇帝与士卒同在!

“诸君,夺回淮北,将从此役而始!”

……

短短一日后,身在下邳城,等待配合“蛇尾”的耿弇,便得知了下相的败绩。

“下相遭到吴军大众袭击?”

“敌寇数路来攻,汝等难以对敌,遂歼敌无数,转头暂退?”

面对噩耗,耿弇倒不全是忧虑,反而有些兴奋,这意味着,敌人放弃了去灵璧那个陷阱,直冲他这蛇头而来,这倒是先前未曾料到的事。

“吴军有多少人?”

“十万?”

这个数字气得耿弇直接拍了案几:“怕不是诓我,刘秀就算刮尽徐扬之兵,手中恐怕也不足五万,焉能有十万之众?”

这显然是败军之将在推诿责任,一旦失利,就极力夸大敌人,乃是军队里的常态了。

至于跑回来的将校说,作战期间歼敌多少多少只来不及割首级清点,更是万万信不得。

耿弇只关心一件事:下相之战,己方损失多少?

“收拢后,只得五千?”

不管剩下那五千人是战死、被俘还是逃散,损耗过半,基本意味着一支军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就算重整,也很难担大任了。

形势一下子不容乐观起来,和属下一样,小耿也难以避免军中坏习惯,前段时日的下邳之战并不如给第五伦奏报里写的那么顺利,其中一个师担当主攻,损失不小。

而更要命的是,随着严冬越发寒冷,耿弇夏天时在临淄挨了一箭的地方伤口复发,时常隐隐作痛,这也是他在下邳滞留,没有亲击下相的原因。

“车骑将军!”

伏隆作为第五伦留在耿弇身边的刹车片,立刻恳求道:“形势大变,吴军不击灵璧而来袭我,既然刘秀贼兵强盛,不如暂闭下邳城休养士卒,以等待皇帝到来。”

“下邳城小,放不下万余人,其余怎么办?北撤么?”

耿弇却摇头说:“更何况,天子将到,臣子应杀牛洒酒待百官到来,岂能反要留着贼虏来麻烦君上?”

不及商议妥当,来自彭城的急诏抵达,伏隆听诏后,除了惊呼第五伦料事如神,竟能提前预判刘秀动作外,便是再劝耿弇,按照皇帝的诏令,勿与汉军交战!

耿弇却更多考虑军事上的问题,询问己方斥候:“下相与下邳之间,不过一日之程,吴军眼下可过了沭水?”

“已过沭水,前锋万余人,逼近下邳之郊,驻定不动。”

耿弇顿时了然,若敌人未过沭水,尚能阻击,一旦抢渡,就被他们欺身近前了,他心中怒心顿起,就算下相小败一场,自己手里尚有兵卒两万余,与敌相当,靠城而战,甚至还稍占优势,当真需要避其锋芒么?

但天子诏令又不可违抗,耿弇遂对着诏令下拜,无奈地说道:

“如今形势,不是臣非要与刘秀急战。”

“而是刘秀扑面而来,避无可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