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91章 茅塞

新书 第591章 茅塞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一条睢水河,将睢阳(河南商丘)与沛郡首府相县(安徽省淮北市)相连,此处地理位置不南不北,冬天也不太容易封冻,是梁楚要冲。只可惜相县在赤眉闹腾时被烧,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第五伦的“征吴”大本营,遂选择落在同处睢水之畔的灵璧县。

武德三年十一月初,第五伦刚在灵璧安顿下来,便收到了分别来自曲阜、城阳的消息。

“绣衣直指使者刘盆子已促使孔氏、颜氏击赤眉于曲阜,鲁郡举义归魏。”

“此外,光禄大夫、大行令副丞伏隆亲入莒城,说得张步归顺。”

看罢这两个好消息,第五伦对面前两位负责外交与情报的臣子笑道:“此番东方之役,绣衣卫与大行令都立了大功啊。”

绣衣都尉张鱼立刻应道:“是陛下慧眼识人,将刘盆子交给臣来调教,刘盆子身世及在赤眉军中经历,最适合潜入曲阜,其兄长又在南阳为官,兄弟互为人质,忠诚亦十分可靠,故臣大胆任用。”

这趟任务,若刘盆子失手被杀,那是他无能,张鱼能报了此子在宛城告状的过节。若有了功劳,则张鱼又占了“用人得当”“不计前嫌”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刘盆子的作为,确实超出了张鱼的预期,按照信中的说法,刘盆子先散播谣言,说赤眉在前线战败,要杀光孔、颜两氏,抢女人掠粮食逃上泰山——按照赤眉一贯做派,还真有可能,刘盆子自己便是最好的证据。一时间,曲阜著姓惶恐不已,刘盆子再一煽动,促使他们下定决心,提前举事。

两家振臂一呼后,曲阜人也纷纷加入,经过数日乱战,将赤眉军赶出了城郭。其他各县纷纷响应,赤眉在鲁郡长达一年半的统治,不出一旬就土崩瓦解,徐宣为了赤眉实现“王侯将相”而做的努力,果然毫无用处,他们到头来还是没有根的浮萍。

这些手段,张鱼总觉得有自己的风范,刘盆子机敏聪慧,加上是桓谭的弟子,往后恐怕会继续被皇帝重用,还是设法将他调离绣衣卫罢,以免抢了自己风头……

“但他毕竟姓刘,其心必异啊。”张鱼如此告诉自己,勿要有嫉妒之心,刘盆子的姓氏,限死了他的未来。

同样是下属立功,大行令冯衍就没那么高兴了,伏隆按理说是他手下没错,但伏隆要家世有家世,要出身有出身——第一次文官会试第二名啊!他的奏疏一向直达天听,越过冯衍直接听从第五伦调遣。眼下老冯衍心里虽不是滋味,但也只能恭维地借着夸伏隆,赞一赞第五伦大胆起用新人……

“伏隆过去只是以节操立名,今日再看,实有张骞、苏武出使之才也。”

话语背后,冯衍也有种“后来者居上”的危机感,他亲自奔走的成家、荆楚两国,或成效不大,或有了进展却被岑彭、张鱼给破坏了。亏得伏隆只说降了一郡,若张步带着齐地七十二城归顺,那他这上司,往后可压不住下属,更得担心哪天要让贤喽。

却听第五伦道:“赤眉残部虽尚未甄灭,但后失老巢,在鲁郡人人喊打,前有李忠、巨毋霸进剿,已如秋冬蚱蜢,跳窜不了多久。”

按照第五伦预想,徐宣和赤眉残部最好的出路,大概还是回泰山继续做盗寇……

“而海岱之地已门洞大开,耿伯昭及盖延的骑兵,南下便畅通无阻!”

第五伦催了小耿多次,如今战略意图顺利实现,鲁地、海岱两地,乃是主战场的侧翼,若两地迟迟不下,这场“徐淮会战”,第五伦还不敢放手去布置。

而今,他已再无后顾之忧!第五伦已在淮北集中了十万之众,加上耿、盖二将,这场战争,魏军的可用兵力,起码是吴军三倍!

第五伦心情颇好,给刘盆子、伏隆二人发去赏格赐金,是日还约上为他总领后勤的右丞相窦融,去灵璧附近看一看楚汉古战场遗址。

一君一臣在亲随保护下,跃马于睢水之侧,按照当地向导的说法,这附近有一处低洼的沼泽,便是楚汉灵璧之战的地点。

当时刘邦带着五十六万联军,在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汉军南逃至灵璧,为楚军追上半渡而击,死者十余万,致使睢水为之不流。

如今满河的壮观尸山虽然看不到了,但马儿在水畔刨土时,时不时就能踢到几根死人骨头,巡逻的士卒,也经常能拾取到式样古朴、锈迹斑斑的戈头矛尖。

冬日的大河颇有些萧瑟,抵达古战场附近后,第五伦与窦融驻马,他挥鞭指着周边道:“当年予再扬子云门下为弟子,借读《太史公书》,看到汉高本纪时,有一事颇为不解。”

“彭城之战,汉军自西而来,为何战败后避楚军锋芒,却偏往南跑?”

窦融连忙应道:“臣也迷惑。”皇帝对某件事表示不解时,千万别赶着当大聪明,你也得装装傻。

除非……皇帝非要逼问。

果然,第五伦笑道:“那周公今日可知缘由了?”

窦融应诺:“知矣,陛下令人绘制关东山川地图,但见从梁地到彭城,若走东西直线,会被芒砀山阻隔。最方便的路,还是先沿睢水抵达灵璧,再往北直扑彭城之郊。”

他指着卫士背后的角弓做比喻:“若将睢阳和彭城连成一条直线,是为弓弦,那陛下的进军路线,恰如弯曲的弓身。”

末了窦融又立刻道:“然孟子曾言,山坡间的小径,常会被茅草堵塞,得有人持刀斧再走,才能重新劈斩出一条路。陛下便是为臣劈开茅塞之人啊!”

第五伦摇头:“非也,为吾等顿开茅塞者,应是两百年前初走此路的刘邦。”

“正因为灵璧是进攻彭城必经之地,也最方便转运兵粮,刘邦最初袭击彭城大胜,收得家眷后,便与粮秣一同放在灵璧,这才有了后来轻车逃命时,几次将汉惠帝及鲁元公主踹下车之事。”

第五伦乐呵呵地提起老刘家的窝囊事,旋即收敛笑容道:“但亦足见灵璧之重。此地西翼梁、宋,北控邳、徐,东限淮、泗,实乃舟车要会,战守所资也。”

“既然海岱、鲁地已无后患,予不日将带十万大军进攻彭城,与耿伯昭汇合,右丞相则在后替予守好灵璧,不容有失。”

窦融应诺,类似的事他又不是第一次做了,老窦融虽然许多年没冲锋陷阵了,但守后路却颇为稳当。

然而纵然稳如窦融,听到第五伦只肯给他留一万人时,也颇为惊愕,连忙请命道:“陛下,既然灵璧为我粮秣舟车集中之处,理当多留人马守备,至少也得有两万方可无虞,如今兵少人寡,若刘秀冒险渡淮来袭……”

“灵璧只放一万兵卒,绝不多留,淮水以北各县乡皆已望风降魏,期间三四百里旱地,水流也是自西北往东南流,吴军又无骑兵,舟船则逆行,难道还能飞过来不成?”

第五伦却固执己见,哪怕回到灵璧大本营,任凭其他谋臣、将校怎么苦劝,说轻视粮仓守备是兵家大忌,他都执意如此。

“优势在我,无妨。”

只在下达完调兵遣将的命令后,第五伦才让忧心忡忡窦融留下,对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才让窦周公茅塞顿开:

“周公勿虑,此诱敌之计也。”

“予不怕吴军奇袭灵璧,此乃彼辈扭转战局唯一办法。”

“怕的,是守卒太多,刘秀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