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

新书 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大王,耿弇已自高密郡南下。”

“耿弇数日陷姑幕县,兵临琅琊郡城东武之下。”

武德三年(公元27年)九月底,耿弇的大军自青州挥师南下,开始进入琅琊地界,一座又一座县城陷落的消息传到齐王张步耳中,让他更加惴惴不安,频频质问作为汉帝合纵使者的方望。

“孤不但加入合纵,甚至愿答应向刘秀称臣,如今半月过去,冬天已到,汉帝究竟何时遣兵北上来救?方先生,汝所说的‘转机’又在何处?”

方望心知,随着第五伦亲征徐州,刘秀正在江东、淮南搜罗壮丁勉强应付,连守彭城的人手都不一定够,怎么可能来救张步?

但他却不能说实话,形势对合纵联盟太不利了,彭城若失,刘秀便将失去与第五伦争中原的可能,必须骗得张步在莒城坚持守住,挡下耿伯昭的征齐大军,勿使南下,如此可以让号称“必守彭城”的刘秀不必两面受敌。

于是方望再度开始忽悠齐王:“大王,春秋时,莒国一度与齐、鲁并列亢礼,称雄于海岱,哪怕是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也奈何不得,直到战国方为楚人缘徐州北上灭亡。”

这莒城便是后世的山东日照地区,介于鲁中山地、鲁东丘陵之间,地形颇为复杂,可视为海岱地区的又一个襄阳,仅有沂水、沭水两条河流的狭窄断裂带可以通行大部队,莒城卡在中间,魏军绝无可能置之不理。

方望出主意道:“从南向北攻,莒城尚有破绽,但自北往南攻,莒城犹如铁打石筑一般。耿伯昭连月鏖战,长途跋涉士卒未休,绝难攻破莒城!依我之见,琅琊各县大可弃守,不必争一城一地,而应集中兵力,专防于莒,靠着秋收的粮食,莒城大可撑过严冬,我守于温暖城中,而耿弇迫于三军苦寒,必将暂退。”

“如此,便可待汉帝击败第五伦后,发兵助大王复国!”

张步皱着眉没说话,临淄的大败几乎将他整个人都击垮了,不修边幅、终日沉溺于酒,听方望这意思,刘秀不会发一兵异卒来助,还是得靠他自己啊,虽然方望口口声声说莒城牢固,但当初在济南、临淄,不也如此认为么?张步被打怕了,在他眼中,耿弇是犹如韩信的人物,自己绝非对手。

方望生怕张步丧失斗志,再度请命:“汉帝虽然暂不能发兵,但莒城以西便是泰山、鲁郡,赤眉残部盘踞二郡,尚有‘数万’之众,外臣上次几乎已说动赤眉三老徐宣加入合纵,如今愿再入曲阜,使赤眉出兵,袭扰抢掠青州,一旦齐地震动,耿伯昭便只能回首,无法全力南进攻莒!”

“也只能如此了。”张步虽然颔首同意,但眼神却有些游移,对这件事心里也没底。

送走方望后,张步在厅堂里又喝了一整夜的酒,守在外面的人只听他饮醉后骂骂咧咧,一会儿骂第五伦背信弃义、偷袭他;一会儿骂耿弇杀了他弟弟张蓝,如今还要赶尽杀绝;可到了最后,却又骂起刘秀来……

“刘文叔是欲令我守莒为盾,替他挡住刀剑锋镝啊!不管他与第五伦孰胜熟败,盾牌却注定破损。”

到了次日,纠结挣扎了一晚上的张步,便将三弟张寿唤来,对他说道:“吾二弟(张)蓝遭东郭氏背叛,亡于临淄,他是替孤死的!其尸首不可不收敛,近日魏军将至,汝速速离开莒城,去拜谒耿将军,替孤讨要张蓝尸骸,以求葬于家乡琅琊郡不其县。”

张寿感到莫名其妙,虽然下手的是临淄大贾东郭长安,但耿弇也算是张氏兄弟的仇人,还是交战双方,哪有让他跑敌人处讨要死者尸骸的道理?再者,距离临淄之战已近三月,张蓝尸体就算被收拾也早臭了;最后,他们的老家琅琊不其县(今青岛)位于郡北,早就被魏军夺取,没将张氏祖冢挖坟戮尸就不错,又岂能允许归葬呢?

“王兄莫非是喝醉了?”张寿瞄了瞄面前案几上的杯盘狼藉,也没几个菜啊。

“糊涂!汝竟还不明白吾意?”

张步闻言,气得将酒壶往张寿身上砸,骂道:“既然刘秀只愿空口应承,不发一兵一卒,那就别怪寡人,自己来寻求‘转机’了!”

……

而一方面,耿弇的进军远不如他预想的顺利。

最大的阻碍不是趋于崩溃的张步残党,而是地形,魏军已经离开了一马平川的青州大平原,鲁东丘陵有复杂的地貌和崎岖的山路,骑兵一口气奔袭三百里再无可能,而必须将每一座沿途的县城都打开下,如此才能保证后方辎重安全。

这使得战争的进度颇为缓慢,耿弇一度夸口说入冬前打到彭城,然而十月初时,他的前锋才抵达莒城附近。当耿弇在千里镜中远眺这座夹于两丘之间,又引水环绕的坚城,就知道没有十天半月绝对打不下来。

回过头看向自己的营地,士卒人人脸上带着疲倦,从五月份至今,他们已经马不停蹄地征战了四个月,冬衣也尚未带够,许多部曲都从死人身上扒、活人身上抢,显得军容颇为不整。作为张步最后的老巢,莒城之中尚有上万兵卒,而魏军抵达此处者不过两万有余,若要强攻,必是一场伤筋动骨的硬仗。

就在耿弇思考这场仗如何打时,光禄大夫伏隆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先生想入城游说张步?”

听到伏隆的请缨,耿弇摇头:“张步要降早降矣,如今此贼退守莒城,背靠东海郡,仍指望刘秀来救,更何况其胞弟、家眷死于临淄者不乏少数,如今岂能甘心归顺?”

伏隆曾见过张步两次,对此人有些了解:“胞弟性命,如何与自身存亡相比?张步反复之人,如今魏强吴弱,又在临淄见识到将军威武,部曲无敌,早无抵抗之心,只是生怕降后受辱被杀,故才迟疑。在他进退维谷之际,若能以‘投诚’诱之,再许以子、男之位,或能使得莒城不战而降,为耿将军节省时日。”

耿弇望向莒城,此地是容不得绕过去的,而抓到的俘虏又说,张步在城里囤积了不少粮食,若能全取,将使他获得一个后勤基地。

二人正商量时,却得到斥候禀报,说抓到了出城的人,自称张步三弟,来索要其二兄尸首……

耿弇听得莫名其妙,三个月前死的人,你现在才来找?早和无数战死之辈一起在乱葬岗埋了,亦或是烧了、被食腐动物吃了,恐怕得到乌鸦野狗肚子里才能寻到。

伏隆倒是一愣后,哈哈大笑起来,拊掌道:“恭贺将军,张步果无战心,莒城可入了!”

……

伏隆入城前,耿弇仍不信任张步,对他道:

“先生就不怕这是张步的拖延之策?”

毕竟假投降这种事,他也见得多了。

伏隆却道:“将军仍需秣马厉兵,修造攻城器械,张步之弟被扣留在营中,换我入城商议,若查明是其诡计,将军大可杀人祭旗,一举破城。”

耿弇诧异道:“先生的性命安危呢?可莫要步了郦食其后尘,被张步烹杀于莒,那可不干我事。”

伏隆肃然:“愿将军,以时进兵,无以伏隆为念。若真不幸没身寇手,隆会在莒城受缚头高呼大魏万岁,陛下永享万国,与天无极。而后投身而下,粉身碎骨,请将军和将士们踏着我的血肉进入莒城!”

说到这,耿弇对眼前这个看似文弱,却有铮铮铁骨的儒生多了些佩服:“先生有张骞、苏武胆魄矣。”

伏隆朝他作揖:“汉武之际,光耀后世者,当不止是卫、霍等将军。”

言罢伏隆便只带着两个随从,乘着莒城垂下的篮子上到城头。

伏隆一家也是琅琊人,对莒城可不陌生,但今日的城郭却与和平时大为不同。

城墙上面站满了莒城丁壮,手持守御之器,还有地方堆积着大量石头、箭矢一捆接一捆被搬运上来。

放目远眺,城中最醒目的显著是城阳王宫,屹立在西南角。

汉文帝时置城阳国,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刘章是在诛灭诸吕之变中立了大功的人,在诸侯中地位超然,虽然命短国小,但影响力不小。从景王刘章到哀王,城阳国传九世十王。如今城阳王后人中,年长的被赤眉军杀死大半,年幼的带走当放牛娃,倒是让张步有了鸠占鹊巢的机会。

行走在莒城之中,但见街道上,满载麻布包的马车往来不息,其中一辆好不小心“倾覆”,结果粮食撒了一地。

里巷中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听着像是在打铁锻造兵器,莒城是海岱的盐铁中心,汉时设立铁官,城里铁匠必然不少。

而靠近城阳王宫时,张步的兵卒站立于阶陛之上,尽是齐地大高个,身被甲胄,几乎人人披甲。

等入了殿堂,时隔一年多,伏隆再度见到了张步,却见他一身戎装,故意摆出了英武无畏的模样,用不卑不亢的语气对伏隆道:

“先生入莒所见如何?”

这是问他感想呢,伏隆礼貌地作揖:“好教齐王知晓,我入城后遍观内外,只觉……想笑!”

此言侮辱性极强,张步勃然大怒,拍案道:“先生欲试试莒城上万壮士的锋刃么?”

面对恐吓,伏隆内心毫无波动,笼手笑道:“齐王故意让我见城头丁壮云集,莒城可守,但我却只看到人人面露惶恐,许多上城之人被驱使来回上下,此乃虚张声势也。”

“齐王又欲让我见街道粮车往来不休,说明莒城粮食足够,可守经年累月,但我却只见,连运粮者都面有菜色,想必莒城食物,并不算充裕。”

“之后,里巷中打铁叮当声不绝于耳,齐王欲使我以为,莒城内镔铁兵器量多,然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升烟,岂不怪哉?”

“还有城阳王宫外的虎贲士卒,虽然人人披甲,但许多甲竟不合身,只怕是齐王搜罗府库,再交给最威猛壮士穿戴,以壮门阙罢!”

“最好,我还见到不少穿着吴(汉)军服号旗帜之人,齐王欲令我看到,刘秀已派人来援,然观其容貌体态,不似南人啊!”

一席话下来,说得张步冷汗直冒,这汗一流,为了掩盖憔悴面容,而施上去的胭脂也褪色了,本以为这儒生好糊弄,岂料伏隆却生得一双犀利的眼睛,将张步的虚张声势一举捅破——当然,最好一项是他蒙的。

伏隆再接再厉,直指张步最心虚之处:“齐王以为,靠这散乱人心、惧战士卒,六丈之城,真能挡住魏军么?”

“历下、临淄,耿将军不到四个月,便横扫齐地十二郡,拔数十城,无不破者,区区莒城又能如何?就算侥幸撑过了数月,待到魏皇陛下击破彭城,派兵北来夹击,十万之师临城,齐王真能幸免?届时又能靠谁守御?祈求城阳景王庇佑么?”

莒城每街每巷都供奉着“城阳景王庙”,刘章已经成了当地崇拜的神主,数十年前海岱地区发生了大地震,许多城郭几乎抹平,唯独莒城独存,当地人更觉得是城阳景王保佑,从此更加笃信,张步也是信徒之一。

“但城阳景王连其子孙都不能保护,齐王可不姓刘!”

击垮张步最后的指望后,伏隆又递给他一个希望:

“齐王遣弟出城拜谒耿将军,意思我已明白。”

一席话,让张步再也无法强撑下去,只连忙避席,花着脸向伏隆真心求救:“自临淄一战后,张步亦知大魏天兵不可抗拒,但步已忤逆魏皇及耿将军多次,如今当真还有生机么?张步如今只求归老于琅琊。”

“那是自然!“

伏隆给张步分析起来:“陛下对甘心投诚之人,一贯既往不咎,吾父伏惠公(伏湛)曾守河内,新朝土崩时,面对马文渊攻城,虽不战不降,然陛下仍重用于我;东莱人李忠,本是刘子舆伪汉丞相,被迫投诚后,陛下先赐大夫之位,如今复为青州刺史,回家乡做封疆大吏。”

“论负隅顽抗,齐王不如楚黎王秦丰,秦丰只是投降,尚能得保全性命,赐田畴做庶民,齐王若能在最后一刻勒马归魏,别说子、男之爵,连封为列侯,富贵终老都有可能!”

说完正面例子,伏隆冷冷道:“但若是齐王非要学陇右隗嚣……顽抗到底,如今天水郡,可还有隗氏立足之地?齐王不先自图,后悔何及!”

“张步愿降矣。”

张步的心理防线终究还是垮了下来,这便是自己最后的转机,第五伦之大敌是刘秀,不是自己啊!献出莒城,让魏军提前南下,也算立了小功,事后魏皇一高兴,说不对自己还能混个虚侯呢,相比于战死流亡,不知好到哪里去。

答应归降第五伦后,张步一下子变得非常积极,“主动”向伏隆告知,搅屎棍方望又来齐鲁了,还跑到了曲阜,去游说赤眉军击耿将军后方……

“这方望。”

伏隆心中警惕,但这又何尝不是张步最后的试探呢?遂从容笑道:“无妨,陛下对赤眉残部,早有安排。”

“曲阜,或许就是方望的葬身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