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80章 午时已到

新书 第580章 午时已到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按部就班,一座城一座城拔取,一点点推进,这是普通人心中的作战推演,却不属于那些“天才”。

张步就是一个普通军阀,他实在是无法想象,耿弇究竟要多胆大、无畏,才能干出扔下辎重,急行军三百里直趋敌国都城的事来!

不止敌人感到惊讶,连耿弇麾下随军的大夫伏隆,直到抵达临淄城下,仍不敢相信,耿弇居然直接越过一切障碍,以此地为进攻目标!

原来,有了伏隆等去过临淄的人带路,耿弇集中了上谷突骑及冀州骑从,五千骑一人两马,携带五日之粮,只花了四天时间,就从历下奔袭至临淄。

但要想以气喘吁吁的五千部众,进攻这人口多达三四十万的天下第一大城,简直是巴蛇吞象,嘴巴张再大也办不到啊。

伏隆只忍着被马鞍磨破的屁股疼痛,找到正排兵布阵的耿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车骑将军,吾等兵力少,恐怕不足以破临淄;而张步主力在临淄西北四十里外西安县,一日可达,我还是以为,就算要长途奔袭,也该前往西安与盖将军汇合,而不该到临淄冒险。”

“伏大夫什么时候也懂兵了?”

耿弇却听不进去一个文官的浅薄见识,他有自己的打算:“西安城小而坚,且张步精兵皆在,若先攻西安,张步背城守御,一旦不能速速夺取,我与盖延深入敌地,后无转输,顿兵坚城,旬日之间,不战而困。纵能小胜,死伤必多,且张步仍可从容引军还奔临淄,负隅顽抗。临淄人众,若真被他煽动起来,也是硬仗。伏大夫之言,未必妥当啊。”

而后,耿弇批准让伏隆参与了偏将们的军议,他对众人表明了自己的计划:“我攻临淄,仍是围点打援,是为了逼张步回来救其都邑!”

自从第五伦给这套战术命名后,岑彭最爱用它,耿弇则次之,指着城门紧闭的临淄道:“临淄名虽大而实易攻,其周长五十里,共有十三座城门。据俘虏说,临淄留守兵卒不过万余,每里城墙上能站多少人?故而留守尚且不足,齐军君臣之财货、家眷皆在临淄,张步生怕重蹈历下之覆,得到求救必然回援!”

“只要击溃张步主力,不论临淄还是西安,皆是我掌中之物,此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

伏隆听罢后,却更加忧心了:“临淄人口众多,若每户出一丁,能凑十万人出来,若与张步里应外合,夹击我军,又当如何?”

耿弇却笃定道:“临淄之兵不会出来。”

“张步是徐州琅琊人,以客军入主青州后,所征之兵为强征,所收粮食多为强抢。他与当地士人多有龃龉,相互不信,赤眉覆灭后更是如此,历下之战,青州兵与琅琊兵互不救助,为我所乘,想来临淄也是如此。”

“临淄人口多则多,但皆是商贾贩夫帮佣之辈,若张步昏头到驱市人而战,那简直是殷奴七十万御周军于牧野,对市人而言,齐王还是魏皇,区别不大。”

说来说去还是赌呗,伏隆闭嘴,只心中忐忑,而耿弇却已开始选定战场位置了。

他抬头仰望临淄城。高达八丈的城墙宛如一座大山,阻挡着耿弇的视线,城楼的飞檐瓦当上,蹲着陶制的祥瑞神兽,有的似龟,有的似虎。其中,王宫在西南小城,城郭与市肆在西北大城。

魏军粮食不多,已经开始杀脱力不能再战的马匹吃肉了,若张步不理会他们,选择拖下去,倒是件麻烦事,毕竟步兵主力,还在西方两百里外缓缓推进,没个十天半月到不了。

于是,耿弇遂选择了最能威胁临淄中枢的位置:

“就定在临淄南门。”

“稷下!”

……

张步确实还在犹豫,刚刚发生在济南郡的历下之战,就是守军贸然出城救援他城导致了覆灭,不可不察。再者,自己若带主力回去,西安县这边的盖延及渔阳突骑又该如何应对?

两难之下,张步选择了再观望一天,临淄那么多人口,守个十天半月没事吧?

一夜辗转反侧,到了次日,有从临淄逃来的求助者抵达西安县,张步遂得知了耿弇的用兵布置。

“魏军驻扎在稷门之外,猛攻王宫?”

“又传檄于临淄大城,扬言魏皇第五伦祖上亦田氏齐人,如今是来解救齐地父老于水火之中?”

听闻此事,张步再不能淡定,急得直跳脚。

为何?因为人的本性皆是贪生而利己,张步在临淄的统治,其实只维持了短短三年,他出身低微,又是外州人,士人民众不太归附。

而张步的施政,比起绿林、赤眉来肯定稍好,谈不上如入水火,但也不算仁政,他以一州之地养八万之众,加上部众迅速腐化,生活奢靡,民间税率田租皆重,百姓怨言不少。

耿弇大军抵达,若先攻击富庶的临淄大城,城内的数十万民众生计受到威胁,担心城外的敌人劫掠,或许还能帮助守军抵御。

但耿弇却只瞄准张步的王宫打,又扬言不伤百姓,临淄人将信将疑之下,也乐得袖手旁观。

“留守临淄者皆是本地兵卒,战力低下,恐怕不能尽力而战,看来,孤不能不管临淄了!”

于是张步在西安县留兵一万,仍要求他们以连营十余,设法拦着渔阳突骑。

而张步则亲将两万之众,赶赴临淄,出发前,他为了鼓舞士气,还勉励嫡系偏将们道:“想当初,河北贼寇尤来、大彤十余万众侵齐,皆被孤击败。如今小耿兵少于彼,又皆疲劳,何足惧也!”

从西安县到临淄,不过区区四十里,平常脚程快的人,一日可至,商贾满载货物的马车,半天就能跑了来回。

然而此番回援,张步却颇为小心,斥候放出去整整三十里,要做到贴着魏军观察,而兵众虽不得不走纵队,也尽量在大道上挤在一块,遇敌后能迅速摆成横阵。

但一路上,齐军仍遭到了无数次袭扰,临淄附近是典型的大平原,魏军上谷突骑如鱼入海,神出鬼没,虽然只是斥候游骑,但战斗力极强。

魏军骑兵之制,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以两百骑为单位的斥候队,起码有五支。他们玩起了车轮战,出没于道路两侧的粟田中,却从不使蛮劲直接冲,而是张弓远射,逼迫齐军聚拢守备,就扬长而去。

可齐军刚解除戒备,又一支斥候队已呼啸而至!

齐军两万之众,再密集也拉出了长达十里的队列,犹如常山之蛇,这蛇颇为笨重,根本做不到“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反而被扰得左支右拙。

短短四十里,张步的部众走走停停,浪费了整整两天,兵卒被扰得没法休憩,行军阵列几度中断,晕头转向的部曲落单,被斥候队攻击溃散,索性当了逃兵是常有的事。

等他们终于能望见临淄城墙时,齐军已疲敝不堪,连张步也站在车上几欲瞌睡,最终挥刃在手背划出血痕才清醒过来。

齐军人数虽众,但这般模样根本无法作战,张步计划着,先至临淄以西的雍门,安营扎寨,待休整过来后,再驱走魏骑不迟。

但耿弇却不给张步机会,在临淄南门稷下就食的魏军,已移师至城西,就挡在齐军与临淄之间!背城而阵!

如此嚣张的阵列,连心生避战惧意的张步都重新被惹怒了,骂道:

“耿伯昭狂妄!视临淄巨城如无物,也以为张步是死人焉?”

他遂下达了命令:“连续作战数日,魏军骑兵必定乏力,冲不动了,三军就地休憩半个时辰,而后向前推进,将魏兵赶下护城河!再派人联络临淄城中守卒,待我前进后,也出城策应,必戮耿伯昭于临淄城墙之下!”

……

被耿弇带到临淄城下的尽是骑兵,以上谷突骑为主,冀州骑士为辅。人的力气容易恢复,马儿却不能,一如张步所料,军中马匹大多脱膘乏力。

不过,耿弇在骑从中进行了调换,三千名冀州骑士贡献出了他们的马匹,如今成了“下马步兵”,握着马矛、骑刀,陈列在军阵中央,其徐如林。

而两千上谷突骑依然有战马,游弋在军阵左右翼,灵活机动。

伏隆已经是出使的行家里手了,但却是第一次亲临战场:前方是浩浩荡荡的两万齐军,已呈半圆形对魏军形成包围,更要命的是,背后几里开外,就是天下第一大城临淄,城头有张步的部众眺望,无数道目光犹如利箭,让伏隆如芒在背。

他忍住痛痒不伸手去挠,但却控制不住频繁回头,伏隆总觉得,临淄城中,会有几万人山呼海啸地杀出来,将魏军扬了……

伏隆瞥眼看向统帅耿弇,这位比自己更年轻的将军却颇为淡然,仍在持着“千里镜”,不急不慌地观察齐军阵列。

伏隆记得,战前军议时,耿弇是这么说的:

“张步麾下两万人,皆其琅琊精锐,自西安县往临淄而来,士气尚高,士卒欲斗,必先挫其锋!于是吾令骑从翼而勿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扰乱齐军,使其疲惫。”

“如今敌人始至,士气已衰,且行陈未定,前后不属,士卒不欲斗,只求安营扎寨。而我尚有精骑两千可用,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再以三千骑马步兵疾击其前,薄其垒口,敌人必败。”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伏隆不敢多问,倒是耿弇先打开了话茬。

“伏大夫,前几日,你与我说了城南稷门、稷下学宫的故事,那这雍门,又有何典故?”

一句话,就将伏隆的思绪从他不懂的战争,拉回到熟悉的经典中来,伏隆尽量让自己的话音沉稳如常。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及诸侯伐齐,伐雍门之荻。己亥,焚雍门。这雍门,曾被晋国带着诸侯烧过。”

耿弇又道:“那战国时乐毅伐齐,又是从何门而入?”

伏隆道:“未有记载,但应该也是雍门。”

“善。”

耿弇笑道:“看来选雍门是对了,我麾下亦多是燕赵之人,只望此番,能再建乐毅之功!”

这之后,耿弇便不再言语。

时值盛夏五月,随着太阳慢慢爬升,天气热了起来,剩下的时间实在是太难熬了,伏隆的布冠都被汗水浸湿了,胸口也闷闷的。他在望车上窥见齐军原地休憩喝水,行伍颇为混乱,但耿弇却无动于衷,就让齐军拖下去,一点点重新整备。

这样僵持,显然对魏军不利啊,伏隆忍不住了,小心地说道:“将军战前不是说过么?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此用骑兵之常识也,可如今却为何放任齐军休整不击呢?”

将军,你在等什么?等齐军自溃么?等临淄出降么?

文人就是文人,这种愚蠢的问题,耿弇平素是不屑于搭理的,今日大概是计策即将得逞,心情不错,他竟笑着回答了伏隆。

“我在等一个人。”

“谁?”

“虎牙将军,盖延盖巨卿!”

耿弇眼睛依然凑在千里镜前,这玩意在战场上确实太好用了,他给伏隆揭露了谜底:

“张步主力已被调回,西安县守军,怎么挡得住渔阳突骑呢?我早派人约了盖延,今日会战,渔阳突骑比上谷突骑还善冲,盖延就算打不下城池,绕过来亦轻而易举。”

当然,渔阳突骑会不会如约守时,这是个未知数,这批吴汉带出来的兵以桀骜难驯著称,盖延也当过刺头,据说只服马援,他在河济时就不听沟通,坑了友军,今日又会如何呢?

但耿弇觉得,自己离开并州时,将并州兵骑的精锐主力留下,也叮嘱旧部要给吴汉面子,以大局为重。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当日如此做,不就是为了让吴汉的旧部盖延,也给自己一个面子么!

天气越发炎热,随着太阳离天中越来越近,耿弇的千里镜中,终于在齐军庞大的阵列后,望见了一阵阵黄雾,那是骑兵行进时,上万枚马蹄践踏土地的扬尘。

而随着作为通讯手段的狼烟点燃,艳丽的大风筝随风而升,耿弇确定了来者的身份。

那风筝狼烟下,肯定有位身高九尺的持矛猛将!

他的等待没有白费,盖延如期而至!

“虽然,迟到了半个时辰。”

耿弇如此嘀咕着,将千里镜交给伏隆玩去,他则让人挥舞帅旗,下达作战命令。

“上马!”

“午时已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