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06章 应龙

新书 第506章 应龙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以阵列长兵挡住敌军,再利用弓弩优势杀伤对方,这是冀州兵剿铜马残部时屡用不爽的战术,今日却被樊崇的梯子给结结实实破开了。

每一架长梯,都深深插入冀州兵阵列当中,长矛与这玩意相比实在是细得过分,正面碰上直接遭到摧折。前排介甲之士被木梯撞到胸前,虽然有厚甲挡着,赤眉的速度在弓弩矛戟进攻下大减,但还是遭到重击,断了几根肋骨。

在他们的推攮下,甲士被推得步步后退,身子很快顶到了密集阵列中在后的人身上,魏军与赤眉开始角力,只可怜那甲士,竟被夹得口吐鲜血。

更有的阵列纵队,畏惧此物,士卒下意识往边上挪,密集的队形开始变散,反而让那长梯冲得更深!

尽管抬着木梯的赤眉也遭到一旁戈矛攒刺,相继倒下,但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原本缜密的冀州兵前排的阵列被打乱了,随着源源不断有赤眉军涌来,整个战线陷入乱斗状态……

看着前面乌压压冲来,双眉如血的敌人,方才还镇定自若,觉得又是一场顺风仗的冀州兵这才猛醒。大多数人被逼在前排,退也没法退,当然只能硬着头皮与之交战,但位置靠后的士卒,已经面面相觑,矛也握得不太稳了,今日之战,和过去有些不同啊。

连靠后作为预备队的各旅、营校尉、军吏,也诧异地暗道:“这赤眉军主力,果然比铜马及河北的赤眉别部要厉害。”

“没错,往日铜马决难破吾等阵列,如今赤眉却撞了进来,我看今日一战是硬仗,恐怕要损失许多人。”

损失太大,是冀州军头们不愿看到的事,自从新末以来,河北大乱多年,除了诸刘及铜马军外,各郡县豪强为了自保,也组织了各自的武装。

刘子舆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遭到了这批人的背叛,没他们割据坞堡,积极投靠魏国,出人出粮,第五伦没可能半年横扫河北。

所谓的北汉灭亡才不过一年出头,第五伦急着回朝解决陇右,又要面对赤眉在中原的进攻,加上幽州的叛乱,焦头烂额,哪有时间慢慢削除河北豪强的私人武装?只能和南方刘秀一样,对这批人加以利用。

然而河北豪强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各行其是。在他们的认识里,乱世之中,手头有兵才是最重要的,谁兵多,在魏军里混到的军职就大,若是傻乎乎将人打光了,说话就没底气。于是打起仗,若是顺风,那就争先恐后,诸如渡濮水一战的“勇猛”,可若是逆风,那便开始起小心思,不讲战术协同,只讲保存实力了。

眼下顶在前排的军头们心中后悔不已,拼命派人去禀报耿纯:“损失惨重,望能撤下来休整,让后排各旅顶上。”

后排的预备队也不乐意白白损失啊,直接撤离战场的胆量是没有的,只希望前面的兄弟多顶一会。

交战才短短一刻,冀州兵好几个阵列,就呈现出崩溃的态势,看得轈车上的耿纯心虑不已。

若换了个人指挥,就冀州兵这尿性,指不定就是保存实力要紧,送给第五伦一场局部败退。

好在统御他们的人是耿纯。

第五伦让耿纯负责冀州兵,不是看中他的军事能力,魏国诸将里,耿纯只算中游,比同族的耿弇差了好几个窦周公。

但作为土生土长的冀州人,皇帝的亲家、左丞相,耿纯被河北豪强视为带头领袖。也只有他分得清各家间错综复杂的恩怨关系,加以利用,将一盘散沙的众人勉强捏到一块,甚至还能开出故乡来作战。

但地域武装保卫故乡时猛如虎,出境打仗时便出工不出力了。

耿纯的策略是:连哄带骗。

开战前他就给众豪强吹风,说冀州人早先投靠过刘子舆,想要在魏跻身豪贵,和五陵功臣们平起平坐,就得在打赤眉、击青州时多立功勋。

第五伦也答应耿纯,将今年河北的郎官名额,除了分给各郡之外,还专门挑出十几个,划给表现突出的河北豪家,让他们的子弟拥有靠近权力中心的机会——虽然已经举行过两次选官考试,但荫蔽这东西,又岂会是一朝一夕就能取消呢。开放一个上升渠道的时候,也不宜将旧有的全部否定堵死,那样只会将本可以做朋友的,早早逼到反面。

今日见军心不稳,耿纯知道河北豪强们的老毛病又犯了,情急之下,令人速去通知各师、旅、营。

“战虽不易,但战前已俘获赤眉数万,今日战后,魏军若胜,所俘贼人何止十数万?纯早已上书陛下,说河北各旅营苦战所损兵卒,战罢皆选贼俘补齐,陛下正在思虑。”

第五伦确实正在“考虑”,他又不是隔壁秀儿,豪强武装用几次就算了,让他们来打赤眉,就是想驱虎吞狼,相互损耗,损失了还给补上,那岂不是与初衷相悖么?

耿纯也隐约明白这点,但就是不点破,表面上依然积极为河北诸豪的利益奔走,实则也配合第五伦加以打压绞杀……

“还望诸君尽力,此战,也为了河北诸姓的未来!”

耿纯在命令里动了感情:“古时,应龙助黄帝争帝而杀蚩尤、夸父;助大禹治水而以尾画地成江、开辟龙门、擒无支祁,陛下赐冀州兵应龙旗、筝,亦寓意吾等当立此大功,岂能遇小阻而退?”

“我大旗就立在此,不会动摇尺寸,诸位尽力作战,耿纯自然会看在眼中,如实禀报皇帝。亦如陛下诏令所引《甘誓》所言:‘尔无不信,予不食言’。而谁敢调头、迟疑不进,也休怪耿纯不念乡党之谊!”

“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

靠着风筝示意,第五伦老早就知道冀州兵那边最先与敌接阵,但具体的细节,哪怕站在巢车上也看不真切,只能见到尘土飞扬、听到万人嚎呼,就一个字:乱。

此刻的指挥所中颇为繁忙,来自各部队的骑使频繁抵达,他们送来各方面详细情况,再带着皇帝的命令匆匆离开。

魏军与赤眉的交战情况,立刻以兵棋的形式在地图上清晰显现。

“赤眉没有将军队完全展开,与我各部分别交战。”

“而是集中于偏北处,在这……”

第五伦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那是一条濮水的支流小溪,名叫煮枣溪,水流不大,但水量也充沛,是便于休憩饮水的好去处。赤眉军都是先集中于小溪沿线,然后其中四个万人营,对耿纯手下两万冀州兵发动了进攻。

四个万人营,大概是樊崇亲自统帅,在溪水边按兵不动,盯着几里外的战斗。

“还有四个万人营,正在解除对马国尉的合围,因害怕遭到国尉反攻,又有突骑在侧游弋,故行动迟缓,尚未抵达溪水。”

“樊崇很急。”

第五伦如是说,这次进攻是迫不得已,樊崇很清楚,若让第五伦拖下去,等到后续部队抵达,而赤眉在没有辎重补给的情况下吃光抢来的粮秣,乏食乏力,则必死无疑。

所以赤眉军是严重脱节的——前军与中军之间,隔着两三里地,后军又与樊崇中军有六七里的距离。

“我也来得急了。”

早知马援无虞,第五伦就该在二十里外就停下脚步,那才是一个能让赤眉最难受的距离,不过这十里的空间,也大有文章可做。

河济之间的赤眉原本数量高达二十多万,但第五伦强渡濮水之战打跑散一批,马援在与樊崇遭遇前也打没了一批,赤眉散乱,一直胜利还好,一旦败仗,想收拢就极难了。

还有一批是睢阳来敌,尚在路上,已被渔阳突骑的斥候窥见,亦有三四万之众,尚在三十里开外。定陶守军还是没能拦住他们,但已经多拖延了一昼夜,导致他们最快明天清晨才能抵达战场,第五伦的地图上也将其标识出来了。

但他完全无视了这批敌人。

“没有及时投入战斗,又不能威慑于敌,这些兵,哪怕再多,也完全无用!”

如此一来,态势就很明显了,撇除路上的、外围的,在煮枣溪附近的战场中心上,目前是魏军六万对赤眉八万,这是一锅夹生饭么?

并不是,赤眉挑了最软的冀州兵打,而第五伦最精锐的三河、关中、魏郡兵一共三个师,都没上阵,而樊崇已经将半数兵力投了进去,寄期望于魏军像新军、绿林遭到猛击的情况下,从点到面的崩溃……

但他终究要失望了。

这锅饭,第五伦火力猛到足够煮出锅巴来!

但这时候,冀州兵那边又传来了一些不太妙的信息:在赤眉的冲击下,已经有几个阵列呈现不稳之势,虽然耿纯说能顶得住,但也希望第五伦在侧翼派上几千人的预备队,稍稍支援一番。

听着冀州兵那边杀声震天,展翅翱翔的应龙边上,空中告急用的黑色风筝摇曳不断,群臣参谋们也焦心:“陛下,是否要派人支援冀州兵?”

甚至有人提议,让渔阳突骑从后袭击,与冀州兵形成两面包夹……

第五伦却否定了这种建言:“然后再被在两三里外等待的樊崇主力再包夹?渔阳突骑马都快跑死了,最多能冲一到两阵,不到最后一刻不能动,予自有大用!”

当耿纯第二次派人来小心翼翼地告急时,第五伦直接开骂:“赤眉军吃的是什么?冀州兵吃的又是何物?我听说赤眉进入河济后没掠到粮食,每天只能喝点粥糊糊,连续数日交战,早已饿得发虚,全凭一股蛮横桀骜冲阵。”

“反倒是冀州兵,有辎重跟随,每天还能吃热饭,今早的朝食中甚至还有肉,饿殍与壮士战,若壮士还能被饿人撵着走,那往后,冀州兵的建制,也大可取消了!”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冀州兵出了乡土后,作战意志很是成问题,所以耿纯在豪强面前做好人,第五伦就得当个严厉的君主,用刀子逼着他们向前!

但也不能将他们逼太狠,指不定真给你表演一下当场溃败,第五伦骂完后,还是令中军派出五千人的预备队,去保护冀州兵侧翼。

对樊崇而言,唯一的胜算是拖着魏军一起陷入乱战。

那第五伦就要与他反着来,努力维持住局面,赤眉擅长的是突击,时间一长,且不说赤眉战士的意志,大多数人的体力必然拉跨。他就等着樊崇再度急切,将领一急,就会犯错误。

战争,不就是比谁犯的错误少么?

就在这时,在外眺望的斥候回报,说代表后军的双兔筝、猛虎筝旁,信号筝也陡然由绿变黄。

尽管具体的情报还没送到指挥所,但第五伦结合地图上赤眉军的位置,也大致猜出樊崇动向了。

“樊巨人,果然还是急了。”

果不其然,半刻后,飞速抵达的后军骑使,给第五伦送来了消息。

赤眉主力四万人离开溪水,也不顾鏖战中的冀州兵,因为赤眉已经将长达两里的阵线站得严严实实。

于是樊崇反而向后军方向运动,这就是如城头子路所言,赤眉祖传的绕后啊,樊巨人,果然专挑敌人弱点打。

窦融手下的杂牌兵和民夫谈不上什么战斗力,比冀州兵还不如。张宗的三河兵,倒是以坚阵著称,早在右扶风一战便曾硬扛良家子骑,一战成名,也为张宗赢得了“河东虎”的绰号。

但三河兵日趋百里,又两宿没睡,如今依然疲倦不堪,才休息了不到一个时辰,他们顶得住樊崇的亲自猛击么?赤眉以长梯破阵,又当何解?这种土办法,确实没有现成的应对之策。

第五伦却反问一筹莫展的参谋们:“赤眉为何不直接扛着树干破阵?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言提醒了众人,皆道:“一来是树干沉重,举树干之人即便有门板帮忙挡箭,也时常会被弓弩射倒。而到了近处,前排之人又会被长矛攒刺,一旦前排倒下,树干笨重不稳,就要冲到地上了。”

更有人举一反三:“木梯则更轻便些,听说赤眉为了进攻濮阳,制作了不少,又扛到濮水边以助渡河之用,搜集制作起来也简便。”

“不错,既然尽是木梯,那后军里多载辎重甲兵,倒是有数物,正好可以将其挡下!”

第五伦让人将地图画下来,分别给各方面将军送去,让他们清楚目前的形势,知道敌人在哪、友军在哪,以便在接到命令时能清晰执行。

一起给后军送去的,还有皇帝的提议。

尽管优化了各部队之间的沟通,但若非情况特殊,打起仗来时,第五伦很少插手“兵技巧”层面的事。

最高统帅空投手令,让与敌交战的部队临时更换兵器,或者改变对敌序列,这不是扯淡么?那要平日的训练作甚,临机应变之事,还是得靠一线将领。

但今日情况特殊,因为怕将军们事急慌张,千虑一失,第五伦也顾不得自己的原则了:

“司隶校尉、虎威将军,或可集中钩拒、镗钯、马叉等于前阵,以拒贼之木梯,使之不得破阵而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