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

新书 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郑兴到达长安的时间可不巧,正好是武德二年正月初一当天(公元26年)。

夜漏未尽七刻,钟鸣,此时天色微亮,大朝会就开始了,由礼官引文武百官依品级进入殿门。虽然宫内依然处于三个月的丧期中,未挂鲜艳的五色旗帜,车骑兵卫亦裹白巾,但随着礼官传言“趋”,文武百官即整齐有序地依次疾步前行,东西向分班排列。

伍皇帝则在一片钟鼓礼乐声中,乘舆临朝,百官皆以次奉,侯献璧,中二千石、二千石献羔,千石、六百石献雁,四百石以下献雉,宫廷外成了一个羊雁雉挤满的场所,毫不热闹。

投桃报李,群臣上殿称万岁后,第五伦则亲自给三公九卿发了准备好的礼物,虽然是黑色的漆盒,但在第五伦看来,这其实是老板给员工分发的红包,告慰他们一年辛苦工作的礼物,里面装的都是精挑细选的东西,代表了不同的意义。

比如奉常王隆好书,就收到了最新制作的上佳藤纸,中尉第七彪则得到了用灌钢法制作的一柄百炼刀,第五伦亲自命令为“七星宝刀”。

这刀将彪哥感动得差点当场剖了自己的七窍玲珑心表忠诚,既然太上太皇崩逝,第八矫又远在凉州,他这个宗室“长者”,可要担起责任来,好好收拾宗族小辈们啊!

“我就是陛下的刀!”他这样告诉自己。

远在诸州的耿纯、景丹、马援、吴汉、第八矫等人都有份,用驿骑送去,务必在正旦前后抵达,这也算魏国独特的“企业文化”了,纵是主卖爵禄,臣卖武智,但还是得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人情味。

礼毕置酒,群臣举觞御坐未央前殿,奏食举之乐,百官受赐宴飨。

郑兴则未能参宴,只在偏殿等待,得赐一盅春酒。直到正殿的宴饮告一段落,群臣心满意足带着皇帝的礼物回家炫耀,第五伦才带着微醺的醉意,来接见了他。

郑兴趋行上前,虽穿的是窄袖衣裳,却依然像过去宽袍大袖时一般,若鸟展双翅,匍匐行礼:“小人郑兴,拜见陛下。”

“郑少赣,昔日刘子骏门下一别,已有六七年未见了罢?”经王隆提醒,第五伦总算记起此人,问道:“回到长安,可有变化?比起南阳如何?”

郑兴本已想好了怎么答,但这一刻话到嘴边,居然哽咽了,只用手去掩面:“小人失礼,失礼了!”

第五伦注意到,郑兴眼眶居然真是红的,只当此人擅长作伪,在自己面前矫揉造作,心里已有点不喜。

这倒是冤枉郑兴了,他的哭泣是真情实感,自打三年前离开长安后,已久久未闻弦歌,外面的世界尽是刀光剑影,容不得慢悠悠的礼乐。

他曾在刘玄的绿汉宫廷里做官,协助刘玄搞制度建设,但刘玄庸主,所用非人,时人嘲笑说:“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这群斜鼻歪嘴的家伙充斥宛城朝堂,而绿林渠帅又尽是一批盗匪,甚至有当堂跟刘玄吹嘘在驻地抢到多少财物的。

至于赤眉?那就更是一言难尽了,打下宛城后,徐宣也想搞点等级制度出来,让郑兴协助设宴乐大会,当庆贺当日,一部分赤眉战士突然闯入,自顾自加入宴会,樊崇竟也不以为忤,下场与他们赤臂袒胸地划拳,尽是乌烟瘴气。

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从那时候起,郑兴就笃定赤眉不可能有所建树,身为经学大师,在赤眉地位不如一个拎刀匹夫,只等着时机逃走。

直到方才,但闻编钟叮叮当当的敲打,以及那首熟悉的宴饮乐《宾之初筵》,偏头听了会,一时间竟热泪盈眶。

他缓了片刻后,才拜道:“久行礼崩乐坏之地,不图今日复见朝廷威仪。”

这话倒是还算中听,第五伦听说,郑兴是刘歆诸多门生中,最被认可的传人,他精习《公羊春秋》、《左氏传》,乃是著名的经学大师,真要辩起经来,第五伦手下众人还不一定是他对手。

只可惜,魏不辩经。

所以第五伦对郑兴不甚重视,这个人多半是去太学混个闲差,因其协助修过《三统历》的经历,或许能为魏之历法出点力,如此而已。

至于郑兴要禀报的“赤眉机密”,赤眉军不比其他政权,没有边境可言,否则郑兴也不会这么容易跑出来。岑彭早就不知派了多少密探进去,绣衣卫也出没南阳,没少给赤眉军的井田废奴添乱。

要问赤眉虚实,第五伦恐怕比边缘人的郑兴还清楚。

但在几乎透明的赤眉中,也有一团第五伦说不清解不开的谜团,正好问问郑兴。

“既然少赣从贼巢来,那予正想问问你。”

第五伦说道:“那位替赤眉改革,推井田,废奴婢的那位‘田翁’,究竟何许人也?”

第五伦问到点上了,郑兴一个激灵,再拜,吐诉了他在巨毋霸威逼下,发誓绝不告诉赤眉的大秘密!

“臣亲眼所见。”

“田翁就是王莽。”

“王莽就是田翁!”

……

“陛下殆乃天授!”

郑兴走出偏殿后,只在心中如此感慨。

当年在刘歆家与第五伦见面时,小五还是个弱冠少年,虽有孝悌之名,但郑兴实在没看出什么特别来,很认可桓谭对第五伦“乡里之士”的评价。

但今日却不同了,只觉得魏皇陛下光彩照人,让郑兴不敢仰视。

更让他心惊的是,王莽化名田翁投身赤眉,这是战国小说家都不敢编的事,第五伦却能猜到,在郑兴证实这件事时,第五伦的反应竟毫无惊愕,只是拊掌说了一句:“果然如此。”

“我真是有眼不识荆山之玉啊。”郑兴如此告诉自己,其实他看走眼也不止这一次,当初在太学做高弟时,接待来自各州郡的太学生,登记名字是,发现一个南阳后生名叫“刘秀”。

这不是和自己的老师重名了么?郑兴身为弟子,当场直呼师长之名成何体统?于是郑兴就好说歹说,让刘秀换个名字……

如今那个受了委屈的太学生,已经是吴王秀,横断东南,也成了汉家最后的希望,听说礼仪制度也建设得不错,毕竟吴汉君臣中,太学生占了小半,比第五伦这边学历还高。

郑兴出逃时也迟疑过,自己究竟是要北投魏帝,还是南奔吴王?虽然有名义上的“师生之情”,但他拿不准吴王秀会不会对当年的羞辱记恨在心。

“幸哉,我没选错。”

郑兴安下心来,长安如此和平,终于能坐下来安安静静做学问了。而第五伦已经除他“谏议大夫”之职,秩六百石,米粮管够。

但他还是不懂第五伦“不养闲人”的作风,一并授予郑兴的,还有一项政治任务。

“将下吏在赤眉中的经历,写成一篇见闻录?”郑兴刚将印绶拿到手,就接到了来自上司的嘱咐。

“然也。”负责宣传口的奉常王隆指点郑兴:“不夸大,不隐恶,如实叙述即可,一旦书成,便可印刷千份万份,好叫天下士人知晓……”

“赤眉贼之穷凶极恶!”

……

将赤眉渲染成文明的敌人,以团结从关中到河北、洛阳,一切“反动势力”将其扑灭,至少赶出中原,往江淮撵,这便是魏国朝廷目前的策略。

魏已取得天下三分之一的州郡、人口,举世最强,但第五伦心中依然有两个“大敌”。

一个自然是在南方极其克制,闷头发育的刘秀,他没有如第五伦希望的那样,北上东海,与赤眉、齐王混战,反而改变了方向,开始朝荆州进攻,占据江夏郡为基地,近来又打起了荆南诸郡的主意。

而除了秀儿外,第五伦最关注的莫过于赤眉,因为又是共和,又是均田,那味儿太冲了,他想不侧目都难。

但撇去这些容易吸引眼球的名义,仔细琢磨,便发现都是胡来的王八拳,不像脑子清醒的“穿越者同行”所为。

根据种种情报,这一切都指向那个神秘的“田翁”。

而现在,第五伦总算明白,为何赤眉的所作所为,忽然变得这么“熟悉”了。

“果然是‘穿越者’所为。”

在殿中独处的第五伦,没有在郑兴面前那般淡然,负手踱步,有些焦躁。

他很难说清楚自己的情感,恐惧和忧虑?完全没有,第五伦不存在一点“叛徒”的愧疚感。

喜悦和戏谑?或许有点,毕竟莽朝带给他太过哭笑不得的事。

但最主要是情绪,是悲悯吧。

第五伦住在温室殿,因地下有温泉,比较暖和,以至于寒冷的正月初,居然还有一只小蛾子在屋里乱晃。

它奇迹般地熬过严冬,蛰伏下来就能活到春天,但小生命渴望温暖,眼睛里只有光明啊,竟对准烧得正旺的烛火飞了过去!

蜡烛猛地闪烁,火苗燃了它的翅膀,身上沾了蜡,只能在案几上扑棱、挣扎。

“岂焚身之可吝?唉,何苦呢。”

第五伦都不知该不该骂这傻蛾子头铁。

他发了善心,捧起小蛾子,将它凑到烛火边不远不近的位置,让它在临终前,感受一下温暖,直到它的生命一点点消逝。

在新莽做官时,第五伦已经将这奇葩的王朝看透了。和愿意在黑暗中闷头等死的皇室、诸刘、贵戚、五侯不同,王莽是渴望光明的,他憧憬那传说中的三代之治,并把将太平世带到现实作为自己的使命。

理想很重要。

但如何实践理想更重要,两者之间,恍如天地。

王莽能知道天下问题所在,但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实在是一言难尽。

就像飞蛾搞不清安全的光源何在,甚至会弄反方向,扑到注定毁灭的火焰上,即便烧残过一次,在这垂死之际,他努力的方向,还是那虚幻的光明!

可悲?可敬?唯独不可笑!

但这短暂的情绪波动,不会影响第五伦要做的事。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第五伦忽然念起这首诗,对应王莽的传奇经历,真是很应景啊。

“王莽啊王莽,看来你不甘心就这样被盖棺定论,还是要做一番挣扎。”

第五伦松开了手,将那蛾子的尸体放入炉灰中掩埋,再无半分感怀伤春。

“我得亲自去中原,替你,替新朝,替那条已被证明是错的复古之路,将棺材板子,彻底钉上!”

……

PS:第二章在半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