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480章 盖棺定论

新书 第480章 盖棺定论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五伦确实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只是给老爷子的人生,锦上添花而已。

第五霸的前七十年,和最后这十年,对其本人而言,同样珍贵。

但生前老爷子很理解孙儿的难处,既不要求过分的尊号,对于宗族中经常跑来求见,眼巴巴希望赐姓为伍位列皇族的那群人,也一直爱理不理。甚至没为两个牙牙学语的“皇叔”跟第五伦提过什么要求,对于最宠幼子的老人来说,殊为难得。

所以这身后之花,得添得足够多才行。

但要加多少花,取决于花环匡的大小,说明白点,决定第五霸死后殊荣的,是第五伦给他的名分。

“依汉时太上皇之制,以帝礼安葬!”

汉朝就一个太上皇,那就是刘邦之父,这位差点被项羽烹成肉粥的老父亲,在经历父慈子孝的名场面后,居然回到了儿子身边,并安享晚年。

可问题又来了,第五霸作为第五伦的祖父,应该叫什么?过去从没先例啊。

老本行是专门吃死人饭的儒生闪亮登场,太学终于派上点用场,博士们引经据典,最终献出了一个他们觉得颇为满意的名:“无上皇!”

第五伦只反问了一句话:“涿郡逆贼张丰自称什么将军?”

好像叫无上大将军来着……众人顿时缄默了。

彼时,景丹、耿纯不知道第五霸会在腊月逝世,还上奏疏说张丰自号无上,以取祥瑞,但在他们看来,是颈上无首级的意思。

博士们纷纷闭嘴,再度绞尽脑汁,最后有人道:“汉时有太上皇、有皇太后。虽无皇祖父之号,却有皇祖母之‘太皇太后’!”

以此类推,最终第五霸的名号是“太上太皇”。

定了名分,顺利以此筹办了七日殡礼后,按照规矩,出殡之日,得将谥号选出来。

第五伦让博学的太师张湛等领衔选定,实则最终还是按照他的意思,挑中了“威”。

谥法解:强毅信正曰威,确实应了第五霸的性格,古有齐威王,今有魏威帝,当然是美谥。

然而,群臣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陛下,是否要依旧制,在谥号前加‘孝’。”

此乃汉朝规矩,毕竟是“以孝治天下”嘛,从汉惠帝开始,历代谥号前皆加一孝字,这规矩甚至还变成了文化输出,传到了一向流行父杀子子弑父的匈奴。

匈奴单于也不知是将这流行的汉家文字缀身上当花纹装饰,而不懂真正含义,还是真打算推广此道,竟也开始在名号前加“若鞮”,若鞮者,哄堂大孝之孝也。

换了一般的制度,群臣是不敢提出向汉朝学习的,但第五伦的成名作就是“孝悌”,这点总能继承吧?

“汉高谥号前亦无孝字。”

你看,说起来,这不就是“刘邦不孝”么?难道还要来个“第五伦不孝”?

第五伦不得不指示自己的御用文人们,对这种道德绑架加以驳斥。

如今他身边最懂典故的是杜笃,当堂驳太学博士及众臣道:“《论语》八佾篇中,子夏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何意?”

“孔子答:绘事后素。”

“其意是,礼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素才是礼的内在情操。孝果然是人伦大道,但不能只有其表而无其内,有其名而无其实。”

这是在内涵汉家虽以孝治天下,但实则却缺失,这“孝”字绑在历代皇帝身上,孝顺的可不止是先皇,更有尚在人世的太后、太皇太后,其权力的法理根源便来自于此。太皇太后、皇太后可称朕,可废帝,很容易为外戚利用。

尽管第五伦很注重保养,自信能够久活,但前车之覆的教训,也得记住。

于是宣布,魏虽仍推崇孝道,但不必再像汉朝那样,非得冠名,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孝顺。

好容易解决了“孝”的问题,以帝礼出殡,接踵而至的便是墓址的挑选。

第五伦知道祖父是想落叶归根,选中了故乡长陵县,那里本是刘邦的陵邑,反正刘邦的高庙边上,连田横庙都落成了,陵墓也一样,就再挤挤吧。

只是长陵就此要改名为“庄陵”,还是老规矩,墓葬陵邑,得取谥号的近义词,高对长,威对庄。

因为天下尚未一统,一切从简,因山为陵,不单独起土。

这点得到了群臣一致赞同,汉朝为了修历代皇帝墓葬,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尤其是汉成帝时,原本皇陵修了一半,因为陈汤收了人黑心钱,上书说应该重新选址才吉利,让贿赂者卖地皮发了大财,又在工程款上动手脚,导致建在洼地里的昌陵成了著名的烂尾工程。

这教训距今不远,第五伦只用一个眼神,长安的舆论圈就能将陈汤将军的黑历史翻出来反复鞭挞,一时间,连太学众人都是倾向薄葬的,希望魏皇勿学汉成、汉武,而效汉文帝。

于是第五伦又宣布,以太上太皇陵为基准,后世子孙,亦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第五霸不喜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偏爱军备和西域物品,汉时诸侯王的袖珍版兵马俑倒是很适合他,再弄点工坊新制作的三彩陶骆驼、美艳胡姬等半身手办,足矣。

以为这就算完事了?没有,和墓址一起动工的,还有“太上太皇庙”,第七彪这老粗多半是收了几个文人当幕僚宾客,竟然带着宗室,嚷嚷着要给第五霸上庙号……

“陛下。”

第七彪或许对第五霸是真有深厚感情——大概是当年争水时打出来的那种,第七彪这些天饿瘦了一大圈,对尚服斩衰的第五伦说道:“彪没读过太多书,但也听人说,每位皇帝都会修筑专属之庙,以供后世祭祧,但即便是天子,也只有七庙,于是往往过了七代人,便会毁去初庙。”

这种明显“不孝”的行为,却有必须存在的现实意义,毕竟前朝就有人上疏说过,民间祭祀先祖,竟占了家庭每年开支的三分之一,那君主家的祭庙花费又何其庞大?一两个庙轻松,一带传承十余代甚至如春秋战国那样几十代,就不堪重负了。

于是为了让活人喘口气,才有了毁庙绝祭的规矩。

第七彪哭诉头道:“臣一想到六七代人后,太上太皇之庙将被陛下的子孙毁去,就心痛啊!”

这特是有先例的,汉朝在传到元、成的时候,开始扛不住巨大的祭祀开支,于是尽废地方高庙,朝中对废庙的斗争也持续了几代人,一旦倾向废庙的时代,刘太公的太上皇庙往往第二个挨刀——最先被砍的肯定是汉惠帝庙。

第七彪抬起头道:“但也有不可废弃之庙!”

第五伦早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卿是想请求,为太上太皇立庙号?”

谥号是帝王卿大夫的标配,但庙号就稀有得多,自殷商开始,只有那些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据第五伦所知,汉朝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太上皇没混上,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汉文帝以圣君形象,是为“太宗”。

接下来,性格有瑕疵的汉景帝就没得到这资格,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因为晚年政策屡屡出错,不得已下了“罪己诏”,死后在种种非议中未能上庙号。直到几十年后,才被重孙儿汉宣帝刘病已给他追尊为“世宗”,而汉宣自己则因中兴之大功,成为“中宗”。

到这时候还算严格,可接下来,庙号就像某些颁奖仪式一般,开始忘却初心,失去权威了。

连第七彪都知道,汉家后期的庙号就是个笑话,他义愤填膺地说道:“汉元帝是高宗、汉成帝为元宗、汉平帝为统宗……”

彪哥背错了,露馅了,一旁侍从的杜笃咳嗽着提醒他:“中尉,统宗是汉成,元宗是汉平。”

第七彪丢了小丑,狠狠瞪了杜笃一眼,要你多嘴!他继续道:“不管究竟叫什么,一直听闻这几人都是昏君,他们都能上庙号,太上太皇难道不能?”

是啊,一个人平平无奇的“乱我家者”,一个是好色无厌金尽人亡,最后一个更是亡国之君……他们也配?

第五伦沉吟了,第七彪平素粗鄙,怎么会关心这种事,还不是外人看出来,第五霸与第五伦祖孙情谊深厚,想要借着尊崇第五霸,给他添更多的花,来讨好还活着的第五伦啊!

但,第五伦最讨厌越俎代庖,老爷子墓前的花,是红是白,是湿是干,哪朵合适哪朵不行,只能我来定,你们也配?

于是第五伦沉吟后道:“若纯以私心论,予当然希望给太上太皇定庙号,让他永与予并受子孙祭奠。”

“但汉家实亡于元成,从滥上庙号便可知一斑,这高、统、元三个庙号,可都是王莽为讨好老太皇太后王政君,拔高自己安汉之功才力排众议加上的,予岂能效仿王巨君?”

“若以此为基准,给太上太皇进庙号,依予看,不是尊崇,而是贬低!”

“若开了这个头,那魏之历代君主,不论贤愚,就皆可上庙号了。”跟第五伦打算给诸将都加“大”,拉低大将军的含金量,人人都有庙号,和人人都无庙号有什么区别?

“太上太皇一向待宗族颇严厉,绝不愿看到此事发生。”

第五霸就像他手里的火钳一般,第五伦刚来到这时代时,若没有他的敲打,就不会有如今的进步,毕竟穿越者不等于完人。

如今第五霸虽然去了,但第五伦希望,他的墓、他的庙,他的形象与故事,依然能成为一柄硬邦邦的火钳,继续抽打宗族!

“往后得将老爷子的火钳作为大魏礼仪之器,一代代传下去啊。”

传给谁?第五伦自己当然不合适,曾当过宗正,如今正在河西的第八矫倒是完美契合,他确实是一身正气。

想到未来,“八贤王”持铁火钳,当庭行家法惩处越矩宗族成员那一幕,第五伦就忍不住想笑。

但大孝期间万万笑不得,第五伦叹息道:“予知中尉哀伤,但这些事,就交给六七代人后的子孙来决断罢,太上太皇也好,予也好,一切功过,还不是要交给后世评说?”

随着时间推移,或长或短,历史啊,总会给一个人应属于他的评判。刻意拔高、私心暗贬,能维持多久?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有用?还是别给老爷子招黑了。

第七彪也知道自己拍马屁又拍到马蹄上了,只讷讷而退,然后怒气冲冲去找那几个幕僚门客麻烦去了。

彪哥冲塔失败后,之后再没人敢提这件事,倒是第五伦,在守孝期间,却忽然想起,自己还真忘了给某个“死人”盖棺定论。

“汝等以为,予该给王莽上哪个谥号?”第五伦摸着自己身上的麻衣,忽然问旁人。

对啊,王莽已“死”三年,既然魏承认新朝,是不是也该叫他“新X帝”了。第五伦居然给忘了,他真是对不起王莽啊:单指这件事。

接下来这句话,第五伦也不知是玩笑,还是认真。

“去查查,谥法解中,可有‘穿’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