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473章 如飞蛾之赴火

新书 第473章 如飞蛾之赴火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确实应该北伐,但不该先打洛阳。”

听到王莽提议后,徐宣摇头反对:“如今各路帝王,以魏最强,去年第五伦在河北时,就派人从武关、伊阙试探,都没能打进去,如今已拿下幽冀,兵强马壮,更不好打。”

在徐宣看来,倒不如先捡软柿子捏,将梁汉残余消灭殆尽,横扫兖州。若能往北,和平原郡的赤眉别部城头子路联络上,鼓动铜马残部加入赤眉,继续向青州进军也不在话下。

“赤眉老兵多是齐地人,都愿意回乡。”

王莽极力反对:“樊公难道忘了当初成昌之战后,回家的教训了?”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怪怪的,那时候若非樊崇错过了振臂一呼引领天下反莽势力的机会,恐怕就会一路向西打入关中,赶在第五伦前斩得“王莽头”。

王莽打洛阳,不止是出于“夺取天下之中”,赶在他“七十三”大限到来前公布身份,交待后事,禅让给新天子的政治目的,亦不是想报私仇,而是出于“公愤”!

“樊公带着赤眉转战诸州,是为了什么?”

王莽反问起樊崇来:“难道不是为了让数十万兄弟姊妹,能拥有一片乐土。”

正是这份朴素的情感,让樊崇竟能抵御住帝位的诱惑,力排众议,将赤眉带上了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但天下帝王皆仇视赤眉。”

王莽说的是大实话,赤眉军太与众不同了,他们没有盟友,也没有和谈退步的可能。不管南阳还是河北、五陵,豪强著姓视为如仇寇,为了对这个“无君无父”的势力围剿,一切势力,第五伦和刘秀、公孙述和张步,复汉派和覆汉派,都会不约而同联合起来。

王莽道出了赤眉唯一的选择:“对赤眉军而言,要么横扫天下,尽灭魏蜀吴齐,要么就放下兵刃,甘心为其屠灭。”

“正因为第五伦最强,才务必将其击垮!”

而且第五伦善于抓机会,赤眉将兵力投在青州时,第五伦从河北、洛阳东进击赤眉之背该怎么办?没有人比王莽更懂小五伦的背刺,有此子在侧,你还放得下心去打别家?听说第五伦正滞留陇右,主力无法东调,这是难得的良机啊。

樊崇是倾向于王莽提议的。

“赤眉军从来就不怕强敌。”樊巨人如是说。

新朝十万大军东征,不可一世,赤眉破之。

绿汉、梁汉都曾一度成为中原“正统”,想让四方来朝,赤眉灭之。

别人欺软怕硬,但赤眉就是专挑最强的打!现在也该轮到魏伦了。

而最重要的是,中原凋敝,方圆千里之内,能养活赤眉数十万兵马的粮食,只有一处:魏军马援部控制下的敖仓!

河内、魏郡的粮食囤积在那,让马援能够从容练兵,他的防区西起洛阳,东到陈留、东郡濮阳。洛阳不好攻,但后两处却是无险可守的大平原,正适合赤眉打擅长的大规模运动战。

话说到这份上,徐宣知道无法阻止樊崇,只忧心地说道:“一旦与第五伦开战,恐怕旷日持久,我唯恐南方的楚,东边的齐,东南之吴王秀,都会趁机袭扰。”

樊崇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一挥手道:“那就各方同时开打,不给他们机会!”

听起来疯狂,实际却是无奈之举:除了驻扎南阳、汝南的人尚能靠当地秋收果腹外,其余四十个万人营,分驻各郡,都面临粮食紧缺的困境。

樊崇要真蠢到把四十万人千里迢迢调集到一块挨饿,那赤眉也维持不到今天。

可让他们在原地等着饿死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分散掠食。

樊崇道:“三公逄(páng)安驻沛郡,手下十个万人营,向东南,进攻吴王秀的彭城和临淮,逄安老早就说想去尝尝淮南稻米,让他去!”

“四公谢禄驻梁地,也有十个万人营,就按照骄耭(徐宣)的办法,向北横扫兖州,将张步的兵打回青州去,争取和城头子路汇合,顺便也替我进攻东郡濮阳。”

那是马援防区的最东端,战争将从濮阳开始。

一旦马援调兵东援,身在淮阳的樊崇,将会迅速北上,截断退路,与之在陈留决战!

只要打掉马援的主力,赤眉在颍川的“五公”杨音还有十个万人营,配合樊崇,足以端掉洛阳。

二公徐宣不以作战著称,便留守豫州的各处地盘,主要防备武关岑彭、襄阳邓奉,别被他们抄了老家。

就此决策后,樊崇一手握着徐宣,另一手扶着王莽:“老樊不懂如何治国理政,只能打仗,打下了江山,还得靠骄耭和田翁来筹划。”

“既然井田废奴在两郡能大成,放到全天下应该也能。”

樊崇满怀憧憬:“真希望,能早日看到那歌谣里的‘乐土’!”

徐宣颔首,王莽也颇受感动,只遗憾自己为何未能早点认识这个坦荡荡的“反贼”。

今日赤眉在陈县为未来定策,真像极了两百多年前,陈胜吴广入陈称王,而后决定灭秦的那一幕,也是兵分数路。

只可惜那是张楚的极盛,也是由盛转衰的开始。

而赤眉军,又将走向何方?

樊崇不知道,他一向是看不清前路,只能盲动摸索前行的。

徐宣也不清楚,他才干有限,粗通文墨而已,一直想循着前朝的路子走,樊崇当刘邦,他做曹参,开创一个王朝。但既然樊巨人不愿如此,那将事情掰开说清楚后,徐宣也愿意跟在他背后,再往前试一试,可他也会一直为赤眉军,盯着后头!

而作为赤眉的“导师”,王莽也不晓得未来会如何。

他只觉得,赤眉在做一件比陈吴更加伟大的事,仿若来自上古三代的质朴战士们一往无前,以锐不可当的锋芒横扫天下,将暴秦的帝制残余涤荡殆尽,在一片废墟的新天地上,王莽能用他最后的生命,来播下致太平的种子!

“三代将由此而复。”

王莽只对自己道:“这一次,一定能!”

……

众人在陈县淮阳王府中议事时,外面两街交汇处却是一片嘈杂,一代董王董宪被绑在这里,路过的赤眉战士们则在空地上投下瓦片,来决定董宪的生死——在赤眉横扫过的城市,豪强跑了,商贾绝迹,粮食不多,最多的就是数不清的瓦砾。

投下的瓦片叮当作响,它们决定着董宪的生死。

投左死,投右生!

围观的人不少,都议论纷纷,有人说起董宪成昌大战的骁勇,有人则低声说他为了刘永的高官厚禄,背弃了赤眉兄弟。

董宪自始至终闭着眼睛,不屑去看两堆瓦砾的多寡,他自始至终都不觉得,自己曾“背叛”过赤眉,效仿陈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不是他们这群人理所应当的路么?他只搞不懂,樊崇为何不踩着前人脚印,非要自己走一条人迹罕至的险道。

陈县附近的赤眉几乎都来投瓦,甚至连新朝太师“王筐”都蹑手蹑脚溜来看热闹,他手里也捏着块瓦片,想扔在左边,毕竟当初那场大战,他被董宪追得颇为狼狈。

但不等王筐鼓起勇气,就忽然挨了一脚,被人猛地将他踹到瓦砾旁,接着是一声沉闷的痛骂:“你也配来决定董宪生死?”

王筐还不及反应,就挨了赤眉战士的痛打,瓦片噼里啪啦朝他身上砸,甚至有人上去踢一脚的。

最过分的是身高丈余的巨毋霸,竟分开众人,走到王筐面前,盯着鼻青脸肿的他看。

“巨毋……”

不等王筐喊出他的真名,随着巨毋霸那几与普通人脸盘大小的拳头猛地挥下,只一拳,王筐就再也没发出声音。

这场闹剧只是小插曲,也没人在意,等王筐被拖走后,一人才分开人群,走到董宪面前。

“大公。”

“樊公。”

董宪睁开了眼,却见樊崇将手中的那片瓦砾,扔在了右边。

众人惊愕,董宪却只盯着樊崇,想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是想招降自己么?

“你说得对。”樊崇却道:“当年我想岔了,一心想着回老家,误了赤眉。”

“如今我才明白。”

“从举兵那时候起,赤眉便是有进无退!”

不管挡在赤眉前的是新朝、绿林、梁汉还是第五伦,他们都得扑过去,用自己的身躯。

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随着樊崇表态,投右边的人骤然多了起来,最终一目了然:董宪得以生还,代价是眉毛被剃掉,他再也不能自称赤眉了。

董宪没有感激地拜倒在樊崇面前,只是翻身上了樊崇送他的马,带着几个愿意追随的旧部,离开了陈县。

徐宣忧心忡忡地看着此人离开,但他也清楚,以樊巨人的坦荡,绝不会做出尔反尔这种事。

“那就得由我去替樊公做。”

徐宣叮嘱左右,准备截杀董宪,这时候才得知王筐被田翁那个巨人随从打死之事,顿感愕然,怀疑也更深了。

他猛地转头看向“田翁”,却见老头子手里持着个筐,神情似哀似叹。

“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迟早要将汝真身揪出来!”

徐宣现在不想简单干掉田翁了,一来这老叟确实有些能耐,自己没有治国之才,而优秀的士人又绝不会投靠,赤眉竟有点离不开他的筹划了。

他只想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混迹在赤眉中,意欲何为?

“白发老翁,言谈典雅,精通儒经,反对复汉,推崇井田,又深恨第五伦,且为王筐所识,这才杀之灭口。”

徐宣想到一个可能:“他莫非是……王……”

徐宣立刻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抚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就算王莽没死,怎会投入赤眉,前朝皇帝,竟来做了贼?他图什么!”

……

“好个樊崇,说好要放大王离去,却派人半路拦截。”

一日后,陈县以北数十里的山林中,快马抵达此处的董宪和他仅剩的旧部伤痕累累,徐宣派出的第一波追兵没能杀死董宪,却被反杀十余人。

“不是樊崇。”董宪用腰带扎着伤口,切齿道:“樊巨人为人磊落,要杀我,就直接杀了,更不必赠马,定是那徐宣所为,咬人的狗不叫啊,这些文士最阴毒。”

“大王,接下来该往何处去?听说梁汉退守鲁郡,吾等也去曲阜?”

“刘永完了。”董宪扎好伤口,艰难起身:“继续往北。”

“去陈留郡投魏军马援部!”

董宪摸着被剃光的眉毛,徐宣的担心并非多余,如此奇耻大辱,他必报之!反正都与赤眉背道而驰了,那就在相反的路上,走到底吧!

“赤眉已成天下之大害。”

“如今能除此害者,唯有第五伦!”

……

PS:第二章在半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