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453章 天下第一

新书 第453章 天下第一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街亭南山,大战一触即发,而在距此半天行程外,一支骑兵也慢慢靠近了战场,正是耿弇的部队。

耿弇此番迂回,本是想搅乱天水局面和隗嚣的部属,最终从陇右内部打开门栓——因为莽汉吴汉的缘故,自外开门的机会已经完全丧失了。

他事先甚至都没通知“友军”吴汉一声,故而当抓到的俘虏说,街亭附近出现了一支魏军时,耿弇下意识就想到了那个人。

“莫非是卫将军万君游?”

“万兄何其速也!”耿弇颇感惊喜,突入陇右后,他才发现这趟冒险不似想象中容易,他们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只能和陇右骑躲猫猫。难怪来追击自己的陇骑匆忙后撤,原来是有把刀威胁到其心脏了!隗嚣不得不将手缩回来护着。

等斥候靠得更近,将双方正在鏖战的场面回报给耿弇后,他心中对万脩这“中驷”的评价越来越高。

“我看轻万将军了。”耿弇难得放下了自己的傲气,平素叫万脩,如今却叫万兄、万将军:“他颇有马服君赵奢之风。”

古时候,秦侵赵地,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连召廉颇、乐乘两员宿将,二人都认为没救了。直到询问赵奢时,随着那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名句,赵奢领兵出征。这岂不是像极了万脩请缨走渭水狭道,孤军袭陇右的勇气?

“本以为狭道难行,就算走通了也无力做什么,不曾想,竟一路杀到了如此靠北的地方,一定很难吧。”耿弇心中,对万脩的评价越来越高。

“如今上山应敌也做得不错,兵法有云: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昔日赵奢在阏与战胜秦军,靠的就是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后到,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遂得大捷。”

这一仗不但合乎兵法,与阏与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耿弇看来,山上的友军以一敌三略显劣势,可是……

“我既已抵达,形势便大不相同了,愿同万将军共会猎于陇上!”

……

街亭南山的战事,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焦灼状态。

隗嚣本意是断了魏军汲水之道,然后将其困得疲敝不堪时再攻上去。

但他没料到,敌军竟半分防守的打算都没有,当陇兵才占住溪水,还没构建起工事之际,就忽然以密集的阵列,从南山上冲了下来!

魏军远道而来虽然披甲不多,但南山的地形也铺不开大的阵列,将甲集中在前排死士即可,这一冲恍若猛虎下山,陇军的箭矢没能挡住他们的步伐。

因为隗嚣将大多数步兵派去堵截南方万脩部,如今将亲卫队押上去都顶不住吴汉的冲锋,急切之下,只能令在狭小战场里无用武之地,连绕后都被南山峭壁挡住的良家子骑下马步射。

可不等隗嚣下令将人从溪水边撤回来,尽量将战线铺开,对方便主动撞了过来,与陇兵混战在一起。

如此一来,陇兵本占优势的远射武器也无从开射,只能硬着头皮,以最原始的肉搏械斗与魏军消耗,承受一波又一波来自山上的攻势。

偏偏此时,却有斥候跑来禀报隗嚣,又有敌军出现了!

“是那支骑兵?”隗嚣顿感头疼,这魏国的将军怎胆子这么大!对方人数虽少,但此时也足以致命,隗嚣只好调了两千陇右良家子骑前去迎战。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机,此治力者也,可陇右骑刚经历了一趟奔波折腾,比起客军来毫无体力优势,驱使累得够呛的战马,堪堪绕到南山以西,在山于街亭乡邑中间的开阔河谷上,迎上了并州兵骑。

这还是双方第一次交手,但一方大迂回后疲敝不堪,马儿羸瘦,人也满身灰土;一方来回救援疲于奔命,尽管是在主场应敌,却人心惶惶:本以为是天险的陇山屡屡被绕道、突破,敌人越来越多,对战争的信念越来越低,无疑是对他们心理巨大的考验。

但这一战,不但事关两个政权的兴亡,也关系到另一件事,关乎两支军队的尊严胜负。

“谁才是天下第一突骑!”

陇右良家子骑们,撑着疲乏的身体,披挂起留在略阳城的甲胄,发出了一声声喝令。

“上马!”

虽然隗嚣调了两千骑过来,但真正的“良家子骑”,其实只有一千,另一千骑是他们的仆骑,每个良家子骑背后,基本都是一个较为富庶的陇右地主,甲胄兵器世代相传,所以看上去五花八门,有的漆成黑,有的染成红,甚至还有涂成黄的。式样也有新有旧,札甲、鱼鳞甲、襦铠。在这儿,你能找到从秦朝至今所有类型的甲胄。

这是一支历史悠久的军队,久到两百年前,李广就带着家乡子弟战斗在各个边郡,赢得了“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美名,

他们才是突骑战术的最早开创者啊,其祖辈曾跟着卫、霍在漠北打得匈奴不敢南顾。

祖辈的骄傲沉浸在血液里,所有对战争的迷惑,对未来的疑虑,在骑到马背上的那一刻,就消失了,只剩下打赢这场仗的**。

“听说这些并州人在一年前,还多是羊倌、牧童、农夫呢!”

他们说得没错,并州兵骑确实颇为稚嫩,从小就接受训练的陇右骑完全有资格,对成军不过才一年的并州兵骑嗤之以鼻。

但其成长,却也是一步步在塞外与匈奴鏖战磨练出来的,更何况,第五伦更不惜重金,倾力打造这支军队。

最重要的是,第五伦给并州兵骑,找到了或许是这世上最优秀的骑兵将领!

“敌与匈奴截然不同!”

因为此番带着迂回的骑兵不多,耿将军重新变成了一个旅长,对营校们耳提面命:“陇右良家子骑虽也能骑射,但更喜欢突触。”

前年,耿弇虽因奔袭汧邑,错过了周原之战,但也听说过那一战里良家子骑的勇猛,只是这锐利的矛,没能击破景丹、万脩一起构建的盾,魏军以站对骑,已经颇为娴熟。

“但今日之战,没有盾。”

耿弇跨上了战马,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自率队冲阵了,今日被南山上的“万将军”激励,热血再度沸腾起来。

“只有矛对矛,刀对刀!”

……

耿弇能远远观察到陇右骑的布阵:他们用的应该是传统战法: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

因为是在平地河谷里交战,属于“易战”,所以陇右骑每五骑为一列,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四步,队间相隔五十步,结成了较为松散的骑阵。而两翼稍稍张开,呈鹤翼状,以便利用兵力优势将敌骑包抄。

和陇右骑不同,并州兵骑结的,居然是在狭隘处才用的“险战”之法。各列间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纵横相去百步,跟后世的墙式冲锋当然没得比,但队形上比陇骑要密集。

而所用的兵器也前后有所差异:前排一百骑,穿着专门用驮马驮着运输的鳞甲,持长达丈余的长马槊,由骑术最精湛的武骑士充当。

第二排之后则只着皮甲,毕竟家伙太重可没法转战千里,持的是矛戟。

第三排较为特殊,持的是改造后变短了许多,可以单手所持的铁殳--这玩意是钝器,又沉又重,打匈奴时根本派不上用场,是耿将军专门针对陇右良家子骑才推广的武器,因为良家子骑多有家族庄园支撑,披甲率很高。

第四、五排才是标配的环首刀,在阳光下银光闪耀,前三排也装备了环刀,以便在长兵折断后不至于无刃可用。

双方都是匆匆列阵,差不多意思便动了起来,敌人可没给他们时间好整以暇,随着一声声号角吹响,双方在河谷中越靠越近。

陇右军两翼,或有些零星的羌胡骑,都是隗嚣募来的,他们保持游骑的姿态不断试图靠近袭扰,穿梭在阵前,朝并州兵骑射箭,希望能引诱敌军离阵或动摇,一旦并州兵骑的骑将们忍耐不住轻易乱动,后方控制速度缓缓而行的陇右良家子骑,会毫不犹豫对准薄弱处冲进去!

若是一年前并州兵骑初建时,这招或许还有效,可他们在新秦中跟匈奴、胡汉耍了一年后,对这套战法已颇为熟悉,本阵岿然不动,跟着耿将军缓缓前进,只有专门的游骑出来射箭反击,让羌胡骑不敢太过嚣张。

双方本阵靠得越近,这种如同挠痒痒的袭扰就越发频繁,到达某个临界点后却又戛然而止——两军相距不过一里,马速片刻可到,双方开始慢慢加速,从踱步到慢跑,夹在中间的游骑若再不走,就要被冲成肉泥了!

这意味着,开胃小点心的时刻结束,正菜开始了!

耿弇位于骑阵中间靠前的位置,他已经过了“跟我冲”的年纪,这种中等规模以上的骑兵交锋,尤其是敌军两倍于己时,战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方便观察前排阵列,做出微妙的调整。

就比如现在,他发现己方右翼的几个骑队或许是太激动,慢跑的速度稍快,就必须挥舞旗帜提醒,若某部太过突出,就容易为敌先击而崩溃——骑兵比起持久的步兵来说,出击快,溃退更快。

亏得一年来在新秦中的艰苦训练,整体阵型勉强维持住了,与对面从小就在一起狩猎,相互熟悉训练的良家子骑相比,毫不逊色!

当双方靠近到半里之际,眼神好的人,甚至能看清楚敌方战马头顶的装饰,随着耿弇令人吹响第三声号角,慢跑变成了快跑,骑队开始加速。各自原本的距离能确保他们不相互碰撞,但在接下来百余步,五十多次呼吸内,依然能保持“险战”的队形,才是此战的关键!

这是在第五伦与耿弇交流中提的点子,耿弇在新秦中练兵时试过后发现效果不错。他紧张地看着己方阵列,骑士们在努力控制情绪——自己的情绪,还有马儿的情绪,不要因畏惧而变慢,也不能因兴奋的加快,一个人出错,就会搅乱一个小队,这种“害群之马”,在平日训练里,都是要重典惩罚的!

好在他们维持住了较为密集的阵列,耿弇知道,这主要是“马镫”的功劳,有了它们后,骑马成了一件更简单的事,对马匹的控制也更加细致。

反观对面号称“骑术最佳”的陇右良家子骑,虽然同样阵列严整,但选择了更容易执行的“易战”松散阵型,间隔更宽。至于充当辅兵的仆从骑就更差了,开始快跑后便稍稍显出了散乱。

双方距离更近,甚至能看清对方脸上的神色,耿弇挥下了旗帜,各队中立刻爆发了一声剧烈的唢呐——伍皇帝管这种新式乐器叫“冲锋号”,它确实能在嘈杂的战场上掩盖一切声音!

甚至盖过了对面的隆隆鼓点!

但唢呐的尖锐只能维持一瞬间,接下来,战士们耳畔,只剩下两军对冲时,犹如奔雷的马蹄声!这时候你哪怕张开嘴怒吼以壮胆气,也只能听到一阵寂寥。

并州兵骑前排骑队,原本竖立的长马槊纷纷放平,紧接着是第二排的矛戟。

只来得及眨眼,或者连眨眼都不及,他们就已经和疾驰而来的敌人撞在了一起!

两边骑兵如两头庞然巨兽相撞,世界变得一片混乱,这一瞬间也不知有多少马槊和矛头刺入男儿胸膛,良家子骑祖传的铠甲也挡不住如此疾速的冲刺,槊头戟尖卡在甲中,鲜血喷涌。亦不知有多少人滚落下马,被更多马蹄踏为肉泥,到处是哭爹喊娘,到处是惶恐害怕,后面的人却依然要继续相撞!

杀人和被杀只在马身交错的一瞬间,甚至都来不及思考武器的角度,个人技巧、骑术都是次要,最关键的很可能是运气和勇气。

这时候,因有马镫之利,才敢于结成“险战”骑阵的并州兵骑优势便显露出来,他们的密集阵列也犹如一根锋利的矛,将敌阵中央捅开了一个大窟窿!

千骑对两千骑,阵列其实是很薄的,前排在相互冲击中错身而过,等降下马速后,已经冲到了方才敌人所站的位置。

而后排的骑兵速度没那么快,则更多地驻马交战在一起,这时候,陇右兵的优势期便来了,他们毕竟人多,两翼开始向中央包夹,想要依靠人数,在混战中取胜。

可并州兵骑准备显然更充分,铁钝器派上了用场,良家子骑甲胄虽厚实,普通的环刀不借助马速,不一定能破甲。但铁殳可不管这些,猛地砸下去,甲没事,底下的骨肉就不一定了!随着铁胄一点点变形,不少良家子骑也昏死跌落下马。

更多的,则是环刀对环刀的白刃交战,拥有马镫和高鞍的并州兵骑依然占尽优势,而对面注意力不仅要在手上,还得时刻加紧马腹,这畜生一点乱动就会让你失去平衡。

就在双方陷入缠斗,眼看就要僵持下去的时候,方才冲阵与敌骑交换阵地的陇右骑回过头来,寻找让己方损失惨重的敌人,这时候才发现,并州兵骑前两排,所剩的那两百余骑,在冲过鹤翼阵后,竟没有按照规矩,调头再冲,而是径直向前迈进!

是胆怯,是逃跑么?

不!

陇右骑们惊恐地注意到了这点,随着那一小撮骑阵中,重新猛地竖起耿弇的大旗,白马将军身着鱼鳞襦甲,跟着部队一起冲过了敌阵。这两百余骑在他带领下,置身后强敌于不顾,竟朝远方数里外,预备队尽出后,孤零零只剩数百人保护的隗嚣本阵挺进!

“不好!”

一时间,战场上所有人的焦点都集中在这支疯狂的骑队身上,隗嚣发现这点后骇然不已,陇右骑被并州骑缠住脱身不得,忠诚堪忧的羌胡骑面面相觑,还在犹豫是否要去追。

而在南山上指挥士卒,已经将陇兵撵过溪水的吴汉,则眼睁睁看着小耿的旗帜在陇右的黄土地上逆风而行!

“好家伙,我当哪来的援军,原来是你!”

吴汉愕然,接下来的第一反应却是:这小耿将军,怎么也来了!

但确实是来得恰到好处,吴汉胆气愈壮。

他一脚踏入已被陇、魏兵卒尸体堆满,几已断流的溪水中,再砍死一个陇兵,喝道:“敌遭腹背夹击,已丧胆气,诸君随我再冲一遭,直击隗嚣旗下!”

“陇右良家?并州兵骑?”在吴汉看来,这俩刚才,不过是菜鸡互啄罢了,心里是不太服气的。

“虽然老吴现在无马,可天下第一突骑,仍是渔阳突骑,是我独立师!”

……

PS:还是只有一章,明天结束会议回家,就恢复正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