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425章 独立

新书 第425章 独立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巨鹿郡宋子县虽不如下曲阳繁华,但早在战国时便是赵国大城,燕国乐师高渐曾逃避秦始皇追捕,在宋子隐藏为佣,他在此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

而因为这层渊源,“筑”这种乐器,也成了宋子人的最爱,乐风酷似燕地,慷慨悲歌。如今大姓耿纯还乡,光复本县,宋子人便在城头执竹尺,击筑欢庆。

耿纯抬头看到这一幕,喜则喜矣,却让人将在高处击筑的老人们请下来。

“别忘了高渐离是如何刺杀秦始皇的。”

若是魏王伦入城时被刺客盲狙一筑砸碎脑袋,那可就神作了。

自从去魏郡给第五伦做副手后,耿纯已经许多年没回故乡,眼下带大军抵达耿家坞院外时,却见昔日的高门大户,只剩下一片丘墟。城外的祖坟也让铜马给刨得一干二净,陪葬品被盗窃一空,尸骨随意抛洒,与饿殍及战死者混杂在一起。

死人倒了大霉,但好在活人没事,耿家人早在一年多前,便被耿纯陆续接走。

“福兮祸兮。”耿纯对军中的族人说道:“魏王刚刚起兵鸿门之际,刘子舆也自立尊号,连我亦能受了北汉御史大夫之印。后来汉魏敌对,北州疑惑,我宗族众多,生怕汝等生出异心,犯了糊涂,是以举族迁至魏地,以绝反顾之望。”

“当初汝等不愿离开,却因此逃过一难。”

现下倒是不可能再有人犯嘀咕了,河北形势已定。

等第二天,第五伦也入得宋子城后,得知了耿家庐冢遭难之事,遂大度地表示:“等灭了刘子舆,余要给伯山重建耿氏坞院。”

又似是半开玩笑地说道:“若是伯山愿意,可更易封地,来做宋子侯,富贵还乡!”

耿纯却婉拒了魏王的好意:“大王,臣不打算回宋子了。”

若昔日他家穷困如今富贵,那当然要锦衣在故乡走一走,但耿家过去就相当于宋子县封君,如今再回来装给谁看?

耿纯对家乡不眷恋:“树挪死,人挪活,昔日族中坟冢还在时,族人安土重迁,不肯离开。如今既然被王郎所毁,倒不如乘机迁走,大王需要耿氏去哪,我家就去何处!”

这番政治表态,让第五伦颇为舒服,若耿家留下,“河北第一豪强”必是他家。

但耿纯先前听闻第五伦在关中所作为,知道魏王虽暂时拉拢河北豪姓打击铜马,但事后肯定会加以压制,自家身为”外戚“,在冀州也颇多姻亲,还搁在这阻碍魏王施政,实在不妥。

离开河北,不会影响耿氏富贵,留下来反而会被各路愚蠢的亲戚拖累麻烦,还是走为上策。

南路大军入驻宋子城后,某位将军也绕路过来谒见魏王,正是来自渔阳的吴汉。

不过从东路军赶来联络的绣衣都尉张鱼,却早吴汉一步到达宋子。

……

当第五伦问张鱼,吴汉如何时,张鱼便能抢先给魏王留下印象。

“河间的事,臣与吴汉皆有过错,臣的错还更多些,虽是渔阳兵先开衅射箭,部下被迫还击,但我身为绣衣都尉,专管敌情,却连对面究竟是敌是友都没搞清楚,就任由麾下与之交战,实在是大过。”

不愧是第五伦带大的,张鱼说话很讲究艺术,对容易被认为是“公报私仇”的河间误击友军事件,哪怕自己稍占理,也带过不提,只讲了吴汉不肯跟他去拜见东路主帅马援,而自行其是。

“万幸,吴汉及渔阳突骑切断了铜马东路军补给,使其内外交困,也算助了马国尉些许。只是类似的事可一不可再,渔阳突骑虽骁勇,但毕竟是初降的客军,总得听大王调遣才行,而吴汉虽有才干,却也性情桀骜,不易服人。”

如此一来,好话坏话全说了,暗示吴汉跋扈,第五伦不动声色,让张鱼下去,召吴汉来见。

吴汉毕竟刚从百里外赶来,风尘仆仆,能明显看到衣上的冰渣,湿一片干一片,脏乎乎的,有些地方还在脱甲时扯破了,也顾不上洗沐,一身马味。

他容貌乍看敦厚,身材不高,与第五伦差不多,二人就算站着也能平视对方。

吴汉稍稍躬身:“臣吴汉,拜见魏王!为大王贺寿万岁!”

第五伦亲扶起他:“任伯卿常与余说起,曾在他麾下做亭长的吴子颜,称你为奇士,子颜可知余盼了你多久?”

吴汉道:“请大王先容臣告罪。”

第五伦道:“卿立了大功,何罪之有?”

吴汉再作揖:“前年魏王派人召我过来,当时吴汉行走外地贩马,以至于错过,后来河北闹起铜马,道路断绝,又听说大王去了长安,于是没有南下,此一罪。”

“上个月,没有大王诏令,汉就自表为渔阳太守,二罪也。”

“在河间天色大黑,误击绣衣都尉,三罪也。”

这哪里跋扈了?张鱼的话,要么因为个人好恶有夸大之嫌,要么就是吴汉看似莽撞,实则心细,会看碟下菜。

但只要对魏王能毕恭毕敬,别说张鱼,哪怕吴汉对其他大将鼻孔朝天,都没问题。

“汝是有过错。”第五伦似是开玩笑地回应道:“不过最大的过,在于今日才来,若是早来两年,以子颜才干勇锐,何止于区区二千石?”

“至于河间的误会,绣衣都尉已与余解释过了,张都尉大度,将过错都揽到了自己头上,子颜也勿要记在心上,日后可要与他把酒释怨,相互赔罪才是。”

第五伦一拍手,让军中庖厨上些吃的来,考虑到武人的喜好,都是硬菜:“说完这些‘过’,子颜可要好好与余讲述你的功绩,渔阳怎样举义,又是如何跨越千里抵达巨鹿,都要说说!”

然而吴汉却将杀北汉渔阳太守的功劳归到盖延头上:“盖延乃是渔阳塞外豪杰,多亏了他伏兵收之,臣才能手击杀故太守。”

至于渔阳替第五伦传檄幽州诸郡,眼下已经说得右北平郡派兵南下助阵,进攻广阳国蓟城的事,吴汉则归功于王梁。

“王梁修书与右北平太守,晓之以理。”

原来王梁书信里是这样劝说右北平太守的:“盖闻上智不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于危以自亡。危亡之至,在人所由,不可不察。”

“如今河北败乱,四方云扰,公所闻也。魏王兵强士附,河北归命,公所见也。刘子舆内背诸姓,外失众心,公所知也。公今据孤危之城,待灭亡之祸,义无所立,节无所成。不若一同归魏,转祸为祸,免下愚之败,收中智之功,此计之至者也。”

右北平遂征突骑千余,随盖延南下击蓟,此事恐怕还会连带辽西、辽东等郡争相投魏,无疑是替第五伦“传檄而定”了。

将一武一文两个副手,都推荐给魏王后,吴汉最后才讲了自己带四千骑转战千里之事。

吴汉几场小仗确实打得漂亮,不过第五伦听张鱼说,吴汉一路烧杀抢掠,以战养战,如此维持给养。

不过第五伦也没资格站在道德高地上批判吴汉,一来他没给吴汉派督军,二来也没给人家提供粮食,渔阳骑自带干粮入场。

再者,这时代哪有军纪好的部队,比烂罢了,魏军也就那鸟样,第五伦亲自盯着时稍好些,不敢光天化日抢掠,第五伦不看时,各部队立刻给你秀下限。

就比如,他离开长安几个月,留守关中的官、兵们,恐怕已经撒欢腐化了罢?去年的腐肯定是白反了。

而河北战场上,扩军之后,军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猛然跌落,冒犯里闾、顺手牵羊、甚至将百姓说成铜马打杀,抢走粮食衣物,比比皆是。真要按后世标准严肃军纪,魏军十万人里,起码要惩罚一半。

第五伦能制止的,只有军队公然屠戮罢了,底下的小恶,数都数不清。在人性和时代的惯性面前,第五伦也是螳螂,只能张开臂,能挡点是点,若想往回推一点点,他也需要几十年时间,需要更多双臂膀。

兵者凶器,野隼爪利,不但挠猎物,也会啄人,这吴汉是有毛病,只能像熬鹰一样,慢慢熬呗。

不提这些让第五伦有心无力的糟心事,二人又议论了如今的军情,吴汉虽然受限于出身,质朴少文采,但仍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点出河北形势。

“铜马等贼众虽多,包围内七八万,包围外,千里之内,各郡散斗者或有十余万。然皆劫掠群盗,互不统属,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臣一路南下,皆望风披靡。除了城头子路外,不足惧也。”

“只要将刘子舆歼灭,连统合群寇的首脑都没了,河北流寇将重新变成一盘散沙,可各个击破。”

听到这,第五伦基本对吴汉做出了判断。

“此人勇鸷有智谋。”

勇鸷突出于他敢手刃前郡守,起兵转战千里,相比较隔离上谷骑的慢条斯理,渔阳骑表现卓著。

智谋则体现在外表朴厚,实则有点小心机,先告罪再表功,还不忘拉副手一把,看来此人不贪小功。

他贪大功!

第五伦对吴汉比较赏识,暗道:“我麾下勇将,第七彪、郑统、张宗等,鲜有能及吴汉者。”

这评价颇高,作为一员勇将已经合格,但能否独当一面呢?不好妄下判断,没带万人以上的大部队作战前,谁也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但未来幽州诸郡会拉起来一支骑兵突骑,兵权宜分不宜集,不好再让耿氏来掌握,吴汉倒是不错的人选。

于是第五伦给他的犒赏也颇为丰厚。

河北诸郡,原本皆在刘子舆治下,各为其主,战场交兵后,或有改换门庭者,第五伦为了犒赏公平,以其先后及主动被迫,分为起义、投诚、投降三种。

吴汉这一类便是起义部队,将领和军队待遇也会最好,因献地起义之功,一个千户侯就到手了。

加上帮忙传檄右北平,千里奔袭,再加数百户,眼下决战未打,吴汉还要赶着回部队,也没时间搞仪式,第五伦只能口头许诺,笑问他可有兴趣封回老家南阳去?

不过给吴汉安排的军职,却是实打实的。

“魏军依照战国之制,有军、师、旅之分,一军数万人,由将军统帅,一师万余人,由偏将军统领。”

这是战时的部队编制,骠骑将军马援,左丞相、后将军耿纯,前将军景丹,都带一军,数量从两万到四万不等,全看魏王调配,不到万不得已,第五伦不会越过军这一级,去给底下的师、旅跨级指挥——打赢了还好,输了主君还要自己背锅啊?他就算微操瘾犯了,也是管管战略,给将军们下令。

但也不能完全兵权下放,第五伦还是会保留一些部队,不列入军的正常等级编制序列……

第五伦看出吴汉是个不容易服人听指挥的,也给他自由发挥,试试成色的机会。

“子颜,汝麾下虽才四千人,但余给汝万人编制,也不划归骠骑将军、后将军麾下,作为偏将军,直接隶属于余!”

“是为‘独立师’!”

当然,派遣一二郎官和绣衣使者跟着独立师,做魏王的眼睛是少不了的——不算监军,刚起义的部队,暂时只观察不贸然干涉,否则容易被人拿着鸡毛当令箭,给你整个大新闻,慢慢收紧整编为妥。

吴汉对这个结果很满意,面前的肘子也快吃完了,战争不知何时就会打响,准备拜谢告辞回军中去,第五伦却又喊住了他。

“将军的衣裳脏了破了,大军初来乍到,也找不出像样的裁缝,余与子颜身材相差不大,特以锦袍两套赐之,裹于甲中防箭!”

“只望将军鲜衣怒马,为余破此残敌!”

……

“魏王,真英明之主也!”

这是吴汉谢恩离开宋子臣后,回味与魏王见面的感触。

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臣亦择君,魏王伦的表现,确实让吴汉觉得值得效力。

聪明秀出,谓之英,对他的封赏颇为得当,指点江山起来,英姿勃发。

细查秋毫,谓之明,连他身上衣裳脏破都注意到了,有人情味,令吴汉如沐春风。

但吴汉准备安心打工之余,对这新老板也有点小小遗憾。

“只可惜,少了些王霸之气,不似雄主啊!”

……

PS:第二章在23: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