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93章 上洛

新书 第393章 上洛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张宗的计划并非凭空想出,据他所知,史上便有两个成功的例子。

“秦武王时,秦欲东出函谷,攻韩、窥周,于是遣相国甘茂率军倍险,击宜阳城。”

宜阳是南崤道上最大的城郭,城方八里,地势险要。可一旦夺取了宜阳,便可通三川,窥洛阳。

“到了秦昭王时,秦将白起从宜阳出兵,与韩魏决战于南崤道尽头的伊阙关,以寡胜众,斩首无数,中原遂门户大开。”

而如今,张宗打算将甘茂、白起加上吕不韦时在前代基础上灭周的三场战争,一次打完!

洛阳,天下之中,汉高时还把这当了几个月都城,刘邦更曾言:“吾行天下久矣,唯见洛阳!”如今虽非京师,却亦是中原一大都会,名流聚凑,人口之繁仅次于长安、临淄。雅言亦以洛音为基准,长安是政治中心,那洛阳便是文化中心。

张宗建议窦融继续让郑统去硬磕新函谷,他则绕道宜阳拿下洛阳,二人把这奇功给分了。

若是能取得这天下名城,张宗必将名声大噪,而魏王已有长安,再得洛阳在手,宗周、东周齐活,帝业便基本成型了。

“诸君好用险啊。”

窦融却沉吟了,反问张宗:“诸君既知宜阳之战,可知甘茂为何能赢得此役?”

这张宗就不太清楚了,窦融只道:“战国之际,宜阳名为县,实为郡,韩军重兵把守,非数月不能下,而甘茂作为秦王客卿,在朝中常被人诽谤,故而他出征前,便举了曾子杀人与乐羊谤书之事,与秦武王定下了息壤之盟,立誓一定会信任甘茂到底!”

“果然,宜阳难下,秦军劳师远征,久攻不下,士卒疲乏。而朝中谤甘茂者无数,秦武王亦颇为动摇,派人唤甘茂回师,而甘茂只回了‘息壤’二字,如此方能再战数月,夺取宜阳。”

“与之相反,白起虽战胜于伊阙,最终却未免自刎于杜邮,就是因为与秦昭王方略相左,最终被猜忌了啊!”

“我相信,以诸君之能,一定能夺取宜阳,下伊阙,但事关重大,吾等得先与魏王立‘息壤之盟’才行!”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战术上将军可以自己拿主意,战略上却必须回禀。窦融想,既然第五伦定的战略目标是全取弘农郡而非拿下洛阳城,那他们最好不要擅自做主,魏王就在安邑,相隔百多里,纵有山川相隔,往来不过三四日,形势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张宗虽然觉得窦融太过谨慎,但毕竟是老领导,亦是此战的主将,遂应诺听命。

等两日后,二人合写的奏疏送到安邑城时,第五伦只笑道:

“余没用错人。”

“窦融这刹车片,当得不错!”

……

“宜阳有铁有粮,若在绿林手中,将源源不断为新函谷关运送箭矢兵刃,与之互为犄角,故我军欲取函谷,必先夺宜阳。”

“而绿林重兵守于新函谷关一线,强征民夫,兵力亦有三万之众,粮秣则由洛阳往西运送,若我军偏师能从宜阳袭伊阙,再往北断洛西大道,则绿林将被困于函谷。“

单从军事角度来看,张宗的提议到这一步,是极其正确的,也有很强可行性。

可接下来他提议“袭取洛阳”,就是不懂政治了。

洛阳虽为天下之中,士人总有个东周洛邑的情节,但如今第五伦已有长安京师,又举起了攘夷大旗,政治上的正义性是不缺的,取洛阳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但洛阳是座大都邑,自从第一次进长安被迫提前交卷后,第五伦对这些大城市就颇为警惕,打个比方。

“长安是北京,洛阳就是上海,这大上海,能随随便便进么?”

不准备好一大批官吏,好好约束军纪,是不敢贸然去考试的。

更大的原因是,洛阳哪怕因战乱凋敝,人口也不亚于长安,打进去了,需要一大批兵卒留守。那几十万张嘴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匆匆拿下反而是个大包袱。

倒不如等八月秋收完毕,河东、河内都有余粮可以赈济了,再继续进取不迟。

亏得第五伦点了窦融居中调遣,能替第五伦在前线勒住马速,否则张宗、郑统二人勇则勇矣,一激动冲太猛反而成了画蛇添足,还是窦周公懂他的心思,也明白大局。

于是第五伦准了张宗袭南崤道、包抄函谷关绿林军的请求,但却否决了他打洛阳的提议。

“先歼绿林于函谷,待八月秋凉,余将亲往河南‘上洛’!”

……

依魏王之诏,张宗从陕县往南,走了南崤道,等待他的第一道难题,是“峻拔陡峭”的雁翎关,这小小崤函之地,关隘真是数不胜数。

而横野将军郑统则向东进军,也要路过一处“山岸如削”的硖石关,

盘道极峻,逶迤转折,缓缓东行,需要翻越许多山岭,若遇到急涧高峡,雨水入注,须得架桥才能渡过,有些地方抬头只见一线天,真让人忍不住想说一句:若绿林预先在此埋伏一军云云。

道中有不少山民,为了避乱兵,抛弃了里闾,住到了山上,穴居而生,仰头看去,他们的巢穴层列如蜂房,偶遇有下来取水寻食的,也蓬发黧面,好似野人,见了兵就逃,看来过去途经此地的新军、绿林都没少作恶。

而在途经硖石关时,魏军在小道间绵延十余里行军,像极了一条长蛇——有些地方想并排走五人以上都难。

“敌袭,敌袭!”

随着前锋一阵惊呼,山上扔下了许多石块大木,夹杂着俯射而来的箭矢,往魏兵头上砸来,众人不得不顶着盾牌,而敢死之士咬着短刀沿着山石攀爬而上,仰攻伏兵。

绿林总算想起来,他们其实也是擅长山林作战的,放弃了会被魏军水陆夹击的地方,在硖石关设防,再逮一批本地人做壮丁,尽可能在狭长的山道上阻拦魏军前进。

“接下来去到渑池,还有数十里,渑池到新函谷关,又有百里。”

郑统看着地图,在扫盲班学了一年半载,他现在也能识几个字了,听着石块砸在头顶盾牌的叮当响,明白这场仗不好打,不由骂道:“这绿林要退就退干脆些,乖乖在函谷等着,可却只退半截,吾等每一步都要慢慢往前挪,月底能到新函谷关么?”

“一定要打过去,可勿让张宗这河东子走南道占了头筹,吾等丢了大王嫡系的威风!”

……

“大王,魏军骁勇,硖石关守不住了。”

“渑池县也丢了,函谷之西,只剩下新安城!”

“让颍阴王死守新安。”

奉刘玄之命镇守河南郡和洛阳的诸侯,乃是出身舂陵宗室的郑王刘赐,字子琴,刘伯升兄弟起兵时,他亦有参与。更始称帝后为光禄勋,彻底倒向刘玄,备受信任,又被封为丞相,今年春天赶赴洛阳,修缮宗庙、宫室,负责迁都的准备工作。

可如今看来,迁都恐怕是不成了。

趁着绿林主力南调勤王,魏军东进,在崤函间来势汹汹,无能的颍阴王抵挡不住,跑到东边来求救,亏得刘赐还有些见识,知道守河南必先守弘农,又将他撵去新安、渑池设防,否则魏军早就兵临函谷了。

可祸不单行,就在刘赐焦头烂额筹集粮秣运往函谷之际,却有斥候匆匆来报。

“魏军遣偏师走南崤道,雁翎关弃守,宜阳城失陷!”

刘赐几乎晕了过去,新函谷的箭簇全靠宜阳铁官,这也就罢了。魏军可从宜阳径直沿着洛水东进,洛阳将直接面临威胁!

刘赐倒是有力挽天倾之愿,但兵力已捉襟见肘,近来洛阳以北的黄河上,还有魏兵乘战船频繁出没,洛阳形同被三面包围了!

“援兵,只能靠南方援军了。”

刘赐别无他法,只能再写一份奏疏,派人送去南阳,希望更始皇帝解决赤眉之患后,速速让王匡等带兵回来,否则……

“臣定难久持,洛阳恐失!”

……

七月中旬,当刘赐的求援奏疏送到宛城小朝廷中时,刘玄心中是绝望不已的。

“朕还指望迁都去洛阳避难,岂料洛阳也要保不住了?”

旬月以来,处处都是坏消息:赤眉军已经在汝南完成重组,改了年号,气势汹汹西进,北路军十万人攻打颍川,开始围困昆阳城。南路军亦有十余万,樊崇亲自统帅,越过低矮难以形成屏障的伏牛山余脉,进入南阳盆地!

西边的宜城王王凤也派人禀报,说魏将岑彭进攻商於,眼下已取上雒县,王凤兵力与之相当,欲在商县决战,恐怕不能回来勤王了。

汉中王刘嘉就更不必说了,因其部将延岑叛汉投蜀,放蜀王公孙述大军进入汉中,刘嘉与贾复被困在南郑城,还指望刘玄去救呢!

事到如今,刘玄才发觉,数月前还看似天下最大势力的绿汉,如今竟陷入四面楚歌之境,成了所有人齐上阵宰割的死骆驼。

而这位庸主耍耍借剑杀人的小花招还行,面对如此复杂的危局,却只能目瞪口呆,问群臣一句:“为之奈何?”

朝臣们尽是缄默,他们也没料到,绿汉会崩溃得如此之快,大争之世,犹如逆水行舟,不进者则退啊!

还是西平王李通站了出来,他代表了南阳大姓的意见,他们与赤眉是不可能相容的,而刘秀又不肯回来,只能自救了。

“陛下,事到如今,既然无处可退,只能与赤眉决死了!”

出身南阳豪族的群臣皆如此态度,刘玄脸上阴晴不定,最后竟拔剑而起,嘶哑着脖子道:“宛在朕在,宛亡朕亡!”

虽然声音有些颤抖,但刘玄这一次,似乎终于像个人君了。

可等群臣散去后,刘玄就立刻召来他最信任的大司马朱鲔,态度大变。

既然迁都洛阳没戏了,刘玄遂偏向了绿林渠帅们偷偷商量的另一条路,但却比他们简单蠢笨的“回山上继续做盗寇”更有点前途。

却听刘玄喃喃道:“舂陵刘氏起源于长沙定王,初封于零陵郡(湖南永州),朕继位快两年了,竟从未亲去祭祀先祖,真是不孝啊!”

绿汉在南方影响还是较大的,控制南郡江夏的秦丰、田戎,以及荆州南部长沙、零陵等郡各有守尉,虽实质割据,但名义上还是尊刘玄为皇帝,只是勤王肯定不会来。

事到如今,北、西、东都强敌环伺,江东吴王秀也不可信,荆南就成了刘玄指望避难的地方。

“朕昨晚做梦了,梦到长沙定王和舂陵节侯,要朕去长沙及苍梧之野献牲,祀九嶷山。”

汉家以孝治天下,回老家祭祖的“孝”,或许能把“菜”的实质掩盖过去吧。

“大司马速做准备,一旦南阳不守。”

“汉室便要南渡了!”

……

PS:第二章在23: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