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

新书 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整个一月下旬,“皇帝去了哪儿”,成了河北各路势力嘶声竭力,相互质问的问题。

原本要一头扎进他陷阱,从此长留真定的刘子舆忽然没了影子,真定王刘杨心中一急,脖颈上的瘤子大了一圈,疼得厉害。但他又不肯让医者来治,唯恐这“祥瑞”给治没了。

先前就有名医说可以帮刘杨切了这瘿瘤,被刘杨一怒之下杀了,你切的是瘤子么?是他做皇帝的运势啊!

冷静下来仔细思索后,刘杨想到了一种可能:“莫非是寡人麾下出了奸细,叫赵王得知真定将挟刘子舆以令河北,遂将刘子舆带回?反设此案,好叫广阳王疑我?”

“好个刘林,替刘子舆伐柯求婚是你,如今逃婚也是你!”

刘杨满腹疑虑,而手下人还在柏人附近抓到几个事变后逃出来的刘子舆亲卫,他们招供,说这次亲迎南下,本就是赵王的计策,想将刘杨骗到赵地囚禁,好吞并他的地盘。

得知真相后,刘杨勃然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立刻召来耿植:“立刻南下告知耿纯,寡人答应他的提议,不日将发兵南下击赵,伯山如策在邺城宴席上擒斩马援,吾等会师于邯郸!”

……

而在赵地襄国城,得知刘子舆没了踪影后,赵王刘林也大为惊愕。

但刘林习惯了王郎对他唯唯诺诺,笃定他逃不出自己的掌心,竟不曾设想此乃王郎自己溜走,反怀疑起真定王来——逃回来禀报的人也说,事变当夜,皇帝一切如常,倒是半夜起刀兵时,有人高呼“真定王来迎天子”的口号。

“定是刘杨察觉寡人欲诱他南下之策,派人跑到柏人劫持刘子舆,带回真定,好代替我号令河北诸刘!”

稍后,又从北方守军处得知真定王连春耕都顾不得,开始调兵遣将,刘林更是慌张。刘杨如今势力膨胀,更有雁门、代郡骑兵相助,倒是赵王去年向东扩张,叫铜马军击败数次,地盘不增反减,近来信都郡守李忠被铜马、尤来等流寇围攻,向他求援,赵王却爱莫能助。

南方又迫于魏地,如今再没了控制皇帝的大义,如何打得过刘杨、耿纯合力?

刘林只能立刻派遣使者,赶赴幽州广阳郡。

“唇亡齿寒,赵国若灭,真定必吞并广阳,还望广阳王能起兵助小王,共同勤王讨贼,解救天子!若能灭刘杨,当共分真定之地!”

……

“什么?刘子舆不见了?”

和二王一样发懵的还有耿纯,得到弟弟耿植星夜南下后禀报的消息后,耿纯整个人都傻了。

“我本来只想骗吾舅父野心萌发,与刘子舆和赵王决裂,但如今出了如此大事,河北三刘,只恐要陷入三方混战了。”

这对于河北的第四方势力而言,无异于天赐良机,眼看马援刚刚结束在白马、官渡的战事,耿纯立刻修书,派人往长安送去,告于魏王知晓,这个机会,必须把握住。

但喜滋滋停笔后,耿纯也不由心生疑惑:“是故这‘刘子舆’究竟被何方势力所劫,究竟去了何处?”

……

刘子舆一行,在巨鹿泽遇到铜马军别部后,如今已经在其护送下,进入巨鹿郡以东的信都郡境内了。

杜威看着左右衣衫褴褛的铜马贼,心中对未来的路颇为忐忑,反观王郎,竟在安车上正襟危坐,闭目养神,这份镇定倒是颇不一般,叫杜威等人稍稍安心。

连铜马贼也觉得神奇,像王郎这样的年轻贵人,被吓唬一下就屁滚尿流,而这一位却浑然不惧,难道真如他自称,是皇帝刘子舆?

杜威也有不明之处,小心地问道:“陛下,吾等东行前,为何要故意往南、北散播不同的消息,让真定、赵王相疑自斗呢?双方若交战起来,恐怕会被第五伦乘隙而入啊……”

王郎睁开眼睛,叹息道:“就算朕不挑拨,真定王、赵王就不会斗么?”

哪怕在半年前,王郎仍对河北三刘寄予厚望,觉得他们是替自家报仇的倚仗。

可半年过去后,却只剩下失望。

“三王不能齐心协力复兴大汉,赵王一心欲吞并其余势力,而真定王、广阳王只顾着自己的私利地盘,河北尚未一统,就开始争权夺利,排斥异己。”

“而在对外,也就刘杨抢到数郡,刘林却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竟被铜马连连击败,损兵数千,连巨鹿郡都丢了一半。”

王郎摇头:“而这半年,西边的第五伦做了多少事?他驱逐了王莽,转战渭北,扫除新朝残余,拿下了河东,又击杀刘伯升,天下震惊……”

王郎虽是傀儡,但对第五伦的一切都颇为关切,知道这仇家一天都没闲着。

“刘林、刘杨还想用一个异姓王号,招揽第五伦?痴心妄想!照这样下去,第五伦很快就会一统关中,迟早会杀回来!”

到那时,分裂的北汉,会在面对第五伦这个大敌时倾力协作么?王郎不抱指望,多半是真定王被耿纯唬住,广阳王袖手旁观,而赵王独木难支,先被击败,若王郎还在襄国城,亦会随之一同灭亡。

对魏王的恐惧,那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是促使王郎踏出这一步的重要原因。

“与其让河北之汉被第五伦蚕食各个击破,倒不如趁着第五伦还未东顾前,让他们先斗起来,斗个痛快,才方便朕带着铜马军,来收拾残局啊!”

王郎看中的,正是铜马的锐气与战力,但杜威对他们究竟能否将铜马纳为己用,仍没任何信心。

这位杜大夫也是豪门望族,对如何与流寇贼人打交道毫无经验,自是不比从小跟着父亲走遍河北,到处招摇撞骗的王郎。

王郎唤了前方骑着马,还不断偏头来观察他的五楼贼首张文。

“张渠帅,铜马大营还有要走几日?”

“快了,快了。”

“正月庚午日,能到么?”王郎继续追问。

“能。”

张文的回答很简略,他不太敢和这位皇帝多说话,因为说着说着,总会被他的言语吸引住。

多年前,张文曾带着五楼贼侵犯魏地,被第五伦打跑,亏得卖了同行才侥幸逃生,后来他带着部众西进到巨野泽,占据了那好大一片沃泽为生。

流寇有一个不成文规矩:谁势力大,大伙就统一用其名号,是故赤眉还在兖州转悠时,五楼也曾自称赤眉别部,等到铜马军兴起于渤海,数次大败赵王时,河北流寇又自封为铜马……

其实这铜马之下,竟有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檀乡、五幡、五楼、获索等几十支队伍,各自分散,相互间只偶尔派人往来。

但这次五楼遇到的人太过特殊,让张文不得不亲自跑一趟。

数日前,一支百多人的车马进入五楼出没的巨鹿泽附近,小股流寇去滋扰,被打退,最终张文亲自出马,本欲劫下来,岂料对方却是主动来找他们的,开口就是:“大汉嗣兴皇帝刘子舆巡狩至此,欲见铜马大渠帅!”

张文惊呆了,早闻河北诸刘拥立了在民间传说中常占一席之地的刘子舆,不曾想他竟自己送上门来。

虽然平日与底下人开玩笑时常说若擒了皇帝和诸侯王,要将他们如何如何,可事情真撞到自己眼前,却又不知所措了。

他们没敢伤刘子舆一根毫毛,这也是王郎的自信。

“在庶民眼中,皇帝乃是高不可攀。”

新莽改制的胡作非为,加上黄河决口泛滥,让河北人对王莽恨之入骨,相对而言,就对被王莽取代的汉室生出了一点同情:不是对同样飞扬跋扈的诸侯,而是对刘子舆。

刘子舆的事迹,从成帝死后就在各地传播,这个故事被王郎的父亲细化改编。他在河北游历,每到一处就加以散播,成了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老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伪装成皇帝,起码造了十年的势。

否则,怎会那刘林立刘子舆为帝后,北汉就在许多地方传檄而定,百姓多信之呢?

“铜马流寇过去也是百姓,大多数人愚而忠厚,好骗。”

王郎不愧是相面卜卦的出身,在市井厮混过,一路上便拿出老本行来,与张文说话时言他:“卿救驾首功,且有做大司马大将军的面相。”

然后又拿出“明星历”的本领来,观察了数夜后,忽然指着天上对众人道:“今日将雨。”

杜威和铜马贼们一抬头,大晴天啊。

结果到了傍晚,当真骤雨袭来,铜马贼们都对王郎仰目而视,以为神也,杜威也十分惊讶,他们都不知道皇帝还有这本事。

倒是王郎露出了神秘兮兮的笑,这算什么?而且预测雨水不太准,庚午日那天,才有好戏看呢!

就这样,除了张文尚有疑虑外,常被王郎搭讪的铜马贼,都对他的皇帝身份信以为真,还说:“难怪都说皇帝是神人,未卜先知,果然如此,给我看相,竟能直接说出我是家中第几子,之前死了几个兄弟!”

在战乱中一片凋敝的平原上走了数日,众人来到了信都城下,此处乃是战国时赵国别都,亦是河北一大重镇,只是如今为铜马军所围。

真正的铜马军不比五楼贼等别部更精锐,亦是破衣烂衫,穿着五颜六色抢来的衣裳。青壮不着寸甲,老弱妇孺混迹其中随军而行,真难以想象,他们是如何三番五次击败赵王麾下精锐车步的?

在王郎等人进入时,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齐刷刷看着他们。

杜威难以忍受贼营的臭气,以及那些恶意的目光,几欲作呕。

但王郎却习以为常,他年少时和父亲走街串巷,深入里闾,和穷鬼们打交道,还少么?

越往里走,铜马贼渐渐有披甲持铁兵刃的士卒了,目光依然不善,甚至持矛大声喝令道:“下车,下车!”

经过半年拉拢,已经彻底对王郎归心的邯郸卫士抽出兵刃反喝道:“大汉嗣兴皇帝在此!汝等还不拜见?”

双方剑拔弩张,围过来的铜马贼越来越多,杜威已经急得满头大汗,倒是王郎浑然不惧,只缓缓张开眼睛,说道:“朕听说铜马围攻信都,月余不能下,损失惨重,悯双方伤亡,特来止战,缘何三位渠帅竟不肯见?”

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放他过来。”

三名大渠帅双腿岔开,坐在胡凳上,颇为无礼。

根据张文所说,铜马的领袖有东山荒秃、孙登、上淮况三人。

其中东山荒秃是大头领,他的头发,真是秃的,也不屑于遮掩,就这样露着,只扎一苍色帻巾,眼看王郎在车上从容不迫,只笑道:“张文说这是襄国的皇帝,我说这是个假皇帝罢?否则怎会跑来此处。”

一旁二人也颇为无礼地说道:“你这皇帝,莫非是来救信都城!”

“我看,是来投降的!”

“投降,皇帝投降!”铜马贼欢呼起来,杜威更怕了,这跟想象中渠帅们一听皇帝驾到,纳头便拜不太一样啊。

王郎也怕啊,唯恐玩砸了,但父亲教过他,干他们这行,任何情况,都要淡然自若,越是即将被揭穿,嘴巴越是要硬。

“若是连你自己都骗不了,如何骗别人?”

卜算相面,方术炼丹,能做到顶尖的人,无不是真拿自己当神仙。

“是凡人扮作神仙难,还是庶民扮作皇帝难?”

在所有人目光注视下,王郎举起一只手,不必大渠帅制止,铜马贼喧嚣的声音,也仿佛在他的手压制下,一点点小了。众人起哄归起哄,但耐不住好奇心和兴奋劲,都想知道皇帝想说什么?

眼神要自信,话语要坚毅,动作要雍容能唬人,他啊,是真皇帝,真刘子舆。

王郎笑道:“朕既不是来投降,也不是来招安。”

半年前,刘林曾派人来趾高气扬地招降,当时,铜马渠帅们听说王莽死了,都很高兴,是有意归顺“刘子舆”的。但因刘林连个侯位都不舍得给,毫无诚意,遂再无进展,最终兵戎相向。

那他是来做什么?好奇者更众了,连三位铜马渠帅都面露疑惑,这件事实在是太蹊跷了。

却听王郎道:“诸君起初皆是农户子弟,迫于大河泛滥、王莽暴政而反,共同推翻新莽,乃义兵也。朕即位后本欲招抚,封渠帅为侯,授予官职,共兴汉业。岂料河北三刘拒不肯奉诏,宁以兵卒讨之,以至于死伤无数。”

将所有锅甩给刘林、刘杨等人后,王郎动情地又将他的经历叙述了一遍,从逃过赵飞燕毒手,到行走河北:“朕生于民间,知诸君苦处,对彼辈失望透顶,遂亲来到铜马义军中,慰问受苦的黎民,讨伐有罪三王。”

“好叫天下人知道,在恶王与义民之间,朕,永远站在汝等一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