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53章 四灵

新书 第353章 四灵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因为宋弘、任光在忙活上林设县及春耕事宜,还都长安的工作,第五伦就交给了“宗正”第八矫来筹办。

但第五伦万万没想到,平素温文尔雅的第八矫,却在“小事”上与自己杠上了。

“王后及王世子,乃至于往后的嫔妃们,只居于建章宫中,辟为禁中后宫。而未央宫不在设椒房等后宫之所,只单纯作为三公九卿办公官署,及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季正以为如何?”

之所以看中了建章宫,是因为此宫环境颇好,旁边就是上林苑,内部还有太液池、渐台,宫殿也较新,不似未央那般陈旧,不必花大功夫修缮。

第五伦本以为通知第八矫一声,让他照办就行了,岂料第八矫肃然起身道:“大王,此乃违礼之举,万万不可!”

不愧是当过太学生,主学尚书和礼的人,第八矫开始给第五伦讲解,为何这规矩不能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夏后氏化家为国,是故直接将家中的前堂后室,变成了前朝后寝。殷周秦汉新五朝沿用至今。是故进入未央后,先有三朝,曰‘大朝’,曰‘治朝’,曰‘日朝’。”

“大朝在未央宫中为前殿,乃是召见诸侯及举行登基、封侯拜相、立太子等重要仪式之处;治朝在未央宫中为承明殿,平素殿议就在此处;日朝则在宣室殿,乃是天子分别召见臣子问对之所。”

“然后有六寝,正寝为温室殿,还有五座燕寝。”

“最后才是六宫,皇后居椒房殿,其余五宫环绕。”

“《周礼》有云,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寝,释服。是故未央虽然大,却没有一处多余的宫殿。”

虽然听得让人发晕,但第五伦还是啧啧称奇:“季正啊季正,这才短短半年,你竟对宫省礼仪制度如数家珍了。”

第八矫这半年也没白过,时常召来汉、新两朝野老,询问宫廷制度,硬生生将其吃透了。

他说道:“大王于马上肇基,但却不能马上治国,礼仪草创,不能有太大偏差,免遭世人笑话,臣愿做大王之叔孙通!”

第五伦颔首,对他不懂就学的态度很欣赏,但却觉得第八矫太不自信,钻进死胡同里去了。

“你欲学叔孙通,大善,可余听人说起过叔孙通的一句话。”

第五伦道:“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仪可以因应时势、人情等因素而作出改变,不必全盘照搬。叔孙通为汉高制订的礼仪,即由混合夏、商、周、秦四代而成,等到汉武帝加以创举后,于是就有了如今被奉为圭臬的汉家制度。”

“可儒生们不满意,认为与古不同,不是好制度,于是就出了个王莽、刘歆,处处对照古文,模仿先王之礼,反而夸外观而失真意,改制是完成了,却将天下弄乱了。”

现如今,吃了大亏的士人又幡然醒悟,觉得汉家制度乃是世上最完美者,汉末成哀之际的黑暗全被他们忘脑后了……

于是第五伦总结了对付这群古代知识分子的手段:不能惯着!

能否治理好天下,根本不在这些虚无缥缈的古礼中,而在于与时俱进。

大家好 我们公众 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 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 年末最后一次福利 请大家抓住机会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第五伦坚定了态度:“乱世里,不需要那么多讲究,建章在未央以西,有廊桥连接,看似两宫,实则一宫。你就当余将未央作为前朝,而建章则是后寝了!”

“至于九卿官署,则集中到桂宫去。”

桂宫在未央以北,就在北阙甲第和戚里旁边,因为战乱的缘故,甲第出现了一大批空房产,其中不少人被第五伦打掉的渭北、渭南豪强所有,现在就收归官府,分给大臣们居住,不论是去桂宫上班,还是前往未央谒见上朝,都颇为方便。

第八矫苦劝无果,只能应诺,而第五伦背着手看长安城宫室的简图,又选定了一个地方。

“这北宫位于长安正中央,周回十里,往日作为汉帝游乐之所,可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就让王祖父和陪伴他的宗室,住到此处。”

“长乐宫暂且空着,找人将被王莽放倒的十二金人统统拉起来。”

“至于明光宫……”

明光宫就是定安馆,孝平太后、黄皇室主王嬿住了十多年的地方。

第五伦思索后道:“这一宫室,专门用来收留战乱孤儿,正好未央宫里躲着几百名不愿也不敢出宫的宫婢,都打发去明光宫做事。”

这些宫女打小入宫,第五伦在时还能护她们一时平安,魏军撤走时,刘伯升也还算大丈夫,不予为难。可等他战死,宫人们先为绿林乱兵所辱,掳走不少,剩下的人冬天里都聚在宫中,靠挖掘地里的芦苇根和捕池中鱼虾为生,饿得皮包骨头。魏军重新控制长安后,才开了粥棚给她们续命,一问之下,老大不小的人了,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只会伺候贵人。

这不,第五伦就给她们找到了适合的岗位。

“这些宫女也怪可怜,不少人快五六十了,婚配也不可能有孩子,注定孤苦伶仃。倒不如让她们收养孤儿,领一份吃食,在明光宫做做杂务,相依为命,往后也有人养老送终。”

“那孝平太后……”第八矫小心翼翼地询问,现在摆在魏国政权面前的一个难题是:该拿这位前前朝太后、前朝长公主怎么办?大伙都摸不准第五伦到底想干嘛?

你说他想干嘛?

如果说第五伦第一次进长安时,王嬿对于他的政权而言,身份略有尴尬,也还有一定利用价值,那现在则是……无所谓了。

第五伦直接替王嬿做了主,三十岁不到退休,谁不想?

“孝平太后被王莽在长安一关十余年,恐怕是不想回这城中了,渭北地阔气爽,倒是养老的好地方。”

“就让她继续住在汉太上皇陵邑万年宫中,为已经灭亡的大汉,好好守陵罢!”

……

作为数百名表现优异,勤劳肯干,在战争中做出过贡献的织女之一,阴丽华与王嬿分别,去了上林县茧观做事,其中分别之情不必多言。

而在栎阳城中,也有一人在收拾行囊。

随着陇右败而魏王胜,班彪又一次被现实打了脸,如此一来左右颊都肿了。

得知第五伦要还都长安,班彪暗暗叹了口气:“荀子有言,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

“王莽是窃天下者,而第五伦,则是夺关中立国者。”

“然而荀子又说过,国乃是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所以第五伦才能侥幸一时,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

“然而天下者,至大之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非圣人莫之能有!是故王莽欲为伪圣窃汉,终究败灭。”

言下之意,第五伦这“小人”也就嚣张一时,割据一方罢了,想要夺天下,那是绝不可能的!

亏得班彪只是腹诽,少有直接表露想法的时候,否则一心想要第五伦早日称帝的王隆,都要拔剑手刃他这吃里扒外的逆贼了。

班彪心里骂着,手上却不停,按照王隆的吩咐,将半年前才搬来渭北的海量图书分好类,它们可算要回家了。

但班彪却从王隆处得知,这些书,不再统一送往天禄阁。

“官府文献图籍,分门别类,运送到桂宫,交给三公九卿官吏保存。”

王隆按照第五伦吩咐:“六艺略的三万卷书,送往石渠阁。”

“诗赋略、史略、诸子略的一万卷书,送往天禄阁。”

“术数略、方技略的五千卷书,送往麒麟阁。”

“唯独兵书略,陛下将未央宫中一偏宫改名龙武阁,存放古今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卷,图四十三篇,好教将校学之。”

班彪没搞懂第五伦将“七略”分别放在四处是何用意?王隆也不清楚,因为第五伦没有与他直说,只道:“或许只是为了方便管理罢?”

然而在第五伦心里,却有更深邃的打算。

还都前夜,他身在长陵的家中有些难以入眠,摸着一片四灵瓦当,暗想道:

“世间有四灵,龟、凤、龙、麟是也。在我看来,如今这世上的学问知识,也有四类。”

“六艺便是儒经等,自汉武以来,一家独大,到了汉宣帝石渠阁之会,更成了体系,已经盘根错节,被士人认可拥戴的唯一显学,是为神龟。”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它的壳被供在庙宇中膜拜,四条腿撑着天,砍掉这腿,天下文化的天都要塌掉,不可轻易大刀阔斧斫之。然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诗赋、史书、诸子,此乃吾国吾族数千年来文化之大成者,犹如彩凤,翱飞于天禄之上。”

他的夫子扬雄,也正好擅长这三方面,让它们回到天禄阁,也算告慰曾经在那辛苦校书的先师了。

“而术数、方技,则如麒麟。有时候麒麟降世,无人识晓,却被神龟入脑的士人怪而杀之,可哭可叹,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汉时的术数、方技学问,包括了九章、历法、《汜胜之书》等,已经到达了一定高度,第五伦想利用权力,偏袒一下它们,护好这苗苗,偶尔还要揠苗助长一番。

“而兵书,则是龙——屠龙之术也,太平之世,学者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因为无龙可屠啊。但如今大争之世,却值得好好研习!”

四者在一起不好么?第五伦为何非要要将它们分来?

“因为其他三灵,尤其是术数方技之书,不应该只作为六艺的附庸才被甄别出来,存放在角落积灰而无人问津!”

从还都长安开始,不能再是草台班子了。不止在经济、政治上得做出崭新的变革,在文化上,第五伦也要开始埋一些伏笔了。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离开的时候到了。

大队人马悉数南下,有大臣官吏、宗室后宫、士卒工匠,挤满了道路,和当初北上转移时一样热闹。

第五伦在渡过渭桥时,回首望去,半年前,他离开了长安北上,靠着渭北作为战略腾挪的空间,顺利将一片死局盘活,而这回二次进长安……

“这趟入京。”

“我们应当考试及格,不要再退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