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35章借贷

新书 第335章借贷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文山,你也要余三思?”

茂陵城中,第五伦又迎来了一个劝诫者,看着自己的师兄王隆,他有些感慨。

第五伦打击渭北三十三家豪强时,王隆与其叔父王元作为被第五伦敲山震虎的“虎”,没敢说话。但今日,王隆却忍不住来进谏,请第五伦打消风传于五陵的焚券之事。

王隆拱手道:“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有家有国者,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其中以信最为重要,契券本是信誉之凭借,不可焚也!”

对王隆,第五伦还是愿意讲点实话的,沉吟后道:“文山,你虽以文学才干闻名五陵,但可曾细细行走过乡里看看?”

“如今关中小农,大多是五口之家,能在田里耕作的壮劳力,不过才二人,二人合力,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获不过百多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平素还得上山砍伐薪樵,替官府服徭役,运气不好甚至会被打发到羌中西海去,一去就是几年。两个壮劳力,就变成了一个,那种时候,妇孺老幼都得下田才能保证收成。”

“农夫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才能勉强满足衣食所需。还得算进平素亲戚应酬,红白两事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家中也没有余粮、存钱。”

“已勤苦到如此地步,可收成却不稳,还得担忧水旱突发,以及官府急政暴赋,赋敛不时,尤其是新莽时的朝令而暮改,一言不合就要訾产征收粮食,逼得多少农户家破人亡。”

“于是每逢天灾**,青黄不接,亦或是交不出口赋,小农就得借贷。在城郭附近的,向‘子钱家’,也就是高利贷者借钱粮;在乡野者,则求助于大宗及豪强富户。”

“但利息都很高,来年还不上,便是利滚利,最后利息高于本金,小农就只能卖田宅甚至将自己也卖为奴婢、做佃农来偿债。”

这些事,一心沉迷于文学的王隆或许有知晓,但想要他躬身去细细了解,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更多的时候,也就是站在长平馆上,看着外面悲天悯人,感怀伤春罢了,写一篇赋也是强说愁而已。但第五伦虽也曾登台阁,但毕竟是曾花了功夫,脚踏实地,在民间仔细调查的。

“余当年在第五里时,已痛疾小宗旁支受债之弊,悉数免除,又建义仓应急。做户曹掾时,行走于渭北诸县时,据查,一里之中,或有泰半之人是佃农,这其中大多数,就是因为借贷,不得已卖了田,几代人下来,当初借的债利滚利,没有还清的时候。”

“佃农收成只留口粮,其余都交给了债主,明明辛勤如此,也不敢再借,可当年留下的利息却仍越滚越大,根本见不到头,只能做更多事来偿还,诸如充当部曲服役,送儿女为贱奴。而以渭北三十三家尤甚。经过治粟校尉计算,一些佃户所欠利息,已经十代人都还不完。”

他放过贷,管过贷,查过贷,甚至为了试验,亲自借过贷。第五伦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没有人比我更懂债券!”

第五伦言罢,看着王隆道:“贷一斗之粮,收数代人千石之利,这就是文山所说,万不可毁的信誉?”

如今,随着三十三家被打掉,大宗被抄查的土地分给了士卒,而这些债券也落到了第五伦手里。

无非就两个选择,继续沿用,逼迫那万余户佃农继续含辛茹苦上供,做实际上的农奴。

亦或是……帮他们将头顶上压了不知几代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债券大山,一把火烧了!

但王隆认为,此举太过剧烈,还有第三种选择。

他确实是为第五伦着想,苦口婆心地劝道:“下臣自知百姓之苦,但也不必公然焚毁,倒不如封于府库,不向佃农追讨利息即可。否则,恐怕会让关中豪右及五陵各子钱家忐忑不安,生怕终有一日,这把火会烧到自己头上。”

王隆是豪家出身,随着渭北三十三家覆灭,那种物伤其类的心态,连他都有点,更何况是别人?

他说道:“富人不贷,贫民且饥,若是大王带头表示,债券可焚可毁,往后谁还敢借贷?不是会逼死更多穷苦小农么?王莽也曾痛疾民间借贷利息颇多,故行五均之贷,宣称不要利,最终却只是一份空文,只肥了贪官污吏及城中大贾,于小民和贩夫贩妇却毫无利好。”

“下臣唯恐大王是只图一时痛快,却遗患无穷!”

第五伦不同意:“古时有孟尝君门客烧其券,民称万岁,孟尝遂为四君子之首,同样的事,为何到了你口中,就是祸患?”

因为孟尝君烧的是自己的券,而第五伦是在慷他人之慨!

王隆没敢直接如此说,只垂首道:“此乃械数小道,都是治理的支流,不是治理的本源,所以孟尝君最后才落得身败名裂。上位之人爱好权谋,臣下百官中,诡诈欺骗之辈,会乘机跟着欺骗。”

第五伦笑道:“那依你之见,治之本原是什么?”

王隆抬头应答:“君子者,治之原也!”

“只要大王爱好礼义,崇尚贤能,少些械数之心,在下的百官也会极能辞让,极忠信。再以君子臣下治民,不必等待符节相合和辨别契券就有信用,不必等待抽签投钩而有公正,不必等待衡石称量而有公平,不必等待斗斛敦概而有划一。”

“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百姓莫敢不顺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劝上之事,而安乐之矣。”

“如此,在外敌入寇时,城郭不必等待整饬而坚固,兵刃不必等待磨砺而强劲。《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此之谓也。”

看上去空洞,还有点文人的天真,但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建议第五伦重用“君子”,也就是豪家子弟,保护他们的利益,而寄希望于他们来组织民众帮忙。

“依靠‘百姓’来治国么?”

第五伦摇头,这是隗老西的路线,却不是他这寒门小姓能走得通的。

新的利益集团需要分蛋糕,可蛋糕不够,只能往旧势力身上动刀,不然就两边不讨好。

从长平馆之宴后,第五伦已经走上了一条满是荆棘的不归路,除了核心集团的既得利益者们无所谓,毕竟只有掀翻旧贵,新贵才能出头。关中豪右已经被第五伦得罪得够呛了,如王隆期盼的,指望一点退步,就能换取他们帮忙,实属天真。

倒不如索性走到底,三十三家,起码有上万户佃农,田租减了一成,过去的债券再一烧,虽还不算广泛发动群众,但上万人的运粮民夫便有了,可不比豪强的“善意”有用得多。

“文山的苦心,余知之。”

“但此事已有定夺,人尽皆知,再将说出的话吞回肚子里,那才是真正没了信誉!”

第五伦也不算失望,指望王隆一下子跨越阶层的意识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他每一句话,都在为自己着想,而不像某些人,看着第五伦“倒行逆施”,其实在偷着乐。

王隆顿首默然不言,他其实很少过问政事,只是近来觉得第五伦,越走越偏,心里有些难过。

但王隆很快就抬起头来,主动请命:“既然如此,为免不明实情的豪右、子钱家听信谣言妄动,就让臣写一篇《焚券赋》,来为大王宣扬此事,赞大王爱民之心。也正好厘清一事……”

“大王只针对投效刘伯升之辈,并非是想将关豪家、富户、子钱家的债券田产统统收缴焚毁,对么?”

他期盼地看着第五伦,而第五伦也笑道:“这是自然,此乃政争,只要众人效忠于魏,甚至能做到两不相帮,勿要动辄投汉,与之勾结,我自然能确保彼辈利好。”

第五伦当然没疯狂到想消灭民间借贷,再过两千年也依然健在,甚至越发红火啊。但也不能放任自如,王莽都知道尝试管控,尽管失败了,他这真穿越者,连假穿越者都不如?

魏王扶起他的奉常,说道:“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我此番召文山来,正有让你作赋之意,还是亲师兄弟靠得住啊。”

又把臂道:“冯敬通南下蜀中,开春后,或许能将侯兄一起带回来,届时吾等子云公之徒三人,便能像当年宣明里中时一般,再度共聚一堂,把酒言欢了!”

王隆也很憧憬那一天啊,应诺而去,第五伦笑着与他作别,只是看着王隆身影自庭院中远去,手慢慢放下来,竟感觉到了一丝丝的无奈。

人生的路便是如此,曾经志同道合的人,也会有分道扬镳的一天啊。

第五伦觉得,王隆还是专注于整理典籍和诗书,比较好一点。

而王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第五伦看不到的地方,他停下了脚步,也举起袖子,擦了一下夺眶而出的泪水。

王隆虽然一心替第五魏的稳固着想,也愿意违背己心,替第五伦宣扬此事,他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师兄弟和老朋友,但王隆还是想不明白。

“豪强著姓,怎么就成了魏王的绊脚石,动辄喊打喊杀了?是,有人为富不仁,对民生有害,本有许多手段慢慢改良,何必用此剧烈之术呢?”

“大王身边,恐怕是出了荣夷父之类的小人啊!”

景丹、任光之徒,在这件事上颇为支持第五伦,王隆觉得,过去做事温和的第五伦,是受了彼辈影响。

“奉常……”

没有资格拜见魏王的小角色班彪在外等待王隆,他们俩倒是很聊得来——只要班彪不暴露自己的复汉企图。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王隆苦笑着摇摇头,没有多说,只让班彪随自己回栎阳去,他们还是埋头典籍,不闻外事,才能让内心更舒服些。

而班彪知道王隆进谏失败,又回首看着茂陵城中。

冲天火焰燃起,烟柱高过屋顶和城墙,那是三十三家上万份债券被投入烈火之中,在上万户人家头顶,不知积压了几代人的利息、负担,统统化作轻飘飘的青烟,随风而去。

“魏王万寿!”

茂陵城中欢呼阵阵,被召集来观看的五陵乡野父老、佃农中长者代表,都发出了由衷赞誉,也不知是出自内心,还是第五伦派人安排的托儿?班彪认为是后者。

而城内外也来看热闹的豪右、大贾、子钱家,则面有异色。

班彪只凝望那烟火,暗暗摇头。

“第五伦上次战胜刘伯升,只是出于凑巧,乃幸也,非数也。”

“但这次,第五伦狂妄至此,倒行逆施,毁灭信誉,恐怕真的要在隗氏铁骑下,内外交困,轰然败亡了!”

……

PS:第二章在18: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