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23章 豆粥

新书 第323章 豆粥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九月下旬,第五伦在长平馆大宴宾客,好吃好喝之际,刘秀却饥寒交迫,困顿于泗水之滨。

深秋的雨水下个不停,他们在一座被劫掠一空的里闾躲藏——不知道是赤眉、梁王还是新朝官军所为,反正已被抛弃逾月。

刘秀皱眉地看着外面的雨,没了在芒砀山旁高呼“起龙”的豪情,和几天前的意气风发不同,现在刘秀才知道,起而腾飞的蛟龙哪是那么好做的,更多的人在乱世里,不过是被滑坡泥石流压在底下的死蛇。

邓禹指出的大方向没错,现在徐州、扬州是各方势力最为薄弱的地区,他们想要建功立业,也只剩下这儿了。

但刘秀选择彭城,却是让他们吃了大亏。

彭城就是后世徐州,如今徐州的首府也是彭城。他们抵达此处时,借着刘秀所伪造的“徐州牧”之印,以更始皇帝使者的身份,倒是骗得当地新朝残余官吏俯首帖耳。楚王后代也热情招待了他们,可前脚才吐槽完赤眉过境的惨痛,后脚赤眉别部就杀到了!

赤眉虽然将主力挪到了西边的淮阳陈地,但因人数太多,也有一支回彭城来就食过冬,刘秀的招抚也没有任何作用。赤眉巨人逢安十分干脆利落,徐州牧秀?没听说过,招安?赤眉比绿林起兵还早,凭什么服你?二话不说几万赤眉杀来。

刘秀纵是嘴炮了得,奈何对方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啊,只能仓皇而走。

逃跑的过程中,不少人还失散了,尤其是他最中意的邓禹,和南阳老乡陈俊一起不知所踪,刘秀遣了傅俊去找,却迟迟未归。

眼看天都快黑了,里闾外响起了一阵马蹄声,一直靠在屋墙上似是假寐的铫(yáo)期才猛地站起身来,抄起手边长戟就往外走!

“是仲华他们回来了!”朱祐的声音响起,刘秀连忙迎出去,见到了被淋成落汤鸡的邓禹,他神色颓唐,微微低着头,而护送他回来的傅俊更红着眼睛,札甲上还戳着一根箭。

刘秀连忙看了看傅俊的伤势,又将自己的蓑衣往邓禹身上一披,拉他去屋檐下,但邓禹却不走,只朝刘秀一拜:“明公,若非子昭,我几不能生见明公啊……”

看了一圈,却没有陈俊陈子昭的影子,刘秀顿觉不妙,邓禹已痛哭不已,还是傅俊说出了缘由。

“赤眉紧追不舍,他为了给吾等断后,与数人力敌百人,死得壮烈!”

或许是因为名一样,性格也似,傅俊素来与陈俊相善,亲眼目睹陈俊亡于乱刃之下,最难过的非他莫属,只抬着头,任雨水打在脸上。

而刘秀已经呆在了原地,胸膛起伏不定,只喃喃道:

“去岁舂陵起兵,我逃出宛城,子昭作为新莽官吏,在后追捕,却为义而宽赦不杀。”

“后来子昭归附了我,一年以来,都相伴在我身边。”

“昆阳之战里,我一马当先,子昭的战马失蹄,他遂弃了马匹紧随我后,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王邑二十余里,斩其偏将军而还。我当时就感叹说,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

“却不曾想,功业未建,子昭竟折于此!”

“惜哉子昭,痛载子昭!”

刘秀捶胸顿足,泥水溅了一身,他是真的难受,这是第一个牺牲的将校。

在场的人多是一起打过昆阳的袍泽,亦或是颍宛老乡,已经培养出了感情,皆悲痛不已,没完没了的雨水,就像是他们的泪。

这真是自小长安之后,刘秀遭遇的最大挫败。

身材高大的铫期怒火中烧:“杀回彭城,为子昭报仇!”

“怎么报?”冯异还算冷静,阻止了猛将们的冲动。

“赤眉逢安部也有数万之众,占据彭城、下邳就食,连梁王和董宪都不去掠其锋芒,却叫吾等不幸遇上了……”

而他们只剩下百来了,入彭城以定徐州的计划泡汤,接下来该如何是好?连冯异都有些迷糊,只看向邓禹,但邓禹还沉浸在死里逃生的惊吓中,久久没有言语。

一时间众人缄默了,就差有人说“散伙”。

“先吃饭罢。”

刘秀却只如是说,这句话让沉浸在悲痛中的众人动了起来,臧宫默默抱来柴草,朱祐在灶中点火,邓禹、傅俊对着灶门解衣烤火,而王霸则去外面转悠了一大圈,弄来了撂荒田里的一些豆子,在那低头剥着,祭遵挖了菟肩这种野菜,一言不发地切碎了,因为有些失神,差点切到了自己的手。

刘秀按住了他的手,接过了刀:“今虽无肉,我却不欲效晋文公,食介子推之肉啊。”

最后由善庖厨的冯异将它们混在一起,亲自下厨,熬了一釜豆粥,刘秀亲自给众人分了,将这绿油油闻着味道就不好的食物放到众人碗里,连外头屋檐下窃窃私语,对未来十分绝望的士卒、宾客也不例外。

他最后只留了一碗,摆在平素本该是陈俊所坐的位置,朝哪儿拜了三次。

“诸君,干了这碗粥!”

刘秀转过身,举起碗:“好好睡一觉,吾等明日便离开此处,去募兵秣马,来日为子昭复仇!”

……

次日一早,雨过天晴,刘秀分明在冷榻上一宿没睡好,却尤自伸着懒腰,装作精神十足的样子,对早早起来准备朝食的冯异道:

“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

主公如此,确实稳住了人心,冯异笑了笑,说今早换换口味,吃麦饭。但也有些稳不住的人,朱祐就黑着脸来禀报,说王霸和他带来的十多个宾客,统统不见了!

“我就知道此人不可靠。”

傅俊很是气愤:“王霸天天念叨他在家中的老父,定是见吾等受挫,带宾客一起跑了!”

而他傅俊不同,当初追随刘秀时,家里遭到了牵连,被新军举族灭了!如今是无牵无挂,最为孤勇,光脚的见不得人穿鞋。

“元伯不是这样的人,昆阳之战,他也在我身边力战。“刘秀却不似他老祖宗刘邦,听说”萧何也跑了“时的勃然大怒,而是冷静地坐下,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果然,才过了半个时辰,王霸就浑身沾满泥土、草叶回来了,二话不说拜在刘秀面前,惭愧地说道:“明公,我带来的十余宾客贪图安逸,欲跑去梁地投刘永,我追着他们而去想阻止,未能追回,有罪!”

昨夜陆续跑掉的人还不少,加起来二十余人,王霸一个都没追回来,满脸羞愧,但刘秀却笑了。

“不是还有你么?”

刘秀扶起他,勉励道:“即便彼辈皆逝,但你却独独留了下来,这就够了!”

“努力,元伯,疾风知劲草!”

言罢,刘秀召集主要从属,扫视他们:“还有人怀念睢阳的安乐么?”

“亦或是想回颍川、南阳的故乡去?”

也不知是冯异的“公孙豆饭”真让人暖了身,还是刘秀的所作所为让他们壮了气,无一人退缩。

他们都是有志之士,追随刘秀,看中的是他在昆阳的那股英雄气,以及这让人颇为舒服的性情,像个干大事的主公,如今才刚起步就逃窜,岂不是要叫人嗤笑?

“善。”

刘秀见肱股们败而不馁,也道出了他与邓禹钻研一宿后,觉得这硕大徐州,唯一能让他们容身的地方。

“临淮郡!”

……

占据彭城的赤眉头领逢安杀了陈俊,将其头颅高高悬起还不算,仍在搜索这位“徐州牧秀”。

南下的道路颇为凶险,还是机灵的刘秀有了主意:用鲜血或土壤将眉毛涂红,蒙混过关,只要不开口暴露乡音,基本都能骗过去。赤眉组织涣散,估计连那逢安,都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队伍。

但也有惊险的时候,偶遇一位赤眉“巨人“怀疑他们的成分,大声质问,被刘秀用一种奇怪的方言应付过去,说他们来自兖州。

“不想明公会说兖州话!”众人愕然,连与他相熟的邓禹都有些吃惊。

“这是陈留济阳话。”刘秀笑道:“我生于斯,但自父亲亡故后就离开了,倒是吾兄济阳口音较重,我年少时学他说话,会一两句。”

又想道:“若是能像第五伦那样,能说九州方言就好了。”

但也就能骗一时,那赤眉巨人离开后想想不对,带人杀回来时,刘秀他们已扬长而去。

但在满是赤眉的彭城地界,豪强都被一个个杀死,他们的粮食被抢掠分食,刘秀等人也不敢投靠豪杰,晨夜兼行,蒙犯霜雪,时值初冬,连他的脸都被吹得开裂生疼。

可越是南下,刘秀就越有信心,觉得他们的大方向没错。

赤眉横行,盗贼四起,宗族乡亲争着依附各县豪强大宗,而他们则在险要之处修筑堡垒,率众引弓持矛坚守自卫。

当见到刘秀等人去借食,听闻是“汉”派来的大官,淮泗豪强们都十分欣喜高兴,表示愿意听刘使君号令。

刘秀暗道:“冯公孙说得对,现在百姓无所依戴。赤眉横行徐州、豫州之间,大姓豪门及中家良民颇为不安,生怕被抢得一干二净。人久饥渴,易为充饱,他们现在保于坞堡,各自为战,就需要一个人来统一号令,带他们对抗贼人!”

然而更始对这边鞭长莫及,只满足于传檄而定,梁王和庐江的李宪实力有限,一时半会也扩张不到此处,徐州南部就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

没事,阿爹来了。

刘秀沿着泗水南下,于各处笼络豪家,对他们进行宽慰,得了各家资助,好歹有口饱饭,马匹行头也重新置办了起来。

当进入南边临淮郡地界时,他们的人数已经扩充到了三四百。

而之所以挑临淮而来,是因为邓禹认为:“徐州南部最富、最大者,莫过于临淮(江苏中部)!”

“临淮是大郡。”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人口超过了百万。”

邓禹不知道具体数目,其实前汉时最后一次人口统计,临淮郡有户二十六万八千,口一百二十三万七千,这数量,甚至超过了北方的魏郡。

这还是在分割出泗水、广陵两个小诸侯国的情况下,这三加起来,长江以北,淮泗环绕的这片土地,其人口,已是直飚两百万了。

可即便是临淮郡,在乱世里也没能保全,淮河以北是赤眉的天下,更有不少投机的乱兵,打着赤眉旗号,却干着盗匪的勾当。

而等到刘秀他们抵达淮河边时,当地风俗也为之一变,看得出来,路旁的地不是旱田,而是种稻谷的水田,如今虽干涸,但稻茬子仍在田中。

见到稻田,刘秀却是想起他们这一路来,抓了赤眉俘虏后问出的一个笑话。

“赤眉就在淮北,汝等为何不渡过淮河去南边?“刘秀问得很认真,若是赤眉大举南下,他们又得跑了。

“南边有什么?”赤眉小兵一脸懵懂,他们跟着樊巨人打出家乡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夫,对遥远的南方,只听说那儿的蚂蚁和蚊子,比手巴掌还大,一叮就死人。古树老林子密布,路上爬满了蛇虫毒物,根本无从下脚。

而那里的土著文身断发,还吃人呢,一口一个小孩子!去不得,去不得!

这些话听得刘秀等有文化的人面面相觑,赤眉说的是春秋时的南方罢?岭南或许如此,但淮南、会稽可都是好地方,刘秀当年听老同学、会稽名士庄子陵说,哪怕是长江以南,数十万人口的大郡也有好几个呢。

而更有一句话,莫名的真实。

赤眉俘虏说道:“吾等吃不惯淮南稻米,吃了上吐下泻,故皆不愿南行。”

这是夸张之言,但北人多以粟为食,穷人也食豆麦,唯独稻子却很少。不懂的人,只听说是泡在水里的杂草,这能吃?

赤眉中不少人,竟视其有毒,也是跟着樊巨人后不事生产,日子好过了些,开始挑食了啊。

此言听得刘秀哈哈大笑:“吾等倒是不挑,饥甚,有什么吃什么。”

“梁、粟、麦、稻子。”刘秀看向冯异:“我最爱的,则是公孙豆粥,尤其香!”

对啊,现在最要紧的,是寻一个能让他们容身的地盘,哪还管其在南在北,在西在东,是贫是富,先落了脚再说。

他们确实没来错地方,站在水畔看对岸,淮北的兵匪祸乱的场景皆不见,农田里闾井然,这里依然处于秩序之下,听说多亏了王莽的”淮平大尹“侯霸治郡有方。

临淮郡的首府本在北岸徐县,但随着淮北赤眉乱匪横行,侯霸是个能吏,将治所连同百姓,都搬到了南边的盱眙——楚怀王熊心的首都,也是后世小龙虾之都。

韩信的老家淮阴,也在这个郡。

渡淮水的船是在荒村里找到的,但冯异带着第一批人才过去,就被南岸手持粪叉的农夫和闻讯赶来的郡兵围住,吵吵嚷嚷,只当他们是盗匪。

而刘秀亦乘舟而至,一身绛色汉家衣冠,他没能顺利上岸,在赶来拦截自己的艨艟前停下,手中举节,不卑不亢地说道:

“更始皇帝麾下,武信侯、执金吾、徐州牧刘秀,持更始天子之节,前来晓谕临淮侯君!”

看着对面校尉疑虑的眼神,刘秀又换了一种语气,露出了笑。

“吾乃庄(严)子陵在太学时的同舍好友,听闻侯君亦与子陵相善,友人之友,亦是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

“秀愿见侯君,共商保临淮,御贼寇之策!”

……

十月初一,就在刘秀惶惶如丧家之犬,在东南为了一处容身之地而奔逃时,大西北的第五伦,也带着大胜之威,回到了栎阳城。

而一直在为女儿出嫁发愁的“少保”史谌,得知第五伦回归,亦是颇为欣喜,比听闻渭水大捷时弹冠而庆还夸张,吹着自己刚写好的奏疏,暗道:

“大王打了那么久的仗,也该享受享受了!”

……

PS:明天的更新在13: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