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288章 西望王师

新书 第288章 西望王师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五伦故意将“右相“空悬,对这个位置有想法欲好好表现的不止是景丹,还有任光。

昨日的军议,第五伦猛夸耿弇,让他去做什么“大包抄、大迂回”,听上去蛮新鲜也挺中小耿心意,让他连未能抢到主攻的怨恼都忘了,但在任光看来,此事颇为玩味。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从临晋之战起,大王每逢大战,就频频让万脩为主将,一来是看重其较为稳重,应了兵家的’以正合’,但或也是为了让万脩多立功,好在军中压耿氏一头。”

别看任光平素敦厚,心里却对“魏国”的政治势力有自己的划分。

“左相耿纯自不必说,魏王姻亲,左膀右臂。”

“太仆耿弇,定渭北立了大功,拜为车骑将军。”

“御史大夫景丹,与魏王相识最早,然却做过耿氏之臣,与耿伯昭关系很近。”

“还有廷尉彭宠,本是廉丹败将,为耿纯所救,随之入魏。”

任光一算,发现有耿氏背景的人,居然占了第五伦草台班子的三分之一,比重有些大了,却又不能不用。

“故而,空悬的右相,应不可能再用与耿氏相关之人。”

所以他猜测,景丹应该会在御史大夫位置上多做一段时间,反观自己,却更有机会跻身相位!

和其余人不同,任光这南阳人孤零零来投第五伦,几乎没有任何背景和朋友,看上去是劣势,殊不知,却成了他最大的优势。

再加上他乃是严尤旧部,近日第五伦亦得知宛城已陷,严尤自尽殉新之事,伤心了许久,还为严尤戴孝,私下没少找任光谈他那位执拗的兵法老师。

孤臣、能说私话、每个提议都简在王心、不贪权,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放在相位上啊。

当然,这只是任光自己的想法,已使得他做治粟内史工作时,颇为卖力。

任光听说过一个汉时故事,那汉文帝刚继位后,询问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

结果周勃这大老粗一问三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而当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同样的问题时,滑头的陈平明明知道,却说道:“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丞相是总大略,而作为九卿,是负责具体事务,这复了最初名号的治粟内史,其实就是汉时大司农。因为王莽乱来,“钱”已经几乎无用,暂时不必考虑,任光需要关心的,只剩下谷了。

目前任光手里有两桩大事:秋收事宜和军粮运输。

眼下是七月中,再过一月便能割粟麦,而第五伦的计划是,在秋收前必须拿下河东!

军粮来源不必发愁,第五伦之所以敢把太仓粮食给常安人分了,是有底气的。

击败田况后,他们在渭河畔华阴县的京师仓,缴获了数十万石粮食,够大军吃半年,任光已组织田况的降兵及师尉人力,车载船运,将粮食送到风陵渡、蒲坂关两处——第五伦已经调拨了参加过临晋之役的两万人过来,各占一渡口,对河东虎视眈眈。

然而第五伦却将南方交给万脩等人,他自己则跑到了相隔数百里的夏阳县(陕西韩城),眺望对岸。

大河太宽了,非普通水系所能相比,而渡船数量有限,一次仅能送千余人过去,若顶着敌人主力强渡,前锋将遭到半渡而击,仰攻河岸必然损失惨重,若无法建立桥头基地,便无从搭建浮桥,接应后军,渡河必将功败垂成。

而水文条件好,能搭建浮桥,供应大军渡河的地方,秦、晋之间无非是四处:蒲坂、龙门、风陵渡、茅津。

风陵渡、茅津在渭南,蒲坂、龙门则在河西。

蒲坂是和平时期关中与河东往来的第一选择,但如今王寻将浮桥烧了,还驻扎大兵防备。

随行而来的“少师”窦融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职务,更像是第五伦带在身边的“顾问”,他说道:“两百年前,西魏见汉军集于西河,陈船欲度临晋,遂以大军至蒲坂对岸抵御。”

“而韩信则乘其盛兵蒲坂至时,伏兵从夏阳龙门渡,破其偏师,袭安邑,西魏遂破。”

渡河的工具正由任光、宋弘等人于各地搜集,陆续送到前线,第五伦声明什么都要,除了船只、木筏外,还让人以新秦中的法子制作羊皮筏。

而另第五伦最感兴趣的,还是当年韩信所用,本地人逃荒用来渡水的“木罂”。

当地人向他展示了此物,利用夏阳附近出产酿酒的大陶缶,用绳子绑在一起,再以木头夹住,叫作“木罂缶”,这一个罂缻的浮力,可以载重数人绝无问题。

第五伦亲自钻进去试了试,陆地上还好,在水里时经常得一边漂一边往外勺水,除了甲兵和木桨外,还得带个瓢。因为形状太怪,方向也不太好掌握,要是运气不好,能漂到下游几十里去,除非水性好心理素质强的人,否则绝对乘不了。

看来韩信当年的战略,乃是以“特种部队”登陆奇袭敌军后方啊。

但那一仗不太好复制,王寻也不是傻子,那么著名的战例摆着,不可能不防,龙门渡亦安排了一支重兵把守,加上其兵力较多,奇袭能否凑效不得而知。

“大王,七月水大。”

有人打了退堂鼓,提议道:“不如入冬前水小些再攻。”

黄河水啊,什么时候都大。第五伦不同意,绿林已控制武关,其主力随时可能进入关中,谁知道会不会因为饥饿对渭北开战。留给他们的时间,顶多一个月。

而就在第五伦纵马,带人沿着河岸巡视之际,却瞧见水里有东西在飘。

当然不是王八,而是第五伦刚试过的木罂缶,是从对岸一处无人看守的地方下水,往西岸飘来。

上头的几人拼命用小木桨划动,或许是大缶泡水太久开裂,瞧着竟是越往西划越往下沉,到最后竟没了影子,只剩下几个人赤膊艰难游动了!

好在第五伦立刻让人划船过去接应,等这些人被救上岸后,为首的竟是被第五伦西入常安干大事时,以“伤病”为由留在河东的魏地旧部,赵尨!

“将军……大王!”

赵尨全身都湿透了,两个多月前,第五伦未虑胜先虑败,让他带两百人找借口留于河东,夺个小渡口不成问题。

可万万没想到,王寻的大军竟一口气开进河东,每个渡口都放了几千人,赵尨等人顿时没了机会,今日冒死渡河,却是要向第五伦禀报河东状况。

他引着一同西渡,差点被淹死,刚吐了半肚子黄河水的士人过来:“此人名叫杨茂,乃是河东汾阴人。”

这杨茂脸上刚擦干水,如今却为泪所湿,拜在第五伦脚下:“河东人,苦王寻久矣!日夜望大王解救!如久旱之盼甘霖也。”

第五伦来了兴趣,让他慢慢说来。

乱兵害民,乃是新军的传统艺能,第五伦在北地所见其沿途作为,彭宠在无盐县所见屠戮,王寻这次进入河东,干了个遍!

杨茂说道:“王寻控制安邑后,官吏掳掠,士卒奸淫,死者数百。”

“对岸的汾阴也遭了难,为了搜粮,挨家挨户勒索食物,乱兵趁机作祟,吾弟与之理论,竟被杀害!”

杨茂所叙述的,第五伦虽有预料,但还是高估了王师的纪律。新室倾覆后的茫然,只能靠烧杀掳掠来发泄掩盖。河东本是富庶之地,被他们一闹腾,简直是民不聊生,不少当地豪强也遭了灾,对王寻颇为不满——其实王寻或是想长居河东,然而得知新室覆灭后,王寻已经无法完全控制三军了。只能听之任之。

赵尨也禀报,在汾阴,有阳泉乡人张宗聚众数百人,号称将军。

“吾等说之,使张宗举大王旗号,以安民为任,短短数日,便得到了几千人响应,如今王寻正派兵镇压阳泉乡,臣见西岸大军云集,特来报讯。”

听罢后,第五伦只感慨道:“天欲使之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又对杨茂等渡河来投的河东人道:“我兴义兵诛暴逐莽,用的名义是‘吊民伐罪’!而今,这口号依然没变!”

“既然王寻暴虐于河东,我便挥师东向,将其诛杀,还河东人以安宁!”

言罢,第五伦看着赵尨、杨茂笑道:“我大军不日将渡河,汝等可还敢乘舟过去,为我联络河东义军响应?”

二人异口同声道:“敢!”

等第五伦回到夏阳城中后,召集众人,立刻敲定攻打河东的计划。

窦融等人都很好奇,第五伦相当于是将整个河岸都走了一遭,他究竟打算何处主攻,何处奇袭?是龙门、蒲坂,还是风陵渡、茅津?

“没有主攻,也没有奇袭。”

众人愕然,第五伦却道:“其一,王寻麾下兵卒得知新朝覆灭,士气低落,只能靠屠城虐民来维持;而我军刚得临晋大胜,获得犒赏,加上魏国肇造,人人皆士气高昂!”

“其二,王寻不得人心,河东从豪强到百姓,皆反抗频频,逼得王寻不得不调兵镇压,他对河东的掌控,远不如两百年前的西魏王豹;而河东百姓盼我相救,许多人甘为助力,我军渡前只有三万,渡过去后,得当地人相助,却相当于三十万!”

“王寻之辈,已不再是王师,而是前朝残匪,吾等,才是仁义之师,击之必如摧枯拉朽!”其实第五伦不希望以石击卵,反而希望对面反抗剧烈点,越剧烈,他越开心,在与兵强马壮的绿林、陇右角逐前,任何一个练兵的机会都不能放过!

“总之,敌军防线空隙甚大,兵力强弱不等,防不胜防,我军一处成功,其他各处即可继续生效。”

“七月二十日,纠集所有船只、羊皮筏、木罂,全军渡河。”

第五伦心意已定,让人去给万脩等人下达命令。

“从夏阳到蒲坂,百里之内,处处皆是奇袭,处处皆是主攻!”

……

PS:第三章在18:00(会晚一个小时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