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257章 安民

新书 第257章 安民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昆阳之战发生在六月朔日初一,而初二这天,大司空王邑带着残兵败卒在向洛阳撤退,窦融还在向西奔走的路上。

身在常安的第五伦,则刚刚给士卒分发军饷金饼,并完成了公审民贼的事宜,还在翘首东望曰:“秀儿何在?”

虽然第五伦此时尚不知东方胜负已定,但在“定军心、顺民意”这两桩大事完成后,他睡得比前两夜好了许多。

六月初三,第五伦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离开军营,去常安城中,拜会一个人。

当然不是定安馆的黄皇室主王嬿,她在第五伦准备造访的人中,得往极后面排,若王嬿是正儿八经的“前朝太后”,那身份还比较特殊,但前前朝太后嘛……就只剩下尴尬了。

第五伦最先拜访的是,乃是替他将几十万枚金饼妥善看管的故共工,宋弘。

才来到尚冠里的宋府门前,宋弘没有出迎,出来的是其妻子,虽然不可以相貌品评人物,但宋妻确实有些丑。据第五伦所知,宋弘家也是关中士族豪门,三代人都是少府,肥差啊!身为二千石、州牧,家有丑妻确实是咄咄怪事。

但宋妻也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引第五伦及其随从入内后,就见到宋弘一身素稿坐在院中。

“宋君这是……在为新室戴孝?”老王生死不知,这早了点吧?

宋弘摇头:“这是我自己的丧服。”

他看向第五伦:“将军此来,是欲将我,也当做民贼审讯么?”

“宋君对我误会很深啊。”

第五伦道:“前几日大军初入城中,号令不明,有人竟冲撞尚冠里,惊扰到了宋君,此乃第五伦之过也,但请宋君放心,违背约法的数百人,皆已斩杀!头悬于阙上及辕门,以儆效尤,一同被杀的,还有上千名趁乱施暴的新兵、轻侠,城中秩序为之一肃。”

这是实话,宋弘无法否认,第五伦以下克上,大军入城,居然没大肆烧杀抢掠,这军纪可比新朝王师好了许多。

“至于昨日公审的民贼。”第五伦笑道:“每人都有残民大罪,百姓恨不能生食其肉。彼辈生前,宋君平素就不屑与之为伍,难道在他们死后,就愿意自降身份,与之同席么?”

宋弘缄默不言,若非杀他们的是第五伦这叛军头领,他也会去围观并拍手称快。

第五伦对宋弘作揖:“伦今日此来,是想请宋君,救一救常安人!”

宋弘只埋头道:“常安自有安民大将军来救,怎轮得到我这罪人?”

第五伦叹息道:“宋君,从我举义于鸿门,王莽下令常安戒严开始,东西市的米坊,已经断供十天了!”

“人不吃饭,能撑几天?”

宋弘终于将头抬起来。

第五伦道:“禁令已经解除,但关中如今兵荒马乱,粮食运不进来,米价每石快到万钱了!家中有存粮的还好,若是没有,已经饥肠辘辘,就差铤而走险了。”

宋弘冷笑:“如此种种,究其根源,难道不是将军给关中带来兵灾么?”

第五伦摇头:“新室建立十余年,粮食从数百钱一石涨到千钱一石,非我之过,关东已乱,宋君以为,就算没有我,战火就不会烧到关中来?”

宋弘默然,而关中粮食之所以会这么贵,因为供不应求。

第五伦从袖中掏出随身记录的简册给宋弘看:“我查阅户口薄册,发现上一次料民,还是始建国年间,常安共有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

加上流动人口、驻扎的南北军兵卒,总计约为三十多万,放在后世可能不多,但在这时代,却意味着要以低下的生产力,供应三十万不种田的工商士吏兵,一个郡收上来的租子够么?十个郡都不够!

哪朝哪代都一样,京师一城的繁华,是以周边郡县源源不断输血维持的。

关中虽自古以来有“天府”的美誉,但到汉武帝时人口爆炸,所产的粮食已经不能满足需用,不得不考虑从关东水路调运一批粮食供养首都长安,遂疏通渭水渠道,在水路东端的华阴县建立“京师仓”,功能是转运物资。

而转运的一船船粮食,则继续向西运到常安,存在宫室附近的“太仓”里,王莽还设立五均官来平抑粮价。

宋弘听后道:“太仓不归共工府管,将军找错人了。”

“没错,归纳言(大司农)管。”

“我军已经接收太仓,如今尚有粮食数十万石。”

第五伦记得,当士卒打开太仓门进去的时候,当真是惊呆了,外面的百姓却在吃狗彘食,流民饿死无数,皇宫里粮食堆积如山。这让多是流民佃农出身的兵卒颇为愤怒,又双叒叕吊死了几个太仓粮官。

但那些太仓官员确实是冤枉,京师粮食储备,主要是供应皇宫、军队——比如第五伦的几万南征大军,百姓生计都得靠后。

第五伦笑道:“我军粮食在新丰尚有数万石,足够食用。故而,我欲出太仓粮二十万石,让常安人不至于饿着。我麾下安集掾任伯卿,管四万人的军粮尚可,但若是加上城外士卒、流民家眷,常安周边一共四十万人……”

他看向宋弘:“却需要一位熟悉常安里闾,管过钱粮的大吏协助。”

宋弘知道第五伦今日所来何事了。

“将军抬爱了。”宋弘对第五伦不似前几天那样张口闭口叛逆,只婉拒道:“我已为新帝看了十年内库,如今无事一身轻,不打算替人卖粮。”

“卖粮?”

第五伦哈哈大笑道:“宋君误会了,非粜也,是发粮!我愿称之为……救济粮!”

宋弘确实么想到,本以为第五伦要借机敛财,岂料他却说自己打算做好事。

其实王莽也干过类似的事,去年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王莽遂置养赡官禀食之,就由那个被第五伦枭首祭旗的中黄门王业主持,结果使者和常安官吏勾结,一层层揩油,导致发到饥民手中的食物寥寥无几,最后不得不煮草木为酪。

“而王业则端着肉羹去给王莽看,告诉他,‘居民食咸如此’。”

第五伦说起王莽这堪比“何不食肉糜”的糊涂事来,又朝宋弘道:“如今由我来做此事,但经手之人,仍是王莽时的官吏,不可能忽然由浊变清。”

“虽然可以让我军士卒将刀架在小吏脖子上威逼,但仍需正直之人主持。宋君素来爱民,又通晓钱粮,共工府竟是新室最清廉的官署,堪当此任,宋君想必不希望看到,饥民饿死十之四五的事,再度重演罢?”

这一年半载以来持续上演路有饿殍的惨剧,确实非宋弘之愿。

话说到这份上,宋弘没有答应,却也没有拒绝,只是眼中带着困惑,第五伦如此大方,让他有些意外,只打量着这位年轻的野心家,不知他究竟是何打算……

收买人心?但一口气几十万石粮食,这代价确实很大啊。

第五伦则直面宋弘的目光:“宋君,我的目的,当真只是安民而已!”

……

第五伦走出宋府时,宋弘自己孤傲不送,他的丑妻却到门口拜之,第五伦回身作揖,上了车后,让随行的任光同车而乘。

“明公,宋弘答应了?”任光对此事自然十分关切,这是第五伦给予他的重任啊。

“宋弘是执拗君子。”第五伦说道:“若直接征辟来为我做事,他心里那道坎还没消,绝不愿意。”

所以不能以利禄而诱,得用仁义来软化,以“安民”为理由,宋弘还是愿意扭扭捏捏出来做点事的,而这种事,有一次就有两次。

第五伦确实是太需要宋弘出山了,若是魏郡的老班底在,第五伦有很多替代人选,诸如耿纯,老本行就是管粮食的,心可黑了,比第五伦还黑。

再有冯勤等人协助,足以搞定此事。

但进入常安后,第五伦身边的人手捉襟见肘,一人得当好几个用,这不,任光一边要清理各官署堆积如山的文献,又被第五伦安排发粮之任,他对常安不熟悉,少了宋弘帮忙,这件事还真就做不成。

什么,你问新朝的纳言(大司农)何在?困在宛城,正是和第五伦有师徒之名的严尤。

至于纳言府副手,跟王莽出逃死于乱军之中,再往下的几个,正是与王业一起造就了“何不食肉羹”这名场面的搭档,不少人作为民贼处死了,剩下的人,能放心用?

再加上宋弘做过并州牧,以后有大用处,第五伦心里想,若能用二十万石粮食换来宋弘的信任甚至是归心,那便是一笔大赚的买卖。

更何况,此事若能做好,还能赢得常安人一个极好的印象分。

但任光小心翼翼地提及:“将军,如今我军虽驱逐王莽,然控制地域,不过是渭北的列尉、京尉,渭南的光尉三郡而已,许多县还只是举旗听命,实则为豪强控制,想收租恐怕不易。”

“太仓的存粮,若是省一省,至少能撑到秋收,为何要动辄出粮大肆分发呢?”

以他看来,倒不如不发粮,就让老百姓紧一紧腰带,等入秋后第五伦的军队多打下几个郡,恢复粮食供应。若是军事进攻不顺利,这个秋冬恐怕要难熬了,常安人白吃粮食时对第五伦有多感激,之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又恨不得要吃他肉了。

“无妨。”

第五伦瞥了任光一眼:“万脩与彭宠已经一前一后向东进发,去夺取华阴京师仓,那儿应该还有不少存粮。”

这可真不一定,但第五伦真正的打算,暂时不欲与任光分说。

京师的数十万人,就是几十万张嘴,还基本以工商官兵为主,鲜少有种地自给自足的,每月需要消费五六十万石粮食。

在盛世,他们的衣食是促使商业流动的源动力,天下车舟载粮奔走至此。

但如今是乱世,商业断绝,地方割据,京人的肚皮,成了难以填满的大窟窿,也是一个政权巨大的负担。第五伦虽然赶跑了一群皇亲国戚,又杀了不少民贼遗老抄家抄粮,但只是杯水车薪。

连续募兵东征,王莽已经将关中的农稼和粮食供应弄得濒临崩溃,最坑的是,货币系统也崩了。

老王是拍拍屁股跑路了,这烂摊子丢给第五伦——不管是谁进常安,担子就会压到谁肩膀上,粮食问题,俨然是进京赶考的大作文题,占分极大。

第五伦是想得高分的,而他的答题策略简单粗暴:发粮!

让常安周边的人,过上一两个月让他们终生难忘的饱暖日子!舒服到京师人人都念着第五将军的好!恨不能他留于秦地。

但结果也是必然的:寅吃卯粮,迟早吃完。

“那就坐吃山空罢。”第五伦心中如是说,隐藏在这件事后,是一个阴暗,甚至可以说残忍的决定,让他觉得,自己号称“安民”都有些讽刺了。

第五伦才回到军营,第七彪就来拜见。

他先提及了列尉郡的情况,基本全郡都已响应第五伦,以他命令为准,说完事却又扭捏不去,第五伦遂抬起头:“还有何事?”

彪哥在渭北立功不小,打下了两个县,进京这几天还算老实,没有嚷嚷着要睡皇帝嫔妃,分细软。然而,之所以对这些漠不关心,是因为第七彪心里,一直在酝酿一件大事!

第七彪早就想说了,这几天左等右等,居然迟迟没人提那件事,他顿时急了,又有些暗喜自己能得头筹。

今日遂一咬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宗主,现在王莽已被赶跑,宫室空了,天下无主,而宗主有诛暴安民的大功勋……”

第七彪再拜稽首:“宗主不做皇帝,谁有资格!”

……

PS:除夕补更1/2。

明天的更新在13:00。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