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163章 散装大郡

新书 第163章 散装大郡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在顺利击退平原流民贼众后,第五伦要继续他的行春旅途了。

离开元城前,第五伦建议那被豪强玩得团团转的郡属令史熊:“史属令不妨派人去拜访平恩许氏,辟除其子弟,引为助力。”

汉宣、汉成两位皇后的平恩侯许家,和史家一样,都是宣帝朝开始发达的外戚,被汉宣帝刘询抬举成了显贵,他们曾经休戚与共站在同一战线,帮助汉宣帝和大将军霍光做斗争。直到后来,史家见汉室无可救药,遂跳船投靠了王莽。

第五伦初至郡时,曾派人给第五代平恩侯许敬送过礼物,很乐意重新为史、许搭桥,令他们再续前缘。

史熊只道第五伦一心想帮他夺权,大为感激。殊不知第五伦只是嫌弃史熊太菜,根本不是魏县柴氏及郡东豪强的对手,索性给他拉一个盟友。接下来大半年,就等着他们在郡东相互掣肘,不要妨碍自己--史熊亦是朝廷派来盯着他的眼线啊。

离开元城后,第五伦在魏成东北的馆陶、清渊、平恩绕了一个圈,等车驾重新西行时,冯勤却难得主动开口,向他提议道。

“接下来的郡北三县,我奉劝郡大尹不要去!”

冯勤所指,乃是邯会、邯沟、即裴(今邯郸成安、肥乡)三个县,都位于漳水中游,紧挨着北方的桓亭郡(赵郡),富昌郡(广平郡),土地平阔,也是人口大县。

第五伦曾听黄长提及过这三个县的情况,此刻既然冯勤主动开口,便让他细细道来:“伟伯且说说,何故不能入?”

冯勤道:“郡尹应当听说过本郡‘三赵’之说,指的是三家传承自赵国的刘姓侯国。”

且说魏成虽头上戴着个“魏”字,可在历史上长期归属赵地,汉初时分封了好几个赵王,这一带都是其辖境。

不过大汉朝的赵王好似被诅咒了,骤立骤亡,吕后一个人就弄死了三个。加上她的女婿张敖,吕姓侄儿吕禄也做过赵王,都没好下场。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短短十几年,赵王就换了六个,俨然成了最倒霉的王爵,刘家的孩子们避之不及。直到汉武帝的那位命硬的兄弟刘彭祖被封到这,才算坐稳了王位。

刘彭祖谥号“赵敬肃王”,虽然不如隔壁的中山靖王能生,但也有二十几个儿子。赶上了汉武帝搞推恩令,硕大一个赵国当然逃不掉,于是一口气分出去二十四个侯国。

邯会、邯沟、即裴,都是汉武帝、汉宣帝时期分出来,划归魏成郡管辖的,可人家从血脉到地理,都跟邯郸更挨着,身在魏郡心在赵。

王莽上位后,背弃了承诺,还是将刘姓侯国给废除了,但三个县被刘姓统治百年,并不会因为空降来一个县宰就跟着朝廷走,依然被三家把持。

冯勤道:“三县虽然上计归魏成管,但吏治、县卒,无不自行其是。更可惧的是,他们与赵地二十多个兄弟县同气连枝,皆以邯郸的赵王后裔为大宗,听其号令。”

这是什么,这就是加强版的临渠乡诸第啊,二十几家豪强合力,兵力都能凑出几万来,多么可怕。

正因为赵王后裔们太过庞大强势,没有哪位郡尹敢触碰,甚至连李焉造反事件都没将他们牵连进来:牵一发而动全身,赵王子刘林振臂一呼,便能引发真正的叛乱,跨郡连县,整个河北都将易帜,没人担得起这责任。

冯勤道:“我听说,三县与武安李氏联姻,而李能亦同故赵王子刘林交好……”

“伟伯是担心,我贸然进入三县,会引来宵小劫杀?”

确实不能不防,第五伦已经和武安李氏隐隐对抗,他能练兵做谋划,对方也能拉盟友啊,而且还拉了个第五伦短时间内根本没法解决的庞然大物。

“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看来鼓捣出了这个谶纬的李焉只是为王前驱,这预言只怕还能翻来覆去用好几次呢。

第五伦只能暗暗上报朝廷,将这谶纬编排一下送上去,看能不能得了诏令,联手其他郡,遏制赵王的后裔们。

同时也打量着平日里鲜开尊口的冯勤:“伟伯平素只做好自己的上计掾之事,今日怎会与我说这些?”

冯勤却只道:“因为下吏觉得,大尹之所作所为,确实能救魏地。”

其实,冯勤数月前还曾拒绝第五伦征辟,对第五伦道德绑架,费尽心思逼自己入仕还有些不满,可经过数月相处和这趟行县见闻,冯勤现在却在心里觉得……

“第五公,应该是真贤!”

冯家乃是万石之室,光二千石就出了八个,冯勤经常听叔伯谈论,知道这世上的郡尹,大概分几种。

被问题解决的郡尹,实在是太多了,那些被豪强、流民压垮,或死或撤职的都是。

非但无法解决问题,还制造更多问题的郡尹,比如第五伦的前任李焉。

最后一种格外稀有:能解决问题的郡尹。

当然,冯勤毕竟是豪强子弟,哪怕佩戴着官印,屁股依然坐在地头蛇们一边,并不认为自身是问题所在,倒是觉得,魏成郡现在面临的麻烦只有一个:不断冲击郡界的流民贼!

除了少数像武安李氏那种心怀“大志”唯恐天下不乱的豪强外,其余豪右都希望能保持安宁,无恒产者一拥而入,受损的只会是他们这些有恒产者。

所以魏成郡需要一位领导者,能凝聚全郡豪强力量,抵御流民侵扰,当然,最重要的是,保卫冯家的利益。

在冯勤看来,第五伦确实展现出这样的潜质。

“化名入邺乱李焉之心,展现其胆识。”

“在邺城理政辟除干吏,笼络西门氏,显露其文韬。”

“如今行县途中竟能挟柴戎而号令郡兵,驱赶流民贼,是为武略。”

在写给自己好友、梁期县令的信中,冯勤便是这么夸自家郡君的。当然,在平日里这高个小帅哥依然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第五伦有事问他就就回答,无事就专注于协助处理郡务。

不像那侏儒黄长,整日嬉皮笑脸往第五伦面前凑。

总之,冯勤渴望魏地稳定,不希望第五伦夭折在与豪强的斗争中,故而好言提醒。

得了冯勤提议后,第五伦从善如流,不过邯会等县,直接向西行进,是夜第五伦在置所中看了许久地图。

“魏成郡看似是土地广袤、人口众多的大郡,光县就有十八个,实则是散装。”

“东部六个县,元城也好,魏县也罢,鞭长莫及,只能让属令史熊与兵曹掾柴戎相互制衡,同时利用郡兵抵御流民贼。”

“西、北的六个县,以李能与三赵为主,形同割据,相互结盟合纵,且外联邯郸赵王子刘林,牵一发而动全身。”

“唯独中部、南部几个县,还听我指挥。”

这其中,也就邺城、内黄、黎阳算被第五伦牢牢控制住了,加上冯家的繁阳县如今显露出偏向,这是好事。

第五伦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距离邺城较近的斥丘、梁期两个县,便是我接下来的目的地,必须拿下来,起码不能投到敌人那边去。”

他苦笑道:“只有这样,我才算‘魏地三分有其一’啊!”

……

在第五伦自己做了分析后,情况更加明确:“内部的四分五裂,与需要统一合力在乱世存活下来之间的矛盾。”

“这就是魏成郡的主要矛盾。”

至于土地问题等,都得暂时靠边站,第五伦现在尚无掀桌子重新制定规则的实力,只能先靠合纵连横,让自己的朋友多多的,先打赢与李能的硬仗再说。

地皇三年一月底时,就在第五伦抵达斥丘,准备用老套路,祭祀当地的“唐雎”庙收买人心之际,耿纯却派黄长,匆匆跑来给第五伦送了一封急报。

“本欲去白马津给景尚将军送第二批粮食,不曾想却听闻军中有败绩传来,说景将军东击泰山贼,官军大败!”

这消息让第五伦不知道说什么好,虽然他觉得景尚的王师毫无纪律,素质低下,与泰山盗交战只怕讨不到好,却万万没想到居然败得这么快,就算是几万头猪,也能与那樊崇周旋一段时日吧。还是说,泰山贼的实力,比第五伦交过手的平原贼高出很多?

“怎么败的?”

黄长道:“说不清楚,有说是景尚将军轻敌中了埋伏,有说是兖州牧、青州牧两路偏师胆怯逡巡不进,导致景尚孤军深入。贼人皆画赤眉,犹如天兵之怒,然后就好似得了神力之助,竟覆军杀将,泰山脚下都被官军的血染红,还有传言说,景尚将军,殉国了!”

第五伦大惊,急问道:“那我魏成郡的粮食呢?既然王师败溃,粮食没送过河罢?”

黄长笑道:“郡君放心,借口凌汛,都装在黎阳仓里,一粒都没交到王师的偏将军手中!听闻败讯后,他们心思也不在上面了。”

“善,大善,粮食没事就好。”第五伦哈哈笑道,不自觉间,说了他老上司吞胡将军韩威当年一样的话。

不过随着景尚军败被杀,这关东的形势必将一变,太师羲仲身为中央大员,竟然被小毛贼宰了,王莽必将大加兵力进剿。

西有王师,东有赤眉,魏成郡要面对的贼患,只怕会越来越严重,内忧又无法解决,真是好难啊。

按理说,第五伦应该忧心忡忡才对,但他的思绪却走了神,飘到了一个老朋友那里。

“既然太师羲仲景尚死了。”

“我的好友景丹景孙卿,在燕北朔调(上谷郡)做官,他的儿子也叫景尚,一直为重名苦恼,现在倒是安心了!”

“也不知道我先前写去让他给我推荐点燕地贤才的信,孙卿收到没?”

……

PS:赶时间发,略短,第三章在18: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