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140章 该死

新书 第140章 该死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原来卿生于元始元年,真是巧了。”

王莽陷入了回忆之中,第五伦出生那年,亦是自己事业蒸蒸日上的开端啊。

那一年,汉平帝初即位,王莽以策立之功被王政君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

那一年,王莽的代汉班底初步形成,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棻、涿郡崔发、南阳陈崇,皆以材能位列官职,替他出谋划策。

那一年,王莽下令让诸侯王侯可由近亲继承,避免绝嗣国除;封汉宣帝曾孙三十六人为列侯;赐策立功臣二十五人关内侯;又发退休官员原俸禄三分之一的退休金;大赦天下,释放已定罪的女徒回家。几乎讨好了社会所有阶层。

也是那年,王莽指使益州以“越裳氏”的名义献白雉,以为祥瑞,加上一系列操作,得到了“安汉公”的封号,被视为周公再世,权力比拟皇帝,期于致平。

可如今二十一年过去了,盼望已久的致太平却越来越远,世道如此不安,几有土崩瓦解之势,连身在宫中的王莽都感觉到了——尤其是昨日才收到的那条消息,让王莽大为紧张,比青徐、荆楚盗贼加起来还让他急切。

前朝刘姓、大臣、官吏、百姓,几乎所有阶层都怨恨新政。而曾经犹如臂使的亲信爪牙老的老死的死,还有不少人叛离了他,人才凋零,必须发掘新的人才了。

王莽问第五伦年纪,便是这用意,虽然孝廉、封爵并无年龄限制,但有些职位,有不成文的规矩,约定俗成必须“壮者”才能担当。

“虽然第五伦还没到二十三,未壮,但在此非常之时,既然已过了二十,亦可为长吏,赋予重任了。”

王莽遂问第五伦道:“予听闻,扬子云去世前,著有《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惹得国师公都曾写信求得一观,而子云终究没给他看。”

“而继承子云方言之学的,就是卿了。”

王莽也不知为何,忽然对这来了兴趣:“当年子云与予同为黄门郎,予记得他最出众的本领,除了作赋外,便是能和来自不同郡国的官吏,用各异的方言闲聊。卿和子云一样,也能如此?”

第五伦道:“臣不如先师,天赋一般,只会说大的方言系,至于一些郡县杂小零碎之语,没有时间一一习得。”

正是靠着这门本领,第五伦在这个哪怕有雅言,也没几个人说得标准的时代,才能如鱼得水。过去一年多时间,他西走巴蜀,北去新秦,南行前队,都能和当地人热络攀谈。

王莽十分满意,一张口,也说了种多年没讲过的老家方言,来考考第五伦。

“那这种话,卿听得懂么?”

……

七月十五日早晨,在领了这份出人意料的皇命后,第五伦便匆匆出了宫,午时之前离了城,以至于错过了中午时分,刚刚从南方传回来的急报。

“荆州牧费兴发奔命之卒二万人攻绿林贼,与之战,官军大败,死数千人,辎重尽失,绿林贼遂攻拔竟陵、屠安陆,多掠妇女,还入绿林中,占据云杜县,今有口五万余,贼兵两万,州郡不能制……”

南方糟糕的消息还不止这一个,虽然绿林没有什么远大志向,未能继续扩大战果,但他们让荆州人看到了朝廷军队的羸弱。

这一战传到南郡后,亦有当地县吏名为“秦丰”者,在费兴大军后方的黎丘(湖北宜城)举事,背靠荆山莽莽深林,聚众多达万人,兵数千。

这下荆州牧的军队腹背受敌,被夹在绿林山、荆山中间的汉水一线几座城市里,简直是危如累卵,别说进剿,连自保都困难。

加上转移到前队武当县的羽山贼,整个南方处处疮孔,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程度。

王莽立刻让人敲钟,令百官来王路堂议事,询问他们剿灭盗贼的方略,结果早就被王莽怪脾气治得服服帖帖的众臣,竟异口同声地说道:“陛下,彼辈小盗,都是触犯上天的罪犯,如同行走的死尸,活不了多久。”

然后呢?然后就噤若寒蝉,袖手而观,再无一个具体的策略,毕竟很多人的水平,连绿林、荆山在哪都不知道。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予要听实话!”王莽今日却急了,让人将那些已经下野的国中老臣也请来,诸如告病已久的国师刘歆,前大司马严尤。

甚至连前汉时与王莽同朝为臣,后来还相互攻讦为敌的左将军公孙禄,也被黄门搀扶着颤颤巍巍进宫了。

这王路堂,公孙禄起码二十一年没来了,那也是第五伦的生年、元始元年左右发生的事。

当初公孙禄为左将军,与前将军何武相善,汉哀帝驾崩后,二人单独谋划,认为过去惠帝、昭帝年幼主政时期,外戚吕、霍、上官持权,几乎危及国家,如今成帝、哀帝接连几代没有继嗣,应当选立皇帝的亲近之人来辅佐幼主,而不应让外戚王莽掌权,亲疏相杂,对国家的方针大计有利。

于是在皇太后王政君让群臣推荐大司马时,公孙禄便和何武相互举荐对方。

他俩却忘了,这不是无记名投票,这把柄被王莽抓住,举咎二人相互结党,公孙禄遂被免官。

眼下,其他人不敢说实话,这失职已久公孙禄作为王莽曾经的敌人,却是出了名的耿直,他一进王路堂,就顺着大臣们的次序,一个个数落起不是来。

首当其冲的是自从丧婿亡女后,就告病久不来朝的刘歆,公孙禄指着这个背叛刘姓的老学究骂道:“国师嘉新公刘歆,颠倒《五经》,毁坏了经师的家法,令天下学子疑惑,该死!”

刘歆闻言,抬起头来,死寂的眼睛里毫无情绪可言,没错,他这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是早就该死了。可若就这么死了,以新室臣子的身份去了黄泉,如何面对一生忠于大汉的父亲,如何面对和高皇帝一起建立汉家制度的祖先楚元王?

公孙禄又盯上刚刚升任太傅的唐尊,就是唐尊在这时局里,还帮王莽在京师大搞“孔子之政”,要恢复古代淳朴的美德,讲究男女异路。瞧见拉着手一起走的小年轻,唐遵就派人冲上去用泥水污他们衣裳,公孙禄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太傅、平化侯唐尊用虚伪的言行来窃取名誉地位,乱为表率,误人子弟,该死!”

唐尊缩了缩脑袋,表示他只是在严格执行圣人之说,如此而已,他也只会这个啊。

“国将、美新公哀章,掌管星象历法,测候天气,把凶险的征象当作吉利,扰乱天文,贻误朝廷,该死!”

哀章满脸委屈,从当初的金匮开始,他只是按照皇帝喜欢听的来解读,这也有错?

公孙禄恨恨地看着曾盘问过自家好多次,想将他牵扯进谋逆大罪中的陈崇:“五威司命统睦侯陈崇,大兴冤狱,令下情不上通,又撺掇北伐匈奴,该死!”

陈崇倒是一副问心无愧的模样,昂着头不理会公孙禄。

接下来,公孙禄一路骂着下去:“纳言鲁匡设立五均六筦制度,用人不当,五均官与郡县勾结,乘机渔利百姓,大发横财,使得工商走投无路只能做盗贼,该死!”

“还有明学男张邯和地理侯孙阳制作井田制,使得豪右丧失土地产业,又乱改地名官名,让官吏百姓无所适从,也该死!”

好家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王莽施政的得意之作,尤其是改名。

公孙禄,这是要将新朝过去十多年全盘否定啊!王莽听得如坐针毡。

“皇帝问我要如何才能安天下?那我便直说了。”

最后公孙禄指着满朝文武道:“宜诛此数子,以慰天下!”

若如他所言,这王路堂,恐怕得空一半才行。

王莽大怒:“公孙将军,予是问你剿贼方略,勿要胡乱攀扯,架出去!”

眼看公孙禄还要继续喷,将王莽这十数年来一切作为贬得一无是处,皇帝让虎贲赶紧扶着这老将军下去,别骂了,求求你别骂了。

公孙禄似是骂得痛快上了瘾,被虎贲们架出去前,这位快八十岁的老人家还大声呼喊道:“匈奴不可攻,当与之和亲。我唯恐新室之忧不在匈奴,而在封域之中啊!”

事到如今,经过丧师之辱后,不能再跟匈奴开战这件事,难道予还不清楚么?

虽然公孙禄说话难听,但这位谁当皇帝忠于谁的老臣,确实都是肺腑之言,王莽似是有所反思,也采纳了公孙禄的一些意见。

比如把主导五均六筦之制的鲁匡,免除了九卿之一的纳言之职(大司农),而打发他去北方的获降郡(五原郡)担任卒正。将五均六筦恶政的原因都归咎于鲁匡,也算遂了天下人之愿——你看,予不是惩罚过他了么?

这是不是打算改弦更张的标志呢?皇帝的心思,没人猜得到,但和秦皇汉武不同,王莽不容易被猜透,不是因为帝王心术藏得深,而是他思维跳脱难以把握,总能给人惊喜——或者说惊吓。

如此一来,纳言一职便空缺了出来,王莽只点了重新恢复爵位的严尤,让他担任此职。

众人都恭贺严尤,他算是重新起用了,严尤只笑道:“或许是我做了第五伯鱼家的主宾替他伐柯,才沾了喜气,伯鱼是我的福星啊。”

……

少顷,王莽又在宣室殿单独召见严尤,问他道:“朝中群臣听闻,山东、荆州盗贼动辄数万人,却一直没有文书、官号、旗帜、徽章,都颇为惊奇。”

“国将哀章甚至说,这些人莫不是像古代的三皇之兵一般,不要文书、称号吧?卿以为呢?”

国将哀章就是一个靠阿谀献符上位的太学生,他懂个屁的兵事?严尤只觉得好笑:“陛下,这不足为奇。自从黄帝、汤武王行军用兵,都一定要有建制、旗帜和号令,现在东、南叛匪没有这些制度,说明彼辈只不过是一群饥寒盗贼,像牲畜般成群结伙,不懂得采用这些制度罢了。”

王莽大喜:“如此说来,彼辈不足为虑?”

严尤只含蓄地说道:“岂不闻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这是在警告王莽,小心群盗们变成了陈胜吴广。

王莽了然,心里不太高兴严尤将新与暴秦相比,但嘴上感慨道:“卿当年说恭奴大可日后再图,应先忧山东盗贼,如今看来,确实是忠恳良言。”

他话语温和下来,叹息道:“青徐、荆州大盗肆虐,地方几乎糜烂,伯石,你说一句实话,予如今亡羊补牢,为时晚乎?”

这真是破天荒,皇帝居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让严尤心里一热,这才是当初没代汉前,那个谦卑虚心的摄皇帝、安汉公,那个让他们这群希望改变世道的士人倾心追随的人啊。

在糊涂乱来了十多年后,那个英明的王莽终于回来了么?

在严尤看来,天凤六年自己进言不可伐匈奴时,国内盗贼不过是肌肤之患,针石之所及也。

如今晚治了两年,病情恶化,已至肠胃,但若是能用火齐猛药治之,还有缓解的可能。

严尤觉得,这大新还可以挽救一二,更何况食人食者死其事,纵是病入膏肓,他也要试一试!

于是严尤下拜稽首,欣慰地说道:“陛下,当然还来得及!”

但刚刚正常了片刻的王莽,很快又开始神经刀了,在让严尤作为纳言,管理天下钱谷的同时,王莽一拍脑袋,决定在给州牧、郡尹、县宰兵权后,也让九卿们为国效力,和周朝时一样文武结合。

朝廷中的三公九卿均挂“大将军”称号,严尤就是“纳言大将军”。

王莽又亲自授予严尤斧钺:“伯石,予想让卿,去平定南方荆州之贼!”

纵观国内盗贼,乃是青徐的吕母、樊崇先起,如今也势力甚大,已经到了州郡难制的程度,所以王莽才派遣太师羲仲景尚等亲自去统筹青徐兖三州之兵进剿。

景尚等人倒是频传捷报,今日杀盗贼数百,明日斩贼首上千,东方形势一片大好,王莽稍稍放心,却不料南方又出了暴雷。

如今这绿林也坐大了,而且距离中原腹心较青徐更近,顿时吸引了王莽的注意力——更别说他前几天才看到了那个“谶纬”,对荆楚更是上心。

费兴不懂兵,甄阜不敢随意出郡,光靠荆州一家是不行了,王莽需要一个人前往豫州征兵,然后南下统筹荆扬军务以剿贼。

他相中了大兵法家严尤,打高句丽的仗,他不是办得挺漂亮,而在庙算定策时,事实也证明严尤总是正确的。

王莽颇为大方:“卿需要哪些人手协助,尽管说来!”

严尤不假思索,第一时间想到了他的弟子、福星。

“臣想恳请陛下,将第五伦交给臣来调遣!”

第五伦若是知道严尤这么看得起自己,肯定要骂娘,一个二个都想坑他。

倒是王莽大疑:“为何?”

严尤道:“伯鱼年纪虽轻,却知兵,臣的兵法韬略,他学了不少,先时在新秦中更击破胡虏入寇,亦是将军之才也。”

“再加上第五伦得扬子云真传,熟知各地方言,又曾南下前队,更可为臣助力。”

理由很充分,但王莽可不放心让关系太好的两人为正副,独领一方大军。更何况,谁让冀州的消息,比南方来得早呢?若要论两事的严重,比一比对新室的威胁程度,在王莽心中,前者还更急于后者!

于是王莽只道:“伯石,且让那位也是在新秦中立功的窦融,封为偏将,做你副手吧,先前第五伦问对时,曾盛赞窦融用兵远胜于他。”

“至于第五伦,予另有安排,已经在路上了!”

……

PS:明天继续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