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128章 护官符

新书 第128章 护官符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士卒无礼,方才多有得罪,还望任啬夫担待。”

第五伦邀请任光去居所坐坐,却在亮着灯的地方,才看清这任伯卿年纪四十多近五旬,胡须老长,面相忠厚。他虽是个小乡长,却和一路来所见脏兮兮的乡吏不同,保持着冠服鲜明和干净,进了屋舍后谨慎有礼。

任光却道:“实是置啬夫不知变通,传食律有云,传马、使马、都厩马,每匹每日可食菽一斗半,第五大夫之马乃是使马,只吃茭草确实不该。”

第五伦摇头:“那是富足年头的规矩,我路上见前队多有旱情,吾等又不日行百里赶路,马力耗费不大,岂能令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那一斗半的粟菽省下来,便是几个人的口粮。”

更何况越骑营索要的,可是好几十石的粟菽啊,这群家伙只是打着第五伦的名义,骗取好处罢了。

任光不由对眼前的小大夫颇生好感,再拜:“从未见过大夫这样和善好说话的天使。”

第五伦道:“实不相瞒,我却是第一次奉诏出使,不知他人如何,你且说来听听?”

任光犹豫了片刻后,低声道:“那便不瞒大夫,我做乡吏多年,什么样的使者都见过。”

“始建国年间,来的是‘太一使者’‘五帝使者’,赶赴各地,将汉印换成新印。可若是地方官吏给的贿赂不够,使者们就上报,说官员不愿更换,惹来朝廷缉捕下狱,连小吏的半通印都不放过。”

“后来频繁往来地方的,则是五威将率们,他们乘乾文车,驾坤六马,背负鷩鸟之毛,服饰甚伟。为的是征求各地祥瑞,行风俗,采颂声,以应天子登极。倘若地方官吏交不出祥瑞来,或报的是灾情,又是一通惩戒。”

这样的例子,第五伦在朝中就听说过,平帝和王莽初继位时采天下颂声,各郡都歌功颂德,唯独琅琊、广平两地不然,琅琊大尹下狱,而广平相班稚则逃过一劫,因为他是汉时班婕妤之弟,又与王莽是发小。

“不过过了几年,到天凤时,朝廷忽然又不准地方献祥瑞了,有的官吏消息闭塞,不明所以,遇到使者来时继续奉上符命想要讨好,结果却被五威司命抓了正着。”

过去是不报祥瑞有罪,现在是私报祥瑞有罪,朝令夕改,这找谁说理去,反正这些倒霉蛋,统统被陈崇充了业绩。

这三板斧下来,朝廷使者的名声彻底臭了,但近年来“天使”出动得越发频繁,要么是给地方上的郡、县长官加将军、校尉之号,亦或是彻查各地贪腐谋逆,结果正事不干,全乘机敛财来了。

任光道:“我这西乡小亭,有时一个月能来十批使者,近年地方不太平,使者带的护卫兵卒也越来越多,动辄一两百。仓库里没有现存的粮食供给,驾传车的马匹不够,那些随从徒附又不想走路,就取于民间,仗着符节征用路上的车马。最后却连一铢钱都不留,还声称这是供应者的荣幸。更有甚者,竟然强占小吏妻女陪睡。”

第五伦明白了:“难怪这一路上,地方官吏见吾等招摇过市,如见虎狼也。”

“倒是任啬夫很知变通,方才就算我不出面,伯卿也能解决争端。”

任光苦笑:“三折肱则为良医罢了,我过去也和置啬夫一样,硬抗无理之命,结果就挨了打。”

他捋起袖子,露出了手臂,上面是一条条淡淡的痕迹,是很久以前落下的。

“小乡吏受了委屈也无处伸冤,只能白疼。”

亏得他家境殷实,以后再遇上这等情形,索性破财免灾了。这世道,基层小吏想生存,也是要家底和智慧的,要么就不受这委屈,杀了使者烧了置所,上山落草。

第五伦叹息道:”都不容易,其他使者我管不了,只是这些越骑营之卒,我接下来尽量勒令。”

“果是贤大夫。”

二人聊了一会后,第五伦听闻任光壮年时行走南阳各地,当对本郡十分熟悉,便问他道:“敢问伯卿,前队郡可有‘护官符’?”

任光一愣:“何谓护官符?”

第五伦道:“前朝有谚,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各郡皆有郡吏畏避的巨豪,莫敢违背得罪,不知前队可有?”

这护官符是第五伦的调侃,亦是确实存在的现象,都是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族名宦之家。就拿他的故乡列尉来说,护官符上肯定有的是邛成侯府、萧乡侯府,如今在第五伦整合诸第后,跻身二流,又背靠郡大尹张湛,也算一家惹不起的。

至于他去过的北地,泥阳的义阳侯傅氏,郁郅的义成侯甘氏,外加特武的故富平侯张氏,护官符上必有名姓。

第五伦解释后,任光却有些迟疑,第五伦笑道:“我又不是州牧监副,亦非郡尹司命,更惹不起豪大家,只是酒后闲谈,好奇一问,若遇真豪杰,甚至还想去结交一二,伯卿但说无妨。”

任光遂道:“前队比不了关中,没有什么世代显赫,上及朝堂的士族,但土豪却也不少。”

他伸出一根手指:“非要说郡吏不敢招惹的豪大家,其实就一户。”

任光道:“便是宛城李氏,世代经商起家。南阳产铁,宛孔氏衰败后,李氏取而代之,成为南阳大冶。如今仍有许多子弟宾客为朝廷担任铁官,积累了多达巨万的财富,车马成群去游访京师,博得了游闲君子乐施舍赐的美名。”

不但如此,李氏在朝中还做着官,家主担任国师公手下的“宗卿师”,以主皇家宗室,秩禄和第五伦这太中大夫差不多。

这便是前队第一豪强,靠的是世代积累的财富,走中上层路线。

第五伦意犹未尽,便问起低一等的二流豪强,郡上只要愿意,可以拿捏他们,但县上不敢得罪的那种。

那可多了去,任光一一道来,总共十几家,什么新野阴氏、邓氏,湖阳樊氏;安众县诸刘,也就是刘隆的养父家,坐拥一个侯,七个里附城。还有一个家底虽然不厚实,却单纯依靠个人勇武魅力崭露头角的蔡阳人刘伯升,亦是郡中驰名,经常有乡中不事生产的轻侠子弟嚷嚷着要去投奔。

第五伦却是听得有些困乏了,就这?

任光说,新野阴氏是大地主,有地七八百顷,坐拥徒附奴婢千余,被认为权势“比于邦君”;邓氏祖上几代人都是刺史、都尉,人丁兴旺;刘伯升号称前队大侠……他们确实是地方实力派,但若放到天下财富凑集的关中,都是小不点。

宛城李氏再富贵,在朝中再有关系,仍不及邛成侯王氏;阴氏之土地、徒附、富贵,不能与特武县张纯比拟;邓氏家世,连给茂陵马家抬脚都不配;而那刘伯升,听上去就是一低配版的关中大侠原涉。

富贾、高官、大地主、豪侠,每个郡的豪强基本都是这几个类型,各自占据生态位。不同州郡的豪强放一起横向对比,谈不上谁比谁强,豪右尚在初级阶段,反正谁都做不到跨州连郡。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等待枪声响起,乱世来临的那一刻,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之后便是兄弟上山,各凭本事,谁能一跃而上,谁扶摇而坠,看的是个人能力和时势运气,差距短短数年内会迅速拉大。

“任伯卿的见识与为人处世,做一个小小乡啬夫,确实是委屈了。”是夜闲谈后,任光告辞,而第五伦则将他所述一一记下来,这趟旅游也算没白来。

岂料说那谁,那谁就到。次日一早,第五伦他们还没来得及赶赴宛城,却有“导游”主动送上门来。

一个身材修长的大高个,带着一众仆从,端着肉、酒和礼物,在置所外自报家门:“宛人李通,听闻克奴伯途经此地,特来拜会!”

……

李通便是昨夜任光所言”前队第一豪强“的李氏嫡子,他家消息果然灵通,第五伦他们还没到宛城,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李通才二十余岁年纪,他给第五伦最初的印象,就是身材极高,起码八尺半,相当于后世一米九几,这样的高人当世少见,他进置所门时甚至得把头稍稍低下。

不过李通没让身材偏矮小的第五伦脖子仰酸尴尬,而是十分识趣地下拜:“家父在朝中为国师公属下宗卿师,常与通提及克奴伯少年英姿,今过及鄙地,通理当尽东道之谊,请君过府宴饮,又唯恐耽误大夫使命,遂持肉酒至此,为大夫洗尘。”

说到这第五伦想起来了,他那两次去国师公府时,确实见到过一个身材如李通一般高大的官吏出入。

李通搬出他家是刘歆手下的意思,是告诉第五伦,咱们是自己人,虽然……国师刘歆现在已经凉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李氏家大业大,前队的那十几家二流豪强第五伦没时间一一接洽,李氏却可以先往来着。

第五伦遂笑着去扶起李通:“国师公待我亦如子侄,吾等不必大夫、伯君叫着生分,称呼字即可,吾字为伯鱼,不知君如何称呼?”

李通道:“通字为‘次元’。”

别的且不说,光是这字,就将第五伦逗乐了。

次元?妙啊,只不知是三刺猿,还是二刺猿?

……

PS:起晚了略短,中午的会长点,第二章在13: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