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116章 不愧是你!

新书 第116章 不愧是你!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炭窑塌陷时,上百名炭工都死于非命,只有吾祖少君侥幸得以生还。”

窦融絮絮叨叨说着他七世祖窦广国小时候被人贩卖,沦为挖煤奴隶,差点被黑煤窑塌陷给埋了的事,那是平陵窦氏的起源,两百年前也是汉家外戚。

不过自从汉武帝后这支家族就没落了,到窦融这一代重新崛起,成了新室新贵。

你祖宗没遇上我这么有良心的煤老板啊,第五伦嘴上应道:“这说明章武侯自有大运庇佑。”

窦融笑道:“非也,只因是年小力弱,争抢卧位时被排挤到了窑外,才得以侥幸生还。”

窦融只低声对第五伦道:“伯鱼莫非还在怪我抢功之事?”

第五伦忙道:“周公何出此言,以我一营区区数百之众,岂能令数千胡虏退却?确实多亏了周公及时南下,若换了其他校尉,路上拖延数日,后果不堪设想。”

窦融叹息:“但我分了伯鱼之勋是事实,更始将军还将梁丘赐旧部分予我来管,融心中有愧啊。”

“但伯鱼勿要担忧,我已经上书大司空,陈述了伯鱼功绩,希望他能在朝廷封赏时替伯鱼美言几句。”

先送温暖、攀同乡,然后讲故事拉近与第五伦的关系,如今更开始搬出背后势力,招揽第五伦了。

第五伦已经察觉窦融之意,这家伙莫非也看上了新秦中?

“有靠山了不起啊。”没错,就是了不起,第五伦心里酸酸的,他这后娘养的杂牌军真是惨。

三板斧下来,窦融觉得已表诚意,也不需要第五伦承诺什么,眼看外面风雪已停,便辞行出障,只在临行时对第五伦道:“素闻伯鱼爱兵,我也爱兵,伯鱼屯田,我也屯田,你我凡事每每不谋而合,志向也相近,真是相见恨晚,若是日后能长久共事,还望伯鱼能多多指点。”

言罢告辞而去。

回程的路上,窦融心情极佳,亲自来看了一趟后,他认定,第五伦确实是边塞良将之材,将残破的边墙烽燧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天下,也酷似一座不知何时可能倾覆的炭窑,一旦崩塌,满朝文武都得压死。”

“而我也该学学吾祖,稍稍往边缘睡点,看似冷些,实则更加安全。”

大司空王邑已经回信,说窦融赏爵升官,已经板上钉钉,他留守新秦中的计划已成大半,而不出意外的话,第五伦应该能做窦将军手下一校尉。

“伯鱼凡事每与我同,又素有名望,颇得新秦中人爱戴。若能得他辅佐,修兵马,习战射,外御羌胡,内修仁政,我保全宗族于边塞河西的计划,岂不是更易成功!”

……

时间转眼到了十一月底,眼看地皇元年就要过去了,来自朝廷的封赏,也终于抵达边塞。

出人意料,这次来替皇帝行赏之人,除了宫里的黄门外,还有位侯爷:展德侯王飒(sà)。

对此人第五伦当然一无所知,但提起王飒的姑姑,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便是汉元帝时和亲匈奴的王昭君。王昭君成为汉匈和睦的象征后,她的家族也飞黄腾达,到王莽时,更封昭君兄子二人为侯,一个叫和亲侯,一个叫展德侯,派遣他们往来匈奴,算是朝中主和派的代表。

展德侯王飒曾两度前往匈奴,对边境十分熟悉,使至塞上后,第五伦和窦融渡河到特武县拜见王飒。

这场举国之力闹闹腾腾的北征,最后落得惨淡收场,韩威全军覆没,或言死,或言降,王莽派遣五威司命赶赴边塞调查。而纵观万里边塞,唯一的亮点就是新秦中的这场防守反击,好歹斩得“数千”胡虏首级。

第五伦一愣,在廉丹那翻了一倍的斩首,去京师转了一圈后,对外宣扬又翻了几番,毕竟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嘛。

如此一来,就将窦融和第五伦的赏格抬高了很多,王飒笑道:“陛下闻韩威丧师,大呼吞胡将军误予,又闻两位校尉力挽狂澜,大破胡虏,不由喜悦,当场便下了封赏。”

“二位同时进爵为伯!”

新室重拾周代五等爵制,他俩先前都是男,这下直接跳过了子爵,升了两级。

太快了,实在是太快了。

而按照新朝的传统,对应不同的战役,有不同的封号,一般击西羌西海郡者以“羌”为号,镇压起义以“武”为号,剿灭叛臣以“虏”为号,与西域城郭有关以“胡”为号。

据说当年,朝廷为与匈奴作战有功者封爵究竟是“奴”还是“狄”字,还争论了三天三夜呢!在王莽看来,这可不是小事,子都曰过的:“必也正名乎!”

于是窦融得了“劋奴伯”之号。

第五伦则是“克奴伯”。

这要是剿的是叛臣,就成克虏伯了,第五伦哭笑不得,只安慰自己:“总比什么定蠡男好听。”

二人成功从五六百号人的“男爵”行列,进入只有两百多同级者的“伯”。第五伦与窦融谢恩,但心中却不以为然,爵位什么的,除非直封上公,否则都不用在意,又没有实际的茅土好处,名头好听而已。

他们最关切的,是实际的职务,别看王莽大把撒爵位极其大方,可轮到实际的职权时,却小器得很。

却听王飒念完了诏令:“二位御土有功,皆拜为裨将军!”

窦融闻言一愣,在他想来,自己做裨将军在情理之中,而第五伦顶多是假校尉转正,刚好当自己下属,岂料他二人居然平级了,难道真是大司空王邑会错了意,替第五伦美言太过?

第五伦也有些出乎意料,他本以为,自己这校尉能干到天下大乱了,岂料又进了一级。王莽这次不同寻常啊,为何如此大方。

裨将军麾下能有两校尉,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能扩军万人了?这剧本怎么跟做梦似的?

王飒看出二人诧异,解释道:“陛下忧心胡虏未平,蛮夷猾夏,而四方盗贼多发,复欲厌之,遂下一书,决定建华盖,立斗献,稽前人故事,效仿昔日皇初祖考黄帝定天下时的兵制。”

“遂置大司马五人,大将军二十五人,偏将军百二十五人,裨将军千二百五十人。”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第五伦和窦融是真的惊呆了,等等,一千多号?你家这将军,是市场上的菜,论颗卖的么?

王飒继续道:“其下又有校尉万二千五百人,司马三万七千五百人,军候十一万二千五百人,当百二十二万五千人,士吏四十五万人……”

“照此类推,合计全国,当有士卒一千三百五十万人!”

第五伦一直为自己的表情控制自豪,可眼下嘴巴却合不上了。

他前世经常见网上有人嘲笑古代“百万大军”不切实际。

万万没想到,王莽能给你整出个千万大军来!这是把全国丁壮都算进去了啊。

虽然知道只是号称,实际连十分之一都征不到,但也足够第五伦震撼一整年。

王莽啊王莽,不愧是你,永远不按套路出牌!

王飒又道:“于是陛下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之位,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郡卒正、连帅、大尹为偏将军,属令长裨将军,县宰为校尉。”

难怪这次将军拜得这么大方,原来是水涨船高,连个小县宰都做校尉了,他们岂能不升?

第五伦顿时高兴不起来了,王莽此举,俨然是要将全**事化,文武合体,搞战时政治了,大概是受了韩威丧师的刺激吧。只不知道,他来这么一出,假想的敌人是谁,是要继续头铁攘外,还是醒悟过来,要开始安内了呢?

更关键的问题是,窦融和第五伦都成了裨将军,平级,爵位也一样,那这新秦中,究竟是鸠儿说了算,还是鹊儿说了算?

一山不容二虎,窦融招揽第五伦做下属的计划落空,而第五伦也在心里磨刀霍霍,痛击友军他很熟练,可要对窦融这给他们送过温暖的“友军”下手,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却听王飒言:“窦将军,且将军中事务放下,速速回朝中去。”

一意想留在边塞避祸的窦融暗呼大事不妙,心里苦涩,却得装作满脸高兴谢恩。

第五伦心中顿时大喜,暗道:“窦融走了,那岂不是……”

“第五将军亦然!”

一抬头,王飒笑容满面:“且与窦将军一样,将防务转交予我,速速回常安去。”

他凑近几步,给窦融和第五伦透底:“天子极其激赏二位,归朝后要亲自召见,另有重用!”

……

陪同王飒渡河,在黄河边登船时,第五伦和窦融对视一眼,简直是同病相怜。

“恭喜周公。”第五伦违心恭贺。

“也恭喜伯鱼了。”窦融笑里带着叹息。

然后各自登舟后,窦融负手舟中,欲哭无泪,心中千回百转。

第五伦也无语望苍天,久久不发一言。

为什么会这样?封了伯爵,又升了官,还得圣眷召见,本该是三倍的快乐,可为何他们高兴不起来呢?

第五伦脑子里仍是一团浆糊,没搞明白王莽这一通王八拳的目的。

按照常理,匈奴威胁在侧,两国还在战时状态,不是该由他或窦融留守最稳妥么?怎么忽然空降了一个王飒来收走二人兵权。

思路慢慢清晰:“王飒这主和派驻扎边塞掌兵,意味着朝廷对外政策,可能要有一个巨大转向。”

“怕是要从安内必先攘外,变成攘外必先安内,当然,也可能是内外同攘。”

第五伦只揣测,王莽不止是受了韩威丧师的刺激吧,国中大概出了很大很大的变故,只可惜相隔太远消息滞后,不能及时得知。

但不论如何,窦融也好,第五伦也罢,这段时日费尽心思,或拉帮结伙,或欲三顾招揽贤才,想在新秦中落脚扎根以待时变的打算,都成了一场空。

大半年苦心经营,刚有点起色就要放弃么?第五伦满腹惆怅。

舟至河中,四下是水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从第五伦心中闪过:“我现在要是直接跳反兵变……会如何?”

……

PS:第二章在13: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