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玄幻 > 妖女哪里逃 > 第七六零章 奉旨剿灭

妖女哪里逃 第七六零章 奉旨剿灭

作者:开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1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宫城内举行朝会之刻,释空信就在大时雍坊一间不起眼的小院内等候。

当朝会的决议被送入到释空信手中的时候,他的眼前就一阵发黑。。。

他预感到李轩会向他们发难,可没想到这位汾阳郡王会如此的狠绝毒辣,不留余地。

在场的一众高僧大德,都发出了含着恐慌之意的惊呼声响。

“这个汾阳郡王,他难道是邪魔吗?”

“不用怀疑。这一定是第六天魔王的转世之身。此人降世,就是与我佛门,与佛法为敌。”

“这是佛劫,魔难啊!他怎能如此,怎敢如此?”

“这可如何是好?居然要恢复太祖时期的僧牒数量,可那个时候,整个天下都不到一万二千张僧牒。可以诸佛寺的僧人数量,十倍都不够用——”

“还有禁止捐献,将所有寺田充公,我们该怎么养活寺中这么多人口!”

释空信的意识渐渐恢复过来,他想这些人根本就抓不住重点。

李轩真正的毒辣之处,是让他们交出所有佛门经典,由朝廷厘定真假。

也就意味着朝廷从此之后掌握主导佛门教义的权利。

还有心月莲菩萨,那位汾阳郡王,分明是要枯本竭源,直击心月莲的根本——

此时诸人的目光,都往释空信看了过来。

“空信大师,看来这场佛劫已无可扭转。就不知现在的情况,我等该如何应对?”

禅宗乃佛门八宗之首,少林则是禅宗祖庭。

释空信身为禅宗首座,自然也身负佛门八宗数十万僧人之望。

“为今之计,就只有用不得已之策了。”

释空信的眼中冷焰跃动:“号令天下佛寺,从今日起闭门自守,不理世事!”

“这是一个办法!无我佛门镇压约束,这天下间必定群魔乱舞,不知会有多少魑魅魍魉蜂拥群起,为祸人世。”

在众多僧人中,一位面有刀疤的老僧面色沉冷,语声凝然道:“可只是闭门自守只怕还不够。昔日的三武一宗,四次佛劫,我佛门也是这般的做法。如同刀下之肉,任由宰割。可结果如何?都是隔了数百年才恢复元气。”

所谓的‘三武一宗’,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四位皇帝,都曾主导灭佛,给佛门带来灭顶之灾。

释空信扬了扬眉,心想只是不理世事,肯定是行不通的。

可此处人多耳杂,他怎敢将他的谋划述之于口?

比如鼓动信徒与官府作对,比如资助净土宗,白莲宗扰乱地方,又比如将他们佛门镇压的大魔巨孽放归人世——

这些事明犯法纪,他们只能不留痕迹的做,绝不能说。

别看这里的众多高僧大德,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群情激愤的模样。

可一旦未来事有不谐,这些人一定会将他今日的言语出卖。

“诸位,如今的形势,与三武一宗时的情形不尽相同。需知昔日唐武宗横扫天下藩镇,修为高绝,可在‘会昌佛难’之后不到一年,就暴毙于宫中。

周世宗神武雄略,乃五代第一英主。其人也大肆灭佛,却也是壮年身死,甚至使江山社稷落于前赵之手。”

释空信目光平静无波的扫望着此间的众多僧人:“如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也无一长寿。由此可见,佛门报应之说绝非虚言。那三武一宗尚且如此,何况李轩一个郡王之身?他以臣子之身,却敢妄兴佛劫,这是他的取死之道!”

此时这院中的众僧,都不禁精神大振。

释空信语声森冷道:“诸位有什么想法,大可去做,无需问我。只需能弥平此番佛劫,自有无量功德加身,心月莲菩萨在心莲佛国,也一定会垂顾你等。”

他随后合十一礼:“朝廷决议已出,老衲在此多留无益,就先告辞了。”

就在语落之际,释空信的身影就化作了片片杏花飘落于地。

释空信离开之后,院中的众僧也纷纷散去,只留下了几位白须冉冉,面貌和善的僧人。

其中一人一声叹息:“昔日禅宗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说‘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却被如今的禅宗弟子,忘得一干二净了。”

所谓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是一日不做事,一日不能食。

这是告诫佛门弟子,不能五体不勤,不事生产。

可如今的禅宗,绝大多数都被信徒供养得肥头大耳。

此时另一僧人则叹息道:“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昔日我佛释迦牟尼曾说,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败坏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

我们这些同道,为名利财禄所迷,为外道所惑,只怕非但不能消弭佛劫,反倒会使佛劫更加深重。”

“所谓不依国主,法事难立!空信之言,我曹洞宗不甚赞同。”

这出言之人正是曹洞宗主,他神色不悦的起身:“心月莲菩萨夺舍之法,也不合我佛门宗旨,类于邪魔。菩萨欲劫夺夏南烟之体为法身,显是别有图谋,却不该由我整个佛门承担。诸位,今次这桩烂事,我曹洞宗不参与,告辞!”

而在场的几位高僧互视了一眼,之后他们都纷纷摇头,各自施展神通,离开了这个院落。

※※※※

就在一日之后,河南洛阳善信寺。

此处诺大的院落,已被大量的绣衣卫与卫所官兵围得水泄不通。

河南绣衣千户尉迟安手按腰刀,冷漠的看着前方门窗紧闭的寺院。

此时正有一位绣衣卫总旗,神色狼狈的被数十条水火棍轰打出门。

当此人回到尉迟安面前的时候,怒意填膺的回报:“千户大人,这些和尚简直无法无天。不但不肯开寺,还下了我与部属的刀,将我等强行驱赶。这分明是蔑视朝廷,轻蔑国法。”

“我都看到了。”

千户尉迟安神色阴恻恻的手按腰刀:“我问你,里面的武备如何?都有些什么人物?”

“至少九位第三门,方丈与寺中两名首座则是第四门大高手,成名多年,声名远播。武僧之数则是八百人左右。四面院墙都加固过,仿佛塞堡。我看里面还准备了结界,应该能招引上界神佛降临。”

绣衣卫总旗说到这里,气势稍稍回落:“如果强行攻打,怕是要有不小伤亡,我们最好是请京城增援。”

其实在他看来,如果强攻多半要遭遇挫折,甚至可能被僧兵击溃。

可话却不能这么说,他们不能落了气势。

尉迟安闻言,却不由微一摇头。

据他所知,今日仅他们绣衣卫,就奉汾阳郡王之令,同时对二十五座香火鼎盛的大寺动手。

在这个时候请援,他们能请得过来吗?

朝廷的天位高人就只有那么多,他们哪怕有三头六臂,也不够这么多地方分。

“卫所军那边情况如何?”

尉迟安一边说着,一边往远处那合围于寺庙之外的卫所兵马看了过去。

“卫所军士气尚可。”答话的是一位绣衣百户:“原本听说朝廷可能要攻伐善信寺,他们还有些不情不愿,很是消极。可一听说这是汾阳郡王的政令,善信寺藏污纳垢,里面都是汾阳郡王认定的妖僧,就再无人敢抗命不遵,且战意甚坚。”

此时朝廷在北直隶分田已初见成效,虽然各地的天气都异于往年,可今年北直隶卫所军的粮产量,却已有暴增之势。

各地的粟米小麦都被照看的极好,田里的粟穗都是沉甸甸的。

此时朝廷已经在议论,在年底将‘军田永佃法’的范围,扩散到河南山东等地。

所以整个卫所军,都感激汾阳郡王的恩德。

这位绣衣百户也同样感激,他们绣衣卫别看威风,其实也是属于卫所系统。

真正的俸禄没多少,全靠外快油水。

这次朝廷施行的‘军田永佃法’,他们也是能够分到田地的。

他本人愿意为汾阳郡王效死力,问题是这次他们的人手不够。

至少这河南一地,卫所军都因沂王叛乱被抽调一空。

这一次,他们就只调集了总计三千兵马。

“放心!汾阳王殿下自有安排。”

尉迟安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了一张明黄色的符箓。

他的眼中,略有狐疑不信之色。可接下来,尉迟安还是遵照北镇抚司的要求,手执符箓,口诵灵言。

“玄黄尊尊,龙虎交兵,天日昭昭,照我分明——有请太上弥罗至真玄黄大帝,借我天兵神将。”

尉迟安原本不报希望,可随后他身后的虚空却轰然敞开。

尉迟安心中一惊,诧异回望,然后就见一队队高约两丈,全身都覆盖暗金盔甲,神力辉煌的身影,从那虚空之内走出。

这些魁梧甲士全都身背盾牌,手持着长约丈二,镶嵌五尺刺刀的符文火枪,脚步则整齐划一,如同一人。

那虚空内竟走出了足足一千人,才重新闭锁。

让尉迟安惊异的是,其中一位‘神将’的灵机气息,竟仿佛是天位层次。

“请尽早动手!”那神将凝神看过来:“我等在这里多呆一刻,就得多消耗大帝一分神力!”

尉迟安这才惊醒过来,然后他就毫不犹豫的下令:“把那十门佛郎机大炮给我推上来,诸部听令!善信寺妖僧勾结襄王,意图谋反,罪证确凿!

本官今日奉旨前来抓捕谋逆案犯,善信寺上下却又蔑视朝廷,暴力抗法,殴打官员!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等妖僧,天日不容!稍后开炮之时,就是攻寺之刻,寺中凡敢手持兵械,敢抗拒朝廷王法者,杀无赦!此外汾阳王有令,各地斩杀妖僧一人,即刻赏银二十两!”

这一瞬,寺庙外的众多卫所军,顿时间士气大振,杀意蒸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