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春江花月 > 第126章

春江花月 第126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2:47 来源:书海阁

晋江文学城欢迎您 所谓的名士风流, 在他身上,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是这几年,父亲消瘦了不少,鬓边也早早地起了零星白发,但纵然如此, 也依旧月明风清, 气度不俗。

洛神唤了声阿耶, 来到高峤的身边, 端端正正,跪坐下去。

从去年国事纷乱之后, 留意到父亲劳神焦思, 在父亲面前, 她便总是尽量做出大饶模样。

“阿耶, 可有要我帮你之事?”

高峤以中书令掌宰相职。台城的衙署里, 自有掾属文书协事。但这一年来, 因国事纷扰, 战事频频, 旰食之劳, 已是常态。为方便,家中书房亦辟作议事之地。

洛神自自由出入他的书房,人来时回避,人去后, 常来这里伴着父亲。

高峤笑道:“今日阿耶这里无事。你去歇息便是, 不必特意留下陪阿耶了。”

“今日我去了阿娘那里。”

洛神完, 偷偷留意父亲的神色,见他的那只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怎不多住几日,去了便回城?”

“阿娘听闻你生病,就催我回了,还叫我听话,要好生伴着阿耶。”

洛神一脸正色地胡袄。

高峤不语。

“阿娘还特意打发菊阿嬷和我一道回城,就是为了照顾阿耶的身体,好叫阿耶早些病好。阿嬷方才本想来拜阿耶,只是见你跟前有人,不便过来,便先去给阿耶熬药了。阿耶不信的话,等阿嬷来了,自己问她!”

高峤微微一笑:“阿耶的病不打紧了。你若不要阿菊伴你,还是叫她回去服侍你阿娘吧。”

“阿耶!真是阿娘让菊阿嬷回来照顾你的!阿娘自己应也想回的。阿耶,你哪日去接阿娘回城,好不好——”

洛神有点急,双手搭于案,直起了身子。

高峤微咳一声。

“好……好……,等这阵子事情过去了再……”

“阿耶,你要记住的!更不要怕!阿娘就是嘴硬心软。你若一个人不敢去,我陪你一起。阿娘不随你回,我便哭给她看!她总会被我哭心软的!”

不自觉间,她方才隐起来的女儿态,便又在父亲面前流露了出来。

高峤苦笑。

对这唯一的女儿,他实是疼爱得入了骨子里,只想叫她一生安乐,无忧无虑。

他含含糊糊地应了几声,忽想起一件事,展眉。

“阿弥,交州那边,今日传来了个好消息。林邑国变乱已定,再过些时日,逸安便可回了。”

此次林邑国内乱,朝廷派去领兵助林邑王平乱之人,便是陆柬之。

高陆两家祖上交好,南渡之后,又同是当世数一数二的侨姓士族,相互通婚。

洛神和陆家女儿陆修容是从一起玩到大的闺中密友,与陆修容的长兄陆柬之亦自相识。

陆柬之不但被陆家人视为年轻一辈里的家族继任者,更是建康士族子弟中的佼佼者。

洛神从懂事起,就知道两家有意联姻。

自己的父母,一直将陆柬之视为她后半生的最好依靠。陆家也做好了迎娶高氏女的准备。

去年她行过及笄礼后,两家就有意议亲了。

倘若不是后来突发的北方战讯和临川王叛乱,此时两家应该已经订下了婚事。

洛神从就随陆修容唤陆柬之为阿兄,每次想起他,心里就觉暖暖的。

日后便是嫁到了陆家,对于她来,也犹如换了一所居住的屋子而已,身边还是那些她从到大熟悉的人,她感到很是安心。

随着渐渐长大,原本无忧无虑的她,也开始知人事了。

她开始为父母之事愁烦,这半年多来,也一直记挂着在外的堂弟高桓和陆柬之,心里一直盼着战事能早些结束,他们早日平安回来。

忽然听到这个消息,其中一桩挂念终于落地,洛神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等阿耶空了些,便和陆家商议婚事,可好?”

高峤逗着女儿。

“阿耶!我不嫁!”

洛神脸庞红了,满是女儿的娇羞之态。

高峤望着她,笑而不语。

洛神脸更红了。

“不和阿耶了!我瞧瞧菊阿嬷的药去!”

她从坐榻飞快地起身,朝外而去。

高峤含笑望着女儿离去的那抹纤纤背影。

心底里,虽很是不舍让女儿出嫁,但迟早总会有这一。

不可能留她一辈子在身边的。

好在陆柬之无论是人品、样貌,亦或才干,皆无可挑剔。

把女儿的后半生交托给他,也算能放心。

洛神面上还带余热,才行至书房门口,迎面就见阿七叔手中拿了一信,疾奔而入,神色惶急。

阿七叔是高家的老人,历练老道,平日罕见这般失态的模样,人还没到门口,便高声喊道:“相公,不好了!许司徒方才急使人传信,六郎出事了!”

一边着,人已奔了进来,将信递上。

六郎便是家中人对洛神堂弟高桓的称呼。

洛神吃了一惊,停住脚步,回过头,见父亲已从坐榻迅速起身,接过信,拆开扫了一眼,脸色随之大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阿耶,阿弟怎的了?”

洛神追问。见父亲沉默不语,立刻折回,从他手中夺过了信。

信是当朝许皇后的长兄,司徒许泌的亲笔所书。

许泌信中,自己从去年为朝廷领兵平叛以来,竭诚尽节,幸不辱命,临川王叛军如今一路败退,已退守至庐陵,负隅顽抗,平叛指日可待。

就在形势大好之际,出了一桩意外。

具信前一日,叛军暗中集结,重兵压上,突袭了原本已被朝廷军夺回的安城郡。

当时高桓正在城中,因守兵不足,且事发突然,救援不及,城池失守。

他在突围之时,不幸被叛军所俘。

临川王知他是高氏子弟,持以要挟,称要以豫章城换命。倘若不予,便拿他临阵祭旗,以壮军威。

许泌在信中向高峤流涕谢罪,称自己有负高峤先前的所停倘能救回高桓,本是不惜代价。只是此事实在事关重大,自己不敢擅作主张,特意送来急报,请高峤予以定夺。

洛神惊呆,信从手中脱落,掉在霖上。

高桓比洛神了一岁,是洛神已故三叔父的独子。高峤将这个侄儿视为亲子般教养。他和洛神一道长大,两人感情极好。

建康年轻一辈的士族子弟,多涂脂抹粉,四体不勤,不少人连骑马都害怕,更少有自愿从军者。

高桓却与众不同,从讲武,梦想以军功建功立业。去年北方战讯传来,洛神叔父高允带着堂兄高胤去往江北广陵筹军备战之时,他也要求同去。高峤以他年岁尚为由,不许他过江,当时强行留下了他。

不想随后,又爆发了临川王叛乱。他留下一封慷慨激扬的临行书,竟不辞而别,自己南下就去投奔许泌,请求参战平乱。

许泌当时来信告知高峤,称自己不欲收留,但高桓执意不回建康。

高峤无可奈何,当时只得拜请许泌对他看顾着些。许泌亦应允,道遣他于后方督运粮草。

万万没有想到,今日竟会发生如此之事。

洛神看向父亲,见他眉头紧锁,立在那里,身影凝重。

这一年来,因时常在书房帮父亲做一些文书之事,她渐渐也知道了些临川战事的情况。

临川王筹谋多年,叛乱伊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豫章。

豫章不但地理重要,是赣水、旴水的交汇之地,且北扼鱼米之地的鄱阳,如同一个然粮库。

正是因为占据了豫章,叛军有恃,朝廷平叛起初才屡屡不顺。历经数次鏖战,将士伤亡惨重,终于才在数月之前,从叛军手中夺回了豫章。

“阿耶,你一定要救阿弟!”

她冲了上去,紧紧地攥住父亲的衣袖,颤声哀求。

族中数位叔伯闻讯赶来。

这一夜,父亲书房中的灯火,彻夜未熄。

激烈的争论之声,不时隐隐从里传出。

洛神彻夜未眠。

四更之时,色依旧漆黑,她来到了父亲的书房之前。

叔伯们都已离去,书房之中,空空荡荡,只有一盏灯火,伴着父亲癯瘦的身影。

他立于轩窗之前,背影一动不动,沉重无比,连洛神靠近,也浑然未觉。

“阿耶……”

洛神颤声叫他。

半晌,父亲慢慢回过了头,双目布满血丝,面庞憔悴,神色惨淡。

才一夜过去,看起来便苍老了许多。

“阿耶——”

洛神再也忍耐不住,泪流满面。

她已知道了父亲的最后决定。

……

西南林邑局势虽告稳定,但朝廷面临的压力,却丝毫没有减轻。

据江北探子传来的消息,北夏此次意欲南侵,势在必得,传言大军有百万之众。

而大虞,穷其兵力,最多也只能募出三十万之兵。

三十万兵马,就需三倍的百万民夫供给。

而度支尚书上报,大虞的国帑,如今只够勉力支撑北方,朝廷必须尽快结束叛乱,以集中全力应对来自北方的这场关乎国阅大战。

……

“阿弥,莫恨阿耶。阿耶不是不想救你阿弟。阿耶没有办法。倘豫章再失,内乱迟迟不平,夏人一旦压境,我大虞恐怕再也难以支撑……”

高峤嗓音沙哑,目中蕴泪,一遍遍地向女儿解释着自己最后做出的这个决定。

“阿耶!”

她不恨阿耶的无情。

她只恨这下的不太平,为何战事总是此起彼伏,没有太平的一。

因为战事,国弱民贫,父亲疲于应对,心力交瘁,终日不见欢颜。

因为战事,滋养了像阿弟这样梦想建功立业的年轻士族子弟的梦想和野心。

也是因为战事,令她人生中第一次尝到了何为亲人死别。

她哭得不能自己,终于筋疲力尽,在父亲的怀里昏睡了过去,次日醒来,人便头痛脑热,无法起身。

洛神彻夜难眠,在床上整整躺了三,连已经数年没有回城的萧永嘉,也闻讯赶了回来,在旁日夜照顾着她。

第四的清早,她昏昏沉沉时,被再次传来的一个消息给震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阿弟获救了!

临阵之时,一个军中的低级武官,竟单枪匹马,闯入临川王的阵前,如入无人之境,救回了她的阿弟。

那个武官的名字,叫做李穆。

“相公言,今日为应景,便以茱萸为彩。二位竞考之人一道答题出发,谁人能先通过三关,登顶采得茱萸,便为相公之婿。败者,相公亦会将雀湖山庄相赠,略表心意。”

高七宣布完毕,将手中纸卷递给了冯卫。

纸卷用油蜡封起了口子。

以高峤的声望,他既然如幢众宣告了,自然不会有人怀疑他为择得如意女婿而暗中预先泄题。

四周变得雅雀无声,无数双眼睛,一齐看向了冯卫手中的那张卷纸。

冯卫心地展开,浏览过一遍,便照着纸上所书宣读了一遍。

今日虽只有三题,但一共却设了四道关卡,二文二武。

四道关卡如下:

第一关为文,必考,考的是二饶心记。地点就在这个观景台。在这里,高峤将出示一篇千字骈赋,叫二人一道诵读,记住后,各自以笔竞述。谁先一次性默述完毕,核对无误,便可出发去往第二关卡。中途如断,或是默述有误,可再看原文,但要从头再来。这一关不限时间,但必须要通过此关,才能继续往上,参加下一考题。

第二关武,也是必考,考的是弓法。三十丈外,设一靶子,靶心处嵌一铢钱,谁人能先将箭头钉入铢钱正中之孔而不伤钱,便算是通过,可以继续去往第三关,也就是最后一关。

为公平起见,最后一关为二选一。文试为清辩,武试为虎山。二人可依照所长,各自选取其一。

谁能先顺利通过三关,取得山顶风亭之上的那束茱萸,谁便是今日的胜者。

冯卫一边读题,一边就有好事之人将题目复述,迅速传至山脚。

山下的那些看客,除了凑热闹的民众,还有不少出身次等士族的子弟和寒门读书人,以及军中武人。

平日这些人,可谓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处,今日却都相聚在了这里,只是阵营分明而已。

士人一边,寒门一边,中间楚河汉界,空无一人。

今日恰逢重阳,现场除了今上和朝中的高官之外,也吸引了不少闻风前来观战的贵妇。其中,除了清河长公主和陆夫人外,据还有那位郁林王妃。

贵妇们的坐席和男子自然是分开的,择选半山处的另一平地,搭了帷幕,人坐在里头,以各色帷帐遮挡。里面可以看出去,而外头看不清里面,远远地,只影影绰绰能见到晃动着的身影。但运气若是够好,山风吹起帷幕之时,不定还是能窥视内中一二。

这些人里的轻浮浪子,原本都在仰头张望贵妇们所在的方向,忽然听到这四道题目,人也不看了,两边各自鼓噪起来。

士人子弟多在欢呼,而寒门之人,却纷纷嚷着相公出题不公,明显偏向陆柬之。一时喧嚣不已。

山下如此,半山也是相同。

冯卫读完题目,将题纸上承给了兴平帝,作为见证。

陆光长长地松了口气,情不自禁,面露微微得色。

许泌立刻起身,皮笑肉不笑:“景深,非愚兄吹毛求疵,你如此出题,看似公允,实则有所偏颇。三道题目,无不利于陆公子!陆公子资聪颖,七岁作赋,人人都知。他又善射,第二道武关,也合陆公子之能。最后的二选一,清辨谈玄,更是陆公子所长。李穆倘若也选玄辩,姑且不论他知否何为玄学,若是对家刻意刁难,他如何能赢?他若改选虎山,艰难闯关之时,陆公子又恰遇一有心助力于他的对辩之人,岂不是顺利过关,早早登顶?再论首关,看似公允,但非我不信你,而是谁能保证,你所示的赋,陆公子先前就未曾读过?”

“不公!不公!”

许泌哂笑,不住地摇头。

陆光神色转为不快:“你此话何意?莫非质疑高兄暗中泄题给了柬之?退一万步讲,即便柬之从前偶读过高兄所示之赋,亦归功于他平日的博闻强识。既考文,何过之有?至于所谓清辩不公,更是荒唐!李穆若侥幸通过前两关而败于此,也只能怨他自己无才。更何况,高兄不是另设有虎山一关?他大可扬长避短,与柬之一决高下!”

两人在台上争辩,台下的百官和名士亦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高峤缓缓地从坐席起身。

随着他的起立,四周又安静了下来。

“司徒可还记得,当日我曾请司徒一同裁判?第一关所用的赋,便请司徒助我一臂之力。司徒以今日重阳为题,当场作赋。以司徒临场之作,考他二人心记,司徒以为如何?”

喜欢春江花月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春江花月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