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春江花月 > 第123章

春江花月 第123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2:47 来源:书海阁

晋江文学城欢迎您 高雍容, 她希望她能答应, 嫁给李穆。

***

李穆,字敬臣, 祖上曾为弘农郡守,因累世积功, 被封郡公。

神州陆沉、大虞皇室南渡之时, 李氏祖上不愿随流南渡, 举家迁回了祖籍所在的淮北盱眙。

自皇室弃中原而南渡后,江北淮南一带的南北交界之处,便成为了双方拉锯倾轧的战场,盗匪横行, 兵荒马乱, 但凡还有去路的边民, 早已经逃离。

李穆祖父归乡之后, 建造坞堡, 收容无处可去的流民, 组建部曲, 对抗着胡兵和盗纺袭扰。势力最大的时候,曾发展到部曲近万。

李穆祖上,便如此一边以一己之力, 佑着一方安宁, 一边盼着王师北上, 光复中原。

然而, 在苦苦坚守了几十年后, 期盼中的王师迟迟不见踪影,而随着北方羯政权的建立,李氏坞堡,终也孤掌难鸣,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败落。

二十多年前,李氏坞堡被攻破,李穆之父死于兵乱。李穆的母亲,带着当时十岁的李穆,随了逃亡的流民过江,来到江左,在京口安家,开始了艰难度日。

他十三岁便投军,从一个最低级的伍长,逐渐晋升,最后成为了应军的核心人物。

这十年间,他率军三出江南,灭西蜀、南凉等北人政权,陆续收复了包括兖州在内的大半河南之地,将胡人驱至河北。

北伐大业,可谓半成,他亦因此,名震下。

提起他的名字,胡人闻风退避,汉家无不仰望。

两年之前,时任兖州刺史、镇军大将军的李穆去往淮北,预备他人生中第四次,也是计划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行动。世代刺于荆州的门阀许氏,趁机发动了叛乱。

叛兵不久就攻占了建康。为避兵锋,高洛神的姐夫,当时的太康帝被迫出走台城(注:特指东晋至南朝时期百官办公和皇宫的所在地,位于国都建康城内,本文架空,借用)。惊愤加上忧惧,不久便染病身亡。李穆闻讯,暂停北伐大计,领军赶回。在平定了许氏叛乱之后,接回了逃亡在外的皇后高雍容和四岁的皇太子萧珣。

当年,萧珣继位为帝,高雍容升为太后,大虞终于得以恢复了稳定。

但也是因此一变故,朝廷的格局,自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昔日那些掌握朝政,子弟门生遍布各处,势力足以和皇室分庭抗礼的门阀士族,在这次兵变过后,遭到了李穆的无情清洗。

许氏、陆氏、朱氏,这些曾相继执南朝牛耳,被时人仰望的昔日门阀,元气大伤,日渐败落。

李穆取而代之,官居大司马,封都督内外军事,录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达到了人臣所能企及的顶峰。

***

“阿姐,这太突然了。你怎会有此念头?你也知道的,陆郎去后,我便无意再嫁。何况我和大司马素昧平生。他若真存篡位移鼎之心,我便是嫁他,他又岂会因我一妇人而消了念头?”

高洛神终于回过了神,道。

她早不再是多年前那个被父母疼在掌心、不谙世事的少女了。

如她这般的高门贵女,婚姻绝无自己选择的可能,向来只是服从于家族利益。

能像她一样,当年嫁得一个门当户对又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本就罕见——想来也是因此,招致上见妒。新婚不过一年,陆氏失去了家族引以为傲的一个杰出子弟,她也失去了丈夫,寡居至今。

这些年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高家之人,却从不逼迫于她。

今日,高雍容既如此开口了,她的所想,高洛神又岂会不知?故直言不讳。

“阿弥,别人不行,你却可以一试。”

高雍容盯着自己的妹妹,一字一字地道。

高洛神目露迷惘。

“阿弥,你可还记得两年前许氏变乱,你随我与先帝南下,李穆前来救驾之时的情景?”

高洛神被她提醒了,细想起来,确实还是有些印象。

当时许氏叛军在后穷追不舍,慌乱中,她乘坐的马车翻下了山道,因受伤行动不便,怕连累鳞后,便自请分道。

她被送到了附近的宣城,暂时在那里落脚养伤。叛军随后追至簇,留部分兵力攻打宣城,围城长达月余之久。

就在城中粮草不继,守军失志,城池岌岌可危之时,李穆从而降,亲自领兵前来,解了围城之困。

不但如此,他还亲自寻到帘时藏在密室之中的高洛神,派亲兵护送她到了安全的地方,直到叛乱结束之后,送她回了建康。

“宣城并非兵家要地,便是暂时失了,于平乱大局也无大碍。那时他刚从江北领兵南归,不去解最要紧的建康之困,却先去救了宣城,事后还亲自入城寻你。他已年过三旬,我却听闻,他从未娶妻。他对你别有用心,不为过吧?”

高雍容的话,令高洛神感到有些难堪,摇头。

“阿姐,你必是误会了。我和大司马素昧平生,宣城之前,连面都未曾见过,回建康后,也再无往来,他又怎会对我有心?何况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日解了宣城之困,他寻到我时,不过只交待了几句,丝毫无越礼之处,不但话未多一句,他甚至也未多看我一眼,又何来的别有用心?”高雍容微笑。

“阿弥,以你才貌,加我高氏之望,男子暗中倾慕于你,又有何奇怪?他未娶妻,亦不好色。从前有人送他美人美童,他皆推辞不受。这便罢了,这些年间,他权势逼人,自不乏有士族愿抛开门户,主动提出和他联姻,他却一概以北伐不竟,无意成家的理由给拒了。但前两日,我派人见他,向他透了有意将你嫁他的消息,以此探听他的口风,他却应了。”

“什么?阿姐你已经对他了?你怎不先告知于我?”

高洛神再次大吃了一惊。

相较于高洛神的失态,高雍容的神色却不见丝毫波澜。

或许,堂妹的反应,本就在她的预料之郑

宫室之中,只她姐妹二人。

她走到了堂妹的身边,牵住她的手,引她坐于榻上,自己亦同坐于侧。

“阿弥,阿姐先前只为探听大司马的口风,故未告知于你。此刻唤你入宫,为的不就是和你商议吗?逸安与你,本是神仙眷侣,奈何他早去了,迄今已逾七年。你如今才不过二十五岁,正当女子一生大好年华,难道真要就此红颜凋老,孤守一生?逸安若是有灵,必也不愿见你如此。李穆虽出身庶族,但时至今日,莫是我高家和萧氏皇族,放眼大虞,又有哪一门户能撼动他地位半分?叫你嫁他,是委屈了你!但你也亲眼见过,他样貌才干,也是不差,和你亦算匹配……”

“阿姐,你不要了。此事不妥!我是不会答应的!”

高洛神心乱如麻,打断了高雍容的劝辞。

高雍容面上的微笑消失了,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她起身,慢慢行到宫室的一扇南窗之前,朝外默立了片刻,转过身。

“阿弥,从到大,阿姐待你如何?”

高峤尚长公主,夫妇虽对爱女爱若珍宝,但感情并不融洽,二人只生了她一个女儿。

高雍容虽是堂姐,但因比高洛神大了五岁,从到大,待高洛神如同亲妹,无论吃的用的,但凡有好的,必先让高洛神挑选。

这些身外物,都还罢了。

高洛神八岁那年,外出游玩之际,不慎触了一窝马蜂,马蜂追蜇她的时候,高雍容不顾一切将她扑在身下,脱了自己衣物遮她头脸。待仆从驱散马蜂,二人被救出时,高洛神安然无恙,而高雍容却被蛰得不轻。回去之后,她面额肿胀,昏迷数日,若非后来求得良药,险些就此丧命。

阿姐待她的好,一件一件,高洛神又怎会忘记?

“阿姐,你胜似我的亲姐。我至今记得,八岁那年,你为救我,险些丧命。”

高雍容凝视着高洛神,忽走到高洛神的面前,竟跪在了她的面前。

“阿姐,你快起来!你这是在做什么?”

高洛神吓了一跳,急忙扶起高雍容。

“阿弥,阿姐从未求你什么,这一回,阿姐求你了!李穆以北伐之功,这些年间,声望如日中,两年前又借许氏叛乱之机,诛杀对他多有掣肘的陆、朱等人,手段狠辣,无所不用极其。如今我大虞,已经无人能够制他了。朝廷之事全由李穆操纵也就罢了,迟早,这下,也会变成他李氏的下。”

“阿姐……大司马应当不会如此……他若有心谋逆,两年之前,便不必接回你和登儿了……”

高洛神喃喃道。

虽是在劝解高雍容,但语气却带着犹疑。恐怕就连她自己,也是心存疑虑。

高雍容冷笑一声。

“阿弥,你平日深居简出,如何知道人心叵测?他数次北伐,你以为他是一心想从胡虏手中为我大虞收复故地?不过是在聚拢人心,积聚声望罢了!元帝南渡以来,知人心向背,便借北伐之名,博取声望,再行打压对手之事,这种行径,当年的许家、陆家,这些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哪家又没有做过?便是我高氏,鼎盛之时,叔父身居高位,名满下,契机不也是因我高氏子弟对羯一战而立下的汗马功劳吗?”

“大虞如今虽偏安江左,但萧氏国祚,却已延续两百年之久。两百年来,多少人觊觎皇位,企图取而代之。任他是宗室贵胄,或门阀士族,你可曾见到,有谁成事过?皇室血脉,上承于,尊贵又岂容寻常人淆乱!”

言及此,高雍容挺直了肩背,目光之中,隐隐透出傲色。

“何况这个李穆,出身寒门庶族,本不过一边鄙之地的伧荒武将,他如何不知,倘没有积出足够的声望和势力,贸然篡位,以他的出身和资历,如何能压服人心,坐得住这位子?”

“那时他是自知声势未满。何况有许氏前车之鉴,这才没有立即行那篡位之事。否则平定许乱之后,他为何迫不及待,借故又诛杀了逸安从兄等诸多反对他的士族名士?还不是因为陆朱对他诸多掣肘?如今他又不顾朝臣反对,一意孤行,大张旗鼓,定要倾举国之力,以大虞国祚为赌,冒险再次北伐。我若所料没错,待他事成归来,便是我孤儿寡母的穷途末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高雍容双目渐渐泛红,泪光点点。

“阿弥,阿姐求你了,你就当是在助我一臂之力,答应了吧!”

“阿姐……我便是嫁了他,又能为你做什么?”

半晌,高洛神低声问道,声含无力。

“他能扶登儿上位,便也能废燎儿自立为帝。废立不过全在他一念之间。阿姐想着,他既倾慕于你,你若嫁他,有了联姻之亲,加上借你之力从中转圜,日后李穆即便效仿许逆做出移鼎之事,我孤儿寡母,不定还能求个平安,安然终老此生,否则,他岂会容我母子?只怕到时,死无葬身之地!”

高洛神螓首低垂,身影如同凝固住了,一动不动。

高雍容注视着她,也未再开口话。

身后忽然响起一阵细碎的脚步之声。

高洛神循声转头,见自己那个十岁的外甥萧珣,穿着一身的龙袍,从后殿一扇门中奔了出来,奔到她的面前,跪了下去。

“姨母若是不肯救我,登儿便不起来了!”

幼帝语带稚音,双手紧紧攀住她的衣角,睁大眼睛,仰头望着她,双眸一眨不眨。

***

一个月后,隆元二年的暮春,为了李穆准备已久的北伐大事能如期发兵,高洛神几乎是在仓促之间,完成了和他的婚事。

无疑,这是一场全城关注的盛大婚礼。

一个是高门贵女,才貌无双。唯一一首流传出去的少女时与族中诸从兄弟共同进学时所作的怀古之诗,至今仍被坊间传抄。

一个是大司马,普通南朝饶心目中,代表着南人血气和无上荣光的战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冗长婚礼过后,高洛神一身嫁衣,独自坐在大司马府那间专为今夜而铺的洞房之中,静静等待着自己生命中第二个丈夫的到来。

但即便这样,阿七叔还是心翼翼,命驭人驱得慢些,再慢些。

因前两日,洛神在家中秋千架上不慎滑摔下来,所幸架下芳草如茵,是片春泥软地,当时虽晕厥了过去,但很快苏醒,并无大碍,连皮肉也没擦伤。

但也吓得阿七叔不轻。

故今日,拗不过洛神要出来,路上自然万分谨慎,唯恐她又有个闪失。

当时摔了醒来后,洛神觉得脑瓜子有点痛,人也迷迷瞪瞪的,仿佛脑袋里突然塞了团浆糊进去,模模糊糊,记得做了个什么梦。

可是任她怎么想,又想不起来。

就好像在一片满是迷雾的林子里迷路聊感觉,很是烦人。

当时她捧着脑壳,想了片刻后,就撒开不管了。

因为比起这个意外,她还有更烦心的事情。

系在犍牛脖颈上的那枚金黄色的铜铃,随了牛车前行,一路发出悦耳的叮当叮当之声,仿佛在提醒着她,车厢外春光烂漫,正当行乐。

洛神根本没有这个心情。

她愁眉苦脸,一只略带肉肉的玉白手撑着巧漂亮的下巴颏,支肘于望窗之上,渐渐地出起了神。

记得去年这时节,为了庆贺自己年满十五,母亲还在白鹭别庄里,为她举办了一场曲水流觞。

当日,整个建康城里士族门第的闺中少女几乎全部到来。

连数年前已嫁作东阳王妃的阿姊,也特意从东阳郡赶了回来,为的就是庆贺她的及笄之礼——女孩儿一生中被视为仅次于婚礼的最重要的一个仪式。

清流萦绕,临溪濯足,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当日纵情嬉乐的一幕,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只是没过多久,周围的事情,便一桩一桩地令人愁烦了起来。

先是有消息来,北方羯胡当政的夏国虎视眈眈,正厉兵秣马,意图南下吞并江南。从去年下半年起,身为徐州刺史的叔父高允便带着堂兄高胤北上广陵,募兵备战。

南北战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祸不单校这种时候,宗室临川王又在去年秋叛变。叛军一度攻占了整个赣水流域。

外戚许家,当今许皇后的父亲许泌,领命前去平叛。

平叛进行得并不十分顺利,陆陆续续,至今已经打了快半年了。

这些还没完。位于最西南的交州,也跟着不太平了。

原本一直附于大虞的林邑国,王室内部发生动荡,林邑王逃到交州,向洛神的皇帝舅舅兴平帝求助。

属国生乱,作为宗主国的大虞,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兴平帝便派了一支军队过去,帮助林邑王恢复秩序。

那支军队,到现在也还没回来。

兴平十五年,仿佛注定了,是个多事之秋。

大虞的北、症南,同时生乱。父亲身为中书令,掌宰相之职,坐镇中枢,佐理朝政,统筹调度,应对三方,劳心劳力,辛劳程度,可想而知。

已经不止一次,洛神见到父亲书房里的灯火亮至深夜。有时甚至和衣在书房里草草过夜,不亮起身,又赴朝会。

她心疼极了,可是又没有办法,心里只盼望着,那些男人打来打去的可恶战事,能早点过去。

她盼着父亲能轻松些。像她时候记忆里那样,和三五友人持麈聚坐,饮酒闲谈。他大袖高履,潇洒飘逸,高氏风流,下尽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终日为朝事所累。已经多久,洛神没有见到父亲展颜舒心笑过了?

这也是为何,前两日摔了后,她执意不让下人告诉父亲的缘故。免得他多挂虑。

“娘子,渡头到了。”

阿七叔的声音响了起来。

车门被打开,阿七叔的慈爱笑脸出现在了车门口。

洛神这才惊觉,牛车已经停下。

阿七叔亲自为她放好踩脚的杌子。

同行的两个侍女琼树和樱桃,不待吩咐,立刻过来。

琼树扶着洛神。

樱桃蹲下,扶着杌子。

其实洛神完全可以自己下车。甚至不用杌子踩脚,她也能稳稳当当地跳下去。

可是阿七叔不会给她这样的机会,何况前两日,她刚从秋千架上滑摔了下去。

洛神便这样,被琼树和樱桃一上一下,伺着下了车。

渡口已经停了一艘彩舫。

洛神上了船,朝着白鹭洲而去。

白鹭洲位于城西江渚之中,从渡口进去,中间要走一段水路。每年的春,洲畔会聚来很多白鹭,故这般得名。

洛神的母亲清河长公主萧永嘉,这几年一直长居于白鹭洲的白鹭别庄里,不大进城。

别庄是先帝赐给她的一处宅第。洛神的皇帝舅厩基后,因为和长姊感情亲笃,又赐了许多珍宝,内里装饰得极尽奢华。

洛神这趟过来,就是去看母亲。

她站在船头,迎风眺望着前方白鹭洲的方向。

今江上风有些大,驶离渡口之后,船摇晃得有些厉害。

阿七叔跟在她的边上,跟得牢牢,仿佛她还是个三岁孩,一不心就会掉进江里一样,嘴里不停念叨,非要洛神回到船舱里去。

洛神叹了口气,乖乖进了船舱。

船抵达白鹭洲,洛神乘着抬舆到了别庄,母亲却不在。

仆从她去了附近的紫云观。

时下道教盛行,民间盛行师教。士族皇族中人,也不乏信众。

譬如陆家柬之兄弟,人人名后缀了“之”字,便是因为柬之的父亲陆光奉道的缘故。

紫云观是皇家敕建女观。观主了尘子五十多岁了,据炼丹有道,看起来才不过四十出头的样子,也会下棋赋诗。母亲久居洲上,时常去观中和了尘子下棋论道。

洛神只好又转去紫云观。

路不远,很快到了。

萧永嘉正和了尘子在下棋,听到女儿来了,忙起身出来。

了尘子在一旁随着,见到洛神,甩了下手中的拂尘,笑眯眯地向她合十行礼,十分殷勤。

不知道为什么,洛神就是不喜欢这个白面老道姑。

反正这下,连见了皇帝舅舅,她都不用行礼,自然更不用理会自己讨厌的人。

她没理睬老道姑,只平了萧永嘉的怀里:“阿娘,女儿前两日摔了!”

萧永嘉比洛神父亲高峤了五岁,二十岁的时候生了洛神,今年三十六岁了,但看起来还非常年轻。

一身飘逸道袍,更衬得她异样的美貌。和洛神站一起,她是年长些的姐姐,恐怕也是有人相信的。

尤其是和年不过四十便两鬓生霜的父亲相比,母亲的年轻和美丽,总会让洛神不自觉地同情起父亲——虽然她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了,母亲会和父亲决裂到这样的地步,公然长年分居,不肯回城,以致于全建康城的人都在背后笑话父亲,相公惧内。

这大概也是父亲这一辈子,唯一能被人在后背取笑嚼舌的地方了。

萧永嘉对丈夫不闻不问,但对女儿,却是极其疼爱,闻言吃了一惊,急忙抱住她:“可还好?摔到了哪里?怎不派人告诉我?”

喜欢春江花月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春江花月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