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蜜芽的七十年代 > 第 93 章

蜜芽的七十年代 第 93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03:04:5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是防盗, 没买够, 不要问我为啥是防盗不要暴躁不要难过不要着急 这位就是顾家四媳妇苏巧红的娘。

本来这老顾家的事和她老苏家也没什么关系,又不让她家出鸡蛋馍馍的, 犯得着她在那里咸吃萝卜淡操心,可她心里记挂着自己女儿啊。

她这辈子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儿子, 自己觉得自己是老苏家的大功臣,耀武扬威得很, 每每和人说起, 都是一嘴一个“当初我生我大蛋的时候如何如何,当初我生我二蛋的时候如何如何, 当初我生我三蛋的时候如何如何”, 大蛋二蛋三蛋那都是她的宝贝疙瘩蛋。

到了她闺女, 嫁到了老顾家,上来就生了两个带把儿的, 她觉得自己闺女这是有福气, 这是肚子争气!一撇腿儿就是一个大胖小子啊,你们能吗?

结果如今,她手里攥着这红鸡蛋, 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我闺女生的那都是大胖小子,而且还一口气生了俩, 她老顾家都不知道送个红鸡蛋,怎么如今, 那瘦巴媳妇才生了个丫头片子, 竟然值得送什么红鸡蛋?”

瘦巴媳妇说得是童韵, 她生得腰粗体壮,干农活有力气,看不上童韵这样的细瘦白的,便说是瘦巴媳妇。

“娘,我婆婆可喜欢那丫头片子了。”

其实苏巧红本来心里就窝着点火,只是全家都喜欢那小丫头,她不好发作罢了。如今到了娘家,一边帮着娘在那里剁大白菜,一边嘴里絮叨:“你不知道有多宝贝那丫头片片子,他大伯捎来的麦乳精,我家牙狗儿连尝尝什么味儿都不能,全都给送到老五媳妇屋里去了。”

“麦乳精?”苏巧红娘可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一个眼两个大:“那是啥?”

“我听说那是个好东西,咱村里人都没见过,营养着呢,比肉都好吃,比糖都甜!”其实苏巧红也不知道什么味儿,就猜着,肯定比肉好吃,比糖好吃,比什么都好吃。

“这好东西,就给那丫头片子了?一个丫头片子也值当用这好东西?!”苏巧红娘用围裙擦着手,在那里瞪大眼问。

“值当着呢!”苏巧红有气无力地说:“我婆婆和你可不一样,人家不稀罕孙子,就喜欢那瘦巴丫头片子!我估摸着,这是咱明面上能看到的,暗地里,还不知道给她吃了多少好东西呢!”

苏巧红娘在那里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忽然就抬起那宽大粗壮的屁股。

“走,别剁菜了,回去你家瞧瞧!”

“瞧,瞧什么?”苏巧红一脸懵。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软蛋,傻货!”苏巧红娘恨铁不成钢:“你可是一口气生了两个胖小子的,你有底气,不怕那老妈子!你现在就回去,我陪着你回去,我可得去找那老妈子说道说道,有她这样的人吗,放着大胖孙子不疼,非疼什么丫头片子?那丫头片子能给她养老送终吗,丫头片子能给她摔盆咂罐吗?丫头片子都是赔钱货,疼也白疼,这顾老妈子就是个榆木疙瘩不开窍,我找她评评理去!”

“哎——娘,你别介啊,这事说不通,人家就认这个理!”

“怎么说不通!你别管,你到时候就给我看着,也好好学学,看你娘怎么对付那老蠢货!”

得……苏巧红看她娘发火了,也没敢说什么,就跟在她娘回头赶紧往家赶。

她娘也是很厉害的人物,想当年还是媳妇那会,和自家婆婆吵架,吵得全村的人都听得见响声,再后来生产队分粮食的时候,因为她觉得分得自己粮食少了,直接撒泼躺生产队门口不走,最后没办法,大队长只好对给了她一点。

可以说,苏老太太,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物,自打嫁人后开启了骂街掐架的功能,便再也没有输过阵。

苏巧红当下心里也是暗暗地期盼着,也许自己这能干的娘能给自己找回点好处?

这个时候的她忽然就想起,昨日在家里打扫的时候,仿佛粪坑里有刚扔的山雀骨架子。

山雀肉啊,可怜她家牙狗都没尝过味儿,就这么被童韵给享受了,想想就气得肝疼。

看来是时候闹腾一场了!

苏巧红娘家是红旗生产大队的,和大北子庄生产大队是邻居,就隔着一条土路。苏巧红娘在前面气哼哼地走,苏巧红在后面紧紧跟上,一路上碰到了人,都过来打招呼,脸上笑着问:

“你家那大胖闺女长得真不赖!”

“红鸡蛋收到了,好吃!替我谢谢你家老太太了!”

然而这些话无异于在戳火。

谁家大胖闺女,那是她家的,那是瘦巴媳妇生的!

至于什么红鸡蛋,那更是心疼啊,她家牙狗儿如今也吃鸡蛋,一天抠抠索索的也就吃一个鸡蛋,想多吃都不能,结果呢,童韵那么大人了,出了月子竟然还能吃鸡蛋?

她在这里驴X刮碱,人家在那里大车撒油,这是什么世道啊!

于是这搓火的娘俩,一口气都没停,直接奔到了老顾家门前。

“亲家,在家吧?”这个时候傍晚了,各家厨房冒烟了,应该是在家。

别看苏巧红娘风风火火地来了,其实真到了人家老顾家地头上,她还就开始客气起来了,至少表面上没露出什么不高兴来。

之前大队里带着大家伙一起背**语录,不是就有一句“战略上要蔑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么?苏巧红娘不懂什么战略战术的,她只听说,这句话意思就是,做什么事得讲究方法,对什么人用什么办法!

顾老太太从灶房里钻出来,见了苏老太太,一下子没弄明白这来意,便笑着说:“在呢,正做饭呢,吃了吗?来来来,进屋坐坐,等会一起吃吧。”

这年月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吃了吗,毕竟民以食为天,大家都吃不饱肚子。关心下亲戚的肚皮问题再顺便解决下吃饭,那就是对亲戚最大的客气了。

“没吃呢!”苏巧红娘阴阳怪气地笑:“我这是赶饭门来了,要不惹人厌呢!”

“这话说哪里去了,快坐下,等会开饭,咱一起吃。”

说着间,顾老太太忙吩咐四儿媳妇:“巧红,还不赶紧给你娘倒杯水喝。”

苏巧红忙答应了一声,滴溜溜地去厨房倒水了。

别看她在娘家的时候也气愤了一把,可是来到了婆家,看到了顾老太太,之前鼓起的勇气顿时烟消云散了。

顾家到底是大北子庄大队的殷食人家,婆婆虽然有些偏心,可其实比起其他婆婆还是要好多了,顾建党这个人也不错,对自己挺好,况且下头还有两个大胖儿子,若真是闹腾起来,她也心里发憷。

而这边两位老太太进了堂屋,坐下来,便开始嘘寒问暖起来了。

“这红鸡蛋,可真喜庆啊!我一看就喜欢,这阵子家里的鸡实在是赖,只抱窝不下蛋,我也摸不着个鸡蛋吃,如今看着这鸡蛋,可算是解馋了。”苏老太太摩挲着那鸡蛋在怀里,笑呵呵的这么说。

“这个不用急,多养养,总是能下蛋的。”苏老太太哭穷说没鸡蛋吃,顾老太太可没有送她几个鸡蛋的意思,直接让她回家继续养鸡。

“哎,就算养好了鸡下了蛋,我哪舍得吃呢,下面几个大孙子,一个个盯着鸡蛋流口水呢!咱这做奶奶的吧,什么都舍不得吃,只恨不得都留给乖孙子,你说是不是?”苏老太太慢悠悠地把话往下引。

“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各人有各人的福气,以后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忙活了一大辈子,怎么就不能吃个好的了,再不吃,怕是都要进棺材了。”顾老太太这方面是想得开的,所以麦乳精一罐子给童韵补身子,另一罐子当然是给自己补了——谁眼巴巴地盯着她的食儿,她就偏不让那人如意!

“这可说得不对了!”苏老太太拉下了脸:“家里有壮劳力得干活,有小娃儿得长身体,哪有咱们吃的东西啊?”

“没办法,我家儿子孝顺,媳妇也体贴,他们都说我应该吃好的,家里好东西都留给我吃。可能各家情况不同吧,儿子和儿子不一样的。”顾老太太满脸欣慰地这么感慨。

听了这话,苏老太太一下子气得胸口突突的。

这是啥意思,当她傻啊?她是个睁眼瞎可不是个傻子,不就是说她顾老太的儿孙孝顺把好吃的都给顾老太,自己的儿孙不孝顺所以自己轮不上吃吗?!

“我家儿子孝顺,媳妇也孝顺,大孙子更孝顺!”她不甘示弱。

“对,你家儿子孝顺,媳妇孝顺,大孙子也孝顺。这不,养出来的女儿,嫁来我家,更孝顺!”顾老太太笑呵呵地这么说。

苏老太太听得更气了,眼前发黑,只恨不得扑过去咬顾老太一口。

不过多年的耍泼斗争经验告诉她,这事不能这么来——毕竟在人家地盘上嘛。

“我女儿是好,那当然是好!我苏家出来的女儿,哪能不好,这不,才进门几年,先抱了一个大胖小子,再抱一个大胖小子,这是给你老顾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

自打这苏巧红嫁出去一口气两个大胖儿子后,她在她们红旗公社走起路来腰板更直了,传出去的话都是,我家里还有个小女儿,那也是一撇腿就生大胖小子的命,可得挣个大聘礼!

“是,两个小子呢!”顾老太太心里却冷笑一声,两个臭小子啊!

“对,两个小子呢!”苏老太太瞪大眼,再次强调,那不是两个丫头片子,那可是两个小子!

“嗯……”顾老太太已经失去和苏老太太说话的兴致了,这也太没劲了,有什么事儿你就挑明了说,跟我绕什么圈子,当下也就随意敷衍着。

苏老太太见她竟然不当回事,忍不住再次说道;“俗话说的话,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当了人家儿媳妇,就得是生儿子,不生儿子是不行的。咱们这些当婆婆的,也得盯着点,让底下媳妇生儿子。如果媳妇不生儿子,咱们可就对不起列祖列宗,以后死了,都没脸往祖坟里埋,知道不?祖坟都不好意思进!要不然你想怎么着,等进了祖坟,见了上面的老祖宗,说我没能给老顾家生几个大胖小子,咱老顾家断子绝孙了,你说你能有脸不?要生就得生小子,那才是添丁进口的事,你说万一生个闺女,那叫生孩子吗?那不是给咱家生的,那是给给人家生的!”

苏老太太在这边滔滔不绝唾沫横飞,顾老太太意兴阑珊眼瞅屋顶。

苏老太太见顾老太太根本没当回事,忍不住再次开口:“你啊,别看是个小学老师,但论起里面的理儿来,未必有我门清,你啊就是识字识得迂腐了,而我,我娘家从好几辈前就住在咱红旗公社,我是眼瞅着——”

苏老太太还要继续开始她的唾沫横飞,而就在这个时候,顾老太太却忽然伸出手,啪的一下子,打在了苏老太太大腿上。

“哎呦喂,这大冬天,竟然有个蚊子在这里叫唤,我打,我打死你!”

“你回来了?”旁边的童韵喂奶后,也是有些乏了,便睡在女儿身旁,恍惚一睁眼,就看到自家男人正对着女儿傻看呢。

“嗯嗯,刚回,你要喝水不,我给你倒,还是要吃点什么?”顾建国不着痕迹地按了按鼻子。

“刚才那是怎么了,看你看着咱闺女的那目光,就跟看到八辈子的情人一样!”童韵看着自家男人,有些莫名发酸,不由斜眼瞅他这么说道。

顾建国看童韵躺在被窝里,润白的小脸儿泛着红晕,略显凌乱的乌发铺在枕边儿,因为刚睡醒而朦胧惺忪的睡眼带着些许慵懒的性感,而那一双清凌的眼儿,斜斜看过来,半分嗔怪,半分笑意的,一时竟觉胸口荡()漾。

当下看看外面院子里没人,凑到炕头,低头轻轻亲了下童韵的脸颊:“你快些好起来吧……”

后面的话他没说,不过童韵自然是明白的,不由再次睨了自家男人一眼:“你过去娘那边,娘说啥了?”

顾建国想起娘的话,连忙向媳妇汇报:“咱娘给咱闺女取了名字。”

童韵对这位小学老师的婆婆一向是敬重有加的,她听顾建国说过,自家婆婆以前是大户人家的陪读丫鬟,些许认得字,却饱受压迫,后来逃难来到这里,嫁给了公公。

不过她总觉得,婆婆这个人说话的气度,偶尔言语中的见识,可不是一个大户人家丫鬟的格局。

当下忙问道:“取了什么名字?”

顾建国笑着道:“取了个小名叫蜜芽儿,大名叫顾绯。”

“蜜芽儿,顾绯……”童韵品味着这两个名字,小名字自然是朝气蓬勃甜蜜蜜的味儿,大名简洁大方,却是美极了。

绯,透着一股子绚丽的美感,偏生又暗喻了红色。

新中国是红色的,这个绯字虽然够美,却也不出格。

当下她实在是满意极了:“娘取的名字,就是好。”

说话间,低头望着睡颜甜美的女儿:“以后,你就叫蜜芽儿了,我的乖乖蜜芽儿。”

顾建国看看娇艳的媳妇,再看看乖巧萌软的女儿,只觉得自己这辈子别无所求,当下脱了鞋上炕,钻进被窝,抱住媳妇在怀里:“咱娘说了,要给咱蜜芽儿好好办个满月礼。”

“好好办?还是算了吧,现在这年头,大家都不富裕,我爹那边又在被调查……”

“别管那么多,一切听咱娘的就是了。咱娘说要办,谁拦得住?再说了,你爹那边被调查又怎么样,嫁到咱们家,就是咱们家的人了,咱可是烈士家属家庭,谁敢找咱们麻烦。”

童韵的爹,是首都医院里有名的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因为早期曾经出国进修过,家里留有一些医学方面的外文书籍,不知道怎么就觉得不好,又被调查了。这还是前几个月的消息,现在还没个结果。

按理说童韵这成分,根本进不了烈士家属这种门第的,毕竟这是一个维出身论和血统论的年代。不过好在,大北子庄地处偏僻,这里的气氛远没有外面那么热火朝天。几辈子的老农民了,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谁管那三七二十一的,童韵这下乡的知青来了村里,人能干,心善良,又能识文断字,偶尔还能帮着给大家看个头疼感冒的,时候一长,大家都喜欢。

其实说到底,童韵这成分不好,不就是因为她爹是医生吗?听说不光是医生,还是首都那边的大医生呢!乡下人单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医生不是治病救人的吗,大医院的大专家那更是治病救人的,怎么就成了坏人了呢?

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毕竟这世道,连老师都可以被打成臭老九,还有什么不可能!

反正他们知道,童韵这闺女,是个好闺女。

后来顾建国和童韵搞了对象,不光是顾老太太高兴,村里其他人也都喜欢。

陈胜利帮着打了报告,上面审批了,总算顺利领了结婚证。

不过童韵对于自己的出身可是心里明镜儿似的,所以处处小心,凡事低调,并不想给老顾家招惹事端。

现在听自己男人这么说,想想,也就舒了口气。

“嗯,我听娘的。”

***

傍晚时候,一家大小十六口围在一处吃晚饭,这是老顾家难得团聚的时候。

四个儿子平时都是队里干重体力活挣工分,四个儿媳妇稍微轻松一些,不过也都是实打实地拼力气,平时四个儿媳妇下了工就赶紧回来洗衣服做饭喂鸡打扫,忙得很。就连顾老太,虽说一把年纪了,可每天都要在村里小学给孩子上课,上午三节课,下午再三节课,雷打不动。忙活完这些,她抽空还会教孩子们唱个歌啊背个诗的,都是诸如《东方红》《不忘阶级苦》《大海航行靠舵手》这种外面的流行歌。

顾老太太拿起筷子,还没忘记坐月子的童韵:“老五媳妇那边吃了吧?”

二媳妇陈秀云一边利索地给自家小儿子围上围兜,嘴里说:“刚我端过去一碗红糖水鸡蛋,还熬了点小米粥,外加油馓子。”

说到这里,她才想起这事还忘记给婆婆提:“我娘家刚才送过来的,说这撒子还是中秋节时候留下的,没舍得吃,这不是正好赶上咱家添了喜,就给咱送过来了,说这个油水大,吃了下奶。”

油炸撒子那可是个好东西,是用精细白面和了面,发好了,再拧成细麻花放到锅里炸出来的,香喷喷的好吃。这年头,谁舍得用油来炸这玩意儿,所以金贵得很。

陈秀云娘家是大北子庄生产大队过得好的,陈家兄弟几个都有出息,堂兄弟那边陈胜利还是公社的大队长,这才能攒下点油炸撒子,要不然一般人家谁能有这个。

顾老太太听着点头:“这玩意儿好,吃着下奶,赶明儿见了你娘,好好替我谢她,再把咱家攒着的鸡蛋多涂几个红的,给你娘那边送过去。”

陈秀云听了噗嗤笑出声:“娘,瞧你这话说的,你和我娘都是几十年老交情,说这话,她估计都得笑话你忒见外了。至于红鸡蛋,赶紧的,收着吧,回头咱家蜜芽儿满月,还是有的送呢!”

顾老太太想想也笑了:“你娘那抠门惯了的,不知道怎么攒下来的!”

“说得可不是,我那小侄子好几次嚷着要吃,我娘掐出一小根根给他解馋,愣是没舍得让吃!”

当下也就不提这事,大家伙继续吃饭,不过是红薯干饼子和玉米渣粥,再配上山里捡来的凉拌野木耳,自家腌的咸菜疙瘩,不过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偏生旁边有个苏巧红,她是食不下咽,满心里在那琢磨事儿。

惦记着那麦乳精,足足惦记了两天功夫,她也忍不住和自家男人提过这茬,结果男人一愣,之后瞅着她,开头果然是:“我娘一个人拉拔我们五个不……”

剩下的话,她一摆手,赶紧让他别说了。

千万别说了,这话听得都能磨出茧子来!

在丈夫那里碰了壁,她又犹豫了两天,终于在艰难地咽下一口剌嗓子的干饼子后,决定开口拼一拼,不为其他,只为了自家那八个月的牙狗!

“娘,有个事,我想说下……”她鼓了三天的勇气,在张开嘴那一刻,变成了蚊子哼哼。

“怎么了,说。”顾老太太依然淡定地喝着粥,嘴里随口仍了句。

旁边的顾建党,猜到了自家媳妇想说啥,拼命对她使眼色。

别人都没事,怎么就她多事?其实嫂嫂们说的也没错,臭小子家的,都八个月大了,想什么麦乳精?上面几个小子,没麦乳精,不也个顶个地壮实?

要他说啊,臭小子,就不该惯着!

苏巧红自然知道咱家男人在拼命冲自己挤眼,不过她才懒得搭理呢,她再次鼓鼓劲儿,终于开口了。

“其实我想商量下,就是那个麦乳精,那个麦乳精吧,不是有两罐子吗,我想着,童韵奶也不少,其实一罐子麦乳精慢慢喝着不就够了?”

这话一出,全家所有人都听懂了,伸出的筷子停下,嚼着的嘴顿住,除了几个不懂事臭小子还在吸溜吸溜喝粥,其他人都停在那里了。

“婶,这一批知青里,有个名字竟然姓童,也是北京来的,我看这资料,父母好像是医院工作的,你看看,可不是和我那五弟妹有关系?”

顾老太太听了,忙叫来了童韵:“胜利刚才说,这一批知青北京来的,有个姓童的,你看看,可别是你本家的。”

童韵听得姓童,顿时心一缩,忙过来细细地问陈胜利,最后听那人叫“童昭”,顿时明白了。

“那是我弟,他怎么也来了?!”

“啊,是你弟?”

童韵咬唇苦笑:“当初我们家必须有一个下乡的,我想着我弟年纪小,比我小两岁的,我就要求过来了,没想到,才几年功夫,他竟然也来这里了?”

陈胜利见她一脸担心,忙安慰说:“没事没事,来咱们大队,这不挺好的吗,都是一家人,正好有个照应。我等会直接把咱这弟弟送过你们这边来吧?”

顾老太太听说,自然是乐意:“那就麻烦你了胜利,把他接过来,今晚我们准备点好吃的,你也过来一起吃。”

陈胜利这几天已经扭过来了,不背领导人语录了。

“婶,不用不用,我这几天接待知青,还一堆事得忙活呢!”

童韵想着能见到自己几年没见的弟弟,自然是牵肠挂肚的,一时坐都坐不稳当,只恨不得时间赶紧过去。尚记得,当初自己下乡时,弟弟才不过十四岁,如今几年过去,也是十八岁了吧?那得长高了不少呢!

顾老太太却没想那么多,她家娶了童韵,因为这世道的关系,还没见过童韵的家人,如今童韵弟弟头一次上门,怎么也得好好招待,当下便叫来了底下几个媳妇。

“秀云,你去捉一只鸡,咱们今天杀了吃肉。”

“菊花,你去拿几个鸡蛋,咱们炒一盘鸡蛋吃。”

“巧红,你呢,去舀半碗白面,再用咱之前攒的干野菜,做个野菜疙瘩汤。”

几个媳妇听说童韵弟弟也下乡了,自然是为她高兴,当下听从婆婆吩咐,各自忙活去了。

童韵听说宰一只鸡,忙阻止婆婆:“娘,可别了,他来就来,家常便饭就是,何必这么折腾?咱家统共就三只鸡,还等着拾鸡蛋呢。”

顾老太太却不是那吝啬人:“如今一家可以养三只鸡,等咱吃了这只,再养个小的就是了。顶多是一段时候没鸡蛋拾,那值得什么!”

说着间,又吩咐童韵:“你先回屋照料咱蜜芽儿吧,等会儿也好让舅舅看看咱蜜芽儿。”

童韵本想也去厨房帮忙,谁知道蜜芽儿却在此时嚎了几声,她知道这是饿了要吃奶,当下忙回去喂奶了。

顾老太太这边又过去里屋,翻箱倒柜的,终于找出来一瓶茅台酒。那酒还是年初童韵结婚时买的,后来怕被人眼馋,再说一瓶也不够分的,没敢喝,就藏起来了。

酒票是县城里大儿子好不容易弄到的,一瓶酒花了八块钱。

童韵不知道自己婆婆竟然藏了个茅台酒还去翻出来了,她搂着蜜芽儿,看着她那粉嫩的小脸儿,想着自家弟弟年少时的种种,又想起几年的别离,自己没法在父母跟前尽孝,真是酸甜苦辣诸般滋味上心头。

前几个月父亲被调查,不知道提心吊胆多少,如今总算是风波过去了,可怎么弟弟又被下放到农村了呢?

正想着,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还有陈胜利欢快的笑声:“婶,给你带来了。”

童韵听得手竟然一抖,连忙掐断了奶,掩好衣服,抱着自家蜜芽儿奔出屋去。

一出门,却见大门处挺拔高瘦的青年,十八-九岁年纪,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里面带着白色的假领子,理着平头,英姿勃发地站在那里。样貌自然还是四年前的模样,只不过比当初看着成熟了,长大了,不是少年,是个青年了。

童昭猛地见到个妇人头上戴着蓝色包巾,怀里抱着个孩子从西屋走出来,开始时还一愣,后来认出,那就是自己四年没见的姐姐。

分离时,姐姐还是个高中生,不曾想四年时间,姐姐已经嫁人了,还有孩子了,含着恬淡温和的笑望着自己。

童昭眼中开始泛潮,鼻子里一酸,几步上前,想伸手抱住姐姐,不过到底是克制住,哽咽地叫了声:“姐!”

童韵却是眼泪一下子流出来了。

“你,你怎么也来了?不是说一家只要下乡一个就好?”

四年的时间,她早习惯了农村远不如城里的环境,也安心踏实地打算在这里过一辈子了,可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她希望自己的弟弟也过来。

童昭看姐姐哭,眼泪也有些关不住,哽咽着道:“咱爸爸前段被调查,差点出事,幸好有个以前的老领导知道了,帮他说话,算是保住了。可是咱爸爸说,咱爸爸说——”

陈胜利到底是见识多,知道这话不宜在院子里说,忙招呼说:“咱这姐弟多年不见了,先进屋,进屋慢慢说。”

顾老太太也反应过来,连忙招呼着进屋了。

童昭从包里掏出来一盒点心匣子,红色花纹的硬盒子,里面装的是北京有名的京八样。

“伯母,这是我父母特意交代要给您老带来的。”

顾老太太拿过来,稀罕得很:“这可是太破费了,亏你父母还特意惦记着我这里!”

当下自是欢喜不尽,她见识多,知道这京八样在北京城也是限量供应的,只有高级干部才能拿供应券买到,哪是寻常老百姓家能够得着的!

正说着,顾家的几个兄弟也都陆续下了工,进来,见到了童昭,自是吃惊不下,又都分别解释了,大家这才知道童韵的弟弟竟然也来村子里了。

顾家几个媳妇还在厨房忙乎,顾老太太看他们姐弟有话说,便先让童昭去童韵屋里,让他们好好团聚团聚。

童昭坐在炕边上,这才一五一十地说起自己父亲的事。

原来童兴华虽然在上次的调查中逃过一劫,可是他自然知道,如今外面闹腾,风雨飘摇,他这个医生根本是做不长久的,身边出事的越来越多了,他怎么可能一直这么庆幸能够幸免。

于是他就向上级提出,领导人在前几年就曾经批评卫生部,说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这之后,医疗人员和设备开始下乡。可是如今看来,下乡人员还是缺少更专业的医疗人员,于是他童兴华,作为首都医院的专家级人物,他想主动下乡,下到最贫苦的地区去救死扶伤。

“咱爸爸被下放到X省耀县了,据说那里贫穷落后,爸爸正好能发挥所长。”

童韵听得不对劲,心想贫穷落后的地方,必然缺少医疗设备,西医和中医可不同,没有医疗设备,一个光杆大夫,怎么发挥所长?不过她很快想明白了。

父亲定然是看出现在的局势很不好,自己留在北京怕是早晚受连累,到时候非但不能治病救人怕是连自己姓名也搭进去,干脆逃避到了落后地区。

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越可能比较太平。

“这样也好,只是太过贫苦落后,也怕咱爸妈他们受委屈。”童韵操心多。

“这也是没办法了,咱爸妈他们说了,先躲过去,哪怕穷点,好歹能过个安生日子,等过几年看看如果可以,再想办法回来。咱爸妈还说,让我也下乡,别在城里了。所以我就来投奔你了。”

“你过来这里也好,咱们好歹有个照应。”

“对了,咱爸妈他们还说了——”童昭沉默了一会儿,有些艰难地说:“他们说,万一他们那边再出什么事,就要和你脱离父女关系。”

“什么?”童韵微惊,脱离父女关系?

“是。”童昭语气有些沉重:“他们脱离父女关系的声明信都写好了,交给了一位朋友,一旦再有点风吹草动,就让朋友把那信登报声明。他们还说,你是女孩,嫁人了,到时候真有什么,这关系也好撇清一些。”

童韵听着这番话,心里不免沉重,她忽然回想起当年自己下乡前,父母对自己说的那番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