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蜜芽的七十年代 > 第 77 章

蜜芽的七十年代 第 77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03:04:5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是防盗, 没买够, 不要问我为啥是防盗不要暴躁不要难过不要着急 麦乳精的事,厨房里四媳妇苏巧红自然是看在眼里。要知道她家牙狗儿这已经八个月了, 她这里奶眼瞅着没有了,牙狗儿该开始吃饭了。

可乡下地方, 能有什么好东西, 无非就是灌点小米汤, 再把红薯干磨成粉糊糊喂孩子。偶尔间弄点萝卜土豆泥的,那算是不错了。顾家算是条件好的, 孩子满周岁前每天都有一碗鸡蛋羹吃, 可是她依然觉得不太好.

前几日回娘家,她娘就问她了,老顾家那么好的条件,就没给牙狗吃个稀罕物牙狗若是有口吃, 好歹也给娘家两个侄子匀一点过去.

于是她回来就和婆婆说着, 看看能不能让城里的大伯问问, 这个小的孩子都吃什么。谁知道这才几天功夫, 大伯哥那边就托了大队长送来了两瓶子麦乳精。

她这边烧着火,那边可是支着耳朵全听到了。

麦乳精,那是好东西,一般人都弄不到, 就是在县委里的大伯哥都费了老大劲儿才弄到的。

整整两罐子呢!

于是苏巧红就盘算着, 一罐子送到刚生了娃的童韵那里, 另一罐子应该送到自己这边吧?

想到自己小牙狗喝上麦乳精后, 那个美滋滋的样子,再想着把那麦乳精挖一些送回娘家,自己娘还有嫂子看着自己那目光, 苏巧红自己都舒服地出了口气。一时脑子里又开始转悠着,当然了,不能给多,就拿个小瓷碗装一点让娘家嫂子尝尝就行了。

苏巧红就这么盘算着,连给娘家嫂子到底多少,以及到时候如何给他们说这麦乳精多么多么金贵,多么多么的营养,这些说辞都想好了。

可是谁知道,盼到最后,那两罐子麦乳精,竟然全都送到了老五媳妇房里。

竟然一罐子都没给自己留下?

苏巧红开始还有些不信,后来支起耳朵再细听,果然就是,全都送过去了!

这下子她心理不好受了,再抬眼看看三嫂子正放锅里贴饼子。

“娘说了,给老五媳妇的干饼子里掺点白面,要不然咱这红薯干饼子太费牙,月子里吃坏了牙,这辈子都遭罪。”

说着间,三嫂子利索地把刚贴好的几个带白面的干饼子单独放到旁边一个小箩里。

苏巧红心里的那个气,终于忍不住了。

她瞅了瞅外面,便开始对冯菊花撺掇了。

“三嫂,你听到了吗,刚才大伯哥托大队长送来了两罐子麦乳精。听那意思,这麦乳精可是个好东西。”

冯菊花贴好了饼子,又麻利地刷了一把锅,听到这话,动作都不带停顿的。

“是啊,好像是个好东西!”

苏巧红本来那句话是想挑事的,谁知道遇到这么一句没心没肺的话,竟然根本不接这个茬,当下也是无语了,怎么遇到这么一个傻的?

不过想想,她还是按捺住了心里的憋屈。

要知道在老顾家,顾老太是顶头老大,平时不说话就算了,一说话,那必然是板上钉钉的,底下几个儿子没有不听的。没办法,人家见识广,又是小学的老师,拿着队里的工分,折算成钱那也是一个月十六七块钱!

有钱有辈分,谁敢说半个不字?

苏巧红可不敢去找婆婆说,到时候婆婆一个眼神瞟过来,淡淡地来一句:还有没有规矩?

她就受不了了。

苏巧红也不敢去找自家男人说,她想都不用想,自家男人开口一定是:娘一个人把我们哥五个拉拔大不容易……

苏巧红当然更不敢去找二嫂陈秀云说。

要知道陈秀云和她那娘家堂兄弟陈胜利,那都是跟着自家婆婆学认字的一串串,是婆婆看着长大的,一个个把婆婆看得比亲娘老子都要重。

自打这陈秀云嫁过来老顾家,她和婆婆就是婆媳二人组,婆婆就是营帐里的元帅专管发号施令的,陈秀云就是按冲锋陷阵的将军,那真叫一个指哪打哪!

苏巧红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发现自己谁也不敢去找,最后只能找上了这老好人冯菊花。

冯菊花这个人吧,脾气好,人也随和,平时笑模笑样的,但是小儿子黑蛋才一周岁,难保心里就没个想法。

还是能试一试的。

于是苏巧红瞅着冯菊花,长叹了口气:“我瞧着咱黑蛋吧,瘦巴瘦巴的,怎么看怎么心疼,三嫂你也该去问问娘,看看能不能允一点麦乳精,好给咱黑蛋补补。要不然别说你这当娘的,就是我这当婶婶的,看在眼里也是心疼。”

这么一番话,可把手下忙碌不停的冯菊花给说愣了。

她想了想,好像这事很有道理,可是再想想,不对啊:“黑蛋是瘦巴,可那是随他爹,他爹就是比起其他几个兄弟瘦啊!再说了,一个臭小子,要喝什么麦乳精?忒糟蹋东西了!”

说完这个,径自出去了。

苏巧红坐在那里“哎哎哎三嫂”要喊住她,怎奈人家根本没当回事。

最后苏巧红呸地冲着灶火吐了口:“这就是个傻子,稀里糊涂的,净被二嫂和娘哄着了!什么叫臭小子糟蹋东西,小子才好呢!臭丫头片子吃这么好,那才是糟蹋东西!”

******

童韵不知道在灶膛前才发生的这事儿,不过她也在盘算着五斗橱里的这两罐子麦乳精。一开始的时候娘放在这里,她没说什么,因为她也怕自己奶水不够,委屈了自家这小家伙。可如今两天过去了,她奶水足得自己往下淌,这下子总算舒了口气。

“这两罐子麦乳精,是个营养东西,补得很,留一罐子在我这里,另外一罐子,你拿咱娘房里去吧。她受了一辈子苦,每天去学校里也费嗓子,让她老人家好好补补吧。”

“咱娘说了,留这里给你补身子。”

童韵望着丈夫,摇头叹:“我这里每天一碗红糖水鸡蛋吃着呢,哪吃得了两罐子麦乳精?这又不能天天吃,就偶尔吃一碗解解馋补补身子罢了,一罐子能吃好久了。再说了,娘对我好,偏疼我,如今我生下咱家闺女,咱娘更是摆明了要向着。咱娘向着咱,上面几个嫂子都是大度的,不会计较这点子事,可是你也应该能看出,四嫂子那人,怕是会往心里去。她家牙狗儿又小,才八个月大,未必不惦记着这点吃食。如今你拿着放到咱娘屋里,随便咱娘怎么吃用,或者几个孙子过去她屋,她给冲一碗,这事看着好看。”

顾建国想想也是,看看自家媳妇那鼓囊囊的地方,再低头看看炕上睡得香甜的小娃儿,到底还是抱起一罐子:“还是你想得周全,那这罐子我就送咱娘屋里,等赶明儿下了工,我去冰上打鱼给你补身子。”

说着间,顾建国也就过去正屋了。

老顾家这院子还是解放前顾建国他爹在的时候盖的,想着家里孩子多,老长一溜儿,四边都是屋子。如今顾老太太独个住在大北屋里,老二顾建军和老三顾建民住在东边各一间,老四顾建党和老五顾建国住在西边各一间。

院子里的雪已经被二嫂扫干净了,顾建国迈进正屋,只见他娘正在那里把报纸往墙上糊。

报纸是大队长陈胜利那里得来的废报纸,沾了面糊粘在墙上,围着炕粘了整整一圈。

“娘,童韵说,她奶挺足的,这个留你屋里,什么时候想吃就喝一碗补补。”

顾老太看着儿子特意抱过来的麦乳精,也就没推辞:“童韵这孩子,素来想事情周全,行,那就先放我屋里了吧。”

顾建国说着间,将那罐子麦乳精放在靠炕头的五斗橱里,之后又关紧了橱门。

“娘,童韵说,让你给想个名字吧。”

顾老太听了,放下那浆糊刷子: “你们自己有什么想法?”

顾建国摇头:“没呢,这不是想着娘给取个名字。”

顾老太想起那惹人怜爱的小东西,一时也是笑了;“我自己生了五个,眼瞅着你们兄弟又生了八个,十三次啊,没一次如愿的,这次总算是有个闺女了!我想着,也不指望这孩子大富大贵,只盼着她这辈子能顺遂无忧,就像在蜜罐里一样,过个甜美日子。不如小名就叫蜜芽儿吧?”

“蜜芽?”顾建国想着这两个字,真真是带着一股子甜蜜蜜蓬勃向上的味儿,当下点头:“好,那就叫蜜芽儿。”

“至于大名,我倒是想到一个,就叫斐吧。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顾斐?”

“对。顾斐,也可通假为绯,寓意为红色。”

顾老太太打心眼里并不喜欢乡间惯常用的娟儿啊秀儿啊花儿的,不过还是要想到如今外面那热火朝天的闹腾,是以退一步,想着还不如叫绯,寓意么,那就是生在红色的红旗下了。

顾建国想了想,最后终于道:“娘,我看,要不然还是叫绯吧,红色,红色好。”

顾老太太自然是明白儿子的意思,点头:“嗯,说得对,红色好。就叫顾绯吧。”

于是这名字就定下来了,顾建国又和顾老太太说起这满月酒的事。

这年月,大家都不富裕,满月酒自然是能省则省,可是给亲戚邻居的红鸡蛋,却是少不了的。所谓的红鸡蛋,就是把家里鸡蛋染红了,分给亲戚朋友,这是给人报喜的意思。

顾老太太听了,却是有些不高兴:“才送个红鸡蛋?也未免太亏待我这小孙女了,怎么也得连带送个喜馍馍!”

顾建国听着有些为难:“娘,这喜馍馍可不好办,家里的精细面也就只剩那点了,怎么一分散,咱后头日子怎么过?”

可是顾老太太却道:“把高粱面掺点精细面,做成喜馍馍,走得好的亲戚朋友都分点。”

她老顾家终于有个宝贝闺女了,怎么也得有点排场。

老太太说话,一锤定音,再没什么让人质疑的余地,顾建国没法,也只好先这么着了。

谁知道顾老太太却伸开她那保养得还挺好的手指,慢腾腾地道;“你瞧,这不是吗?”

苏老太太看到顾老太太那白净的手心里有一个黑色什么,正待凑近了细看,顾老太太却一下子扔旁边了。

“一个臭气哄哄的蚊子,有什么好看的,赶紧扔了。”

说完这个,她抬头笑呵呵地说:“亲家母,刚才你说什么来着,继续说?你好像是说红旗公社?红旗公社怎么了?这两年收成不好?”

苏老太太黑着脸,撇着嘴,不言语。

苏老太太和顾老太太可不同,虽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可顾老太依然是白白净净的人,看着挺文雅的,就连那手都是秀气好看,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的。衣服虽然也是深蓝色衣裳,也没什么特别的,可那剪裁怎么看怎么好看。

你如果说顾老太这不是个村妇,而是个官家太太,都有人信的。

而苏老太太完全不同了,小马扎似乎撑不住她那壮硕的躯体,一双手上布满了老树皮一样的松皮,脸上乍看就是凸起的颧骨泛紫的嘴唇还有那带着黑斑的脸皮。

这样的苏老太太一旦黑下脸来,泼妇相全露出来了。

看着这张脸,你甚至可以想象当年她是怎么掐着腰和大队长较劲和邻居老太婆干架。

“亲家啊——”老半天不说话的苏老太太再次开口,那语调和之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显然她换了一种战略。

“嗯?”顾老太太在扔了刚才那个“黑蚊子”后,好整以暇,含笑等着。

“这红鸡蛋这么好,可真真是大舍财,咱老五那边一定添了个大胖小子吧?”

“是个闺女。”顾老太太笑着说。

“什么?闺女?”苏老太太瞪大了眼睛:“一个闺女,竟然值当的发红鸡蛋?”

“怎么就不值当了?”顾老太太声音慢腾腾的,那笑也已经收起来了。

“一个闺女,怎么就只当发红鸡蛋了?”苏老太太已经坐不住,要站起来了。

“闺女怎么了?”

“一个丫头片子,哪比得上大胖小子?我闺女给你加生了两个大胖小子,两个啊!”苏老太太几乎在跺脚:“生了两个大胖小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是咋对她的?你给她发过红鸡蛋吗?”

“哟,生了两个大胖小子,那怎么了?”顾老太太好笑地嗤了声。

看着顾老太那样儿,苏老太彻底被激怒了,一脚直接踩在了马扎上。

“姓顾的,我告诉你,别以为你是个人民教师就可以不讲理了!我告诉你,在咱们农村,在咱们公社,谁家媳妇要是一口气生两个大胖小子,那就是功臣,那就得吃香得喝辣的,那就得婆婆好好给我伺候着!我闺女来你家,生两个大胖小子,你给她发过红鸡蛋吗?你不给发,行,我只说你家穷,发不起!可是现在呢,你竟然去给个丫头片子发,你这算什么玩意儿?一个丫头片子,值当的吗?”

顾老太虽然说脾气好,可也不是泥捏的,听到这话,冷笑连连,嘲讽满脸。

“你以为生个大胖小子就牛了?也是,你苏老太这辈子憋足了你吃奶的劲儿,生了三个闺女才又憋出三个儿子!这辈子你也没其他本事,就是生了三个儿子,这就牛大发了,这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我就牛气怎么了?我三儿三女,你去红旗公社打听打听,我这辈子怕过谁?”

“姓苏的,我也告诉你!”

这下子任凭修养再好的顾老太都有些怒了,关键你提其他的都行,非得提什么三个女儿,这不是戳人心窝子吗?我顾老太吭哧了一辈子生了个五个儿子都没见个女儿!

“我顾老太这辈子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睁眼瞎不识数是吧?你掰着你的手指头给我一个个地数,数一数五个到底是多少,是不是比你三个儿子多?!嗯,是不是比你儿子多?”

顾老太一口气直接站在了小木凳子上:“我生了五个儿子,那又怎么样,没一个闺女!我可就稀罕闺女了,臭小子,我顾老太根本没稀罕!”

“儿子算什么东西,我家一口气站出去,全都是儿子,我五个儿子八个孙子啊!你拿出你两只手都数不清还得加上你那崴了的脚趾头一起数!你以为大胖儿子就是什么好东西吗,在我家,这根本、不、值、钱!”

顾老太虽然平时看着还像个文雅人,可是这年头在乡间混的,又是个寡妇,谁是吃素的啊?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她顾老太能在大北庄生产大队有今天的地位,可不是说只凭个软弱好欺负人民教师身份!

“姓苏的,你别给我扯你那歪歪理,这不是在你苏家,这是在我顾家!我顾家,我顾老太说了算,轮不到你说话!顾家的儿子就是不值钱,女儿就是金贵,那又怎么了?你有本事你别让你女儿嫁到我家来啊?来了我家,就得听我的!”

顾老太太激情昂扬,说得那叫一个口若悬河。

这可是教了二十多年书的老教师啊,解放前是私塾女先生,解放后是人民教师,站在讲台上一口气上三节课都不带停一下的,如今若论起掐架,她还能输给一个乡间泼妇?

输了阵,都对不起那声顾老师!

苏老太听到这番话,简直是气得嗓子冒烟胸口扑扑扑地鼓,她生了三个儿子,可顾老太生了五个儿子竟然还嫌弃?她如今有三个大胖孙子了,可是顾老太竟然有八个,八个!

“你,你——”苏老太恨不得直接扑过去掐:“你这讲不讲道理了,你这还像个人民教师吗?你竟然和我这个不识字的吵架?你有没有一点身份!”

吵架输了阵,苏老太开始借西山之石填海,攻击顾老太的身份。

顾老太冷笑一声,正待说话,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动静。

“妈,这是咋啦,谁和你吵架了?”

说着间,只听得脚步声,紧接着,就出现了如下场景:

一个壮实大汉,跨过门槛进来了。

两个壮实大汉,跨过门槛进来了。

三个壮实大汉,跨过门槛进来了。

四个壮实大汉,跨过门槛进来了。

两个七八岁男娃,挺着胸脯,进来了。

两个软糯小娃儿,手拉着手,歪歪扭扭地进来了。

这一溜儿大小共八个男人,排排站在了苏老太面前。

“这是怎么了?”

“这不是巧兰娘吗?”

“婶,你怎么过来了?”

“过来坐就坐,怎么和我娘吵起来了?”

“奶奶从来不和人吵架,一定是有人欺负奶奶了!”

“呜呜呜——”最小的那个小孩仰起脸来瞪着大眼睛盯着苏老太:“坏人,坏人来我家欺负我奶奶了!”

苏老太心头一颤,那,那最小的说坏人的,不正是她的亲外孙,两岁的猪毛吗??

可是这个时候容不得她细想,八个男人十六只眼睛都在盯着她看,仿佛要把她这个“坏人”给打出去。

她这辈子还没见过一家子有这么多男人啊,当场腿一软,差点就给跪了。

“我我我,我——”她想说什么,却说不出。

“苏婶婶到底是有什么事?”老二顾建军出面,语气平稳,眼神却不太友好。

“没,没什么事。”她陪笑着说:“他二伯啊,其实,其实是——我来送鸡蛋的!”

说着间,她竟然神奇的从兜里掏出两个鸡蛋:“这不是咱家老五添了个闺女嘛,我想着我家也没什么好东西,恰好鸡下了两个蛋,我特意送过来。”

顾老太太叹了口气:“生了个丫头片子,要什么鸡蛋啊!不值当!”

苏老太太连忙冲过去:“不不不,这话不对,值当!值当!丫头才好呢,丫头贴心,是小棉袄,贴心!”

顾老太太毫不客气地接过来鸡蛋,笑着说:“这话说得对啊,丫头才好呢。至于什么大胖小子,其实也不是不好,主要是我家太多了,你瞧瞧,这一个一个的都是小子,站出来堂屋都装不下,你说我看着能不心烦吗?”

苏老太太心在滴血:“是,心烦,可不就是心烦吗,儿子太多,孙子也太多了。”

顾老太太点头:“你看到的,这还不全乎,县城里还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等过年时候,你来我家看,那才叫烦,一个个的都是小子,看着心里就不舒畅!我这辈子伺候儿子孙子的,可腻歪透了。”

苏老太太简直是想哭:“可不腻歪呗,这么多儿子,这么多孙子!”

要是这些儿子孙子都给她,那该多好,她不嫌多。

顾老太太又笑了笑,继续说道:“鸡蛋这个玩意儿,我一看就喜欢,这阵子家里的鸡实在是赖,只抱窝不下蛋,我也摸不着个鸡蛋吃,如今看着这鸡蛋,可算是解馋了!”

苏老太太一听,顿时挖心一般地疼。

顾老太太说的这话,可不就是她自己的原话吗?

她原本是要来教训一番顾老太太,谁知道没教训成,愣生生赔进去两个大鸡蛋!

那鸡蛋其实是她去鸡窝里拾回来的,回到屋里见自己女儿巧红在,生怕她看到了想吃,便没敢拿出来,就揣在怀里,竟然揣到了顾老太家来。

心疼啊!

疼得简直是喘气都难了!

入眼的是一个很瘦的小男孩,约莫三四岁大,睁着一双还算有神的眼正打量着自己。

蜜芽儿瞅了这男孩半天,终于默默地收回目光了。

还太小了,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知道的那个萧竞越。

投胎成为蜜芽儿之前的上辈子,她曾经研究过的一位现象级人物,名字就叫萧竞越,或许是因为写论文天天对着那么个名字,以至于今天听到这个如雷贯日的名字,便忍不住多看一眼。

闭上眼,重新当个睡懒觉的小奶娃,脑子里却是快速运转。

萧竞越生于1963年,而现在显然是多变期间,也许就是60年代末,如果这样的话,那眼前这个三四岁的萧竞越真可能就是她知道的那个风云人物了?

这年头的孩子因为饥饿等原因,都应该比实际年龄瘦小些,她看着他是三四岁的样子,但可能应该是五六岁。他倒是没什么鼻涕,理着小平头,身上穿着打补贴土色棉袄,下面的同色棉裤有个地方被挂破了,露出里面泛黄的棉絮。

这样的个不起眼小男孩,以后真就是那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正想着,就听到孙六媳妇不知在喝斥哪个:“富贵,你怎么都拿走了,给竞越留点啊!”

听到这个名字,蜜芽儿再次偷偷地睁开眼瞅过去,原来那个叫富贵的孩子把花生渣饼一口气全都抓自己手里了,于是那个叫竞越的就没有了。

小男孩倒是没哭没闹,对旁边的孙六媳妇说:“婶,我不吃那个就成,富贵爱吃,你让富贵吃吧。”

孙六媳妇看其他小孩子都有,唯独竞越没有,嘴里叨叨说:“那哪能!孙富贵你给我掏出来!”

说着就往孙富贵怀里抢,孙富贵不舍得给,嗷的一嗓子,哭出来了。

最后还是童韵看不过去,摸了摸抽屉,总算找出剩下的几片,拿出来给萧竞越。

萧竞越低着头:“婶,我不爱吃,我先回了。”

说着就往外走。

童韵看那孩子腼腆的样子,又见他身上破棉袄都坏成那样,心疼他,楞是叫住了:“竞越,回来,帮婶把这个吃了!”

萧竞越亲娘早死了,只留下他和姐姐。现在他爹另外娶了个,生了个小弟弟。

之前萧家这后娘就不待见萧竞越姐弟,现在更是眼中钉了。

童韵知道这年月大家日子都苦,可没亲娘的孩子那更是苦,她有心怜惜这个孩子,只是当着大家伙的面,也不好多给什么罢了。

萧竞越到底还是太小,被童韵这么一说,不好违背,又回来了。

童韵把那几片花生渣饼塞到他手里,却恰好看到他那又黑又皴裂的手。

这么大的孩子,家里再穷,也是好好养着,哪可能把手冻成这样!

童韵自打生了蜜芽儿,当了母亲,对其他小孩儿也更存了怜爱之心,如今看到萧竞越这般模样,不免有些难受,便拉着他到炕头,笑着说:“瞧把这手冻的,你放被子底下暖暖吧。”

萧竞越却执意不肯的:“婶,不用了,我手脏,别弄脏你这新被子。”

童韵看他坚持,也就没勉强,只笑着说:“没事的时候来婶这里看小妹妹。”

这边一群孩子美滋滋地吃着花生渣饼,各自欢快地散去了,孙六媳妇又陪着童韵说了会子话,期间难免提起那萧竞越。

“也是造孽,这孩子真不容易,才五六岁,瘦成这样,比其他孩子矮一头,结果被萧家那新媳妇使唤的,做这做那的,听说连尿布都让他洗!”

“是不容易,我看着才这么大,已经很懂事了,这都是逼出来的。”

“可不是么,你看我家富贵,和人家竞越差不多大,傻儿吧唧只惦记着吃,可气死我了!”

就在妈妈和这孙六媳妇说话的功夫,蜜芽儿差不多也确认了,果然这个竞越就是后来她知道的那个萧竞越了?年纪,名字,都差不多,而且现在仔细回忆下,好像那双眼睛,影影倬倬的还是有点后来的萧竞越的影子的。

最主要的是,那个萧竞越也是母亲早逝,父亲另娶,遭受过后娘的折磨,另外还有个姐姐。

确认了这点,她想了想刚才自己妈妈的行径,显然是对那个萧竞越心中颇有怜惜的,当下便放心了。

其实抱大腿这种事,她倒不是那么积极的。

她并不是个非要追求荣华富贵,抱着将来大人物的大腿如何如何的人。小富即安就是她这种人,差不多吃饱喝足就行了。

可是,既然和大人物做了邻居,好歹别得罪,不是吗?

自己妈妈的品性是极好的,人也善良温柔,从刚才的麦乳精事件可以看出,也是挺会处理事的,看来不会得罪这个未来的大人物,那就好了。

想到这里,蜜芽儿满足地舒了口气,伸了个懒腰,回味着刚刚吃到的妈妈奶水滋味。

当个小奶娃儿的感觉,其实也不赖,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快活赛神仙。

正这么想着,一个懒腰伸出去,她就听到“噗嗤”一声。

“哎呦,小家伙这是拉了吧!”孙六媳妇凑过来,笑着这么问。

“怕是拉了,月子娃,一天拉十次八次的!”童韵笑着替蜜芽儿拨弄了下土袋子里的土,把那脏了的土取出来。

蜜芽儿呆了片刻,茫茫然地举着两个小拳头,支棱着小肥腿儿,不知所措。

过了好久,她想:算了,作为一个小奶娃,她还是继续睡去吧……

头一歪,她闭上眼睛睡。

别问她,她真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等到下工的时候,家里几个男人还在队里帮着扛东西,听说是又要来一拨知青,没地儿住,得把旧年的那个废仓库腾挪出来给知青用。唯独几个女人都回来了,冯菊花在厨房里忙活做饭,苏巧红在自己屋里给孩子喂饭,二媳妇陈秀云过来童韵这屋,给她端上来红糖水鸡蛋,嘴里就开始叨叨了。

“这孙六媳妇脑子也是不清楚,你这坐月子呢,她带着一帮子不懂事的小孩来叨扰,还从你这里挖吃的,可真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

“她问了麦乳精,我打个哈哈说过去了,正好抽屉里有点花生渣饼,就拿出来给孩子分了分。”

她的热水瓶里当然是有热水的,说没水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至于花生渣饼,反正不值钱,分了就分了,就当给蜜芽儿讨个欢喜。

“噗!”陈秀云也是笑了:“花生渣饼,分了就分了。等赶明儿我遇上孙家老太太,可得念叨念叨,哪家不缺吃的,这媳妇也忒不懂事了!”

童韵听着这话,也就没说什么。

她是下乡知青,纵然来了好几年,有时候也未必懂得这里人的相处之道。不过有这嫂嫂在,她既然说需要去说,那就听她的就是了。

“嫂子,这事你做主,都听你的。”

“瞧咱童韵这小嘴儿,还真甜。你先躺下,我给你说个正事儿。”

说着间,陈秀云便提起这次满月的事:“依咱娘的意思,是要好好庆祝的,一家送一个馒头,玉米面和精细白面掺起来的,再一家一个红鸡蛋,你瞧着怎么样?再弄一串儿长生果,染红了,给咱蜜芽儿挂上。”

“这么多?”童韵颇有些吃惊,她自然知道,拿出这些东西,其实颇多耗费的,毕竟精细白面是那么珍贵的东西,自己家不吃,就这么送出去做礼,总是心疼。

“嗨,别心疼了,毕竟一辈子就这一次,满月也是给蜜芽儿讨个吉利,咱娘说了要办,那就办呗!”

说着间,陈秀云忍不住低头看了眼睡的香甜的小家伙:“再说了,这可是咱老顾家独一份的大闺女!不给你办给谁办,等以后闺女嫁了,大娘还等着你的红腰带呢!”

乡间传统,当娘的过生日,嫁出去的女儿是要送红腰带的。

像陈秀云,自己没女儿,就缺了这一份,但是有个侄女蜜芽儿,就可以指望蜜芽儿了。

虽说一个红腰带不值什么钱,可乡下人就喜欢这份热闹和全乎,凡遇到红白喜事,处处全乎,不能缺,这是讲究!

她知道婆婆早腻歪了愣头小子,一心想着有个孙女,实打实指望着这一胎能生个女儿,从此后得婆婆喜欢,谁知道,大夏天的生了出来,竟然又是个带把的。

她娘家不知道这里面的事,还一个劲笑呵呵,可把她气坏了。

这老顾家和别人不一样,人家要的是闺女,是闺女啊!

公公那个军功章,她见过,可是个好玩意儿。她早就听说了,婆婆以前在地主家当过丫鬟,历史不清白,这几年多亏了公公是个烈士,有个军功章,又有革命烈士证明书,大队上又护着她,这才算是能过安生日子,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苏巧红可不傻,立马想明白了那军功章的厉害。

想想看,家里大伯哥,不就是靠着当年公公的那点关系,进了县里当工人,之后不知怎么混上去了,竟然成了县里干部吗?如果她生个闺女,得了那军功章,说不定将来又有什么好处就轮上她家了呢!

恨只恨,她生了个带把儿的。

怎么甘心呢,苏巧红不甘心之下,对着儿子屁股蛋儿拧了一把。

可怜的牙狗儿,正傻乎乎地睁着眼瞅着眼前的一切,顺便吸溜着那两串鼻涕,忽然间,屁股蛋疼起来,顿时毫不客气地“哇”咧开嘴大哭一场。

这边顾老太见了,终于抬起头:“好好的这是怎么了,哭起来了?”

苏巧红见婆婆问,忙赔笑;“怕是见到妹妹高兴的。”

顾老太淡淡地瞥了一眼自己那第八个孙子,吩咐说:“别都围这里了,你抱着孩子,帮着你三嫂过去一起做饭吧。”

三媳妇冯菊花听了,忙笑着说:“是,等会兄弟几个就回来了,咱们赶紧做饭去。”

二媳妇陈秀云见了,忍不住再瞅了眼刚出生的小娃儿,也就出门了;“我赶紧过去把衣服洗了,再把鸡喂了去。”

一时之间,屋里就剩下顾老太和顾建国两口子了。

“你这是头一次生,有什么不会的就问我,问你几个嫂子,让她们帮把手,都一样的。”

“想吃什么,只管和你大嫂说,让她给你做。”

顾老太怀里搂着这新出生的小孙女不舍得放开,一句一句地嘱咐小儿媳妇。

童韵虽说经历了生产之痛疲惫得很,可是看这婆婆怀里那软嫩嫩的小东西,再苦心里也美滋滋的,况且刚吃下的红糖水鸡蛋下肚子,便觉得力气慢慢地回来了。

又听得婆婆这番话,心里暖烘烘的感动。

“娘,我知道的,有什么不会的,我就问你们,你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