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蜜芽的七十年代 > 第 24 章

蜜芽的七十年代 第 24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03:04:5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 顾老太太听说了这事儿, 也是跟着松口气, 想着总算是过去了。这一日,顾老太太不用上课, 便抱着小孙女蜜芽儿也出去晒晒太阳。

快过年了,恰好是农闲时候,年纪轻的还去地里拣拣拾拾来赚点工分,年纪大的都不怎么上工了,大家伙没事的就在水磨子台上揣着破棉袄袖子晒太阳。

冬日的暖阳照下来,只见那卷翘浓密的睫毛像个小扇子一样清晰动人地投射在净白的小脸上, 小娃儿的小脸细看都有一层嫩嫩的轻茸毛,像是还没长成的小嫩瓜儿,嫩得一掐都能流水的。

周围几个老头老太太的都围过来瞧,一看都稀罕得不行了。

“都说老顾家得了个孙女,长得可俊俏了,我还纳闷,想着过去看看,不曾想如今看了,可真真是好看,跟个瓷娃娃一样!”

“哟,看这小下巴小嫩肉, 都两层下巴了,还有这脸蛋子, 简直是飞起来了, 这都怎么喂的, 竟然喂这么好?”

顾老太太就喜欢听别人夸自家小孙女,现在听着一群人围着羡慕,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不过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她并不是爱显摆的人,所以她还是谦虚了几下。

“也没什么,其实就是喂奶,多喂,多吃奶,只要多吃奶,小孩儿都能长得好。”

“你媳妇奶挺多啊?”

“那是当然了,我家勒紧裤腰带,先紧着我媳妇吃,把她养好了,自然奶多!”

于是一群老头老奶奶讨论起了喂奶问题。

而就在这个时候,老萧家的媳妇刘美娟也抱着她家孩子过来了。

那孩子是个男娃儿,和蜜芽儿同一天生的,取了名字叫苦瓜。

刘美娟自打生了这个儿子后,别提心里多舒畅了,她是一举得男,从此后家里老太婆再也不用总是捧着那臭小子萧卫东了。如今好不容易熬着过了两个月,又看着今天日头好,便想着抱出来走走,也好让生产大队的人都看看她这宝贝儿子。

谁知道走到水磨子台前,便看到了自家隔壁的顾家老太太。

顾家老太太怀里抱着的娃儿,用个粉色底碎蓝花的小被子裹着,上面又虚搭了个帽子。她看了后心里就有些不痛快了。

那小被子还挺好看的,一看就是新布做的吧,老顾家那么多孩子,竟然还有新布给小娃儿做小被子?她的苦瓜宝贝还用着旧布做的被子呢!

不过想想,她家苦瓜定然长得比顾家娃儿好,管它皮啥样,反正心里美就行!

于是她颇有些骄傲地抱着孩子都到跟前,果然一群老头老太太看到了刘美娟,都纷纷打招呼并凑过来看娃。

她得意地轻轻揭开一点被子,笑着说:“我这孩子没其他的好,就是胖乎,壮实,谁让我奶好呢。”

“胖乎,壮实?”大家听到这话,纷纷凑过来瞧。

结果一瞧这苦瓜,再看看那边的蜜芽,不免都笑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单看老萧家的苦瓜,那苦瓜确实挺胖乎挺可爱的,可是如果拿苦瓜和蜜芽儿对比,那自然是蜜芽儿比苦瓜长得好,更白更嫩更好看也更胖乎。

无论是横比竖比拐弯比,苦瓜是怎么也比不上蜜芽儿的!

就连名字都没法比,你瞧吧,一个蜜,一个苦,你怎么比?搁谁都喜欢蜜芽儿不喜欢苦瓜吧?

都是老人家了,得给年轻人留面子,于是大家伙有的没说什么,笑了笑,继续看蜜芽儿,也有的好心点,安慰那刘美娟说:“慢慢来,小孩子不着急,长长就好看了。”

刘美娟听着言不由衷的安慰,真是心里咯噔一声,这是啥意思?她家苦瓜不如老顾家蜜芽儿?

她不甘心,探头看过去,结果一看之下,心都凉了。

原本真觉得自家苦瓜又可爱又胖乎又白净,可是如今和那小娃儿一比,真是又丑又黑又不可爱。

她心里难受。

怎么自己好不容易生个娃,和人一比差这么多呢?

不过她在片刻的失落后,很快就打起精神来了。

“我这是儿子,儿子嘛,好看歹看无所谓,又不是闺女,要那么花枝招展干什么?”

如果是其他人,估计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是觉得自己生了个儿子心里有底气。奈何顾老太太她真得是从二十年前就盼着有个女儿了,盼了多少年就失望了多少年,前头儿媳妇生了多少孙子就失望了多少次,以至于她差点忘记了别人家是什么情况。

于是她继续抱着自家蜜芽儿,笑得一脸人民教师:“女孩儿家自然是应该好看,可不能像那小子家那么不讲究。”

说着轻叹了口气:“你们也知道,我家生了八个孙子,可把我烦透了,我早就对我家儿媳妇们说,说你们肚皮给我争争气,也让我抱个大孙女啊!我盼了这么多年,可算是如愿了。”

顾老太在村里素来有些人缘的,甚至这群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都曾经拎着自己家不听话的娃送到学校门口,在那里陪着笑说“顾老师您打,尽管打,不听话就得打”,所以他们听了顾老太这话,纷纷点头称赞。

“还是咱顾老师有福气,瞧这孙女,十里八村没这么好看的。”

“这孩子聪明啊,你看,才多大,眼睛机灵机灵的,还会到处看呢!”

“呀呀呀你们看,她看我,她竟然还冲我笑,她是不是听懂我夸奖她了?”

“女娃儿就是聪明!贴心!”

就在大家对蜜芽儿的一番交口称赞中,刘美娟被冷落得彻彻底底。

其实也不能怪大家伙,人家蜜芽儿虽然是个女孩儿,可真得长得招人待见啊,况且大家又都尊重顾老师。至于什么刘美娟,是啊,你生了个小子,这是没错,可咱大队上小子少吗,谁家没生过小子啊?还有你刘美娟,才来咱生产大队多久啊?你来了后,打孩子骂男人的,萧老太太平时晒太阳的时候可没念叨你的不是,如今你跑到水磨台子这种老年人地盘找存在感,可不就是找虐吗?

刘美娟灰头土脸地走了,临走前,斜眼看看那被大家各种夸赞的蜜芽儿,再低头看看自己怀里的小子。

“哼,我这总归是个带把儿的,你丫头片子长再好,也比不过我家的!”

而就在众人的夸赞中,被自家奶奶抱着的蜜芽儿,却静悄悄地支起耳朵,努力地吸取着各种信息。

自己长得美美美,这是她知道的,松了口气,好不容易来个二次投胎,投成个小美女,将来自己看着也舒心。至于那个什么刘美娟家的孩子,和自己同一天出生的,叫啥苦瓜的?

她听到这个,便更加确定了,果然隔壁的萧卫东就是她后来研究过的那位现象级人物萧卫东。

因为她好像记得萧卫东确实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好像小名叫什么苦瓜的,大名叫萧卫华。不过这位苦瓜同学,后来可是颇扯了萧卫东的后腿,以至于后来萧卫东和他断绝了关系的。

没想到自己竟然投胎当了这位萧卫华的邻居,还被一群老爷子老奶奶的和萧卫华比美?

蜜芽儿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她心里更加觉得,自己一定要记住上辈子的这一切,这对自己将来应该挺有帮助,至少得远离萧卫华这个祸害,可不能和他同流合污。

一定得记住,不能过了三五岁就忘记了。

她这么想着,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瞧,瞧这小拳头,抓住我的衣袖不放呢!”

“她这是稀罕你二奶奶呢,这么小,就会拽住人袖子了!”

“看这小拳头,可真真惹人喜爱!”

正在握拳发誓的蜜芽儿,惹来了众人的一片赞扬。

~~~~~~~~~~~~~~~~~~~~~~~~

晚上吃饭的时候,顾老太太颇有些得意,便把在水磨台上的事儿讲给儿子媳妇们听,最后还嗤笑一声。

“这刘美娟,自打嫁到隔壁,见天听到国栋叫骂孩子的声,你说这以前她没来,也没那么大火气,怎么后娘才嫁过来,就闹腾成这样?”淑兰是顾老太太的学生,她护短,看不得后娘欺负学生。

“就是挑唆得呗!”陈秀云是看不下去的,毕竟卫东和淑兰那两个孩子真是惹人疼,又懂事。淑兰才八岁,放了学立马刷锅做饭洗尿布,卫东才五岁,也不知道和同龄孩子玩,倒是跟着大点的孩子去山上拾柴禾去地里拾荒,两个孩子没亲娘了,活得不容易。

“那两个孩子也是倔,天天被打骂,哭都没哭一声。”冯菊花叹了口气,她是心善心软的人,听着隔壁那动静,也难受。

“所以说啊,这小孩子可不能没了娘!”四媳妇苏巧红却是想法和大家不同。

她这一说,大家伙都不说话了。

前几天苏老太太过来闹腾一场,她可能也觉得没脸,之后一直每天溜溜地在家干这干那的,跟个怕事的老鼠一样,估计是怕婆婆嫌弃以后不要她了?

其实大家都是安生过日子,只要别折腾别闹腾,谁也没想那么多。

再怎么样,不是还有两个孩子呢吗?为了孩子,还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家人正说着话,就听得外面有人喊:“建军他娘,你在家吗?”

陈秀云恰好在靠门口的地方吃饭,当下端着饭碗出去瞧,就看到前头萧老太太站在大门底下,探头往里面望呢。

“婶,咋啦,你快进来坐,吃了没,来来来,一起吃点吧。”

陈秀云连忙热情招待。

萧老太太却是愁眉苦脸:“秀云哪,我家才生的那小娃儿今天忽然发起高烧来了,我说这得赶紧去县里卫生所看看,可,可家里没钱!你说这日子到底怎么过的,国栋手里竟然一分钱都没有!”

陈秀云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借钱的来了。

都是邻居,又是高烧,关系到小孩子的命,就是再不喜欢那刘美娟,也不至于做视不管。

“还有就是那镇上的老孙,人家根本不乐意让孩子去县里看,建军他娘,你看看给我说道说道去?你不是和老孙熟吗,我看他听你的!”

老孙是镇上的赤脚大夫,这年头大家看病都是由赤脚大夫把关,赤脚大夫不让的,你便是有钱也不能去县里看病。

那老孙是昔年顾老太太的学生。

这是一间厢房,从光线来判断应该是西屋,屋里陈设很简单,一张大炕占据了半个屋子,炕头是一溜儿的短脚炕柜,其中一个柜门开着,里面是整齐码放的尿垫子。靠着炕的地方是一个有些年头的五斗橱,五斗橱旁边有一把旧椅子,除此再没有其他了。

墙是泥墙,很有年代感的样子,墙上除了糊一些旧报纸外,还有一张开国元首的画像。

回想起这几天听到的生身父母的话,她隐约感觉到,这应该是新社会成立后的事情,可能是六七十年代,那时候物资严重匮乏。

自己的姥爷,看上去成分不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不过没关系,听起来这母亲下乡也有几年了,按时间推算,熬个几年,估计也就能熬出头来了。

胡乱想了这么多,她这个小婴儿其实也有些累了。

毕竟她如今只是几天大的小娃儿,脑袋瓜子比拳头大不了多少,估计还没法支撑这么多的想法?

她闭上眼,深吸了口气,从脑中调集出几个脑筋急转弯想了想,发现自己思路清晰,又回忆了自己往世小时候的一些事,也都记得,这才松了口气。

看来自己的智商和记忆力并没有真得完全退化为一个小娃儿。

她听说过刚出生的小孩会记得前世的事,甚至还能看到鬼怪什么的,可是过了四五岁就慢慢忘记了。希望她到时候还能记得,毕竟这个年代也就比她的出生年代晚个十几年,许多大事的发展轨迹应该不会变。只要她记得上辈子的事,将来就一定能派上用场。

她正这么胡乱想着,就听到门外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听那声音应该是一群几岁大的小孩儿,在大人的带领下过来屋里。

门被推开了,她感到一点凉风袭来,她的母亲童韵连忙拿小被子给她遮盖严实了。

“过来了啊,赶紧坐,来,坐炕头这边。”童韵见进来的是隔壁孙六家的媳妇,同来的还有老萧家的孩子,并自家的侄子。

这一群光屁股小孩,大的七八岁,小的也就三四岁罢了,一个个脸上红彤彤的,鼻子里流着两通小鼻涕,吸溜吸溜的,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炕头上的小娃儿。

“她真小!怎么才这么大一个!”孙六家的小子孙富贵先惊奇地喊了声。

“嘘,臭小子,小声点,小娃娃在睡觉呢!”孙六媳妇对着自己儿子脑袋拍了一巴掌。

原本打算发声的小子们,顿时压低了声音。

“她真白,就好像过年吃得白馍馍一个样儿。”顾家老二房里的粪堆这么说。

粪堆今年八岁了,已经上小学二年级,学会了比喻用法,上来就是一个“好像”的句子。

其他人显然赞同,都睁大惊奇的眼睛看着这白白软软的小娃娃,看她那垂着的眼帘,长长的睫毛。他们当然也见过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娃娃,可是这么白净好看的,还是头一遭见。

“卫东,你家才出生的弟弟也这么好看吗?”不知道是谁,忍不住问了声。

萧卫东是隔壁家的孩子,他娘死了后,他爹又娶了个,后娘生了个弟弟,和蜜芽儿是同一天的。

萧卫东望着那小娃娃乌黑的胎发,正想说什么,忽然间就见那小娃娃陡然睁大了眼睛,望向他这个方向。

当时心里就一激灵,怎么这么大的眼睛,黑亮黑亮的,清澈得能看到人的倒映。

“哇,她醒了!”

“她眼睛真好看!”

“她在看我,在看我这里!”

“谁说的,她是看我呢,她知道我是她哥哥!”

一群小孩儿兴奋起来,围着刚睁开眼的小娃娃七嘴八舌的。

孙六媳妇也忍不住赞不绝声:“这孩子长得真好,怪道二嫂子说你这孩子俊,可不就是俊吗,我还没见过刚生下来就这么好看的小娃娃,你瞧,头发多黑啊,连眼睫毛都这么长了!”

可不是么,这年月,普遍营养不好,小孩儿生下身子赖,都得过好久才慢慢长出点头发眉毛眼睫毛的,有的还长得发黄,不够黑。结果蜜芽儿,生下来胎发就黑乌乌的,眼睫毛眉毛的都齐全,眼睛也水汪汪地大。

童韵也没乱谦虚,毕竟自家娃生下来就好看,这是明摆着的,太谦虚也显得假,于是笑着说:“这孩子可能随娘,我听娘说,她出生的时候头发就好。”

孙六媳妇听了噗嗤笑出来:“我看更像你,你长得好看!”

不过提起了童韵婆婆,她也忍不住多嘴几句:“说起来你婆婆对你真好,我听说你现在生下来孩子,每天都是红糖水鸡蛋地滋养着,还弄了什么麦乳精?还有你二嫂娘家送来的油炸撒子!这真是好福气啊,吃得这么滋养,孩子奶水能不好么!”

现在这年月,大家都不容易,谁家屋顶上不是晒着的红薯干。红薯刚蒸好软糯糯是好吃,可是存不长久,于是把红薯切片了,放在屋顶上晒干了,磨成粉,用来蒸饼子馒头的吃。

红薯面窝窝头,吃起来那叫一个剌嗓子,可没办法,还是得天天吃日日吃,能有这个吃就得知足了,总比饿着强。至于什么红糖水鸡蛋,什么麦乳精,什么油炸撒子,那哪里是一般人能吃得上的!

可偏偏人家童韵做月子,就天天吃。

她羡慕地只叹气:“童韵你是命好,赶上这么好的婆婆,一般人真没这福气。”

这年头当媳妇的哪个不是外面赚工分辛辛苦苦,回家再操持一家老小的生计,有一口吃的,先紧着上面老的,再记挂着下面小的,便是再有一口,总得想想家里的壮劳力,怎么也轮不到当媳妇的嘴里。就算坐月子好了,无非就是喝一顿红糖水鸡蛋,哪舍得日日喝,更别说什么麦乳精什么油炸撒子的。

光想就知道了,油炸撒子,那得用一锅的油慢慢炸,得多少油,谁不肉疼?

至于麦乳精,她还是因为童韵吃上了,才听说有这么个玩意儿的!

同样是当媳妇的,她想想自己的月子,难免羡慕得心里发酸,不过转念一想,隔壁老萧家那媳妇也在坐月子,和童韵还是同一天生的,家里条件不好,她能吃上啥?红糖水鸡蛋都未必有呢!

这么一来,她又想开了:“你本来就是文化人儿,长得模样又好,家里又是知识分子家庭,咱是没法比的。偏生你又能耐,上来就生了个闺女,你看你四个嫂子一口气生了八个,愣是没个闺女!”

所以说,这都是命哪!

人家童韵命好,天生就好。别看现在人家的爹是什么被修正了,可再说下天来,人家那是有文化的人儿,识字有知识,还会给人看病。要不是世道乱,童韵这样的金凤凰,怎么也落不到他们这破村子啊!

说着间,她恰好看到旁边的五斗橱上放着个红色铁皮罐子,不由好奇地说:“这个就是麦乳精啊?”

刚才童韵拿出来麦乳精给自己冲了一碗喝,后来蜜芽儿哼唧了几声,她没来得及把麦乳精收进五斗橱,谁知道恰好这个时候孙六媳妇带着一帮子小孩进来了。

眼看着这群小孩有七八个,全都眼巴巴地瞅着那红色铁罐子,她倒是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毕竟都是孩子,那晶亮的眼睛里满满都是馋,哈喇子都快掉下来了,有的还悄没声地咽了下唾沫。

可是若说把这麦乳精拿出来分给孩子们各尝一点,她还真没那么大方,毕竟这个实在是不好弄,太稀罕太珍贵了。再说了,今儿个分了,几个孩子出去都说说这麦乳精怎么好喝,那下次来了孩子过来,她还分不分?不分的话,平白得罪人。

当下童韵便笑了笑:“是了,这就是麦乳精。还不是想着我身子不好,怕奶不够,这才特意托她大伯想法设法给弄到的,费了老大的劲儿呢。只可惜这里没热水了,要不然冲一碗给孩子们尝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