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蜜芽的七十年代 > 第 117 章

蜜芽的七十年代 第 117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03:04:5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是防盗,没买够, 不要问我为啥是防盗不要暴躁不要难过不要着急

“娘, 这是怎么了?”大儿子这么问。

“娘, 你今天去拾鸡蛋了吗?咱家每天能拾两个鸡蛋, 怎么今天鸡窝里什么都没有啊?”大儿媳妇还是更关心鸡蛋。

谁知道苏老太一下子火了, 跺脚怒骂。

“什么蛋不蛋的,一天到晚就知道蛋蛋蛋!你吃了蛋,也没见过生几个儿子出来啊!”

大儿媳妇顿时傻眼了, 这是哪跟哪?至于儿子, 她不是生了吗, 生了一个儿子的啊!

“赶紧的, 回去,给我生, 生出个儿子来!你娘我要抱八个大胖孙子!不不不,要抱九个!”

她一定得超过那遭瘟的顾老太!

儿子和媳妇, 当场全都傻眼了……

娘, 娘这是发什么疯?!

~~~~~~~~~

对于苏老太跑到自己家里来闹事的行为, 顾老太太是不在意的。

领袖的语录上说,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顾老太太努力地反思并总结了刚才掐架的经验,她认为她最生气的一个点并不是苏老太太来到自己家找茬掐架,更不是苏老太太一脚踩了她的马扎害得她得刷马扎, 其实关键问题在于, 苏老太太说她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儿子。

可是自己呢, 却只有五个儿子, 没有一个女儿。

想到这里,顾老太太长舒了口气。

苏老太太有三个女儿又怎么样,她有一个宝贝孙女,她家宝贝孙女胖乎乎的可爱,一个顶仨。

顾老太太想起自己的宝贝孙女,顿时那怒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她起身,吩咐三儿媳妇说:“菊花,你过去,再做个红糖水鸡蛋,泡个油炸撒子给童韵端过去,我的好孙女可得好好补补。”

冯菊花见今天气氛不对,正忐忑着,听到婆婆吩咐,赶紧一溜儿地跑厨房去了。

能用一碗红糖水鸡蛋和油炸撒子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顾老太太也没搭理几个小心伺候在旁边的儿子,径自来到了西屋,进去的时候,只见小家伙正趴在炕上抬起头来四处看。

“这孩子可真能耐,已经会抬头到处看人了。”

可恰好,小蜜芽儿看到奶奶进来了,知道这位就是天天会过来看看她的奶奶,当下忙冲着奶奶笑了笑。

她喜欢温柔的妈妈,疼爱自己的爸爸,对于这个满脸堆笑的慈爱奶奶,也是喜欢得紧。

她一边笑着,一边张开嘴儿,想喊一声奶奶,可是她这小舌头小喉咙的,还根本不会发声呢,以至于发出来的都是咿呀呀呀的声音。

她这一笑一说的,自己都不知道,可是在大人看来那是一个萌软可爱,憨态可掬,把个顾老太笑得真是心花怒放。

顾老太过去,一把将蜜芽儿抱在怀里:“你可真是奶奶的贴心小宝贝,奶奶看了你,受再大的气都没了!老天爷先头给奶奶这么多臭小子,原来就是为了在后面赐给奶奶你这么个小宝贝呀!”

蜜芽儿如今的身子软嫩得很,舒服地躺靠在顾老太怀里,翘着小嘴儿笑,露出粉嫩的小牙床,口中发出“唔唔唔”的声音。

心里想着,自己的命真好,投胎到这样人家,奶奶好生喜欢自己的样子,并没有丝毫重男轻女。

顾老太满足叹息:“我的心都化了!”

童韵这个时候正拆着一件旧衣服,她打算把那件旧衣服给蜜芽儿改成小袄,此时听到这个,也是纳闷了:“娘,哪个给你气受了?咱生产大队竟然有人敢?”

她可是知道,老顾家那五个儿子,其中大伯哥在县城就不说了,其他四个包括自己丈夫,那都是大孝子,张口就是“我娘一个人拉拔大我们兄弟五个不容易……”之后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

反正是我娘不容易,我娘就是对的,我娘就不能受任何委屈。

五个兄弟那就是能撼动个大北子生产大队,如此一来,哪个瞎了眼敢找自家婆婆麻烦?

童韵虽然来大北子生产大队才几年,可是她不信有人胆子这么肥。

这话刚说完,恰好三媳妇冯菊花进来了,当下一边送上来红糖水鸡蛋泡油炸撒子,一边笑着说:“童韵,你可算是猜对了,当然不是咱们生产大队的,是红旗生产大队的。”

“红旗生产大队?四嫂不就是那个大队的吗?”

“对,你又猜对了,就是四嫂的娘家娘。”

……

童韵一时有些不明白,四嫂的娘家娘和自家婆婆有什么瓜葛,不是一个生产大队,怎么就牵扯上了?

顾老太太冷笑一声:“这个泼妇,跑来咱们家,用她那万年不洗的脚丫子踩了咱家的马扎。”

“啊?”

“啊?”

童韵是纳闷四嫂的娘怎么突然跑到自家踩马扎?

三媳妇冯菊花是稀罕这怎么和之前讲的完全不一样?

顾老太太又嘲讽地笑了声:“她还显摆她有三个闺女,欺负我没闺女吧?”

“这……”

童韵和冯菊花面面相觑。

这确实是有点过分了,打人不打脸,明知道自家婆婆心结,怎么可以直接戳人心窝子?

顾老太太越发抱紧了怀里的小蜜芽儿,刚才的嘲讽顿时变成了满脸慈爱:“幸好我已经有了咱蜜芽儿,咱蜜芽儿一个顶十个。他们就算生三个三十个,加起来也没有咱家蜜芽儿好看。”

童韵和冯菊花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了,她们婆婆这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童韵,来,把那红糖水鸡蛋喝了,多给我蜜芽儿产奶,把我蜜芽儿喂得胖胖的,馋死那苏老婆子。”

~~~~~~~~

而就在西屋里,苏巧兰一边围着牙狗儿,一边瞅着外面动静。

她当然知道她亲娘被吓跑了。

一声叹息,早说过的,老顾家儿子孙子太多,不稀罕了,人家缺的就是闺女孙女,偏偏自家娘不相信,一个劲儿地以为生了大胖小子那就是功臣,就得被人敬着让着,任凭她这当女儿的怎么说她也不听。

现在好了,知道自家婆婆那是什么性子了吧?人家是根本不待见孙子的,只有那孙女才是人家的心肝宝贝。

这么想着的苏巧兰,恰好见到了三嫂冯菊花端着又一碗红糖鸡蛋向隔壁走过去了,只看得她肝疼。

红糖鸡蛋加油炸撒子啊,她以前也是吃过这个的,这个好吃得很,好吃得她每晚喝下后夜里都会做美梦,可是自打牙狗断了奶,就再也没吃过了!现在看着童韵吃,她真是想念这滋味啊,想得哈喇子一个劲儿往下掉,可是又不好让人看到,只能偷偷地咽!

虽说她现在不喂奶了,可是这给她牙狗儿宝贝吃了多好,就算牙狗儿宝贝太小不能吃,那给猪毛吃不也挺好吗?猪毛虽然两岁了能吃饭了,可那怎么也是个男孩子,男孩子不应该多吃点长身体吗?怎么全都便宜了那个瘦巴童韵?

她已经出了月子了,凭什么再吃这些,就算喂着奶,可当年她喂奶吃好吃的那是牙狗太能吃,她也没办法。如今一个小丫头必然比不得当年牙狗那么能吃,能需要都少口粮啊,总归是够的吧?哪犯得着这样补!

恨只恨,自己娘来闹腾一番,却让她又多吃了点好东西!

苏巧兰在屋子里咬牙切齿的,实在是气不过,忍不住捶打了炕头几下子。

谁知道这一锤打,倒是惊醒了刚刚睡过去的牙狗儿,牙狗儿吓得四肢惊跳,之后猛地睁开惊恐的大眼睛,哇的一下子咧开嘴巴放声大哭。

苏巧兰赶紧哄孩子,手忙脚乱,一时想起冯菊花在童韵那屋帮着端茶递水抱孩子的,更觉委屈,眼泪嘀嗒嘀嗒地往下落,怎么就没人帮她?她家娃也才八个月,比那一个月的大不了几天,也没见她们怎么心疼自己!

可是她自然没想到的是,冯菊花家小子也才一岁两个月,比她家也就大四个月,不是自己打理得挺好的?谁家不是这么过来的,她不去和一岁两个月的比,非得和一个月小奶娃比,那自然是怎么比怎么委屈。

这边苏巧兰正委屈着,门被推开了,顾建党皱着眉头走进来。

“你到底和你娘说什么,竟然让你娘跑到咱们门上来对着娘骂?”

“咱娘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别人找上门,她心里能不难受吗?”

“你也知道,爹走得早,咱娘一个人又教学又拉扯大我们五个人不容易,如今好不容易日子好点了,我们哥几个也都结婚有了孩子,她也应该享享福了,结果你这当儿媳妇的净给她添堵!你就是有什么事,不能和我说,非得跑回娘家和你娘家告状?你娘那性子,我可是知道,十里八村没个不怕她的!”

苏巧兰正难受着,忽然听到自家男人这一通说落,真是又憋屈又难受,再看看怀里哭哭啼啼的牙狗儿,悲从中来,哇的一声,她也和牙狗一样大哭起来。

“这,这是怎么了?”

顾建党虽然心里对媳妇有气,想和她掰扯掰扯道理,可却没想欺负她啊!

他说得也没太过分,她怎么就哭成这样了?

“我,我不活了!”苏巧兰心里别提多难过了,红糖鸡蛋油炸撒子,她怎么就没这口福了呢?她家牙狗怎么就这么早地断奶了呢?

到底是几年的夫妻,又一起生过两个孩子的,顾建党连忙劝哄:

“哎,你别哭啊,有事好好说,这到底是怎么了?你娘怎么好好地找上咱家来?她真能是来送鸡蛋的?”

这事实在是蹊跷,明明看着那丈母娘不怀好心好像和要打架的,他们哥几个才赶紧过去给娘助阵。

可后来怎么丈母娘又掏出来两个鸡蛋而且那两个鸡蛋还黏着鸡毛,倒像是刚从鸡窝里拿出来的?

“我,我好难受!”

苏巧兰总不好说,她眼馋隔壁屋的红糖水鸡蛋加油炸撒子吧,那顾建党一定会说人家那边刚出月子!所以她只能一下子扑到自己男人怀里,捶胸顿足:“我太难受了,好难受,这事儿没法提,一提更难受!”

“你到底怎么了?”

“我难受!”

“……”

“刚才那是怎么了,看你看着咱闺女的那目光,就跟看到八辈子的情人一样!”童韵看着自家男人,有些莫名发酸,不由斜眼瞅他这么说道。

顾建国看童韵躺在被窝里,润白的小脸儿泛着红晕,略显凌乱的乌发铺在枕边儿,因为刚睡醒而朦胧惺忪的睡眼带着些许慵懒的性感,而那一双清凌的眼儿,斜斜看过来,半分嗔怪,半分笑意的,一时竟觉胸口荡()漾。

当下看看外面院子里没人,凑到炕头,低头轻轻亲了下童韵的脸颊:“你快些好起来吧……”

后面的话他没说,不过童韵自然是明白的,不由再次睨了自家男人一眼:“你过去娘那边,娘说啥了?”

顾建国想起娘的话,连忙向媳妇汇报:“咱娘给咱闺女取了名字。”

童韵对这位小学老师的婆婆一向是敬重有加的,她听顾建国说过,自家婆婆以前是大户人家的陪读丫鬟,些许认得字,却饱受压迫,后来逃难来到这里,嫁给了公公。

不过她总觉得,婆婆这个人说话的气度,偶尔言语中的见识,可不是一个大户人家丫鬟的格局。

当下忙问道:“取了什么名字?”

顾建国笑着道:“取了个小名叫蜜芽儿,大名叫顾绯。”

“蜜芽儿,顾绯……”童韵品味着这两个名字,小名字自然是朝气蓬勃甜蜜蜜的味儿,大名简洁大方,却是美极了。

绯,透着一股子绚丽的美感,偏生又暗喻了红色。

新中国是红色的,这个绯字虽然够美,却也不出格。

当下她实在是满意极了:“娘取的名字,就是好。”

说话间,低头望着睡颜甜美的女儿:“以后,你就叫蜜芽儿了,我的乖乖蜜芽儿。”

顾建国看看娇艳的媳妇,再看看乖巧萌软的女儿,只觉得自己这辈子别无所求,当下脱了鞋上炕,钻进被窝,抱住媳妇在怀里:“咱娘说了,要给咱蜜芽儿好好办个满月礼。”

“好好办?还是算了吧,现在这年头,大家都不富裕,我爹那边又在被调查……”

“别管那么多,一切听咱娘的就是了。咱娘说要办,谁拦得住?再说了,你爹那边被调查又怎么样,嫁到咱们家,就是咱们家的人了,咱可是烈士家属家庭,谁敢找咱们麻烦。”

童韵的爹,是首都医院里有名的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因为早期曾经出国进修过,家里留有一些医学方面的外文书籍,不知道怎么就觉得不好,又被调查了。这还是前几个月的消息,现在还没个结果。

按理说童韵这成分,根本进不了烈士家属这种门第的,毕竟这是一个维出身论和血统论的年代。不过好在,大北子庄地处偏僻,这里的气氛远没有外面那么热火朝天。几辈子的老农民了,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谁管那三七二十一的,童韵这下乡的知青来了村里,人能干,心善良,又能识文断字,偶尔还能帮着给大家看个头疼感冒的,时候一长,大家都喜欢。

其实说到底,童韵这成分不好,不就是因为她爹是医生吗?听说不光是医生,还是首都那边的大医生呢!乡下人单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医生不是治病救人的吗,大医院的大专家那更是治病救人的,怎么就成了坏人了呢?

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毕竟这世道,连老师都可以被打成臭老九,还有什么不可能!

反正他们知道,童韵这闺女,是个好闺女。

后来顾建国和童韵搞了对象,不光是顾老太太高兴,村里其他人也都喜欢。

陈胜利帮着打了报告,上面审批了,总算顺利领了结婚证。

不过童韵对于自己的出身可是心里明镜儿似的,所以处处小心,凡事低调,并不想给老顾家招惹事端。

现在听自己男人这么说,想想,也就舒了口气。

“嗯,我听娘的。”

***

傍晚时候,一家大小十六口围在一处吃晚饭,这是老顾家难得团聚的时候。

四个儿子平时都是队里干重体力活挣工分,四个儿媳妇稍微轻松一些,不过也都是实打实地拼力气,平时四个儿媳妇下了工就赶紧回来洗衣服做饭喂鸡打扫,忙得很。就连顾老太,虽说一把年纪了,可每天都要在村里小学给孩子上课,上午三节课,下午再三节课,雷打不动。忙活完这些,她抽空还会教孩子们唱个歌啊背个诗的,都是诸如《东方红》《不忘阶级苦》《大海航行靠舵手》这种外面的流行歌。

顾老太太拿起筷子,还没忘记坐月子的童韵:“老五媳妇那边吃了吧?”

二媳妇陈秀云一边利索地给自家小儿子围上围兜,嘴里说:“刚我端过去一碗红糖水鸡蛋,还熬了点小米粥,外加油馓子。”

说到这里,她才想起这事还忘记给婆婆提:“我娘家刚才送过来的,说这撒子还是中秋节时候留下的,没舍得吃,这不是正好赶上咱家添了喜,就给咱送过来了,说这个油水大,吃了下奶。”

油炸撒子那可是个好东西,是用精细白面和了面,发好了,再拧成细麻花放到锅里炸出来的,香喷喷的好吃。这年头,谁舍得用油来炸这玩意儿,所以金贵得很。

陈秀云娘家是大北子庄生产大队过得好的,陈家兄弟几个都有出息,堂兄弟那边陈胜利还是公社的大队长,这才能攒下点油炸撒子,要不然一般人家谁能有这个。

顾老太太听着点头:“这玩意儿好,吃着下奶,赶明儿见了你娘,好好替我谢她,再把咱家攒着的鸡蛋多涂几个红的,给你娘那边送过去。”

陈秀云听了噗嗤笑出声:“娘,瞧你这话说的,你和我娘都是几十年老交情,说这话,她估计都得笑话你忒见外了。至于红鸡蛋,赶紧的,收着吧,回头咱家蜜芽儿满月,还是有的送呢!”

顾老太太想想也笑了:“你娘那抠门惯了的,不知道怎么攒下来的!”

“说得可不是,我那小侄子好几次嚷着要吃,我娘掐出一小根根给他解馋,愣是没舍得让吃!”

当下也就不提这事,大家伙继续吃饭,不过是红薯干饼子和玉米渣粥,再配上山里捡来的凉拌野木耳,自家腌的咸菜疙瘩,不过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偏生旁边有个苏巧红,她是食不下咽,满心里在那琢磨事儿。

惦记着那麦乳精,足足惦记了两天功夫,她也忍不住和自家男人提过这茬,结果男人一愣,之后瞅着她,开头果然是:“我娘一个人拉拔我们五个不……”

剩下的话,她一摆手,赶紧让他别说了。

千万别说了,这话听得都能磨出茧子来!

在丈夫那里碰了壁,她又犹豫了两天,终于在艰难地咽下一口剌嗓子的干饼子后,决定开口拼一拼,不为其他,只为了自家那八个月的牙狗!

“娘,有个事,我想说下……”她鼓了三天的勇气,在张开嘴那一刻,变成了蚊子哼哼。

“怎么了,说。”顾老太太依然淡定地喝着粥,嘴里随口仍了句。

旁边的顾建党,猜到了自家媳妇想说啥,拼命对她使眼色。

别人都没事,怎么就她多事?其实嫂嫂们说的也没错,臭小子家的,都八个月大了,想什么麦乳精?上面几个小子,没麦乳精,不也个顶个地壮实?

要他说啊,臭小子,就不该惯着!

苏巧红自然知道咱家男人在拼命冲自己挤眼,不过她才懒得搭理呢,她再次鼓鼓劲儿,终于开口了。

“其实我想商量下,就是那个麦乳精,那个麦乳精吧,不是有两罐子吗,我想着,童韵奶也不少,其实一罐子麦乳精慢慢喝着不就够了?”

这话一出,全家所有人都听懂了,伸出的筷子停下,嚼着的嘴顿住,除了几个不懂事臭小子还在吸溜吸溜喝粥,其他人都停在那里了。

童韵靠在炕头上,笑着说:“娘,你这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家闺女,越看越待见。”

她当然也觉得自己蜜芽儿好看,可是又觉得天下父母心大概如此,总会觉得自己孩子好看吧,其实别人家也许未必差。

然而顾老太太却不以为然:“你这就不对了,等出了月子,你过去咱邻居家看看吧,就看老萧家那娃,和咱蜜芽儿一天生的,哎呦喂,那个模样哟!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这都生了快十天了,那头上癞得没几根毛,就连脑门都又窄又小,一看就是个没福气的!”

说着又对着自家孙女笑起来:“哪像咱家蜜芽儿,瞧着胖乎乎小脸蛋,还有这亮堂堂的大脑门,就跟个女佛爷似的!”

童韵想想也觉得婆婆说得有道理,自己女儿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确实是个福相。

“娘,老萧家美娟生了个男娃,这下子,前头的竞越和淑兰,怕是更不受待见了吧?”

竞越今年五岁,当初刚下生也是个最宠的小子,还特意找她来,说她有文化,让她给取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与众不同的?顾老太当时用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取出七八个来,最后萧家人选了竞越这个名字。不曾想,这才几年功夫,曾经连取名字都千挑万选的萧竞越,已经成了个小可怜。至于那淑兰也就才十岁,这姐弟两个,在家自是被指使得团团转。前些天,听说萧国栋还想着不让淑兰上小学了,淑兰在家闹腾了一番,哭得不成样子,后来还是自家婆婆和大队长陈胜利一起找过去,说了说,萧国栋也觉得不让女儿上面上无光,这才答应的。

现在孩子上个学,学费都不用交,书本费也就五毛钱,一年到头的,谁家就能缺这五毛钱?

“可不是么!”顾老太太是小学老师,管着村里这群孩子,前前后后操心得就多:“不过我和萧老太太提过了,她意思是有她在,就一定让孩子上,孩子愿意学,就给上。有这个奶奶一天活头,这两个孩子日子还能好过。”

童韵点头:“是,好歹有个奶奶疼着,要不然……”

说着,她叹了口气,低头看了看自家小宝贝,忍不住心里泛软。

自己和顾建国可得好好过日子,多挣点工分,希望家里光景一天天好起来,只有大人日子过好了,才能保着自己这小女儿过得舒坦。

顾老太太说着间,不知想起什么,竟道:“萧老太太其实也是个倔种,这次美娟生个了个娃儿,她也没跟前伺候!”

“那是为何?”童韵不解了,一般来说,村里谁家儿媳妇生了孩子的,当婆婆得好歹得伺候伺候,别的不说,吃几个鸡蛋总该是有的,毕竟月子人,不能委屈。

顾老太太摇头笑叹了声:“罢了,说这个干嘛,你这在月子里呢,犯不着操心别人家堵心事。我今日过来,是有个东西给咱蜜芽儿。”

说着间,她把蜜芽儿递给了童韵抱着,自己却从兜里摸索出一个明晃晃的东西来。

童韵定睛一看,不免惊到了,这竟然是一个黄金的长命锁,上面写着“富贵安康”四个字。

这是金货啊!

顾老太太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个给咱蜜芽儿的,你好好收着,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戴,仔细别让人看到了。”

童韵接到手里,只见这长命锁有小娃儿拳头大小,还是个实心的,掂量着分量不轻!

“娘,这哪行,她这小人家的,不值当用这个!这值钱着呢,你快收好,仔细让人看到!”

这种实打实的金货,一怕被妯娌看到,纵然上面几个妯娌都关系好,可也怕有说道,二怕被外人看到。现在这年月,你在医院里好好给病人看病治病,都能被下放到山区去,家里多养几只鸡,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只剩三只了,院子里种个树结个柿子,都被砍光了说你种资本主义树。

至于家里藏了个这么一坨大金子,童韵不知道这算什么路线又是不是资本主义,但她知道,这是怎么也不能让外人看到的。

顾老太太外面瞅了瞅,门关得死紧,院子里冷清清得没人,也就压低了声音对这小儿媳妇透露两个底儿。

“童韵,你当然不知道,我手里,除了你爹烈士每个月发放的抚恤金,自己还藏了点东西。本来是想着什么时候年头不行了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拿出来慢慢变卖。可现在看这光景,你大哥在城里,每个月也能孝敬点,底下他们兄弟四个,在大队挣个工分,不显山不露水的,但也能混个饱饭,一时半会,这玩意儿也用不上,我就想着,等我老了,早晚把手里点东西传给几个小的。你瞧,这个锁啊,做工好着呢,这是当年上海杨庆和久记的,是个好东西。现在那杨庆和久记好像都倒闭了,以后再是没有了的。这玩意儿留着,好好保存,便是一时不戴,传给后代子孙,也保值!”

这一番话,听得童韵可是吃惊不小,一时都说不出话来了。

老人家每个月都有抚恤金,那是公爹当了烈士的家属补贴,一个月约莫有二十多块,这个她知道。老人家除此外还有在小学当老师的工分,折合成钱一个月也有十六七块,这个她也知道。

城里大伯哥现在一个月工资估计有个六七十块,每个月会给老人家二十块。据说是因为大伯哥进城的那个位置,是得的公爹的好,好处让他一个人占了,所以他得拿出工资的一部分来补贴家里。

这个钱其实说起来是全家的,可家里几个兄弟没人会惦记这钱,都在老人家手里,她早年不容易,年纪大了,这钱就该她拿。

如此粗略一算,婆婆光每个月的固定进项就有六十多块!

要知道,这年月,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三类地区,转正后的工资还不到六十块呢!

童韵早就知道婆婆手里有些钱,这些年积攒下来,必然不少,可是没想到,婆婆手里竟然还攒着些这金疙瘩。不说其他,只说眼前这个实心的长命锁,那么大一块,得多重啊,折合成钱,不知道得多少!

况且,童韵多少也听父母提起过,旧年月时候,上海杨庆和久记的长命锁,那是老牌子,是从晚清时候就存下来的老牌子了。这家的长命锁,光是做工就值钱了,又比寻常金疙瘩要金贵许多。

事情到了这里,童韵隐约也有所感觉了。

以前她就觉得这个婆婆投缘,说话做事透着大气豁朗,不像是那没见识的农村老太太,后来知道是在大户人家当过丫鬟,她便想着那必是开明人家的陪读丫鬟吧,或许还留过洋,这才让婆婆得了那么多见识。

可是如今,她才知道,事情怕是没这么简单。

哪个大户人家的丫鬟能一出手就是个杨庆和久记的金疙瘩?

童韵握着那长命锁,默了老半响,终于长出了口气。

“娘,这个长命锁我收下了,我会好好留着,等以后蜜芽儿大了,再传给她。”

“这就是了。”顾老太太估计儿媳妇也多少猜到了,只是没说破而已,兀自笑了笑:“虽说世道乱,不过咱这大北子生产大队,其实啥事儿没有,外面那些风浪过不来。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一起过了几十年,谁不知道谁家那点子事?这山村里人,心思单纯,也没想那些头头道道的,你就安心在这里和咱建国过日子,别的不用想,咱这是五代贫农,烈士家属,他们再闹腾,也不敢到咱头上动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