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菩珠 > 第 96 章

菩珠 第 96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1:0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姜氏见郭朗和李承煜于嘉德殿。李承煜跪地说自己无能,未能及时觉察留王的叛乱之心,令阴谋得逞,先帝驾崩,他在陈太后的送葬半途被迫以兵事阻止留王叛乱,惊扰到了姜氏。

李承煜请罪过后,郭朗便详禀了前夜在送葬路上发生的惊天巨变。姜氏得知,连楚王那个年幼的孙儿也在当夜被留王斩草除根,当太子带人赶去想要救助之时,王孙已是遭难。可怜当时情况太乱,过后虽全力寻找,但到今日为止,连尸首也尚未能够找到,不禁潸然落泪。

待姜氏悲痛稍定,郭朗便叩请姜氏尽快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发一道懿旨,肃清流言,安抚人心。

也就是说,希望姜氏能坐实留王叛乱的罪名,如此,李承煜的一切举动便就合乎宗法,无可指摘。

姜氏一口答应,但让提交留王叛乱的卷宗,列上证据供词,待她阅鉴过后,她便会发布懿旨。

觐见进行到了这里,姜氏的反应和郭朗的设想并无太大出入。他稍稍松下一口气。毕竟,那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多少也能猜到一点儿。还有楚王府的王孙,以郭朗的猜测,极有可能是太子一并想要斩草除根,以免万一日后有人打着为留王伸冤的旗帜用楚王的血脉另立山头,毕竟,楚王当年病死之后,董家也退出了中枢,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谁能确保往后不会有人借机生事?

现在坏就坏在王孙竟然死不见尸。

这就是个大问题了。王孙到底是真的死于乱兵丢了尸首,还是被什么有心之人给藏了起来奇货可居?

深追究下去,令人不得不为之忧心。

这令郭朗更加不安,也更焦心如焚,迫切地希望姜氏能再次出面发话的缘故。现在姜氏给了承诺,问题便就不大了。她要朝廷提交留王叛乱的卷宗,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他的这一口长气,还没来得及呼完,便又停了下来。

姜氏接下来竟建议设立西域都护府,说目的是为了和西狄在西域相互呼应,显示李朝战心,以确保在这个皇位交替的过渡时期震慑东狄,令其不敢心存侥幸有大的举动,免得给朝廷带来过大的压力。

设立西域都护府一事,在明宗时就已提上日程,后来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得以实现,随着明宗驾崩孝昌继位,此事便也没了下文。

姜氏现在突然旧事重提,在提出建议之后,让朝廷予以考虑,若可行,尽快择定合适的都护人选,到时候,与留王叛乱的证据一并提交给她。

“这两件事,一关乎皇室血脉,二利于国家长远,我无他意,不得不慎重对待。”

最后,姜氏这样意味深长地说道。

退出蓬莱宫后,郭朗便就明白了一件事。

在不问朝政多年之后,姜氏今日终于出手了。

她要让秦王做西域都护。将在外,命有所不受。从而帮他拿掉从孝昌皇帝继位之日开始便就一直悬在头上的那把刀。

显而易见,他的学生,太子李承煜,在他亲手造成的这种局面之下,想要尽快平稳上位,为他屠杀兄弟的举动正名,说“不”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是一场双方只有相互妥协才能各自达到目的的博弈。

天亮之后,在送葬途中停了三天的文武百官和众贵妇人终于得以继续上路,赶到皇陵将陈太后匆匆入葬,才回到京都,等待他们的,又是讣告天下,一场新的大葬。

一个月后,尘埃落定,疲倦不堪的百官终于得以喘息,接着,姜氏太皇太后之前所提的西域都护的人选,很快也定了下来,秦王李玄度。

这个提议最先是由端王带着韩氏和另几姓开国时代的老贵族先行提出的,一经提出,便就获得认可。朝臣当中那些没发声的也都选择了沉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持反对意见。

李承煜很快便就批准了,接着,新帝举行登基大典。去年自千秋日后便未再露脸的姜氏太皇太后和新帝一道去往太庙祭拜祖宗。

这一个多月来,到处都是乱纷纷的。举国忙着举丧之际,祸不单行,半个月前,北方又传来急报,说东狄有兵马在边境集结,似要越境作战,京都里人心惶惶。姜氏没让菩珠回□□,以陪伴的名义,一直将她留在蓬莱宫中,直到今日。

这一天,阳光明媚,宫中鸟语花香。

李玄度此前一直在皇陵里,数日之前,孝昌皇帝的大葬之事全部结束,他方回到京都。今日他来了蓬莱宫,一是探望姜氏,二来,也是为了辞行。

作为首任的西域都护,他即将离开京都,踏上他未知的出关西去之路了。

姜氏见他于寝宫。今日她也不像平日那样穿着简素,特意穿了件绛色绸平金银串珠绣吉祥万字纹的宫装,人显得精神矍铄,看着李玄度跪拜在她的膝前,向她辞别,笑吟吟地叫他起身。

李玄度不起,再三叩拜,声音微微哽咽:“因不孝孙之事,皇祖母忧心烦扰,孙儿愧疚万分。皇祖母的恩情,孙儿铭记于心。此去不知何日归来,盼皇祖母保重,往后颐养天年,勿以孙儿为念。”

姜氏让他也不必挂念自己,叮嘱他出关后,须万事小心。

李玄度答应了,依旧跪在她的面前,迟疑了下,再次叩首道:“关于姝姝,孙儿有话要说。西域不比关内,孙儿此行,除沿途凶险,那些小国,亦朝秦暮楚,摇摆在我李朝和东狄之间。孙儿想到姝姝父亲当年的遭遇,心中便觉不安。且孙儿即便到了那边,未落脚之前,怕也照顾不到她的周全。故孙儿想拜托皇祖母,可否代我先照看着她些,待孙儿能够自立,再将她接去,如此对她也好。”

姜氏看了他一眼,沉吟道:“此事还是待我先问问她,看她自己如何说吧。”

菩珠就藏在外面,早已将里面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

她心中有些气苦。

先前李玄度拟走西海道,要将她留给姜氏,她无话可说。

如今他能从玉门出关,他竟也想着将她留下。

他便真的如此恨不得她能转投别人怀抱?

她胸中一阵气血翻腾,方才强行忍着,才没有立刻冲进去打断他的话,听到姜氏如此开口,深深呼吸了一口气,稳住情绪,这才走了进去,跪在他的身边,听完姜氏问自己如此做想,抬起头,望着姜氏道:“禀太皇太后,我虽愚钝,亦无本领,但我不惧凶险,我会尽力顾好自己周全,不给殿下拖后腿!”

她说完,眼角风瞥到李玄度似乎转过脸,看向自己。

她双眸一眨不眨,凝视着面前的姜氏。

姜氏看着她,片刻之后,仿佛下了决心,再次开口,这回却是说给李玄度的。

姜氏道:“你二人是夫妇,当彼此扶持,分开不利。何况姝姝有如此决心,难能可贵。你带他去。”

李玄度和转向了自己的菩珠四目相对,面上掠过一缕复杂的神色,顿了一顿,他扭回脸,低声说道:“孙儿领命。”

姜氏点了点头,又道:“不过,塞外不比关内,确有诸多艰险。往后你要善待姝姝,祖母不许你对她有半点的欺负。”

姜氏命李玄度带她同行,她就已经很高兴了,没想到此刻还会这般叮嘱他。

她忍不住,带着几分胜利者似的小小得意,又偷偷地看了眼身边的人,见他眼睛盯着地面,口中应是,态度显得很是恭顺。

姜氏又吩咐了些别的事,最后笑着颔首道:“往后只要你二人同心戮力,相互扶持,我便没什么不放心了。既要一起走,想必还有许多事,我这里也无事了,你带姝姝去吧。”

李玄度没再说话,依言默默起身,转身而去。

李慧儿红着眼圈送菩珠出宫,依依不舍。菩珠低声和李慧儿说着离别之话,快出寝宫大门之时,停步再次回首,看见姜氏被陈女官搀扶着,慢慢地跟了出来,最后立在寝宫那道殿阶的门槛之后,目送着自己和李玄度。

暮春的阳光照在殿阶之上。姜氏白发愈显,唇边却是噙着笑,见她回首,拂了拂手,示意她出宫去。

她心中的离情一时更浓,这时,比她先走一步本已到了宫门槛后的李玄度忽然又奔了回来,疾步奔回到殿阶之下,撩起衣摆,跪在一片坚硬的砖地之上,再次朝着殿阶槛后的姜氏恭恭敬敬地叩了三首,完毕,起身掉头,疾步而去。

这一次,他的身影,终于彻底地消失在了殿门之外。

回往□□的路上,菩珠坐在马车之中,眼前仿佛依然浮现着姜氏含笑立在殿阶槛后受李玄度回身跪拜,眼角隐隐泪光闪烁的一幕。

今日的这场见面,菩珠注意到姜氏一直都是面带笑容。直到这最后的一刻,她终于还是感情流露。

她为这祖孙二人分别之际的拳拳之心和眷眷之情备受感动,心中暗暗祈祝,愿一别之后,还有再见,而再见之时,一切依旧还是如同今日,春光明媚,松柏齐肩。

回到□□,李玄度便入了静室。

菩珠此前已经做好要跟着他走的准备,早就暗中吩咐人收拾好要带走的东西了。回来后,处置完走之前的一些人□□,王姆也回来了,向她通报百辟司那边的最新消息。

王姆告诉她说,百辟司已打听到了确切的消息,她要找的人就在沈家。但这是他们能做到的全部了。如何将人从沈家救出,他们无能为力,请她自己另想办法。此刻还有一个消息,沈皋为护驾不幸身死,得了厚葬的恩赐,他的侄儿沈D如今也赶了回去,正在操办丧事。

菩珠独自在屋中坐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去了静室。

她敲开门,鼓起勇气,第一次将自己的顾虑原原本本说给了李玄度,最后道:“殿下,阿姆是我在这世上剩下的最后一个亲人了。虽是不情之请,但我还是恳请殿下,能否想想法子,帮我将她救出。”

李玄度正亲自收拾着静室里的东西。屋中到处都是书,横七竖八地胡乱放着,显得十分凌乱。

他将一些从前从紫阳观中借来的道经整整齐齐地装入书箱,命骆保派个人送到紫阳观去还给真人。听完她的话,说道:“我忘了告诉你,半个月前,我已叫叶霄去办这件事了。”

菩珠愣住,待反应过来,意外不已,心中更是感动,眼眶忍不住都微微红了起来,至于心中那一缕原本因他不想带自己同行的气恼也烟消云散了。

“多谢殿下挂心,我真的十分感激!”

李玄度的视线从手中正翻着的一本书上抬了起来,望向神色激动的菩珠,解释道:“你阿姆万一继续落入新帝之手,于你不利,于我更是如此。此事其实从来便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不必挂怀。”

菩珠微微一怔,一时说不出话了。见他说完便又开始忙碌,在一旁看了片刻,忍不住讨好地说:“殿下,我也帮你收拾吧……”

她拿起几册放在自己手边案头上的书,殷勤地递了过去。

李玄度抬头看了她一眼,接过书,却没放进书箱,又轻轻放回在了案上,微笑道:“这几册不是要带走的。”

菩珠讪讪地收回了手,再站片刻,自觉此间好似没有自己的落脚之地,只好改口道:“那我再去瞧瞧我那边要带走的东西,免得遗漏。我先去了。”

李玄度点头:“去吧。”

菩珠在门口悄悄地转头,瞥了他一眼。

他依然低着头,在忙他的事情。

她咬了咬唇,走了出去。

明日要带上路的行装,除了必要的四季衣裳,剩下她带的最多的,是百病医药和各种到了那边可能要用到的备用之物。

夜渐渐地深了,李玄度还没回寝堂。菩珠一个人等了良久,忍不住又找去静室,发现他已不在那里了。

她想到一个地方,转身去了放鹰台。

她入了那扇半开着的旧门,循着依然被荒草淹没的小路,最后寻到了那座高台之前。果然,远远看见高台的顶上仰面卧着一道身影。

那身影被夜色吞没,剩个隐隐约约的轮廓,安安静静,仿佛就这样在放鹰台上睡了过去。

菩珠藏身在残垣之后,竟没有勇气现身,默默地看了片刻,悄悄退了回来。

这一夜他是下半夜才回来的。菩珠装作睡着了,他轻手轻脚地上了床,躺了下去,便似沉睡过去,直到天亮。

第二天便是西域都护秦王李玄度离京西去的日子。同行之人不多,除了一队护卫,便是导人、译人和医官。等到了玉门,那里有五百士卒会随他出关。

当天来替李玄度送行的,只端王和韩荣昌二人。端王的神色,难掩怅然,韩荣昌却是谈笑风生,说送完李玄度,回去他便也要出发北上了。

东狄人在北境滋事,阙王送来信报,朝廷派他前去镇边。

李玄度和他彼此互道珍重,饮完端王斟上的酒,紧紧地握了握韩荣昌的手,再向端王拜谢,随即转身,上马带着队伍出发离去。

菩珠坐在一辆简车之中,遥望着被渐渐抛在身后的京都,想起了去年她来时的情景。

亦是这般的春深时分,然而此时心境,却早已大不相同。

去年刚来的时候,她对这里充满憧憬。

而此刻,她就要离开,对着身后这座被马车抛得越来越远的京都,她竟感觉不到半点的眷恋和不舍。

她心中唯一的牵挂,便是她的阿姆。

倘若阿姆能够平安归来,伴她一道踏上新的旅途,她将再无半点遗憾。

可是她的阿姆,究竟还能不能回来?

……

沈D望着面前这个被他找到了的哑妇,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犹豫不决。

李承煜登基后不久,便向他要一个人。他的叔父沈皋从前为了胁迫秦王妃而秘密拘了起来的秦王妃身边的一个哑妇。

据说这个哑妇陪伴秦王妃多年,从小到大,从发边到归京,秦王妃和她感情极深,情同母女。

他回来后,很快便找到了这个哑妇,一起带过来的,还有据说是这哑妇的儿子儿媳。

她的儿子儿媳极好对付,市侩之人。对这个多年没有一起生活的哑母,并无什么真情实感,简单恐吓之下,便就恐惧万分,生怕牵连到自己一家人,朝哑妇磕了个头,丢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现在剩下这个李承煜要的哑妇,沈D犹豫着,该如何处置。

李承煜要人,他身为臣子,不可能不给。

人都已经来了,就等在外头。

但就这么将人送出去,想到李承煜待大位稳定之后,必会以这哑妇为手段对她实施威胁,他的心中便又有些不快。

他沉吟了良久,慢慢走到哑妇的面前,淡淡地说了几句话,随即命人将她送出去,交给外面还在等着的人。

他目送着这哑妇渐渐消失的身影,想到她方才脸色苍白,眼眶湿润,唇微微颤抖的样子,缓缓地吁出了一口气。

他亦不忍让秦王妃就此失去这个哑妇,但他更不能容忍这哑妇转落入李承煜的手中。

这样做,虽有些冷酷,但于秦王妃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助力。

至少往后,她不必再因软肋而遭人挟持了。

日后不管她知道了会是怪他还是理解他,他其实是在帮她解决麻烦。

沈D在心中想道。

阿菊坐在那辆来接她的小车里,不知道等着她的目的地又是何方。

但是她的心中终于明白了过来,原来真的像她此前日日在心中猜测的那样,她已经变成了别人用来威胁小女君的一样东西。

如今的她对小女君非但没有半点用处,还是一个累赘,彻底的累赘。

她若是不死,再这样糊里糊涂地被人带走,往后只会给小女君带去更多的麻烦。

她拔下了头上的一支发簪,将锋利的簪头毫不犹豫地对准了自己的咽喉。

……

一个月后,菩珠回了河西。

国丧刚过,边境不宁,杨洪为防备东狄人的袭扰,这段时间亲自去往边境巡边,不知秦王夫妇路过。

菩珠知李玄度和自己现在身份有些特殊,为了避嫌,在路过郡城之时,也未去打扰他。一行人马只低调赶路,于这天夜里,抵达了她曾生活过的福禄镇,住在她再熟悉不过的福禄驿舍里。

驿丞还是从前的许充,一天前便就获悉新任西域都护秦王李玄度夫妇将会抵达自己这里,早就做好了了准备,今夜接到了人,殷勤招待。

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想到从前和阿姆在这里做事阿姆安排她烧火的日子,想到第一次遇到李玄度,在镇外被他撞见她和崔铉夜半私会的旧事,虽行路疲倦,菩珠却是心潮起伏,丝毫没有困意。

李玄度今晚不知去了哪里,一直还回房。菩珠心里有些记挂,在驿舍的屋中坐了片刻,正想出去看看,骆保忽然来了,笑嘻嘻地道:“王妃快来,有个好事。”

菩珠问他是何好事,他又不说,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就只说好事。

菩珠被勾出了好奇心,反正也无事,便随他出屋,一边走一边道:“你若是骗我,我饶不了你!”

骆保道:“奴婢哪里来的胆子敢骗王妃,等见了,王妃就知道了。”说着停在一间屋前,指着里头笑道:“王妃您看,里头是谁。”

菩珠忽想到了一个人,心跳有些加快,但却又不敢相信自己运气真的会这么好。

她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抬起手,试探着,慢慢地推开了面前这扇虚掩的门,抬起眼睛,便看到一个妇人坐在屋中,回过头来,和她四目相对。

她呆住了。

“阿姆!”

她反应了过来,高声唤了一声,眼泪立刻夺眶而出,飞快地冲了进去,不顾一切,一头便扑到了阿菊的怀里。

她死死地抱着她的阿姆,把脸埋在阿姆那熟悉的温暖又柔软的怀中笑了片刻,新的眼泪便又流了出来,忍不住哭,哭个不停。

阿菊早也泪流满面,紧紧地抱着她的小女君,片刻之后,轻轻拍着她的身子,哄她。

骆保站在一旁,眼睛也看红了,低头抹了下眼睛,退了出去,走到屋外的院子里,对着李玄度道:“王妃已见到阿姆,欢喜得不行,抱着又哭又笑,跟个孩子似的。”

李玄度看了眼那间亮着灯火的屋,沉默了片刻,转头对叶霄道:“这趟辛苦你了,你立下大功,去休息吧!”说完,又对骆保道:“你去服侍王妃吧。”

菩珠在屋中抱着阿姆哭哭笑笑,许久,等情绪终于有些平复,想了起来,擦去眼泪,转头看见骆保自己又回来了,眼睛红红,跟只兔子似的,问:“你哭什么?”

骆保吸了吸鼻子:“奴婢是看王妃哭,觉着心酸,也就跟着哭了几声。”

菩珠忍俊不禁,嗤地笑了起来,依然紧紧地抱着阿姆,忽然发现她的咽喉处有一处疤痕,吓了一跳:“阿姆你怎么了?怎会伤到这里?”

阿菊急忙摇头,表示自己没事,叫她不要担心。

骆保忍不住道:“方才听叶侍卫长说,新帝要将阿姆带走,他跟踪拦截,救下了人。幸好出手及时,若再晚一些,阿姆怕是已经没了!她当时正在自裁,拿簪子在刺喉咙呢……”

菩珠呆住了,凝视着阿姆,眼泪渐渐蓄满了眼眶,见她笑着摇头,再次抱住她,哽咽道:“阿姆,你怕连累我,自己才不想活了是吗?你这般刺自己,难道不疼吗?”

眼泪落了下来。

阿菊凝视着她,抬手替她擦去眼泪,想了下,指了指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摇头。

菩珠一下明白了,阿姆是说,自己在她的心里,她爱自己,她想保护自己,所以一点儿也不觉得疼。

菩珠再次落泪,忽见她握住了自己的手,拿开衣袖,看着腕上还留着的那道明显的伤痕,显得吃惊而担忧,急忙笑着道:“是我自己不小心割伤的,不疼。况且早就好了。阿姆你莫担心。”

安慰完阿姆,菩珠告诉她,他们将要去的地方。

“阿姆,往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好不好?”

阿菊含泪,笑着用力点头,紧紧地抱住她。

夜渐渐地深了,菩珠终于和阿姆说完了想说的话,让她先休息,自己对镜,擦去面上残余的泪痕,回到住的地方,看见李玄度回屋了,但没睡,还坐在桌边,就着烛火在看书。

她慢慢地走了进去,向他道谢。

李玄度抬眼,见她停在面前,一双美眸一眨不眨地凝视着自己,满是感激之色,便笑了起来。

“不必谢。我说过的,这也是我的事。你阿姆能平安回来就好。”说完见她还那样立着,顿了一顿:“无事了便睡吧,明早还要行路。”

他放下书站了起来,走到床前脱去外衣,甩了靴子,躺下去便闭上了眼睛。

菩珠慢慢脱去衣裳,留睡觉的一件轻薄罗衣,吹灭灯火,像往常那样爬上床。黑灯瞎火的,膝压到了衣角也不知道,继续爬,被绊了一下,手脚便失了平衡,竟扑到他的身上,胸|前的柔|软,也不小心地压在了他的臂上。

她感到他的身体仿佛一僵,但没动,似在默默等她自己爬下去。

上郡那一夜后,两人便再没有一起过了。

是不是他太久没有碰她的缘故,此刻这无意的带了点小小亲密的身体接触,竟也让她感到

心跳有些加快,耳朵微热。

她迟疑了下。

或是迷离夜色给了她莫大的勇气,等到她自己醒悟的时候,她才发现她非但没有从他的身上爬下去,反而伸出胳膊,轻轻地搂住了她身下这个仰卧在床上的男子的脖颈。

“殿下……”

她又听到一声低低的,似含着几分细弱的咻咻气息的娇唤之声,在她的耳边响了起来。

那是她自己的声音。片刻之后,感到他还是没有动,却也没有将她推开。

“殿下……”

她鼓起勇气,又唤了他一声,声音甜糯,好似一块含进嘴里便就融化的蜜糖。她闭上了眼睛,将微热的面庞贴在他的胸|前,张嘴,仿佛一只小兽似的,用齿轻轻地叼住了他的衣襟,往一侧扯开了些,咬着他露出来的一片胸膛。

一双手忽然搭在了她的腰上,将她从他的身上轻轻地推了下去。

李玄度的声音跟着也在她的耳边响了起来。他仿佛迟疑了下,低声说:“姝姝,我要是没记错,这几日应当是你易孕的日子。我知你想生个孩儿,但如今还不是能要的时候。等到了那边我落稳了脚,咱们看情况再生,可以吗?”

他顿了一下,又道:“往后你不用特意讨好我,是真的。你放心,答应过你的,只要能做到,我不会食言。”

他说完,将她被他推下去后便就歪趴着没有动过半分的一具身子给抱正了,抱她躺好,躺在枕上后,又替她盖好被子,最后跟哄孩子似地摸了摸她的头,道了声“睡吧”,随即收回手,轻轻地翻了个身。

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一颗眼泪,从菩珠闭着的眼角悄悄地流了下来,落入鬓发。

京都郊外野村那一夜后来的那种感觉,又一次地朝着她袭了过来。

上郡马场那一日,他的千里相思一腔热情,被她的无心无情给冷却掉了。他现在是彻底地认清了她这皮囊下的真面目,从今往后,再也不会迷恋她了吗?

听他方才这一番话的意思,往后他是打算和她一直这样相敬如宾地过下去了。他会对她好,负起他的责任,但她大约永远也不会再有机会,听到他像那日在紫萝树的秋千架下那样,说心悦她,思念她的话了。

为什么,她的心竟微微抽痛,连呼吸都是难以为继的感觉。

黑暗中,她摸上了自己左手腕上那道或许需要很久才能褪去的伤痕,想起了阿姆今夜对自己说,她爱自己,她想保护自己,所以她的伤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疼。

那么她呢,菩珠在心里问自己,她是不是也爱上了他,爱上这个名叫李玄度的男子?

所以那日,为了脱身救他,她可以毫不犹豫地伤害自己,就像阿姆一样,半点儿也不觉得疼痛。

所以那日,她才会回答姜氏,她要和他一同出关,不愿独留京都。

所以今夜,她才想要和他睡觉,根本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是出于讨好,或者出于生孩子的目的?

尽管他也没说错,从前她确实是那般想的。

她慢慢地张开眼睛,转过脸,盯着身畔这仿佛已经丢下自己熟睡的男子的身影轮廓。

伤了他的心,令他一腔热情冷却,她后悔了,真的,但是后悔有什么用?

她对他没了从前的吸引力。

他再不会迷恋她了!

一阵难过得犹如就要窒息的感觉之后,菩珠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命令自己冷静下来。

方才他把话都说得如此明白了,她也不会再强求了。

但是……

她反复地摸着自己手腕上的那道伤痕,心中那个原本已经消失了许久的小人,再一次地倔强冒头,最后终于又跳了出来。

李玄度可以不再迷恋她,不再爱她,但她却不能真的从此就一直看不起自己了。

即便往后,她依然还是以做皇后为目标,她要做的,也应该是一个日后能够和他比肩的,让他不是出于教养去道歉,而是真心收回她给别人提鞋也不配的这样的话的皇后。

她可以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担当,但她最不缺的,便是坚定的心志和不会放弃的努力。

何况现在再坏,也坏不过从前。

连阿姆都能回来,再次陪在她的身边了,这难道不是一个好运的新的开端?

磕磕绊绊,这辈子她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很快就要出关。

新的一切,在前头等待着她。

她悄悄地抹去了眼角的那道泪痕,在心中对着自己,一字一字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