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菩珠 > 第 137 章

菩珠 第 137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1:0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玄度攻东都,城池将要陷落之际,守军丧心病狂,竟以民众为质,负隅顽抗。

面对被逼上城头凄惨求饶的城中男女老幼,李玄度命撤兵,暂时围而不攻。

局面便如此僵持了半个月,就在韩荣昌等将领气得骂娘之时,数日前,李玄度忽然下了一道新的命令,命将士从东都南城门一带撤兵,撤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人一马,只剩东、西、北三面的围军。

这道命令,起初令众人很是不解。

李玄度解释说,城内守军到了以民众为质的地步,可见已是黔驴技穷,信心全无,离崩溃只差最后一步。围城开一面,士兵起初必疑,认为是陷阱,轻易不敢动,但假以时日,便会生出侥幸之念,认为或有机会出逃。只要有一人带头,身边人必跟风,到时不必攻城,也无需伤及民众,叛军内部便会分崩离析,城不攻而破。

他的这个判断,很快便得到了证实。

不过三日之后,东都南城门的附近便出了一个乱子。

七八名士兵不想再被困下去,和守南城门的人暗中勾连,相约半夜出逃,开城门时被上司觉察,最后逃出来一人,其余被拿,当场斩首,以儆效尤。

这个逃出来的士兵投奔李玄度,跪在辕门外乞收留,李玄度赦他无罪,韩荣昌选派一队嗓门大的,带着,每日早晚绕东都城门游走喊话。城内士兵本就无心再战,见逃过去的被秦王赦免无罪,那南城门外又毫无阻挡,军心自然愈发动摇,便是杀头也压不下出逃之风。

短短数日之内,竟又连着发生了数起私逃之事,虽规模不大,最多的一次,也不过上百人,都被迅速扑灭,人也杀了,但势头却丝毫不减。刘国舅胆战心惊,命亲信带着兵马日夜把守南城门,以禁绝祸患。

城内暗波涌动,城外朝廷军的大营里,官兵气氛轻松。韩荣昌等将领对李玄度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照这个趋势,用不了多久,东都必不攻自破。

形势在照着自己的设想走,入关作战也有半年了,按说此刻,李玄度应当与部下一样,可以放松些了。

但他却不敢松懈,尤其最近这些日,南城门一带,风波越是不断,他便越是感到心神不宁,总觉得哪里不对,但一时却又想不出来。直到这一夜,他收到了端王自京都给他发来的一封八百里加急信报。

信报说,李承煜当日做了俘虏后,并未被杀,并且,一队忠诚于他的手下趁着沈D败退混乱之机,将他救出,护送到了皇陵。他以火烧奉安殿为挟,要王妃前去见他。端王不得已派人传信到河西去告知王妃,同时也将消息送到了他这里。

李玄度眉头紧皱,目光阴沉,伫立了片刻,此前那片始终在他脑海中萦绕但却拨不开的云雾忽然消失了。

他明白了,到底哪里不对!

东都城内,局面恶劣至此地步,守军随时可能自乱,作为东都朝廷的实际掌权者,沈D这些日竟毫无动静。

每日,除了城头那堆叠着的人质和布满了的守卫,他无任何别的消息。

如此平静,平静得近乎认命,这不像是他会做的事。

还有李承煜,他虽无能,但以他的身份,既作了囚徒,哪怕沈D是在败退途中,以他的心思,又怎可能让人救走?

何况,李承煜现身要她过去见面的地方,又是皇陵。

□□当年修筑皇陵的那片深山古原,若遇特殊之事,亦可化为军事要塞,进退有路。

换个说法,那里可以利用地势坚守,亦可利用地势逃遁。

李玄度双目死死地盯着手中之信,几乎电光火石之间,便将这两件事联在一起。

他明白了。

是沈D的操纵。

是他将她骗去那里的。李承煜不过是沈D手中操纵的人偶而已。

极有可能……

不,不,李玄度已经可以确定,此刻,沈D其人,根本就不在东都城内了。

他必身在皇陵,此刻就躲在某个人所不知道的角落里,如同设下陷阱的猎人,等着他想要的猎物自投罗网。

李玄度牙关紧咬,目睚眦欲裂,压下心中涌出的焦躁和紧张之感,命人将韩荣昌唤来,将这边的事迅速交待给他,自己当即动身,轻骑直往京都而去。

……

夜幕再一次地降临,奉安殿恢复了往日的肃穆和宁静。

殿内燃着的长明灯伴着菩珠,在此已过了两夜。

这是她守灵的第三夜,亦是最后一夜。

她怀着无比的敬思之心,跪在莲位之前,静静地陪伴着灯影后的逝者,一直到了半夜,骆保入内,低声劝她去休息。

她向着姜氏莲位再次郑重叩首,终于扶了骆保的手,从地上站了起来,慢慢朝外而去。

来此的这几日,她住在万寿观里,便是从前秦王李玄度在此守陵之时居了三年的那间旧所。入观后,并没有立刻去后头休息,又停在了前殿,再次跪在三清圣像面前,低头祝祷。

夜越来越深,万寿观外,古原幽阒,万籁无声,忽然却起了一阵骚动。

时值深夜,这声音听起来便格外清晰。

或是长明灯被风吹倒了,燃着物件,附近的卫士看见太宗陵前的明堂里竟隐隐冒出一片红色的光,竟是起了火。

古原间,山风穿林,呼啸有声。很快,火势借了风力变大,正当众人纷纷奔去救火,附近混乱之时,一道黑色身影犹如鬼魅一般地从黑暗里走了出来,无声无息地避过万寿观外那些被火势吸引了注意力的守卫,踏入前殿。

前殿窗牖半开,夜风阵阵涌入,沈D停在了一道随风卷拂的青幔之后,借了夜色掩映,望向前方。

大殿虚空。三清圣像前的龛中供了两盏清灯,那灯吐着青金色的昏焰,在夜风中冥昧不定,朦朦胧胧,勾勒出了跪在蒲团上的那抹身影。

她尚未卸下之前的装扮,依旧是一身素服,披了孝帽,垂首,双手合十,朝着圣像低头,背影一动不动,似还在虔诚祝祷。

沈D默默立了片刻,迈步,从青幔后走出。

他盯着那道背影,一步一步,向她走去,越走越近,而她仿佛沉醉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浑然没有半点觉察,身后正有危险在悄然靠近,依旧垂首祝祷,一动不动。

沈D终于走到了她的身后,和她相距不过三尺之距。只要伸手,便就可以够到她了。

他低着头,视线落在面前的这道背影之上,心中忽掠过了一种陌生的感觉。

说不出是何缘由,但他从不怀疑自己那如野兽一般从未曾嗅错过猎物气息的直觉。

这道披着孝帽的身影,不是她!

他的眸光陡然变得幽暗。

就在这时,方才一直静静垂首跪在神龛前的人回过了头。

哪里是她那张美人脸。

竟是她身边的那名侍人。他转过脸来,呲牙一笑。

沈D猛地后退一步,五指一把握住剑柄,待要拔剑,骆保已从地上一跃而起,身影敏捷无比,迈步奔到了神龛之后,口中喝道:“来了!”

大殿之中,灯火陡然明亮。前殿正门和后方的神龛门后,迅速地涌出了几十名手执火杖的精壮武士。

不过眨眼的功夫,刀光斧影,□□手列阵,众武士便将这夜半闯入的不速之客牢牢围在中间。

骆保松了口气,一把扯掉戴在头上的孝帽,转向龛后。

“王妃,果然是他!”

沈D抬起眼眸,看见她从神龛后的一扇门里走了出来,乌发素服,容颜似雪。又或是前些日连着赶路,这几日又服孝守夜,人一直没有缓过来的缘故,面带几分憔悴,唇间血色,亦是半点也无,但一双眼眸,却异常明亮,如两点墨夜寒星,笔直地射向了他。

沈D立着,身影起初僵硬无比,和她对望了片刻,终于,咬着牙,喑哑着声道:“原来你早有防备。你怎知是我?”

“李承煜不该出现在此的,而他此前落入你手。对你多留个心眼,总是不会错的。”

“故你顺水推舟,诱我上当……”

他环顾了一圈将自己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的武士,唇角微扭,露出一抹自嘲似的表情,也缓缓地松开了握着剑柄的手。

“原来我在王妃眼中,值当如此多的猛士。”他点了点头,说道。

菩珠神色凝重:“对你,我不得不防。前次河西变乱,我为了避开你派来追索我的人,落入险地,倘若不是郎君来得及时,救了我,我那时便已丧命。”

她望着他,语气更加冰冷。

“沈D,人贵自重。先自重,而后人重之,你却完全不知这个道理。三番两次与我为难,到了这等地步,还要算计于我。我不能总躲着你,次次寄希望于郎君及时救我。这一回,你莫忘记,又是你先犯我!”

沈D沉默了,片刻后,道:“我向来无意真正伤害你,你应当知道。前次河西之事,我亦听我的人说了。险些害了你,固然是我之罪,但非我本意……”

“是。”她打断了他。

“你无意真正害我,你只是想要拿我对付我的郎君,是不是?你的东都朝廷,很快就要倾覆。你的权力之梦,也要化为黄粱之梦!你就要走投无路了,便又设计将我逼来这里,挟持我,好威胁我的郎君,是不是?你很聪明,知我绝不会坐视奉安殿有危险。但你也太过自信,以为一切皆在你的掌握之中。”

她不欲再和他多说。

“束手就擒吧。”

她说完,转身要入后观,却听身后一道声音传来。

“我若是不呢?你便杀了我?”

沈D一字一字地说道。

菩珠停步,转头,见他面容僵青,目光闪烁。

她道:“你以为我不会?”

他盯着她,脸颊一侧面肌忽抽搐了下,肩膀动了一动,迈步,朝她走来。

“沈D!你敢!王妃已是手下留情!你再上前一步,格杀勿论!”

骆保有点紧张,看了眼他身上的那把剑,立刻冲到菩珠身前,将她挡在了自己的身后。

菩珠看着对面的男子,眼前忽然浮现出了前世。

那时,她还是李承煜的皇后,宫宴之上,眼前这个男人,他隔着筵席,朝自己投来注目。

那么远,她仿佛都感觉到了那两道目光中似要将人吞噬的灼灼之意。

甚至,到了最后,这个将李氏皇朝一度玩弄于股掌上的权臣败走京都之时,竟还是没有放过自己。

她死了,便是死在这个人的手中。

“不要过来。”

她亦盯着他,一字一字地说道。

他却恍若未闻,继续,又朝她走了一步过来。

护在她身旁的一名武士毫不犹豫,立刻朝着面前这个危险的人,射出了早已搭在弓上的一支箭。

那箭激射而去,插入了他的肩。

他身形一顿,很快,看都没看一眼,抬手便握住箭杆,一把拔了出来,将那支箭头勾着团模糊血肉的箭掷在了脚下,双目盯着她,继续迈步。

双箭齐发。

一箭插胸,一箭入腹。

他再次将插入身体的箭强行拔出。

剧痛仿佛刺激了他,他歪着脸,神情扭曲,眼睛里闪烁着挑衅的光,继续朝她走来。

血从他身上的伤口里涌出,很快浸染衣裳,淌在地上。在他走过的身后,留下了一道歪歪扭扭的血痕。

当又两支利箭再次射入他的身体,他被带得歪了过去,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身体亦佝偻了下去。但慢慢地,竟又挣扎着站直身体,不但如此,还哈哈大笑:“也好!没想到我沈D,最后这般死在你的手里。花下死,风流事。值了!”

他发力,再次拔出箭,竟还继续迈步。

夺命的最后一箭,终于朝他射了过来,在他就要走到她面前之时,射入了他的身体里。

他一僵,停了脚步,低头,看着那支深深插入了他心口的箭,看了片刻,慢慢抬头,看着她,嘴微微张了张,仿佛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来,人往后仰去,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一股血,从他那插着箭的心口位置迅速地渗了出来,很快便流满一地,甚至,沿着道观大殿那铺地青砖的缝隙,慢慢地流到了她的脚下。

他一动不动,气绝而亡。

大殿之中站满了人,此刻,却听不到半点声息。

菩珠低头,望着那个倒在地上满身是血断了气的人,这一刻,原本应当长松一口气。

但不知为何,或许今夜,他的死不在她的计划里,亦是过于血腥和惨烈,竟也叫她感到有几分不适。甚至,如同目睹三天前李承煜死时那般,心中生出了一缕莫名的淡淡伤感。

她闭了闭目,也不想再多看了,转身,正待要走,突然这时,地上那方才以为已经死去的沈D竟突然复活,扑了过来,伸手,死死地攥住了她的一只脚踝。

他提着一口那不愿就此散去的气,咬牙:“我对你多次留情,你为何,如此恨我?”

骆保和近旁的护卫皆是来不及反应,待回过神,正要冲上去将她救回,菩珠已是定住心神,想了想,摆手,命众人全都出去。

骆保起先不肯,待对上她投来的目光,无可奈何,只好下令。

武士皆退出大殿。骆保自己不走,就停在殿口,戒备地望着。

菩珠低头,和他那双赤红的血目对望,说道:“你不知道,但我知道。便是在这里,我曾死过一次。你不顾我的意愿,令我死在你的手中。我不欠你,如今两清。”

“李玄度曾对我说,权力是柄太阿剑,握在手,能杀人,也会被反噬。”

“人须有敬畏之心。你有能力,甚至不逊李玄度,但你永远也赢不了他。”

“因一人之欲,引天下战乱。德不配位。打败你的,是你自己那无边的野心和失去克制的权欲。”

流失的血,将生气从他的身体里迅速带走。

冰冷的箭簇,令他那颗原本强壮如同狮心的心,亦慢慢地放缓了跳动。

沈D知道自己就要死了。

她的话飘入了他的耳中,他的意识渐渐迷离,但攥着她脚踝的手,却依然死死不愿松开。

一副似曾亲历的画面,突然扑进了他的脑海里。

他仿佛看见她华服丽妆,正置身宫宴,应对着暗中投向东狄的不怀好意的西域国的使者。

年轻的皇后,不但貌美无双,更是机敏巧思,化解了使者欲令李朝君臣出丑的诡计。

他觉得自己被那女子给吸引住了,从此,再无法将她的倩影从脑海里抹去。

那画面忽又一转。

他杀了她的皇帝丈夫,权倾天下,而她成了废后,不从自己,自请去往皇陵,居于万寿观中。他数次寻去,想要让她回心转意,她却始终不为所动,惹出了他的怒气,待要强迫,她以死相逼,全然不惧。

他终于还是不舍她死。后来,他被派去服侍她的人告知,她常去秦王李玄度少年时居住过的那间屋中枯坐,从早到晚,有时一坐便是一天,一句话也无。

那个时候,他对她的此种举动无法理解,亦未多想。

再后来,尚未等到他培植起足够的可用之人,李玄度便领兵,从河西打了过来。那个朝廷,四分五裂,他再铁血手腕,终也无法挽救败局。他撤离京都,想要凭借皇陵后的地势,死守一段时日,带着她同行之时,她奋力挣扎,他一时失手,她竟从马背上跌落,香消玉殒,死在了他的面前……

心口忽然传来一阵剧痛,这痛楚将他从梦幻中拉了回来。

是一场梦,然而,他却又清清楚楚地感觉,这是真实的经历,是他的过去,一起都曾真正地发生过。只不过,从前他不知道而已。

他的心中,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原来,那么早,在那个时候,她就已是喜欢李玄度了。

原来,他最后也还是输给了他,和如今一模一样。

那愤怒和不甘,从他的身体里消失了。

他目底的赤红,亦渐渐褪去。

他定定地望着她。

这一回,他其实并非如她所想的那般,是想要以她来威胁李玄度,在战事中反败为胜。

他的战,已败给他了,再无机会反胜。他心中十分清楚。

困兽之斗,在他看来,亦是毫无意义。

与其苟活,不如烈死。

但他的心底,尚有一丝不甘。

他想要和李玄度决斗一场。

他手中的剑,生平不知染过多少人血。

就让它最后再染一次。

或者,是李玄度的血。

或者,是他自己的血。

然而,她不给他这个机会了。

如此也好。

死在了她的手下,他确实无怨。

如她所言,那是他欠她的……

他眼中的神光,渐渐散去,那只抓着她脚踝的手,五指却依然如钩,固执地不肯松开。

“你也并非真正爱我。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你之所以放不下,是你未曾得到过我。”

“如此而已。”

她凝视着他的眼睛,用平静的语气,说完了最后一句话,伸出手,一个手指,一个手指,掰开了他那只紧紧攥着自己脚踝的手。

分开自己和他之后,她坐了片刻,想从地上起身,手脚却是发软,竟连起来的力气都没了。

骆保奔了过来,将她从地上扶起。

她终于入眠,长长的一觉。醒来之时,发现日已黄昏,她竟足足睡了一个白天。

她走出去,站在万寿观前的阶上,望着前方那片沐浴在夕阳里的古原。

也是这个黄昏时分,李玄度到了皇陵。

他这一路遭遇了几次拦截,显然有人想要阻挡他的行程。

他心急如焚,当此刻终于赶到皇陵的大门之外,看见一队守卫,上前便就问她的情况。

那卫队长认得他,急忙带着手下人向他行礼,告诉他说,王妃安然无恙。随后照着自己所知,将这几日皇陵中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遍。

李玄度得知她一切安好,那高高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些。

他顿了一顿,转身便朝里快步走去,到了万寿观,却被告知王妃出去了,看她方才去的方向,好似是去那片原坡。

李玄度奔到原坡下,遇到了守在那里的骆保。骆保见他突然现身,又惊又喜,奔来拜见,唤了声殿下,说王妃此刻就在上头。

他想起这些天王妃的经历,眼圈忍不住泛红,不待李玄度问,又把这些日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详细地复述了一遍。

李玄度闭了闭目,长长吁了口气,睁开眼,眺望一眼前方的原坡,大步登行而上。

这一刻,他的心情,骄傲,欣慰,又后怕。为她自己竟如此化解了一场危局而感到骄傲和欣慰,也为她又陷入这般的险地而感到后怕。

他步伐迈得越来越大,山原道上,如履平地。很快,他便登上了靠近原顶的地方。

当他抬头望去之时,看见夕阳从晚霞里漫射而出,道道金光,满天昏鸦,而她,面向夕阳,静静地靠坐在原顶的那块巨石之畔。

风过原顶,她衣袂翻涌,长发狂卷,似便就要随风飘然而去。

记得那一年,也是如此的黄昏,乌金西沉,宿鸟噪鸦,还是少年的他,怀着一颗忧郁而懑乱的心,独登高原,仰卧在这石顶,沉沉入睡,直至天明。

此刻,眼前的这一幕,于他而言,是如此熟悉,但又全然不同。

天地之间,原顶之上,不止有那夕光和昏鸦,还有她安静,又似怀着无限情思的一抹背影。

就在这一刻,他的心灵如被一种看不见的东西重重敲击,几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他无法前行,停下脚步,定定地望着她的背影,神思恍惚,想着少年时的往事。但又不止这些,远远不止。

在耳畔那一片不绝的昏鸦声中,仿佛有什么水流一般的记忆碎片,一鳞半爪,经过了他的脑海。

他想要抓住,转眼却又变成虚空。

他心跳加快,倍感折磨之时,原顶上的她似是觉察到了身后,迟疑了下,慢慢转头,回眸而望。

当她的眸光落在他的脸上之时,这一刻,天地仿佛凝固,时光不再流逝。

李玄度便就如此,和她四目相望。

片刻之后,她忽微笑,抬手,慢慢伸向了他,轻声说:“你来了?”

就在这一刻,突然,一扇门好似被推开了。

光怪陆离的记忆,如潮水一般,全部都向他涌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