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菩珠 > 第 130 章

菩珠 第 130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1:0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注:上章末,有2000字的增补内容,如果点开这章,你感觉情节连接不上,那就是你没看到,转回上章,刷新下就可以。)

……

杨洪数日前在琵琶峡口指挥守关之时,身中流箭受伤,此刻身缠伤带,脸色苍白,正等着李玄度,见他现身,说粮官方才再次来报,城中粮储告急,而流民越来越多。今还能设几处粥点施粥,勉强发放,再过些日,待留给流民的粮储耗尽,到时琵琶峡口便是能够继续坚守,后方恐怕也要大乱。

他说话之时,虽极力克制情绪,但忧心却是掩饰不住。

李玄度起先没说话,只踱步到了东窗之前,望着靖关方向,沉吟了片刻,忽回头道:“杨都尉可想过夺下靖关?”

杨洪一愣。

若夺了靖关,便可让那些流民暂入邻郡,不但可缓解郡城人满为患的态势,更重要的是,可借近郡粮草暂用,解决后顾之忧,自然最好不过。

但是靖关却是皇帝亲口下令关闭的。若是强攻,和造反有何区别?

他此前从未想过还有如此的可能,此刻听到这话从秦王口中说出,惊骇过后,沉默了下去,犹豫不决。

“殿下……兹事体大,下官不敢擅自做主……”

李玄度道:“金城汤池,非粟不守。援军路途遥远,非朝夕能至。流民缺食,尚可一日一粥勉强果腹,若守军粮尽,都尉难道叫他们空腹守城?非常之事,便以非常手段处之!此事我来,我亲自去攻靖关。日后朝廷问责,亦由我来担罪!”

秦王说这话时,目光炯炯,语气中的果决之意,如剑出鞘。

杨洪心一横,咬牙道:“殿下乃千金之躯,怎能冒如此之险!下官领兵去攻!河西守战,请殿下代下官把着!”

李玄度微笑道:“杨都尉不必与我争了,你受伤不轻,如何攻城?且你在河西多年,比我擅守。那边琵琶峡口,还是劳杨都尉你亲自把着,有你坐镇,将士心安。这边靖关,我来!”

将士早就对皇帝当日的闭关之举十分不满,便是心怀愤恨者也是不计其数,当日险些哗变,根源亦是在此,此刻听到秦王竟要亲自领兵去攻靖关,虽明知攻关艰难,九死一生,但秦王既不惧,众人自是血热,纷纷要求随战。

靖关易守难攻,城楼高耸,地势如同天堑,一向被视为西向通往内郡最后、亦是最为牢固的一道关卡。

强攻,便意味牺牲。

李玄度不敢轻视,组织选拔敢死之众,详细制定攻打计划,以将伤亡减到最轻,一夜忙碌,直到天光破晓,方回到了她住的地方。

他望着门窗,脚步渐缓,最后停步在了廊阶之下,踟蹰不前。

才将她接回,抚定她心,这边转身,自己便就要去强攻靖关。

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和她开口,正踌躇间,忽听那门轻轻“吱呀”一声,抬眼,见她竟出现了门槛之后。

他一夜未归,虽派人回来传了消息,让她不必等他,自管安歇,但想到河西之局,又如何睡得着?睡睡醒醒,胡乱合眼了半夜,大清早便就醒了,想出来到院中透口气,不料李玄度竟就立在阶下,见晨曦黯淡,他身影凝停,一怔,脸上随即露出笑,正要迈步出来迎他,李玄度已是几步迈上台阶,到了她的面前,握住她臂。

“怎如此早便醒了?脚还没好,还下了地?”

他将她抱起,送了进去,放回到床上。

菩珠笑道:“昨日白天睡了好久,又睡了一晚,不困。脚也差不多了,走这么几步,还是能行的。”

她说着话,借着窗外透入的朦胧晨曦,看着他,见他不语,只伸手过来,默默地替自己轻轻揉着因怀孕而变得微肿的小腿,微微歪着脑袋,看了他片刻。

“你有事?”

李玄度下意识地摇头,才摇了一下,又停住,和她对望了片刻,终于把强攻靖关的决定说了出来。

“姝姝,姑母与都护府的援军,照我估计,最快也还需半月方能到,这边若无新的粮草入库,恐怕支撑不了这么久。此事本也不用我去,但杨洪受伤,实不能胜任,而攻靖关,形同作乱,我若不亲自去,将士恐怀有顾虑,不能决勇。如此攻城之战,若是士气不足,想要拿下,恐怕无望,徒牺牲将士性命而已,何况靖关险峻,乃帝国第一西关……”

菩珠慢慢地坐直身子,脸上笑容也渐渐消失。

他停了下来,凝视着她,慢慢的握住了她的手,和她手指交握,紧紧相缠。

“姝姝,你莫为我担心……”

他一顿,忽然笑了,语气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你不是说,我在你那梦中后来做了皇帝吗?原本我还不信,如今是越看越像了。你想,攻靖关,便是反了朝廷,往后,便是我不想,杨洪和河西那些跟着我去攻城的将士,怕也不会答应……”

菩珠忽然爬了起来,膝跪到他腿上,伸手紧紧地搂住了他的肩背,脸靠在他的肩上。

他停了下来,任她如此抱着自己,慢慢地,也伸出手,回抱住她变得日益臃肿的腰身。

两人默默相互抱了片刻,菩珠终于松开他,笑道:“你何时动身?”

他说:“士已点选完毕,事不宜迟,明日便就动身。”

菩珠凝视着他,一字一字地道:“好。你早日胜归,我和孩儿等你回来!”

……

守卫靖关的守将名马翼,出身世家,原本头衔是四品明威将军,当日李承煜下令闭关之后,转头便将他擢为了三品的昭勇将军。须知若无实打实的功劳,或有过硬家世为靠,武将想从四品跨入三品大员之列,就算称不上难如登天,亦绝非容易之事。而今凭空便就跳过从三品,直接变成三品大将,他感恩戴德,自己分析河西局面,料杨洪应当坚持不了多久,能守到今日仍保有琵琶峡口,没叫东狄人攻到靖关之下,也是暗暗佩服。

但佩服归佩服,对杨洪,他向来看不起其出身,更不可能违抗皇帝之命。自河西之战爆发后,令部下严防死守,每日警戒,并准备足够的火油、滚木等守城战资,为的,就是防备东狄人打到靖关发动攻击。

今日早五更,他尚在睡梦里,忽闻战报,斥候探得有支兵马正往靖关发来,且似携有云梯等攻城战具,起先以为是河西彻底被破,东狄人打来了,待听闻是河西军,不禁震惊于杨洪的胆大,又得报,竟是秦王李玄度领兵,他亲自来攻,顿时惊慌不已,慌忙召人商议对策。

京都里的皇帝与占了东都的沈D正在作战,北疆亦起战事,这些消息,他不是不知道。如今秦王李玄度亲自来攻靖关,他心里没有半点犹疑,也不可能,但最后,还是被一个心腹的一句话给说得下了决心。

那心腹道:“沈D若胜,占了京都,将军你投诚,保今日地位不难,日后说不定,还能更进一层。但今日,将军若降秦王,莫说皇帝陛下未必败,即便日后当真败了,天下为秦王所得,将军你三两个月紧闭关门,坐视河西苦战,致令军民伤亡惨重,秦王或将饶将军性命,但往后将军想保荣华富贵,绝无可能!”

一番话将马翼说得心惊肉跳,彻底打消投降之念,只下了死令,命手下五千兵马全力以赴,死守关门,更是将计划用来对付东狄人的火油滚木亦尽数搬运上了城墙,阻止河西军攻城。

李玄度领兵奔至靖关铁门之外,令两千勇士列阵,待命于箭程之外,派一大嗓士兵先行出阵喊话,令马翼出来对话。对方半晌不肯露脸。他遥望城头,见戒备森严,刀枪剑戟,灿若霜雪,城墙墙垛之间,更是隐隐露出道道滚木,知今日必是要血战攻城,乃命鼙鼓出列,准备怒鼓发令,自己一马当先,取了大弓,正待瞄准那杆高高插于城楼正中间的马字旗,将它射断,忽这时,见城关的对面,从那墙内,竟率先出现了一杆铁箭,凌空而出,亦朝那旗杆激射而来,不偏不倚,正中旗杆。

那箭的力道,猛悍无比,不但彻底洞穿了旗杆,暴击之下,余力惊人,击得木屑纷飞,风过,旗杆的上半截在空中仿佛醉了酒似地晃了几下,最后在城头士兵发出的惊呼声中,拦腰而断,带着将旗,从城头跌落,掉在城门之下。

将帅之旗,如将帅之首,不但是威严的象征,往往更被视为战况的吉凶预兆。战事之中,定会有专门一队士兵保护旗帜不倒。

而今日,秦王尚未开始攻城,这边城头上的旗便就被利箭射断了。

马翼方才只是心虚,不敢登上城头和李玄度对话而已,人就在旗杆近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旗帜竟被来自城内不知何人所发的利箭给射断,咔喇喇地掉下城头,骇异过后,更是大怒,转头察看,见对面城关通出去马道之上竟来了一队人马,当先那人身材魁伟,气势过人,带着身后约千余的骑兵步卒,正朝这边驰来。

他大惊,一时不知对方是和来头,飞身扑到了城墙头上,探身朝外望去,见对方头戴兜鍪,身披战甲,龙威燕颔,气势过人,只觉面熟,一时却又想不起是谁。正盯着,听他突高声喝道:“马翼!此关门乃当年太|祖为防御敌寇而修,今日你却用来残害河西同袍,国贼亦不过如此!再不启门,人人得而诛之!”

那人声若绽雷,中气十足,更是正气浩荡,随风传送,声入关门上下每一个人的耳中。

众人为之一震,不禁纷纷转头,目不转睛地看着。

“姜毅!”

马翼终于认出来人,大惊失色,失声喊道。

姜毅纵马如流星掣电,转眼到了城关之前,勒马停在距离关门数十丈外的正前方。

“河西以区区数万之兵,正苦战十万东狄贼寇。你身为战将,唇亡齿寒难道不知?河西若失,下一个便轮到靖关!你还不速速开门!将功折过,今后或尚有活路可走!”

战神大将军姜毅之名,这些边郡将士,何人不曾听闻?这些年虽如星辰般陨落,再不曾光耀李朝的天空,但旧日威名却是不减。

众人见这汉子原来竟就是传闻中那一夜白头的姜毅,城上城下顿时一阵骚动,一时也顾不得关门之外如何了,纷纷睁大眼睛眺望,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马翼万没想到,多年未再有消息的姜毅今日竟如神兵天降,压下心中慌乱,勉强提气,厉声喝道:“姜毅!我若未记错,你如今不过一区区马场牧监令!凭何来此发号施令?本将提醒你一句,倘若你再不走,休怪我翻脸!”

姜毅大笑数声:“马翼,瞧见你脚下铁门左侧三尺之处的一处凹痕吗,那是当年我战东狄人于河西时,在此城关门下,以蛇矛插入东狄王胸将他钉在城门所留之印痕!”

他陡然收笑,目光转为凌厉,扫射过立于马翼上下左右的诸多将士。

“尔等脚下立足之寸土,皆染有我姜毅与当年战死同袍所流之血!今日东狄骑兵再次来犯,尔等不战也就罢了――”

他望了眼架设在关楼之上的战具。

“竟要将手上滚木火油倾向对面正奋力抵御的同袍!我问一声,尔等是我李朝之人?我姜毅,有无资格来此与尔等讲话?”

每一个被他目光扫射过的士兵,皆觉自己似被他那双眼睛扫过,见他神威逼人,浩气英风,不自觉皆是羞惭。

几名原本奉命已是抬起滚木架在城头的士兵,慢慢放下,垂手而立。

马翼嘶声力竭:“我有陛下之令!姜毅,你胆敢违抗陛下之命,公然造反不成?”

姜毅道:“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君王以私欲治天下,臣民可不听!”

马翼转头下令□□手立刻朝关楼下的姜毅射箭,将他射死。

关楼上的一排弓手相互对望,犹犹豫豫,任凭马翼如何叫嚣,无一人先行架弓。

马翼拔刀奔去,朝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弓手一刀砍下,那人惨呼一声,倒在血泊之中。

“给我射!胆敢违令,此便是下场!”

在马翼的咆哮威逼之下,众人终于陆陆续续架弓发箭,但所射之箭皆软弱无力,大半未到姜毅马前,便就插落在地。

马翼见状更是跳脚,咬牙切齿,待挥刀正要继续砍向□□手,姜毅暴喝:“马翼,兵若子,汝肆意残害,有何资格为将?”带着身后将士驭马到了关楼之前,翻身下马,大步登上城阶。

城门之下,马翼的士兵多只默默看着,无人阻拦,便是有马翼亲信要拔刀者,也迅速被紧随姜毅的士兵所杀,姜毅一路无阻,登上城楼,手起刀落,一刀便就将试图逃走的马翼斫于城楼之上,手提染血之刀,目光掠过众人,喝道:“马翼已死,胆敢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他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众人被他气势所震,纷纷放下手中兵器,只有十来个马翼的亲信吼着命手下冲上去。

“弟兄们,从姜大将军之命!开启关门,一道去杀东狄人!”

队伍之中,几名老将热血沸腾,带着人冲了上来,将那十来人乱刀杀死。

这些守关将士当中,亦不乏热血之辈,先前早就对马翼不满,此刻见马翼已被姜毅杀死,纷纷跟着反戈。

城关之西,李玄度觉察关楼另侧有异,先命将士暂停攻城,正观望着,上面抛下一颗头颅,滚到地上。

众人望去,认出是靖关守将马翼之首,无不诧异。

李玄度方才听着关楼上随风传来的呼喝呐喊声,隐隐猜到了来人是谁,正眺望着,忽听到对面发出一阵欢呼之声,那扇已紧闭数月的铁门从里缓缓开启,只见一人面带笑容,带领身后众多将士大步从关门里走了出来,朝自己见礼。

“姜叔父!”

李玄度从马背上迅速翻身而下,朝他快步而去,在他向着自己下拜之前,一把托住他臂膀,阻止他行礼。

“叔父不必多礼!”

姜毅却不肯,朝后退了几步,继续行完这一礼,恭敬地道:“姜毅拜见秦王殿下!河西今日有难,姜毅思当年与河西之旧,义不容却,特意前来,愿助殿下守土御寇!”

他话音落下,身后的众将士纷纷跟随,朝李玄度行叩拜之礼,齐呼效力共战。

李玄度将姜毅扶起,二人四目相望,他重重地握了握姜毅的手,朝他郑重颔首。

琵琶峡口,东狄兵马在休战数日之后,今晨组织兵马,发动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强悍攻击。杨洪正率着将士苦苦坚守,忽获悉秦王得出山奔来的姜毅助力,控制靖关,并带领了五六千人马支援作战,本已濒临力尽的诸多将士群情振奋,汇合之后,谋划反击,在李玄度和姜毅的统领之下,虽兵力依旧远不及敌寇,但士气大振,数战皆捷,逐渐逼退东狄大军,将防线推回到了玉门关。

半个月后,关外西向开来大队兵马,但见星旗电戟,万马奔腾,是都护府与西狄援军跋山涉水,终于到来,两边汇合,内外夹击,大破东狄,虏众崩溃,诸部更是随了各王逃遁,联军追击。仅这一战,便斩虏首万余,大获全胜。

消息传到郡城,城池内外民众欢庆,菩珠得知大捷传报,欣喜不已。

这一日,她在几个婢女的陪伴下于庭院中散步,见杨洪妻章氏笑容满面地飞快入内,口中道:“王妃,你瞧是谁来了?”她话音落下,菩珠便听到一阵疾奔而入发出的脚步之声,回过头,见怀卫来了。

她已听说怀卫此次也随军队同来河西的消息,但直到今日才见他露面。

差不多两年未见,当日的小王子如今个头猛蹿,早就高过菩珠了,更不复她印象中那圆滚滚的模样,变成一个身材魁梧的小少年,腰佩金刀,英气勃勃。

菩珠起先几乎不敢认,直到怀卫最后一下跳了过来,欢天喜喊了声“阿嫂”,眉目之间,那流露而出的神态再熟悉不过,这才回神,叫了他一声,急忙朝他迎去。

“阿嫂你别动,我来!”

他“咚”地一下,最后一步迈到她面前,人还没站定,眼睛便盯着她的肚子:“阿嫂,你肚子里装了个小娃娃?”

菩珠忍俊不禁,点头。

他发出了一声惊叹:“阿嫂你真了不起!等小娃娃出来,若和我一样,以后我教他骑马打仗,若是小侄女,我就当马,让她骑我!”

他说话的时候,双眼闪耀着憧憬的光芒。

菩珠笑着让他坐下,命人端上吃食。他抓起一块细点,咬了一大口,感叹了一声:“还是阿嫂你这里的东西好吃!我在银月城经常想着以前在阿嫂你这里吃过的东西,有时梦里都会梦见,醒来又没了!”

菩珠将盘子都推到他的面前,随即问金熹大长公主和他的近况。

怀卫说一切都好。

“这回收到四兄派人送来的消息,我想来,母后不放心,不让我来,只让善央领军。我对她说,只有小羊才不出羊圈,苍鹰要在青空飞翔!我已长大,银月城好些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各部王子都已娶妻!母后最后同意了,我就来了。我早想来看阿嫂你了,只是仗还没打完,前几日终于赶跑仇家,我就赶紧来了这里。还是阿嫂你这里好,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他们面前,我连笑都不能随便笑……”

他说着,连东西都吃不下了,长叹一声,人摊在座上,皱眉抱怨。

小小年纪,便就担起王的责任,即便有大长公主辅佐,但于天性跳脱的怀卫来说,辛苦和压力,可想而知。

菩珠安慰他,说天降降大任于他。正说着话,章氏又急匆匆地进来了,这回她带来了另外一个消息,说是宁福郡主方也到了这边。

“今日这是什么好日子,贵人竟一个接一个地到!”她笑吟吟地说。

菩珠心中一喜。怀卫更是欢喜万分,从位置上又跳了起来,口中嚷了声我去接,旋风般地奔了出去。

菩珠也走出去,亲自去迎。

这一回姜毅之所以能及时赶到,令靖关不战而开,李慧儿功劳不小。

她方走到庭院的一道雨廊下,抬眸,便见李慧儿肩披长衣,跟着怀卫走了进来。

许久不见,她原本润丽的一张秀面看起来清减许多,一路入内,听怀卫欢喜叙旧,虽脸上亦带着久别再逢的笑容,但那笑意里却似隐隐夹了几分心事,忽然看见出来接自己的菩珠,停了脚步,顿了一顿。

“慧儿!”菩珠笑着叫她。

“阿婶!”李慧儿双眼发亮,欣喜地唤了一声,提裙朝她奔了过来,到了她的面前,又叫了一声阿婶,面上依然带笑,但眼圈却突然红了。

菩珠前些日听趁着战事间隙回来过一趟的李玄度告诉过自己,祖母驾崩后,慧儿境况大变,被崔铉扣了一段时日。此刻见她如此,自己也是心酸,牵她手将她带入屋中,抱住她柔声安慰。

李慧儿再也忍不住,伏面在她怀中默默流泪,听她安慰自己,摇头道:“阿婶,我不是为自己难过,我没事。我是想起太皇太后还有陈傅姆,心里便就难过。当日太皇太后去了,她跟着也殉了,我知道,全是上官太后他们逼的。上官太后在长公主乱京都时被冲进宫里的乱兵杀了,她活该!可是陈傅姆她却回不来了……”

怀卫跟进来。

姜氏驾崩的消息,此前菩珠曾传信给大长公主,怀卫也知道了,此刻听李慧儿说起这事,又得知竟连一向他极好的陈女官也是没了,忍不住跟着伤心起来。

菩珠想到姜氏也是十分难过,但见面前李慧儿和怀卫两人都眼泪汪汪,压下心中的情绪,取手帕替他二人擦去眼泪,说道:“你们放心,秦王还有姜大将军,他们一定会实现太皇太后的心愿,到时候,咱们就一起让她老人家还有傅姆安心落葬!”

李慧儿红着眼点头,终于破涕,脸上露出笑容。章氏早带人替客收拾出了屋子,留下住宿。晚上,用饭过后,这夜,菩珠和长久没见面的李慧儿同睡,躺在枕上闲话之时,问她被崔铉囚禁的事。

李慧儿道:“他抓了我后,除了逼问名单下落,倒也未对我如何。后来几个月前,他被皇帝派去北疆打仗,把我也带了过去关起来。有一日不知为何,突然把我放了,也没说什么,就派人送我去寻姜叔祖了。我见到姜叔祖,把我背下来的那一百多人的名单写了下来。姜叔祖安顿好我就走了。前些时日,我听说这边胜仗,敌虏被赶走,我实在想见阿婶你,就找了过来。”

昔日那朵在姜氏庇佑之下长大的温室小花,如今经历风雨,一天天地坚强了起来。

菩珠心中感叹了一番,又想起前些日得知的那则消息。

这边河西已解困局,但北疆的局面却依旧极是紧张,不但如此,据说李承煜不久前曾再次下了一道急诏,命崔铉归京。他以战局吃紧为由,依旧不从。李承煜大怒,以他居心叵测为由,下令断他粮草。

她的心思忽然转重。

原本闭着眼睛仿佛已经入睡的李慧儿忽然睁开眼睛,小声问道:“阿婶,那个姓崔的,你和他认识了那么久。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菩珠和她对望了片刻,说:“好人还是坏人,就在一念之间。我总觉得,无论他怎么变,他还会是我从前认识的那个崔铉。”

李慧儿似懂非懂沉默了下去,渐渐地,睡了过去。

菩珠醒着,到了深夜,忍不住起身披衣坐下去写了一信,第二天便派人,命尽快送发给李玄度。

……

北疆,崔铉率领麾下将士和东狄人绕着那条界河反复争夺,你来我往,这数月间,已是不下四五次了。

河水红了,变清。清澈了,复又染红。

他已经三天未饱腹。

这日残阳如血。浑身红透,连目底也被鲜血浸染的崔铉在地狱般的厮杀战场上,又被斫了一刀。

他倒提着手中那柄杀人杀得卷刃的长刀,刀尖支地,撑住自己那摇摇欲坠的躯体,努力不倒下去。

这一次,应是最后一仗了。

在他的脑海里,冒出了如此一个念头。

悲哀的是,胜利终究不属于他们。

他和那些已死去的,以及战场上这些剩下的不曾逃亡、但也很快就将战死的同袍,是这场界河争夺战的失败者。

他们的皇帝,下令断了他们的粮道。

他感到生命,随了他身体里正汩汩不断往外流的血,在一分分地消失。

当血流尽,他知道自己便就会死了。

在生命即将结束的这一刻,他的心里,并没有恐惧。

他只感到茫然。

他这一辈子,或者他活着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他近乎空白的脑海里,随着这个念头,短暂地掠过了他的过往。

难道不是出人头地,只要自己上去,站稳高位,将一切曾打压过他的皆踩在脚下,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京都告急,皇帝数次催他归京,他本应当遵意,先回去守卫京都。

京都若是没了,他的大厦,也将随之崩塌。

但他却没回,直到将自己陷入绝境,走到了今日这最后的一刻。

他果然如他所预料的那般,赌输了。

但是他也没觉后悔。

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虽然他亦不知,他究竟为何如此选择。

或许,是他不愿辜负了那个生在边郡长在边郡,十四岁便就提刀上了战场砍下胡虏头颅的少年。

又或许,是他不愿让他的小女君在将来的某日听到人提及他的时候,神色漠然,甚至带了几分鄙夷,淡淡地说:哦,就是那个弃了大片边郡之地,不战而退的人?

界河彻底地染红,河面之上,堆满了大片大片的浮尸,水流缓滞。

刚杀死一批,又一批更多的敌虏再次冲来,越来越近。

他们已过了河,正朝他的方向冲来。

他挣扎着,终于再一次地站直身体,用他最后的全部力量,握紧手中的刀,拖着,朝对面一个正朝他冲来的敌虏,一步一步地走去。

那敌虏快要冲到他的面前了。就在对方狞笑着,朝他举刀,而他亦要朝对方扑去,同归于尽之时,一道利箭从他的身后射来,猛地插入那人的喉咙。

他顿住了。

依稀间,他仿佛听到自己的身后传来了一阵呐喊和厮杀之声。

他身边那些还活着的浑身是血的将士纷纷转头。而他,却仿佛连转头的气力也消失了。

他僵立着,一动不动,直到他一名副将的狂喜话声冲入了他的耳鼓:“将军!秦王来了!秦王带着阙人来增援了!”

崔铉缓缓转头。

漫山遍野旌旗蔽日。

在他眼前那一片朦胧的红色光影里,他看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那人朝着自己这个方向正纵马而来。

他仰面,笔直地倒了下去。

他以为自己就此死去了,但最后他却发现,他还是没有死。

他睡了一觉,长长的一觉,甚至,恍恍惚惚还做起了梦。他梦见了少年和他的小女君。初遇她时,那从小生长在河西如戈壁和沙石一样粗粝的少年,他从未曾见过,连在梦中也不曾梦见过,世上能有那样好看的女孩儿。根本无需她做什么,或者她开口要求什么,只要她那双明眸看看他,立在路旁,微风拂过她的发鬓,她朝他招招手,无论她想要什么,他都给她,挖心掏肝,百死无悔。

他更没有忘记,当日,少年有一枚发钗想要送她,在被她婉拒之后,说,总有一天,她会心甘情愿戴上去的。

后来他知道了,那少年是何等的狂妄和自大。

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这辈子,再不会有。

但,若她往后偶尔想起他时,心中仍能留存几分关于那少年的影,那便也就值了。

他,始终还是不愿让她看轻。

“小女君……”

崔铉喉间发出了梦深之处的一声含糊呢喃。声音惊动那个正坐在中军大帐案前低头就着烛火读着手中书卷的清隽男子。

深夜,耳边万籁俱寂。

他微微抬眉,望了眼床上那个尚未从重伤中苏醒的年轻人,垂下眼眸,翻过一页,继续静静读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