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菩珠 > 第 120 章

菩珠 第 120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1:0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乌云蔽月。一阵夜风无声无息吹过宫苑,荡动了殿檐翘角下悬的一枚铜锈斑斑的惊鸟铃。

铃声叮当,断断续续,随风飘入,在这深宫的夜半时分,入耳分外戚切。

守在内殿榻前的陈女官也听到了,又望见面前燃着的几道残烛火苗摇曳,忽有些心惊肉跳之感。

她望了眼床榻。

姜氏昏睡已有三日,这些天,那边的女眷,包括太后、皇后等人,轮番来此看护。

宁福已守多日,不肯离开半步,方前半夜倦极,才被自己劝着,和衣在设在旁的另张便榻上躺了下去。

她面带倦容,此刻也正沉沉而眠。

陈女官站了起来,轻手轻脚地走到殿门前,低声吩咐宫人,叫几人架梯爬上去,去将那铃给取了。

正吩咐着,内殿里传出一道模模糊糊的低语之声:“它好端端的,你要动它作甚?”

自从秦王夫妇出京走后,这一年来,姜氏便就精神不济,身体更是每况日下,到了最近,她昏睡不醒,中间只偶尔睁下眼皮,随即又陷回到沉眠之中。

如同蜡烛燃到了尽头,行将熄灭。姜氏时日无多了。朝廷内外,人人心知肚明,都在等着那最后一刻的到来。

这是这三天来,她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陈女官忙返到榻前,见姜氏依然那样闭目而卧,但和方才不同,眼皮微微翕动着,显是方才被那风铃的戚切之声给惊醒的,便小声问她感觉如何,见她不语,正要再去唤太医来,又见她微微抬了抬手。

陈女官知她是叫自己不必了。

她压下心中涌出的一阵悲戚,默默地站在榻前。

夜风继续,那铜铃又叮当叮当地荡了几下,声音飘忽,渺渺茫茫。姜氏依然闭目,仿佛在听,又仿佛陷入了某种思绪,片刻后,待那铃声止歇,她低低地问:“我这是睡了几日?”

“启禀太皇太后,差不多三日了。”

姜氏慢慢地睁开了眼,命扶自己起来,说想出去,去看一眼庭院中那株她当年手植移栽的海棠。

或是去岁冬冻,或是物感地气。又是一年春深了,那株老树却是枯死,再无花信。

陈女官只将她扶起来靠坐着,劝明日再出去看。

姜氏道:“我此刻精神好。你们拿个椅,抬我出去便是。”

陈女官道:“外头风大。太皇太后还是卧养为好。”

姜氏沉默下去,片刻后,低低地叹了一声:“是那老树也枯了,你才不叫我看,是吧?”

李慧儿被两人的说话声惊醒,睁眼,见昏睡了多日的姜氏醒了,不但如此,精神看着还很是不错,起初惊喜,忽想起回光返照之说,又听到她如此说话,顿时悲从中来,忍住就要夺眶而出的眼泪,从榻上飞快地爬了下去,奔到别院,折了一枝花满枝头的海棠,本回来送到姜氏手边,强作笑颜道:“□□母您长命百岁!你瞧,我给您折了花来。等□□母身体好了,到时候我再陪□□母去看花!”

姜氏接过,闻了闻,含笑:“开得真好啊……”

她话音未落,手一颤,那花枝便跌落在了榻前的地上,继而整个人往后仰,无力地靠在了枕上。

“太皇太后!”

“□□母!”

陈女官和李慧儿惊叫一声,扑上去扶她。

姜氏慢慢地再次睁眼,凝视着李慧儿,低声道:“慧儿,□□母要走了,往后保护不了你了。你四叔四婶回来之前,端王妃会照顾你的。日后若有合适的人家,你便……”

“不要!我哪里也不去!我要一直陪着□□母!□□母您在哪里,慧儿就去哪里!”

李慧儿悲伤万分,趴在姜氏榻前,低声呜咽,泪流满面。

姜氏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发,叹息了一声,让她先出去,让陈女官留下。

李慧儿知她必是有话要和陈女官交待,也不敢耽搁,擦拭眼泪,走了出去。

……

长庆宫的东阁里,刚从蓬莱宫探病回来的李承煜独坐案后,斟酌着前几日陈祖德向自己荐的几个新的可任西域都护的人选。

据太医言,他的□□母姜氏,应就是这几日的事了。

只要她薨了,圣旨便将立刻发往西域,召皇叔李玄度回京奔丧。

他若不回,那正给了自己一个挞伐他的理由。

他若是回了,那就休想再活着出京。

这计划已在李承煜的心中谋划了许久,眼见很快就能付诸行动了,他的心情有些激动,又感到如释重负,全身上下,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之感。

他也终于有些理解明宗当年的感受了。

纵然蓬莱宫外早已密布了他的暗探,便是一只蚂蚁爬出来了,都休想脱离监视,但李承煜还是感到缚手缚脚。一直以来,如有一根无形的绳索在困着他,令他不敢轻易有所举动。

等了这么久,姜氏终于就要走了。

李承煜几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是皇帝。他想要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

譬如,如何解决他的皇叔。

他压下心中泛出的一阵激动之感,视线再次扫过陈祖德的奏折,看见上头列出的第一个名字,又想起一件事,召入宫人,命立刻去将南司将军崔铉唤入宫中。

崔铉应召而入,李承煜将陈祖德的奏折推了出来,笑道:“他荐你为下任西域都护府,你可有意前去赴任?”

崔铉看了一眼奏折,恭声道:“陈大将军谬赞。下臣提刀杀人尚可,关外之事,半点不通,也不知陈大将军为何如此看重下臣,将下臣列为首选?”

李承煜哈哈大笑:“朕来告诉你吧,他是怕你夺他权位,这才荐你出关。自然了,怕被朕瞧出来,还要再另列几个人选,以示公心。”

皇帝继位一年,终日脸色阴沉,服侍的近身宫人对他十分惧怕,还是头回见他如此开怀大笑,心中无不骇异。

李承煜笑完,盯着崔铉:“听你意思,你是不想去?”

崔铉道:“多谢陛下解惑。微臣去或不去,皆在陛下一念。”

李承煜对他的回答显然很是满意,笑道:“崔铉,你是朕的心腹之人,满朝文武,朕只信你一人。朕怎么可能会听旁人谗言?真若派你,那也是无人可用,唯你能助朕。如今局面大好,何必派你?你替朕守好京都,办好朕交待你的事,便就够了!”

崔铉谢恩。

李承煜摆了摆手:“这么晚传你入宫,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朕命你查楚王孙的下落,进展如何?”

崔铉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道身影。

他没有直接的证据,但直觉加上多方暗查,他几乎已经能够肯定,那个杀戮之夜,楚王孙离奇失踪,必和那人脱不了干系。

其实也毋须证据,他只要把自己的怀疑转到这个年轻皇帝的心中,那人就休想安宁,更不可能放弃野心,坐以待毙。随之而来,必是天下大乱。

他不在意乱不乱。

只是现在,他还没觉得是捅开这个马蜂窝的最好时候。

他下跪请罪:“下臣无能,虽多方查访,但始终未有进展。恳请陛下,再容下臣一些时日,若再无所得,甘领罪责!”

李承煜有些失望,但也未过多表露,点了点头,又问另件事:“前些日收到秘报,朕转给你了,道西苑令或是那边的人,进展如何了?”

“那边”便是蓬莱宫,崔铉自然明白,禀道:“陛下放心,下臣派人日夜监视,包括他身边的人手。只要有异动,便绝逃不过下臣的眼目。”

李承煜神色阴沉:“当年姜氏家族鼎盛之时,‘可召天下之半兵’,此话你或也有所耳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朕担心的不是区区一个西苑令,而是朕的京都,京都之外,会不会还藏着别的西苑令。朕不是要你揪出这一个,而是替朕把这一条藤全都扯出来!此事你务必上心,不能有半分懈怠!”

崔铉应是。

李承煜停了片刻,似凝神在想什么,脸色渐渐转霁,忽又道:“崔铉,你猜,朕的皇叔,倘若收到朕发去命他回京奔丧的旨意,他是会回,还是不回?”

崔铉垂目,语调平平地道:“下臣对秦王所知不多,不敢妄猜。”

李承煜冷笑了一声:“朕也很是好奇……”

他话未落,一个宫人在外通传,匆匆入内,下跪禀告,道蓬莱宫那边方传来消息,姜氏太皇太后危。

李承煜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母真的要去了!

这一刻,说全然没有半点伤感,也不尽然。但心底生出的那一缕伤感,还未来得及体味,很快就被另一种紧张和激动之情给取代了。

他倏然起身,闭目,定了定神,立刻摆驾赶往蓬莱宫。当他赶到的时候,看见不止是自己,包括端王、宗正、郭朗等十几名宗室和朝廷大臣也都已收到讯报赶到了。

众人正等在姜氏寝宫之外,见他现身,齐声拜见。

李承煜带着众人匆匆入内,方知姜氏已然去了。

皇帝带着众人泣泪,于榻前行叩拜大礼过后,陈女官开口,太皇太后有遗言。

她取出了一道懿旨。

“自余被立为太宗皇后,迄今近一甲子,归天在即,犹记太宗皇帝当年临终之企盼,再三叮咛,攘外却敌,四境安宁。”

“余半生之夙愿,乃不负先夫之所托。然时至今日,边境依旧不宁,东狄虎兕不死。余思量再三,无颜面见太宗。故身死之后,不举葬,不入土,以棺椁收身,停于太宗陵寝之旁。特此告余之子孙后裔,何日平定边境,灭除宿敌,方为余之落葬之日。”

偌大殿中,寂静无声。

众人震惊不已,一开始面面相觑,谁也不会想到,姜氏临终,竟会如此她的身后之事。待待反应了过来,哀哭声更是此起彼伏,响彻殿宇。

李承煜定住了,整个人发僵,甚至连该做的哀哭之举也停了下来,待回到长庆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抬脚,猛地一脚,踹翻了御案。

案上笔墨纸砚、奏折、连同大小印玺,稀里哗啦,尽数甩落在地,一片狼藉。

宫人们面如土色,惊恐不已,全都跪在地上,屏声敛气,不敢透一口大气。

一只屉匣掉落,从里面滚出来一只水色碧绿的玉镯。

李承煜盯着地上的玉镯,面色铁青,眼皮子不停地跳。

他踩着满地奏章,走过去捡起玉镯,拇指轻抚那温润如同女子柔荑的质地,把玩了片刻,神色终于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姜氏没了,从今日起,他再也不必有任何的顾忌了。

就算现在暂时动不了他,但是她,是该夺回来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