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楚臣 > 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

楚臣 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

作者:更俗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2:51:3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听韩谦详说蜀地近数十年来新旧宗族强豪势力的兴衰起灭,冯翊想到冯家举亡,苦涩一笑,感慨说道:

“唉,当初到底是我父亲没有想明白过来,要不然也不会招来大祸!”

想三皇子刚出宫就府时,筹建龙雀军,信昌侯府及晚红楼,极尽全力每年也就能拿出四五万缗钱粮出来,但也算是将龙雀军维持下来。

当时三皇子身边的人都过得极为清寒,韩谦也都恨不得将一枚铜子掰成两半去花。

争取到移驻邓襄、抵御梁军的机会,韩谦甚至不惜以临江侯府的名义开设钱铺揽钱,以补贴军资不足,前后也就总计筹到五六万缗钱而已。

谁能想象冯家除开数十万亩计的粮田庄院、数以百计的货栈、商铺以及规模多达三四百艘船的船队,所秘密的现钱,包括金银锭、铜制钱以及珠宝财货等等在内,就高达近三百万缗,足足抵得上大楚朝廷一年的岁入?

要是当时冯家押宝到三皇子身上,舍得拿三五十万缗钱粮出来,将来三皇子登基,冯家的地位就不会在信昌侯府之下。

当然,冯文澜没有押注到三皇子身上,却也不是说冯文澜吝啬,当时实在是没有几人看到三皇子有一飞冲天的迹象啊!

“你心里还有怨恨?”韩谦问道。

“怨恨自然是有的,”室内没有外人,孔熙荣也不知道被韩谦派到哪里去办事了,冯翊也没有必要在韩谦面前掩饰什么,感慨叹道,“但我如今提及冯家所遭之祸,更多也是心里感慨有此一说而已,也没有想象到新贵之族积累家产财富的艰难。”

韩谦哈哈一笑,说道:“不事货殖,占据再多的土地,粮食也需要时间才能从地里长出来。”

“也是,王侯之族,控制十万亩粮田的王侯,一年能收十万石粮谷的租子,年成都要算好的,折算下来也仅三四万缗钱而已;在扣除掉奢靡的开销后,每年又能节余多少?”冯翊笑道,“削藩一战,灭马氏,三皇子借清洗之名,收刮衡岳朗邵衡诸州,短时间内聚拢数百万缗财货,这毕竟是极特殊的个例——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像是你刚才所说了,湖南道诸州近百年经历的战乱屈指可数,要远远低于荆襄、川蜀等地。不过,说到货殖之道,真正说起来,你在叙州所做的事,才能算是真正的货殖之道吧!”

韩谦见冯翊多多少少能看得懂叙州的名目,暗感他真是与以往有所改变了,说道:“叙州之事,心里知之,但不必在外面多说。”

韩谦现在宁可世人将叙州当成偏于一隅的荒蛮之地,不予以重视才好。

冯翊点点头,示意他不比往前,不会不知道深浅轻重。

他冯家能成为江淮巨富,说到底也是从前朝晚期时,他冯家老祖出任江淮盐铁转运使,趁着掌控江淮财脉之余,控制江淮州县的商路,以三四百艘船规模的船队、上百家货栈为根本,买贱卖贵,才有如此积累。

想韩谦以叙州为根基,最初也是先极尽全力组建叙州船帮,使辰叙诸州的大宗货物通往金陵、均州等地,说到底走的就是跟冯家当年一样的道路,并没有根本性的超越。

最初两年叙州船帮起步的规模看似不小,但根基到底远不能跟冯家相比。

即便是如此,经叙州船帮每年也有三四千缗钱的积累。

只是韩谦没有去做守财奴,每有盈余要么赎买奚氏族人,要么补贴军用的不足,同时不断扩大五峰山杨潭水寨及新奚寨的规模,扩大织造院、造船场的规模,建设炼铁场。

要是韩谦局限于此,想要追赶上冯家也是极难。

毕竟就算是垄断辰叙诸州以及沅江上游州县与中原地区的商贸,规模也极为有限。

每年两三万担茶药、上万桶桐油、四五万石粮谷以及少量西南所特产的象牙、合浦珠、金银贵金属等财货贸易,每年总计不过十数二十万缗钱的贸易规模。

韩谦在叙州所做诸多事,真正有别于冯家的地方,实是这两年来,除了大肆兴修水利,垦荒种植,进行田税改制之外,就是集中发展织造、炼铁、采矿、造船、养禽等业,使得仅叙州这两年本地能输出的大宗货物就价值二三十万缗钱。

目前叙州种植的棉花就已经超过十万亩,年后入春,种植面积还将倍增,又由于叙州高价收购棉籽,使得辰靖思邵等州,这两年的种植棉花面积也不断在大幅提升,这都会促进叙州织造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冯翊二十岁之前纨绔荒淫,但等到冯家致祸,他随韩谦逃到叙州避祸,心窍便逐渐打开了,也就能看明白叙州这两年所做之事,才是真正强过冯家的地方,但在世人眼里,叙州或许还只是偏于一隅的荒蛮之地吧?

韩谦不说,冯翊这时候也能看明白韩谦助长乡侯联络思州经略巴南,对叙州最大的好处,就是打通经思州通往黔江,继而通往川蜀的商道。

位于思州境内、武陵山南麓的小道是极其险僻,比此时的雪峰山驿道还要难走,仅有穷凶极恶的私盐贩子,为牟巨利才能冒险去走。

相比较道路的荒僻,婺川(黔江)僚人的凶悍、桀骜不驯,更是这条商道的主要阻障。

倘若真能将婺僚人从黔江两岸驱逐出去,或者彻底降服,这条商道不指望能每年运输三五十万石粮谷这样巨量的物资,每年十数二十万匹黔阳布,也就四五十万斤的样子,就算是用人力去背,去驼,只需要数百人,也就能将这些布从龙牙城背到黔江边装船。

这些才是韩谦远超前人的货殖之道吧?

现在清江侯那边以为将两国互市之事控制在手里,就能逼韩谦就范,却没想到韩谦助长乡侯经略巴南,打通武陵南麓小道之后,叙州货物进入蜀地,实际上取决于韩谦与长乡侯王邕的关系。

当然,韩家想要不蹈冯家覆辙,根本上还是要将叙州掌握在手里吧?

想到这里,冯翊回头问道:

“我都听说你在到叙州筹谋削藩之前,陛下与殿下都允诺你韩家世领叙州,可是确有此事?”

“此时去想这些事并无意义!”韩谦淡然说道,见冯翊有所不解,他暂时却不能解释太多。

韩谦内心更期待他启程护送清阳郡主返回大楚之时,金陵的形势还能勉强维持下去,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是,有这个可能吗?

…………

…………

高大威严的崇文殿,仿佛一头巨兽静寂的蹲踞在皇城的深处。

从崇文殿出来,穿过夹于厚重宫墙间、在入冬后边缘还生有少许青苔的一条甬道,往北走两百余步,走进一座长有几株大槐树、角落里还有紫薇花架的院子,便是安宁宫的正院。

说是宫殿,安宁宫是要比普通房屋高大一些、宽敞一些,但跟建在高大台座上的三大正殿还是不能相比较。

皇城到底还是狭仄了一些,大半面积还被三省六部九寺以及枢密院、武德司等部院衙门占过去署理公务,留给宫城的地盘就更小了。

而开国这些年各地的战事都没有停息过,国库耗用靡费,想要扩建宫城,一来也没有钱粮,二来左右皆是建成已久的宅院府邸,想要拆掉,动静极大,也会滋扰民怨。

折衷的办法就是在皇城外,甚至在金陵城外,将当时抄没自升州节度使的几座园子,加以改造,建成游春赏秋的行宫,隔三岔五可以过去住两天,换换心情。

不过,徐后近年来常感身体不便,日常便耗在宫里,不愿意到处走动,不要说出皇城到行宫里去散心,甚至都很少走出走安宁宫。

今天难得出个大太阳,天气没有那么寒冽,徐后走出院子里,到隔壁的梅园,看数十株正吐出米粒似花骨朵儿的腊梅——安宁宫的侍宦、女官都满心奇怪,不知道娘娘今天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雅兴。

赵明廷与牛耕儒从枢密院出来,从侧门进宫,看到太子东宫侍卫统领徐安澜与一脸病容的太子杨元渥已经安静的站在梅园一角,而徐后正跨进梅圃里折下一根梅枝,凑到鼻端轻嗅。

徐后脸上敷着厚厚的铅粉,似要从虚空中抓住早已消失的青春年华,却更显得脸容僵硬,但能从她的脸架子依稀辨得她年轻时的盛世仪容。

“见过娘娘、太子殿下。”赵明廷与牛耕儒上前行礼。

杨元渥性喜荒嬉,沉溺于酒色,身体素来孱弱,此时脸色蜡黄,双眼也昏浊无神,佝偻着站在园子里都禁不住打哈欠,也不知道他昨夜在哪个女人的肚皮浪费太多的精力,以致刚召进宫就如此的困顿不堪。

不过,杨元渥再不成器,得知满城皆是废嫡改立的声音,这段时间也是吓得魂不附体,每日都能坚持到宫里来请安,到枢密院跟随牛耕儒、温暮桥二人学习处置国政。

看到赵明廷、牛耕儒走过来,徐后将新摘的梅枝随手丢弃掉。

因为年岁,徐后曾经那双美如幽泉的眼瞳难免有些昏浊,但瞬间所透露出一股难言的锋锐之气,令人生畏:“今天崇文殿里可是有什么新鲜事儿,我刚听人说,今天京兆尹韩道勋一早就进宫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