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锦堂香事 > 111.两头作大

锦堂香事 111.两头作大

作者:浣若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02:49:5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加油, 再多买一点点, 你就能看到我的更新了哦。 他这个人, 虽说下手果决,杀人狠辣,但一般来说不轻易结仇。不过有一点, 就是别的事都能容忍, 最不能容忍男子们欺负妇人。一个大男人,杀人放火, 只要事出有因, 都能称英雄, 但独独一条, 就是强/奸妇人,叫他看到, 非得一刀结果了才成。

所以, 他才一刀结果了孙乾干。

杀人总要善后,善后就需要银子,所以, 清清早儿起来, 陈淮安就准备回家, 到老娘齐梅跟前儿弄点儿银子去。

陈家大门外蹲了个抽旱烟的驮工, 正在叭叭儿的抽着大/烟叶子。

陈淮安远远瞧见这驮工, 虽认识, 却也不打招呼, 从另一侧转过了照壁, 便见大嫂刘翠娥正在大门外倒刷锅水。

“你和锦棠两个感情是愈发的好了,昨晚居然宿在她娘家。”刘翠娥道。

陈淮安与这个生不出孩子来的大嫂自来不说话,今儿倒是悄声问了一句:“娘可还好?”

上辈子他统共跟着罗锦棠在娘家宿过一回,齐梅虽未说什么,但是躺在炕上整整哭了三天,打那之事,陈淮安就再也没在罗家宿过。

刘翠娥是个鹅蛋脸的妇人,眉眼颇平,不算美,但声音格外的娇甜,说起话来沙沙哑哑的。

她倒完了刷锅水,拿块抹布慢慢儿擦拭着那只铝锅子,低声道:“今儿早上都没吃早饭,,一直在炕上哭了,你小心着些儿。”

说罢,腰身一扭,回厨房去了。

进了正房,齐梅倚着床被子,脑袋轻磕在窗扇上,两只尾纹深深的眼睛深垂着。她比丈夫陈杭还大着三岁,孩子又生的晚,今年已经快五十了,再加上脸盘子大,五官垂的早,显得格外老气。

“娘这辈子,爹疼娘爱的,婆婆的气没受过,儿子孝顺,丈夫知礼,偏偏老来,总叫儿媳妇指指戳戳,也不知是什么报应。”齐梅说着,拿一排镶着三只金戒指的手揩了揩眼睛,淡淡道:“罢了,谁叫你要找个娇女子了,锦棠性躁又倔,娘忍了就是。她的气可消了否,要不要娘亲自去把她给你接回来?”

这话说的多软。

在陈淮安上辈子的印象里,锦棠性子燥,爱顶嘴儿,齐梅在锦棠面前,为了他,一直就是这样委曲求全的。

毕竟从小养到大,在二十一岁亲爹陈澈亲自到渭河县来接他之前,陈淮安都当自己是打齐梅肚子里出来的。

她对陈嘉利和陈嘉雨两个都格外的苛刻,连笑脸儿都不肯给一个,唯独他,小时候便爬到齐梅头上,弄乱齐梅最爱惜的头发,她也只是笑笑,说声皮孩子。

要是上辈子的陈淮安,毕竟养了多年的恩情在,一看齐梅伤心成这样,当时就跪下了。

当然,此刻的他虽然没有跪,立刻就坐到了炕沿上,嬉皮赖脸道:“娘这话说的,锦棠也不过语气重了些,是儿子的不好,儿子惹的她,跟娘有什么关系,明儿她就回来了,您也甭操心了。”

齐梅轻轻叹了一气,闭上了眼睛,似乎格外的疲惫。

何妈在窗外,忽而格外怪异的一笑:“二少奶奶昨夜不在,大少爷和三少爷早晨起来,说昨夜没人吵着,他们倒是睡了个好觉呢。”

过了好一会子,陈淮安才明白何妈这话的意思。

锦棠要叫他弄舒服了,那个浪/叫声能听的人骨头都酥掉。

偏他又喜欢听她叫。

前天夜里大概是上辈子的陈淮安在锦棠小产憋了一个月后头一回开荤,那声音自然吵的一大家子都无法好眠,也就难怪何妈会这要说了。

仔细回想,陈淮安记得上辈子何妈没少拿这事儿取笑过锦棠,他是个男子,性起了自然就要逗着她叫,她要不叫,他就觉得过不了瘾,又欺又撞的,折腾半夜,总得要叫她叫出两声来。

窄门窄户的院子,公婆兄弟们都挤在一处,隔壁有点什么声响,大家都是能听到的。

陈杭是个正经人,兄弟们都不说什么,但何妈和刘翠娥当然少不了笑话她。

而锦棠听完人笑话她,回来就跟他摔打摔气,不肯叫他得手。俩人为此而吵过的那些架,他为了能把她压在床上而耍过的那些无赖,叫过的哪些小祖宗,如今想想颇有几分含着苦涩的甜蜜。

曾经也算恩爱的俩夫妻,最后闹到她活着只是为了杀他,而他死都不肯见她。

他忽而觉得,多活一世,上苍大约是想叫他看清楚,他们俩夫妻究竟是怎么走到上辈子那一步的。

他伸着手道:“娘,给些钱,儿子今儿有大事要办,至少五十两银子。”

齐梅哀叹一声,柔声道:“娘才交过嘉利和嘉雨的束侑,还得打典你爹的盘缠,傻孩子,娘身上没银子了”

陈淮安立刻就去闹齐梅了:“娘平日里最疼儿子的,陈家二爷出门,兜里连几十两银子都没揣着怎么成,快给儿子银子。”

齐梅身上当然没有银子,叫儿子挠的止不住的笑着,连连儿的讨着饶:“淮安,我的乖儿,娘身上是真没银子,快别闹了,别闹了。”

陈淮安还要再闹,乔梅的奶娘何妈走了进来:“大小姐,有个驮夫等着开工钱了,说不开工钱就不走,你这儿银子可趁手了不得?”

齐梅立刻脸一拉,寒声道:“个个儿都问我要银子,我是肉骨头吗,就那么好啃?让他们回家去,就说家里没钱,我回娘家借钱,三日后叫他们再来。”

陈家走口外的驼夫们来回结一回工钱,齐梅向来喜欢赖那些驼夫们的工钱,一拖就是一年半载,总说借银子,借来给他们负账,但总是不给,除非逼急了,那些驼夫们坚决不肯出工了,才会一人给上一二两的银子。

到如今,她欠着驮夫们的债也不知有多少。

驮夫们原本也可以替虽人拉货的,但只要叫齐梅知道他们私底下接了别人的活,那赖掉的账就永远都不会再给了。

所以,很多人便这样叫齐梅半死不活的吊着,徜若走口外时死在半路上,正好,那个人带那笔债,就全销了。

她待驼夫们是如此,待陈淮安其实也是这样。

拿小银角子吊着他,又叫他整日在外东游西荡,结交些狐朋狗友,可决不会给他多余的银子。

回想上辈子,陈淮安后心忽而一凉。

若非他还有个最后位极人臣的生父,能叫他借机扶摇直上,到朝堂上去舞权弄柄,叫齐梅这样养着,再加上他天生的惰性,最终将会成为一个只会给锦棠带去拖累,闲游散转无所事事的废人吧。

溺杀溺杀,曾经的陈淮安听锦棠说齐梅养他是溺杀,也不过笑笑而已,毕竟他当时已位极人臣,以为自己一生吉人自有天相,还可以风光到老。

此刻真正困难到了眼前,为了几十两银子而折腰,陈淮安才明白什么叫溺杀。

溺爱,比杀人更甚,因为人的天性里都有懒惰和疲性,棍棒和严厉使陈嘉利和陈嘉雨勤奋,而一味的溺爱,却生生抹杀了他天性中的聪颖,上辈子的他和锦棠之所以走不下去,也许齐梅于他的溺爱,也是其中的一环。

陈淮安脸上仍还是赖痞兮兮的笑,却也收回了手,掸着袖子道:“得,娘是真不疼我这个儿子了,今儿大约得穷着出去喝一天风喽。”

说罢,他甩着帘子就出了门,扬长而去。

*

葛家村的驼夫葛大顺昨日才从口外回来,替陈家驮了一回茶叶,工钱是十五两银子。

口外风沙大,战事连年,虽说一回能赚些银子,可也不是人干的事儿,他走了一辈子的口外,刀尖上舔血,当然就不想儿子重走自己的老路。

所以打小儿,他就把儿子葛青章送进了学堂读书。

如今朝廷重文轻武,渭河县又是北地有名的书画之乡,从渭河县考出去的进士们,做官遍及整个宇内。

葛青章读书极有出息,据书院的夫子说,假以时日,必能有大出息。只是束侑三个月一交,他已经欠着三个月了,再不交齐十五两,儿子就要被夫子委婉劝回家了。

他如今风湿病严重的厉害,养的马也死了,再养一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走一回口外,所以他只等东家娘子能把这一回的银子给了,好让儿子能继续学业。

一听齐梅那老妈子何妈说东家娘子又回娘家去借钱了,葛大顺先就搧了自己一巴掌:“我儿子眼看交束攸,再不交娃的学就没法上了,东家若再不给工钱,我葛大顺就死在这儿。”

何妈才不怕了:“你要想一头撞死,谁还能拦着你不成?我家老爷在县衙可是朝奉郎,与县太爷一般执掌生杀大权的,你要想讹我们陈家,省省呗。”

虽说朝奉郎不过一个散官,可葛大顺不过是个乡民,听说个官字都要腿软的,当然就不敢再闹了。

他跺了两下鞋面,蹲的太久,站起来还有些眼晕,一步三叹的,正准备要走,便见陈家二少爷陈淮安从门里走了出来。

陈家三个少爷,老大和老三都精于学业,卷不离手,唯独这二少爷,身材高大,一脸英气又相貌堂堂,于相貌中,虽比不上他儿子青章,但也是渭河县数一数二的好相貌,却是个游手好闲的主儿。

但他也是这一家子唯一好说话的一个,为人世道江湖,不分高低贵贱都能说几句话。

而且他出手大方,很多时候从齐梅那儿结不出工钱,他们这些驼工便堵陈淮安,从他这儿搞点零碎银子做急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