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逞骄 > 第 200 章(战争炮火,隆隆不绝。贺汉...)

逞骄 第 200 章(战争炮火,隆隆不绝。贺汉...)

作者:蓬莱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9:5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战争炮火,隆隆不绝。

贺汉渚走后不久,局势开始变化,面对来自内外的施压,中枢终于有所行动,调遣各方出兵北上协同作战。但日人入侵蓄谋已久,为达短期致胜的目的,不但投入巨大军力,当中多为精锐部队,武器配备更是精良。抵抗作战异常艰难。面对惨重伤亡,很快,不少奉命北上的军队为了各自考虑,收缩不前。怀疑论调也再次抬头。不少人宣扬双方实力悬殊,获胜可能微乎其微。注定失败的抵抗,非但不能将日军驱出国境,反而导致战局扩大,甚至拖垮国家,导致彻底的灭国亡种。

就在一片悲观和观望的氛围之中,以贺汉渚为首的西北和西南军的奔赴前线,终于给这场出师便遭不利的卫国之战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他们联合作战,不惧牺牲,经过顽强的狙击,几次击退了来势汹汹的敌军。短短两个月,不但阻挡了日军南下推进的脚步,而且,在不久前刚结束的一场会战中,夺回一个被占的重要据点。那一战,日军投入的两个精锐师损失殆尽,一名素有战名的在军中极有威望的少壮派功勋少将在指挥作战时,被炮火击中。剩余部队被迫回撤,以重整军力,保证补给。

这场胜利给了全国以莫大的鼓舞,社会各界纷纷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支援。报章报道前线军队的英勇事迹,学生投笔从戎,市民捐金捐物,轰轰烈烈,声势浩大。

日军此战伤亡空前,加上天气炎热,普通的伤口也极有可能恶化,许多伤兵就是因为感染,伤情扩大,一批批地死亡,剩下的也如罹患绝症,除了少部分人能靠自身机体熬过去,剩下的大部分,只能躺在拥挤的伤兵医院里苟延残喘,等着不知何时到来的死亡。

最后那名少将也在劫难逃。虽然医生已经竭尽全力,木村为了救人,甚至冒着炮火亲自赶到了前线医院,但面对病人不退的反复高烧,他同样束手无策,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前这位立下过巨大功勋的少将在昏迷中惊厥抽筋,最后痛苦地死去。

武器不对等的前提下,通常而言,战斗越是惨烈,劣势一方的伤亡,势必更加惨重。就在日军用一命换中国人两命的口号来激励士兵巩固胜念的时候,不久之后,情报部门收到消息,中**队的许多伤兵却能得到有效的救治,不但死亡率远远低于己方,负伤士兵重回战场的比率和速度也将己方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甚至在几天后,伤情就得到了控制,完全有能力重回战场。这个发现,令日方的相关人员极其震惊,起初,某些自负之人甚至不肯相信,认为绝对是情报有误。

他们还不知道,这就是注定要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画下浓重一笔的跨时代药物青霉素所发挥的神奇作用。

在后方,一箱箱的药在保护之下被源源不断地送了出去。尽管已尽力扩大产能,但相比前线的需要,还是远远不够。为了能救治更多的伤员,苏雪至和她的同伴以及工人们不分昼夜地工作了半年,战局终于发生了大转变。

日方推进受阻,战初侵占的领土被一寸寸地夺回,原本画给岛国人的短期内占领殖民的美景眼见实现无望了,加上人员伤亡之大,经济负担之重,远超预期,短短半年,物价飞涨,岛内不满情绪浓重,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这种情况之下,即便原本并不赞同开战的横川也改了态度。他明白,骑虎难下。这场战争,动员之大,耗费之巨,可谓是举全国之力,现在已不能轻言后退。现在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出谋划策,以扭转局面。

他以最高顾问的身份,建议军方宁可暂时放弃已经占领的地方,也要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先全力打掉贺汉渚。

“他是最具实力、也最有威望的主战派将领之一,说是他导致了中**队的全面联合对抗,也不为过。要知道,现在那些和我们作战的很多军队的最高指挥人,他们之间是相互防备的。即便是他们的首脑人、实际掌控着中国的王孝坤,以我对此人的研究,我很确定,他也远不如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坚决。但贺汉渚不一样,他是我们极其危险的敌人。如同一群豺狼,围着一头猛虎,他们不敢直面,但当其中的一匹头狼咬了老虎一口,剩下的为了争食,也会跟着上来。现在我们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但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这匹敢于上前的头狼被老虎反噬,那么剩下的因为猜忌或者别的各种原因,轻易谁也不会再出头领战,以免自己步其后尘。在中国人的哲学里,这叫做枪打出头鸟,明哲保身。没了那匹冲在先的头狼,剩下的这一群狼,即便再多,又有什么可畏惧的?”

“将贺汉渚的主力消灭掉。只要他没了,局面就有好转的可能。但是,如果你们再一次地失败,那么趁着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哪怕付出极大代价,也必须考虑回撤,为日后长远再做准备。”

这是横川的原话。

军方采纳了他的意见,表面撤退,暗中却迅速地集合军力,拟对以贺汉渚的主力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围攻战,以达到毁灭性打击的战略目标。

日军的战力不可小觑。据说有些特殊部队,为了让士兵在战中冲锋,军方的医学实验室利用早期研究麻黄|素得到的副产品,造了一种能够令人致幻的兴奋药剂,称之为神药,战前让士兵服用。

贺汉渚是见识过对手战斗力的,往往为了争夺一个据点,可以反复拉锯,悍不畏死。现在战局还没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根据其余各军战报,对方却接连撤防,十分可疑,早就有所准备。血战持续了两个多月,在尚云鹏等部的支援下,最后终于取得胜利。

反击战的胜利,不但令日军的翻盘计划破产,也直接导致了军方高层主战派的垮台,以横川为首的发声终于再次占了上风。日军被迫开始有计划地撤军,并与王孝坤接触,传达求和意图。

消息通过电台广播和报纸传开,举国欢庆,就连日子照常在过的省府民众也十分兴奋,谈及贺汉渚和他带出去的子弟兵们,无人不为之骄傲。许多人甚至在街上敲锣打鼓,涌到贺家和苏家开在省城的药店外放鞭炮,如过年一样热闹。

这一天,苏雪至原本和平常一样,在药厂忙碌。

这个消息,她早几天前就已经提前收到了。但是今天,当她看到工人们自发地聚在一起,听着小黄给他们念报纸上的消息,人人心高彩烈,欢声笑语之声传入耳中,她还是停下了手中的事,远远望着,眼眶不禁微微发热。

这时药厂的人过来,说王泥鳅到了。

这半年来,青霉素的运送就是由他和陈英联合负责的,走的是一条秘密路径,力求快速之外,更要保证安全。

青霉素的量产,除了电力需要保证之外,原料和试剂也是关键。现有条件下的最富效率的培养基,是玉米浆。这种东西,在工业相对发达的欧美,是淀粉业和葡萄糖业的副产品,价廉易得,但在工业落后的国内,却没这样的条件。这半年多来,是在傅明城的帮助下,从相对更近的南洋,运来了他能搞到手的尽量多的所需原料。

今天有批刚赶制出来的成品药,五千瓶。这是最后一批原料能生产的极限了。库存已消耗完,而下一批原料什么时候能到,谁也没有数。

为了打破限制,苏雪至已经和余博士等人在研究是否能用别的容易得到的原料来取代玉米浆,譬如棉籽饼,即榨出棉花籽油后的剩余残渣。这种原料,只能被农民用来肥田,不但价廉,也容易弄到手。试验正在进行当中,但还远没到能正式投入生产的阶段。

现在,这最后一批弥足珍贵的救命药,都已打包完毕,就在仓库之中,今天约好让王泥鳅来取。

苏雪至匆匆赶了过去。王泥鳅正等在那里,见她来了,快步上前,朝她躬身问好,和平常一样,恭恭敬敬地叫她夫人。

苏雪至多次让他不必和自己如此拘束,但他不听,苏雪至没办法,也就由他了。

五千瓶药体积不大,里外层层打包,几口大箱就能装下。王泥鳅带着人,很快接收完毕,随即告诉苏雪至,这一趟要是路上不出问题,照之前的速度,大约半个月内就能送到前线。但他会尽量加快速度。

苏雪至笑道:“有劳了。”王泥鳅忙说不敢。

正面的大战虽然结束了,但前线的医院,必还急需药品。接收完,苏雪至见他却没立刻上路,而是看着自己,欲言又止,便问他有什么事。

王泥鳅迟疑了下,终于告诉她,他也是前几天,听陈英提了一句,说贺司令受了点伤。

苏雪至的心仿佛被什么揪了一下,猛地看向他。

王泥鳅忙道:“夫人你不必担心。只是小伤,问题应该不大。”

接着,他告诉苏雪至,贺汉渚在不久前刚结束的最后一战中,腿部被爆炸后飞来的一块炮弹碎片插中,伤了皮肉。

前线的青霉素使用一直都十分紧张。在此之前,本常有几十支留存,目的是供师以上的高级军官使用,以防万一。剩下的士兵,为节省药物,如果不是伤重者,就用沾过青霉素的绷带包扎伤口,往往也能见效。但这事被贺汉渚知道后,下令不准截留,将药全部留给最需要的伤员。军医处只能照办。当时只剩最后几支,战地医生替他处置完伤后,拿出要给他用时,恰送来一个腹部重伤流肠的士兵,还只是个少年,不过十六七岁,贺汉渚便拒绝了,让全部用在那个小兵的身上。

他本只是皮肉轻伤,也无大碍,但接着,因为一场暴雨,在回撤途中,人被阻在一处山坳里,又遭遇了大股对他恨之入骨的断后日军,获悉他就在当地,不顾一切召集残部,发动疯狂反扑。可能是连日行军,加上雨水浸泡,据说,他受伤的腿脚有些发肿,伤口一时难以愈合,而针对这种情况的有效药物青霉素却已没了。

陈英每次都会亲自过问药物运送的最后一程,从医生那里获悉消息,就发电报给王泥鳅,催促他这一趟务必加紧速度,不能耽搁。

“我想着,这事还是要告诉夫人您一声。”王泥鳅看着苏雪至小声说道,很快又向她保证:“您不用担心,贺司令肯定没事。我们水会的人也用人头担保,尽快将药送到!”

王泥鳅离去之后,余博士带着红莲来了。红莲是来接苏雪至回去的。这段时间,她吃睡都在药厂,红莲没办法,只能经常自己过来,给她送些吃食。一来二去,和余博士渐渐也有些熟了起来。

红莲见苏雪至独自站着,眼睛一亮,急忙撇下余博士,迈着小脚飞快地跑了上来,让她跟自己回去。

余博士也上来劝道:“小苏,我们的最后一批药顺利赶了出来,刚在发愁后续怎么办,就传来了这样天大的好消息,真是个大喜讯。现在原料短缺,新的又在试验当中,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也没用,你好久没回了,还是和这位红太太回去,先好好休息。养好精神,才能继续工作。这也是小苏你经常对我说的。”

“是啊是啊,余先生你说得太对了,不愧是有学问的人。我来的时候,顺便也给你带了点吃的,是我自己做的,不好吃,别嫌弃。”

余博士忙说不敢,又连连道谢。红莲就眼巴巴看着苏雪至。

晚上,苏雪至被红莲接回家中。她洗过澡,换了身舒适的家常衣裳,上了床,却睡不着觉,辗转良久。

她仿佛回到了那一夜,他们分开前的时刻。

他说,等驱走日寇,他回来,到时候,再和她一起来看祖父。

“这里路远,不过你不用担心。你要是走累了,我就再背你,背到将来我老了,背不动你为止。”

那个男人含着笑,在她的耳边,低声如是说道。

苏雪至猛地从睡梦中惊醒,坐了起来,感到自己的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

她环视一圈四周,认出这里是自己和贺汉渚的房间。

她闭目,长长地呼吸了一口气,随即睁眼,一把掀开被子,人就从床上跳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