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娇娘春闺 > 139

娇娘春闺 139

作者:笑佳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8:4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139

皇后驾崩, 百姓要守丧百日,期间不得婚嫁, 不得宴请。

婚嫁少了, 宴请少了,去绣铺买绢花、彩衣的女客也少了,这大概就是谢皇后的死给阿娇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 其他朝廷上面的大事, 就算有什么可能会牵涉赵家的暗流涌动,阿娇也感受不到。

幸好赵家现在有房有地, 赵宴平每个月的俸禄也能存下来大半, 铺子生意暂且冷清一阵, 阿娇还承受得住, 不至于为少了银子进账而头疼发愁。

一国之母死了, 有人为她缅怀悼念, 但大多数百姓都只是恪守着朝廷立下的守丧规矩,心中并无任何哀伤,毕竟皇后虽然是国母, 可也没有真的挨家挨户去关怀每一家百姓, 谁又会为素不相识的人难过?

除了国丧带来的一些不便, 寻常老百姓们该怎么过, 继续怎么过。

北风呼啸, 京城的寒冬滴水成冰,尽管阿娇照顾女儿照顾得小心翼翼, 小初锦还是病了一场, 轻微咳嗽, 半夜也睡不好,非要人抱着才能睡得舒服。阿娇与赵宴平都很心疼小家伙, 晚上轮流照顾,也请郎中看过,精心照料了五日,小初锦终于又好吃好睡了,只是胖嘟嘟的脸蛋瘦了下去,显得一双杏眼更大了,怪叫人心疼的。

听说朔州那边一样冷,柳氏给沈樱写家书时,叮嘱女儿一定要照顾好她的小外孙,每日该出门逛逛还是要逛逛,越是一直闷在屋子里,越容易着凉。

柳氏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页,沈樱就回了两页,嫌母亲啰嗦,然后沈樱还让人送了一匣子她新调制出来的丁香面脂,涂到脸上又滋润又带着一缕清雅的芳香。一匣子有十五盒,除了给阿娇、柳氏婆媳俩用的,多的还可以送人。

阿娇给姑母、表妹薛宁以及梅氏一人送了两盒,她也想着身在宣王府的香云姑娘呢,可惜不敢送啊,万一坏了王府规矩,反而是给香云姑娘添乱。

每次想到香云姑娘,阿娇都心疼婆婆,也心疼香云姑娘,这还好是刚相认的时候宣王准香云姑娘来狮子巷住了十九日,不然一家人明明都在京城,却常年常年地见不到面,日思夜想,得多难受?

外人只羡慕赵家有宣王这门皇家姻亲,个中的滋味儿,只有赵家人能体会。

.

谢皇后九月十二殡天的,到了腊月二十一正好满百天,腊月二十二这日,国丧正式解除了。

闷了一冬的百姓们重新恢复了宴请,而且为了置办年货,京城的大小铺子生意异常红火。

阿娇的绣铺与沈樱的胭脂铺也不例外。

就在阿娇为生意变好高兴的时候,淳庆帝也赶在朝廷大休之前,宣布了一道旨意,封三皇子宣王为太子,宣王妃为太子妃,即日入住东宫,年后再择吉日举办储君册立大典,宣王的其他侧妃、妾室,要等日后太子为她们单独请封。

无论如何,这道旨意对赵家来说都是喜讯了,一时间,想要与赵宴平攀交情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因为不方便明晃晃地找到赵宴平说要与他交好,这些官员便让夫人给柳氏、阿娇婆媳俩下帖子,还送上了各种各样的礼物。

赵宴平让阿娇一一回绝了,除了以前就交好的,今年赵家过年,不收其他官员之家的任何节礼。

简言之,赵家这个年过得像往年一样寻常,唯二的区别就是:家里更富裕了,家里多了个大小姐。

年后阿娇与梅氏恢复了走动,从梅氏口中听说了一些皇家消息。

原来淳庆帝也没着急封新太子的,他龙体硬朗,大臣们虽然急着定下储君,可淳庆帝多次表示不着急,大臣们就都忍着了。但淳庆帝只比谢皇后大了三岁,这次谢皇后一走,大臣们不得不再次认清了一个现实,即,淳庆帝也到了这个年纪,万一哪天淳庆帝走得突然,朝中没有太子,岂不是要乱?

为了江山稳固,明知道淳庆帝不爱听,大臣们还是纷纷上书请立太子了,甚至还有请淳庆帝再封位皇后的。其中以二皇子怀王一党蹦跶地最欢,就想趁谢皇后人走茶凉赶紧也给自己的母妃请封个皇后,那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后嫡子了,不像宣王,只是记在谢皇后名下而已。

大臣们烦淳庆帝,后妃们也使劲儿在淳庆帝耳边吹枕边风,淳庆帝被吹得头疼,这才突然在朝会上立了宣王为太子,彻底镇压住了前朝后宫的各股妖风。

聊到皇家这堆儿事,梅氏还给阿娇普及了下东宫太子妻妾的位分,第一等自然是太子妃,独一无二的正妻,第二等是太子嫔,一共两个名额,第三等是太子婕妤,四个名额,剩下的便是没有定额的太子昭仪了,以及连名分都排不上的通房丫鬟之流。

“如今你家官爷官居五品,若太子爷有心为赵姑娘封个好位分,太子嫔应该也能当。”

因为私交深厚,梅氏把自己的猜测也告诉了阿娇。

东宫这些名分的意义在于,将来太子登基了,要封后封妃时,也会根据女眷在东宫的位分相应的升上去。

阿娇就开始留意东宫里的消息了。

二月二十是个吉日,宫里为太子举办了储君册封大殿,五品以上的诰命夫人们也有资格进宫观礼。

阿娇与婆婆柳氏又去了。

春寒料峭,这日虽然是个晴朗的好天气,风却极大,吹得大典上各处树立的旌旗猎猎作响。

阿娇跪在婆母后侧,像其他命妇那般微微抬头,看向并肩走向授封官员的太子、太子妃。

从她的位置,只能看到夫妻俩随风飞舞的礼服衣摆,看到太子沉稳坚定的身影。与太子相比,太子妃的身影过于纤细单薄,风又那么大,不禁让人担心她会不会被这狂风吹跑。

大典终于结束时,阿娇的膝盖都跪疼了,跟着人流往外走时,阿娇还瞥见有位夫人飞快从袖口摸出一方帕子摸了摸鼻子,再飞快将帕子塞了回去。阿娇扫眼那夫人发红的鼻子,及时收回视线,免得人家尴尬。

看了一次热闹,三月初的时候,阿娇得到消息,太子为香云姑娘请封了太子嫔,淳庆帝准了。至此,香云姑娘当初虽然被剥夺了侧妃的封号,现在却与与曾经的宣王侧妃张氏一样,都成了东宫位分仅次于太子妃的太子嫔。

柳氏知道后,眼圈红了。

如果太子能继续这么宠爱女儿,等哪天太子登基了,女儿成了妃子,她是不是就有机会进宫给女儿请安了?

永平侯夫人盼着宣王封储君,盼望太子登基,是为了一家人的荣华富贵,是为了她在意的荣耀体面,可对于柳氏来说,她盼望这些,无非只是为了盼一个再见见女儿的机会而已。

阿娇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婆母,赵宴平回来后,阿娇让赵宴平去陪陪婆母,毕竟是亲母子俩,赵宴平的安慰肯定比她的管用。

赵宴平也不知道能说什么,唯一能安慰母亲的话,传出去就是大逆不道了,淳庆帝可还好好地活着,又是个明君,赵宴平总不能为了自家人能早日见到妹妹,就咒淳庆帝早日驾崩,好给太子腾位置。

他抱了女儿一块儿过去。

小初锦月底就要庆周岁了,她长得好,别看才一岁,已经会走了,穿着一身粉色的春装,一扭一扭的像只粉色团子。动作灵活,小初锦的嘴巴也巧,会喊爹爹娘娘,也会喊祖母“姆姆”,赵宴平将女儿放到地上,小初锦就自己凑到了祖母身边,伸着小手要祖母抱她。

看到可爱的小孙女,柳氏化思念为笑,自己想开了。

儿子有出息,儿媳妇会持家,两个女儿也各有各的造化,见面不见面的,知道姐妹俩都有丈夫宠着疼着,她就知足了!

.

三月二十六,阳光明媚,赵家为小初锦庆周岁。

请帖提前好几天就发出去了,赵宴平也提前跟蔡歧告了当天的假,二十五这日,赵宴平特意多在大理寺做了半个时辰的事,暮色降临,他才整理好桌面,与寺里寥寥几个同样晚走的官员道声别,离开了。

走出大理寺,赵宴平抬头,忽见衙署外左侧的石狮子旁站着一对儿主仆,主子是个翩翩少年郎……

看清少年郎的容貌,赵宴平一怔,旋即加快脚步匆匆跨下几层台阶,来到了少年郎面前,拱手道:“下官拜见三爷。”

萧炼惊道:“舅舅认得我?”

赵宴平长睫微动,为那一声自然熟稔的舅舅,但仍是垂眸,恭敬答道:“宫宴上见过两次。”

萧炼明白了,原来不止他好奇自己的舅舅长什么样,舅舅心里也是惦记他的。

看眼已经沉下去的落日,萧炼遗憾道:“舅舅今日下值的晚,我本来还想多与你叙叙旧的。”

赵宴平这才知道外甥竟是等了他多时,忙低头赔罪。

萧炼不喜欢他这般生疏客气,从袖子中取出一个荷包,双手递给赵宴平道:“舅舅,这是我娘为表妹准备的周岁礼物,父王遣我来交给你。”

赵宴平本来还担心外甥擅自过来找他会不会引出什么麻烦,得知太子也知情,便放了心,接过荷包,再托外甥替他向太子、太子嫔转达谢意。

萧炼看着他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的,心想这个舅舅真是无趣。

但再无趣也是自己的亲舅舅,萧炼解下身上的玉佩,递给舅舅道:“父王遣我来送礼物,之前一声招呼也没打,匆忙之间我来不及准备什么,便将这枚玉佩送给表妹吧,上面刻的是葫芦,祝表妹福禄长寿。”

这么好的玉佩,可能也是太子送外甥的,赵宴平不敢要,还待推辞,萧炼嫌他啰嗦,带着身边的太监大伴跑开了。

看着少年郎扬长而去的背影,赵宴平无奈摇头,眸中却浮上了一层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