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一掌定乾坤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楼

一掌定乾坤 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楼

作者:吴半仙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55: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修铁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和单林四处找人搬救兵的时候,沈骥早已到了位于秦家岗的日本领事馆一带,但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在附近转悠了起来。

他虽然惦记栾挺,但他不是傻子,当然不可能直接闯日本领事馆。

他只是想来到这里打探一下消息,顺便看一看,能否在这里遇到一些意外之喜。

比如,谢清秋在领事馆里待的久了,会不会出来逛逛街,转一转呢?

沈骥当然不希望看到洛楚容和谢清秋的对决,毕竟那太危险,但他也知道对洛楚容的任何劝阻都是没用的。

那么,要是在这里遇到谢清秋,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

比如,找个机会,先干掉他?

所以,修铁以为他是独自去闯日本领事馆拼命,其实他一点也没急,而是叫了一辆黄包车,从正阳大街出发,一路来到了秦家岗的圣尼古拉教堂,也就是被当地人所称为的喇嘛台。

这其实是一座俄罗斯东正教堂,1899年,沙皇俄国在哈尔滨秦家岗建立中东铁路局的管理机构,当时便决定了要修建一座教堂。

这也是俄国人当时对教堂的重视,因为东正教是俄国的国教,俄国沙皇也同时兼任教皇,一般来说,什么地方出现了俄国人定居,他们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教堂。

因此,当时的俄国人对这座教堂的修建很重视,也就不奇怪了。

这座教堂的名字也正是由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

甚至,教堂的设计方案也是在俄国的圣彼得堡发布了设计竞赛,经过层层选拔之后才确定了设计方案,教堂内部的很多圣物、圣象及大钟都是从莫斯科不远万里运来的,耗资巨大。

沈骥早就听说过喇嘛台,哈尔滨的老百姓都说,打从沙俄的老毛子在哈尔滨落脚,修建铁路起,就没安着好心,他们修建教堂,为的就是推进“黄俄罗斯”计划在东方的实现,妄想把中国的地盘,变成沙俄的殖民地。

但在沙俄的口中,这个说法却变成了为弥补远居异国,怀念故土时有的孤独感,才按照俄罗斯民族约定俗成的习惯,修建这座教堂。

沈骥一个人下了黄包车,绕着这座教堂转了两圈,不由感叹,从美观和艺术性上来讲,这座教堂的确是称得上庄重优雅,精美脱俗。

教堂主体为八面体圆形建筑,四周有回廊和几处突出的半圆形祭坛环绕,主入口上方建有高耸的钟楼,高耸入云的圆形穹顶和上面闪闪发光的十字架。

这座教堂的建筑比例均称,布局错落有致,造型和谐优雅,的确称得上是欧洲风格建筑的巅峰之作。

可惜,这样一座建筑,代表的却是沙俄入侵的见证,也是中国的耻辱。

逛完了喇嘛台,沈骥又在周围转了转,便回到了义州街,在日本领事馆的对面找了个酒楼,要了两个小菜,坐下来慢悠悠的吃起了东西,一边盯着对面的领事馆,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

这时候是上午十点,阳光很好,领事馆门口的两个日本宪兵也有些懒洋洋的,似乎昨夜没睡好,时而打着哈欠,倒是很惬意的样子。

酒楼里人不多,算上沈骥才三桌吃饭的,隔壁不远是两个小生意人的样子,低声谈论着什么,沈骥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侧耳细听。

其中一个年龄小些的,大约三十多岁,将一小盅烧酒倒进肚子里,便有些气愤地嘟囔着。

“老哥哥,不是我在这发牢骚,咱们也太怂包了吧?这是什么地方?中国人的地盘!结果呢?过去是老毛子在这耀武扬威,现在老毛子落魄了,不行了,结果他娘的又改成日本人了。武术会的事你听说了吧?就在这门前,日本人就敢开枪,打死好十好几个人啊!”

坐在他对面的是个老者,五十岁上下,听他声音越来越高,忙拦道:“可不敢乱说话,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当心被人听见,没你好果子吃。”

那年轻的抓起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嬉笑着说:“我怕什么,我就是个卖茶叶蛋的,他日本人也不是吃饱了撑的,抓我干啥?我也没得罪他们,我也没惹他们。再说、再说我也没说什么,咋地,日本人把兵都扎到咱们家里了,还不行咱们说两句了?”

老者叹口气道:“唉,这年月人命如草芥,还是留神些吧。老哥哥是过来人了,咱们中国人呐,这些年的日子不好过啊。八国联军进北京那年,我从北京跟难民跑到奉天,全家都死在路上了,就剩我一个。后来日本人和老毛子打仗,打奉天,打旅顺,地上打完了海里打,实在没法子,没活路了,我才又跑到哈尔滨。”

他说着在大腿上拍了一巴掌,喝了一盅烧酒,又继续道:“你还年轻,没见过那阵仗。我跟你说,不管是老毛子还是日本人,都是一路货色,杀人不眨眼。我亲眼见到的,他们在咱中国的地盘上打仗,飞机大炮,轰炸的是咱们的房子,抢的是咱们的粮食,几十万的难民呐,成批成批的死人。你说说,他们又得罪了谁,惹了谁?”

年轻人低头不语,端起面前的酒盅,又一饮而尽。

沈骥听着他们说话,不由也是暗暗叹息。

那老者说的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但这场战争的阵地却是在中国的东北。

他曾经听柳泉讲过,当时东北的老百姓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被战争裹挟其中,死伤无数,东北千里沃土,几同赤地。

当时的惨状,就连日本人的报纸中国也曾经说,中国的东北人民“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飞肉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呼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

后来沙俄打了败仗,从此一蹶不振,日本人占了不少俄国人在中国的地盘,更是得到了不少好处。

也是从那之后,日本从俄国人手里拿到了大连和旅顺的租借权,得到了南满铁路经营权,和沿线的林产矿产,更是从此可以在南满铁路两侧每五公里驻兵十五名,也就是关东军的由来。

而沙俄方面在输了战争后,将半个库页岛割让给了日本。

可笑的是,库页岛原本也是中国的领土。

也就是说,日本人和俄国人在中国的地方打仗,不但死了很多中国人,而且战胜一方的日本所收获的利益,不是从战败的沙俄手里获得,却是从中国这面获得的。

这简直是全天下最大的笑话。

沈骥想到这里,不由再次叹了口气,正要继续听那两人说话,却在此时,只听自己背后忽然有人用力一拍桌子。

这一下力道不小,啪的一声,杯碟尽碎,菜汤汁水洒了满地,沈骥回头看去,见那桌子都被拍的塌陷了下去。

这就有些可怕了,但当沈骥看清那拍碎桌的人时,不由微微一愣。

这个人,居然是陈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