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宋超级学霸 > 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携后辈

大宋超级学霸 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携后辈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36: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范宁微微一怔,竟然是蔡京,他当年泉州出任海外经略使时,曾派人去找过蔡京,却得知他进京游学去了,没想到在这里意想不到的时刻遇到了。

范宁笑道:“那么蔡县尉自己认为呢,青苗法还会不会推行?”

“刚才我们就在讨论这个问题,各有见解,我个人认为保甲法是青苗法的基础,保甲法不实施,青苗法就很难推广,但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保甲法是青苗法的基础?”

范宁点点头,“保甲法的作用是把百姓组织起来,十户为甲,十甲为保,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有实施,商鞅变法是五户为一伍,十户为一什,更偏重于军事战争,而我们是偏重于农耕,每一保中必须有一户中农,每一甲中要有一名富农,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就为青苗法实施找到了担保人。”

范宁见众人都听得很入神,又继续道:“青苗法的本意是农民在春耕之时,无钱购买种子,只得去借高利贷,最后还不起高利贷,失去土地,沦为赤民,说实话,这个问题已经有几百年了,一直就没有好好解决过,唐朝中期最为严重,最后引发了安史之乱爆发,所以王相公就想通过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春耕之时,由官府借钱给农民,但农民还不起怎么办?这个时候保甲法就起作用了,由同保中的富农担保,农民还不起钱,由富农代为偿还,然后富农向这名农民索要欠钱,官府是没有风险的,风险转嫁给了富农。”

“如果这位欠钱的农民不肯还钱给富农怎么办?”蔡京问道。

“问题就在这里,王相公制订青苗法时,他认为既然是乡里乡亲,大家都碍着面子,不会借钱不还,最多会拖一拖,富裕人家也不会在意这点钱,实在还不了,那就算是富人帮助穷人,也是一件符合道德的好事,但在试点操作时,却出现了一户地主要为五六十户百姓担保的情况。

所有人家都认为,别人都不还,为什么我要还?最后结果就是没有一家肯还钱,这户地主要不到钱,最后倾家荡产。

短短十县试点,这种情况就出现了三百多起,三百多户小地主或倾家荡产,一夜致贫。或者举家逃亡,不知所踪,这就是青苗法遭到强烈抨击的缘故。”

大堂内一片窃窃议论声,范宁坦率直白的描述,让众人终于明白了青苗法的本质:‘均贫富’,使大量中小地主破产,轻则动摇社会基础,重则引发造反,确实十分危险。

蔡京又问道:“请问范相公,既然春耕时农民困苦已经存在几百年,如果青苗法不行,那有没有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范宁微微一笑,“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办法解决了,工商业的大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海外垦荒开矿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他们吸收农村的劳动力,通过挣钱来反哺农村,家家户户手上的钱都多了,只要稍微节俭一点,春耕时节肯定有钱买种子。

举个例子说,我老家吴县,农村小娘长到十一二岁都要想办法去大户人家当丫鬟,这几乎是她们唯一的挣钱方法。

但现在她们进城在大型纺织工坊里做工,纺纱、织布、剿丝等等,一个月能挣三到四贯钱,比他们做丫鬟多了一倍,对一个家庭,一年就是四五十贯钱,难道还不够春耕时候买种子?”

这时,另一名士子道:“现在我们谈论到一个问题,说海外粮食太多,导致现在市场上粮食很便宜,斗米二十文钱,农民种粮没有以前挣钱多了,这个问题怎么办?”

范宁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朝廷也在关注,办法也有,比如对粮食实行官府榷卖,官府高价从农民手上收粮,官府再以适当的价格卖出,各大粮商只能从官府手中买粮,这是一个办法,其次是扩大玉米的种植,鼓励农民用廉价的玉米来喂猪,农民养猪比种粮赚钱,总之就是一句话,使每家每户挣钱的渠道尽量多一点,不能光靠种粮谋生。”

大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争先恐后提问,蔡京又再次抢到了提问资格。

“年轻人都支持变法,但听说范相公却坚决反对变法,还在报纸上和王相公针锋相对,这说明范相公属于保守派吗?”

“蔡县尉这句话就错了,我在报纸上针锋相对的不是变法派的王相国,而是保守派的司马相公,不过,我确实不是变法派,但也不是保守派。”

“小范相公是改良派,我们都知道。”有人抢过话头,大堂上都笑了起来。

范宁笑着摆摆手,“大家可以有一个误区,总以为变法就好,总以为现在大宋处处保守僵化,拖累朝廷和百姓,必须要彻底打碎它,改变它,所以年轻人都支持变法,但我告诉大家,很多时候变法未必是好事。”

“小范相公能举一个例子吗?”旁边一名年轻士子问道。

范宁点点头,“就拿刚才的保甲来说吧!十户为甲,百户为保,三百户或者五百户为一大保,设都保正,十县试验下来,几乎每个乡都出现了一个新的衙门,保衙,下面有几十名保丁,那我就问大家,都保正、保衙和保丁的开支钱粮从哪里来?

朝廷财政开支只到县,那么保衙的收入在哪里?事实证明,保衙的开支全部摊派给每家每户,不给,保丁就去牵羊牵牛,百姓告到县里,县里却不受理,反而斥之为刁民重打,为什么?大家知道原因吗?”

大堂内一片寂静,范宁缓缓道:“大宋自立国以来,财政控制非常严厉,各县几乎都无余钱,县衙破旧,无钱修缮,县官们只能靠俸禄为生,被迫清廉,可有了保衙后,县官们就有了一处财源,保衙上贡,保衙向农民摊十两银子,县衙抽四两,这样一来,县官们都肥了,个个眉开眼笑,高举双手支持变法,所以坚决反对青苗法的官员基本都在朝廷,下面县里却没有多少反对声音,大家现在知道原因了吗?还能说变法就是好事,保守就是坏事?”

大堂内一片寂静,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沉思,范宁今天给他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士子都知道恩师要请女婿吃饭,大家也纷纷告辞了。

蔡京走上前躬身施礼道:“请问范相公,现在去海外做官还有没有从前的优待了?”

“蔡县尉是指哪方面的优待?”

“就是转正方面?”

范宁笑眯眯道:“现在朝廷新制度规定,科举官员五年皆可转正,但海外为官确实有优待,去海外为官,三年可以转正,莫非蔡县尉有兴趣?”

蔡京点点头,“卑职是今年的进士,还要为官近五年才有能转正,如果能去海外为官,就能尽快转正。”

范宁笑道:“你就算现在申请获批,也要在春天时才能出海,在海外呆三年,实际上你也只提前一年转正,况且海外任期最短五年,这里面的得失你要考虑清楚。”

蔡京迟疑一下道:“卑职觉得去海外为官更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范宁暗暗点头,这个蔡京确实有眼光和胆识,知道海外为官的资历会更好,范宁便笑道:“现在主要是南大陆需要官员,你要去海外为官,只能去南大陆,你如果愿意,我可以帮你在吏部提一提,让你申请后能尽快获批!”

“卑职愿意,卑职这次进京就是为了此事,会尽快提交申请,感谢范相公助力!”

蔡京深深行一礼,这才告辞离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