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宋超级学霸 > 第七百一十二章 苏氏兄弟

大宋超级学霸 第七百一十二章 苏氏兄弟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36: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好几年没看见子瞻了,二位昆仲怎么会在这里?”二楼靠窗旁,范宁请苏氏兄弟坐下。

这十几年,苏轼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上为官,和范宁交集不多,倒是苏辙和范宁私交很好,范宁主政东宫时,曾将苏辙调入东宫,使苏辙得到赵顼的赏识。

苏辙给范宁给兄长斟了茶,对范宁道:“我兄长前年因上书天子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被贬黜为杭州通判。”

苏轼摆摆手,“子由,去杭州出任通判是我主动要求的,也是欧阳相公对我的爱护,谈不上贬黜。”

苏轼说完这话,又继续喝茶,范宁见苏轼情绪有点低沉,便笑道:“我一直认为,去地方任职是一种财富的积累,你只有和最底层的百姓接触,你才知道他们所思所虑,才知道怎么治理天下,子瞻赞同我的话吗?”

苏轼叹口气道:“我并非是说去地方任职不好,说实话,在地方为官,替百姓分忧解难,我感觉很满足,但有的事情令人深感不平。”

“比如什么事情,子瞻能说说吗?”

苏轼犹豫一下,不知该不该说,旁边苏辙道:“我来替兄长说吧!当初反对青苗法的官员多如过江之鲫,高官更是不计其数,但没有听说说因反对变法而被贬黜,唯独我兄长例外,听说王安石还特地在天子面前告我兄长的状,我不知道为什么,他把我们兄弟一直视为眼中钉,恨不得拔之而后快。”

范宁喝了口热茶微微笑道:“这是因为你们兄弟名声太大的缘故吧!尤其子瞻的诗词,深受文人士子的喜爱,你们反对变法,影响很大,王安石针对你们,说明他很忌惮,或者说,他很忌惮你们背后的人。”

苏氏兄弟对望一眼,苏轼忍不住问道:“我背后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范宁暗暗摇头,苏氏兄弟在政治上还是太稚嫩了,他缓缓道:“熙宁元年,你们替父亲守孝归来,司马光当时是不是请你们兄弟赴家宴,第二天还在快报上刊登文章,盛赞你们兄弟孝道,有这件事吧!”

苏辙点点头,“确有此事!”

范宁喝了口茶,又慢悠悠道:“这件事或许你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影响,但王安石看到这篇文章,你们觉得他会怎么想?”

苏氏兄弟面面相觑,苏轼一脸震惊道:“他以为我们是司马光的人?”

“不光他这样想,几乎所有看了报纸的人都会这么想。”

苏轼这才恍然大悟,几年来萦绕在心中的困惑在这一刻才得以解开,苏轼有些失魂落魄,目光失神地盯着茶盏,

苏辙问道:“我还是不解,为什么一篇文章就会让产生这么大的联想?”

“这句话问得好,一篇文章而已,怎么就证明你们是司马光的人?”

范宁似笑非笑道:“父母去世,丁忧回乡是每个官员必须要做的事情,是朝廷的制度,从未见哪个官员回乡丁忧被公开赞为孝道,而且前一天请你们吃饭,第二天就登报称赞孝道,明眼人都知道,这篇文章早就准备好,否则《快报》根本来不及排版,事出反常必为妖,你们觉得呢?”

苏轼长长叹口气,“若不是小范相公的提醒,我至今仍旧懵懂不知。”

苏辙沉默片刻道:“难怪恩师这几年对我们不冷不热,原来是这个缘故,下午我要去给恩师解释这件事,我们虽然反对变法,但绝非受人怂恿,更不是什么派系斗争,我们和司马光没有关系。”

“你们这次回京,就是来见我岳父吧!”

苏轼点点头,坦率地对范宁道:“子由去年也被贬黜出京,任河南府推官,上个月改任陈州教授,这未免有点欺人太甚,这次进京就是想找恩师申诉此事。”

范宁知道苏辙被贬黜与吕惠卿被贬南大陆有关系,去年吕惠卿被贬为南大陆第一任新齐府知府,王安石痛失左膀右臂,作为报复,王安石便找了一个由头,将苏辙贬为河南府推官,这件事欧阳修给范宁说过,只是范宁忙于辽国战争,顾不上苏辙之事。

说起来,苏辙应该是范宁的人,当初还是范宁推荐他进东宫,现在苏辙居然出任从八品的陈州教授,着实让范宁深感震惊。

范宁沉吟一下,对苏辙道:“应州知事目前还是杨英兼任,他实在忙不过来,给我说过几次了,子由就辛苦一下,去担起这个重任吧!”

目前平州、应州、朔州、丰州、东胜州以及原来的西夏故地都属于军管,还没有移交给朝廷,范宁作为征北大元帅,有直接任命权。

不过去那边当官可不是好差事,西夏故地因为疫病的缘故要封锁三年,丰州就是河套地区,目前是军城,没有百姓,也就没有地方官。

而平州、应州和朔州因为是前线,比较危险,一般官员都不愿去,否则范宁府上的门槛早就被踏断了。

苏辙却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不愿在陈州虚度年华,他顿时大喜,连忙施礼道:“感谢范相公的安排,我愿意去应州。”

苏轼却有点担心,他犹豫一下问道:“应州会和辽军爆发战争吗?”

范宁微微笑道:“放心吧!宋军在应州有八万大军,杨老将军亲自坐镇应州,辽国已经有放弃大同府的迹象了,相反,倒是平州比较危险,尤其辽西走廊划给了平州,那边才是辽国虎视眈眈之地。”

范宁又对苏轼道:“你们下午还是要去拜访一下我岳父,他是你们恩师,也一直惦念着你们,他可能就要退仕了,临退之前可以再帮子瞻一把!”

........

和苏氏兄弟告别,范宁也回了自己府中,他是昨天晚上才到京城,今天休息一日,明天进入朝堂。

范宁回到府中,在自己书房内坐下,他还在想苏氏兄弟之事,范宁虽然帮助了苏辙,但他并不想过多干涉苏轼的人生轨迹,苏轼很多名垂千古的诗词都是他失意时写出来,如果他仕途顺利,恐怕他就会醉心于权力,而无心寄情于山水了。

比如苏轼的新任命已经下来,将出任密州知事,如果这时候自己将他调入朝廷,那么《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恐怕就不会再有了。

流芳百世的诗词都是痛苦的凝炼,苏轼一生仕途不顺,他才会留下那么多伟大的作品。

这时门开了,妻子欧阳倩端着一壶茶进来,欧阳倩嫁给范宁也有十几年了,她本身比范宁大三岁,不过保养得很好,看起来还是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只是她体型稍显丰腴,更有一种成熟的韵味。

“这茶刚煎好,夫君赶紧趁热喝,别让它凉了。”

欧阳倩给丈夫倒了一盏茶,范宁端起茶盏笑道:“刚才在清风茶楼遇到苏氏兄弟了,他们下午要去拜访你父亲。”

欧阳倩坐在丈夫身边柔声道:“前几天我去探望母亲,他还给我说起苏氏兄弟,说两兄弟都是一个脾气,性格太刚直,才屡遭挫折,夫君,能帮他们就尽量帮一下吧!尤其苏辙为人正直,又很能干,就是看不惯的事情都要说出来,所以得罪了很多人。”

“你爹爹身体怎么样?他真要退仕?”

欧阳倩点点头,“爹爹已经六十五岁,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朝务繁忙,他实在有点吃不消,我也劝他退下来好好休息几年。”

范宁沉吟一下道:“你爹爹之前给我说过,他想辞相,翁婿两人同为相国,会遭人议论,后来他向太后请辞,太后却不批准,所以他现在索性以身体理由退仕,太后也没有理由拦他了。”

欧阳倩这才知道父亲要退仕的原因,原来是为了丈夫,她想了想道:“他退下来也好,有更多的时间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也没有劝他,他毕竟视力太糟糕,戴了眼睛走路还要人扶,索性好好在家里养老,有我们在,生活方面也不会有问题。”

“对了,小莲过几天要出嫁,给我送了一张请柬,我不想去怎么办?”

欧阳莲是欧阳倩同父异母的妹妹,也是最小一个妹妹,但她并不是第一次出嫁,而是二婚出嫁,欧阳倩不喜欢这门婚事,关键是妹妹是嫌前夫家贫而离婚,让欧阳十分不满。

“不想去就不去,我估计她也没指望你去,给你请柬只是想要一份贺礼。”

“那就给她一份礼,给她封一百两银子。”

范宁摇摇头笑道:“阿倩,我知道你不喜欢她,但你要给父亲面子,她毕竟也是你父亲的女儿,就按照她第一次成婚时的贺礼给吧!给她封一千两银子,让管家送去,你本人就别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