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宋超级学霸 > 第七百零五章 圆厅议事

大宋超级学霸 第七百零五章 圆厅议事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36: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两天后,在《信报》上,范宁发表了实名文章《那里蕴藏着无尽的财富》,文章详细介绍南大陆的现状,以及各种丰富矿藏,不仅有金银矿,还有高品位的铁矿以及炭矿,文章中描述了南大陆百姓的幸福生活,文章中指出南大陆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二十几天就能抵达,他鼓励更多百姓移民南大陆,鼓励更多的商人去南大陆开矿。

这就是要用舆论来进行铺垫了,当天上午,范宁正式向曹太后提交了他关于南大陆的开发投资计划书。

提出在三年内分五期投资一千万贯的计划,这份计划曹太后也没有立刻表态,她需要考虑后再说。

知政堂的圆厅内,几名相国开始商议南大陆的开发方案,这是天子昨天压下来的头号大事,相国们不得不重视。

议事由右相富弼主持,除了七名相国外,还有二十几名各部侍郎、监卿、三司主案等实职高官。

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宋军收复幽燕后,战争暂时平息,王安石继续推动他的变法,这一次变法是重头戏,改革官制,简而言之就是恢复唐制。

自大宋建立以来,六部以及各寺监基本上都被架空了,实权被三司掌控,还有东西审官院将吏部架空,枢密院架空了兵部。

最后导致各部侍郎、郎中只是一个头衔,官员们带着这个头衔去地方任职,再比如相邻的两个县,很可能是一个是转正后的京官知县,另一个却是没有转正的县令。

大宋官制非常复杂,也非常混乱,既无定员,也无专职,机构重叠,到最后就连吏部和审官院的官员都是一头雾水。

这种过于复杂的官制就带来大量只拿钱不干事的冗官,造成政出多门,朝廷效率极其低下等等后果。

但改革官制必然会涉及大量官员的利益,所以之前赵顼采纳了范宁两步走的建议,第一步清理虚官。

用爵位和海外土地换虚官,并准许爵位继承三代,这个方案得到了虚官们的响应和拥护,包括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刺史、太守、团练使、别驾等等大量虚官都被顺利裁撤,朝廷内的官员少了一半,每月俸禄开支也减少了数十万贯。

后来因为爆发战争,官制改革暂停,现在又随着战争平息而重新启动。

这一次是涉及实质权力的变更,所以更加艰难,会触犯太多官员的切身利益。

大宋实行低官掌重权的制度,比如,一名三司官员掌握着四品官的权力,但他本人只是一个七品小官,王安石的变法就是权职对等,四品官掌四品权,无疑会剥夺大量低官的权力,关键是很多小官身后有大量利益团体,这是几十年形成的,王安石这一刀砍下去,不知会触犯多少人的切身利益。

此时,议事还没有开始,相国都在低声议论,欧阳修对范宁道:“知政堂也要变了,恢复成三省元丰改制,很快就要实施。”

范宁笑问道:“具体怎么改?”

“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但实际权归中书。”

“那参知政事呢?”

“参知政事改称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和尚书左、右丞。”

“那就是说,知政堂议事以后就没有了,还有原来的五个参知政事缩减为四个,把我这个枢密使踢开了?”

欧阳修看了看左右,把声音压得更低道:“现在天子的意图不清楚,但我个人感觉,恐怕是知政堂议事有点把天子权力架空了,朝会成了虚设,以后重要事情恐怕会在朝会上决定。”

设立副相国参知政事,本意是为了分宰相之权,后来在实际操作中渐渐形成了表决制度,一旦表决通过,天子发表意见的余地就小了,对天子的权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另外朝会的讨论也成为虚设,朝会通过,但知政堂表决不通过,一样没用,相反,朝会大臣强烈反对,但知政堂表决通过,大臣们反对也没有意义。

所以赵顼便想借这次官制改革的机会,恢复唐制,取消知政堂表决制度,在朝会上讨论决定,一方面是增大了群臣的建议权,同时也能使天子之权在朝会上充分体现出来。

如果是取消知政堂的表决权,那么范宁这个枢密使就不存在被踢出决策圈一说了。

这时,富弼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叠文稿,他把文稿交给从事,让他分发下去。

范宁很快拿到了文稿,果然是南大陆的开发计划,难得知政堂的效率这么高,天子提出要求才短短两天时间,就拿出一份完整的方案了。

整份方案有五页,四千余字,准确说,这同样也只是一份五年期的方案,在五年内移民五十万人,大概十二万户,近期招募十万日本矿工,追加驻军两万人。

方案很详细,甚至详细到迁徙那些州县的百姓,但这份报告中却丝毫不提钱财耗费的问题,估计这个问题是要交给自己了。

富弼轻轻咳嗽一声,圆厅里立刻安静下来,富弼这才对众人道:“这次议事其实很仓促,我原本是想过几天再和大家商议,但官家今天一早特地把我召去,要求我明天必须拿出方案,大家看看吧!就是你们手上的方案。”

韩绛举起文稿道:“富相公,我简单看了一下,上面说追加驻兵两万人,近期招募十万日本矿工,首先我想知道,这个近期是指什么时候?”

富弼道:“今年之内。”

“那两万人军营有没有修建?就算用帐篷吧!可招募十万日本矿工,按照管理,每个矿工要预支五个月的工钱给他们家人,每人十两银子,十万人就是一百万两银子,我们现在财政十分紧张,是否拿得出这笔钱?”

富弼向范宁望去,范宁只得苦笑一声道:“我今天也把一份南大陆开发计划交给了太后,只是偏重于钱财开支,我也提到了两万军队的驻扎开始,十万矿工的劳务开支计划,希望太后今年先拨付两百万两银子。”

众人顿时明白了,开发南大陆原来是在内库的主意,韩绛连忙问道:“那太后肯批准吗?”

“第一年的两百万两银子,太后没有明确表态是否同意,但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有必要让内库承担南大陆的开发支出,就必须建立一个专库,这个专库的每一笔支出,必须用在南大陆上,不准挪作他用。”

范宁又看了看众人,“太后的这个条件大家是否同意?”

文彦博缓缓道:“太后对于内库钱财的使用一向要求严格,从前年到现在一共只批准五笔,建工学院和太学扩招批了两笔,建慈幼院批了一笔,河南府灾民赈济和祭祀先帝各一笔,我记得很清楚,所以太后提出建专库的要求很正常,也合理,我觉得可以接受。”

富弼也点点头,“我也认为合理,可以建立专库,专门用作南大陆开发所用。”

韩绛又追问范宁:“招募十万矿工的百万两银子,太后批不批?”

范宁笑道:“只要专库建立起来,我想问题不大。”

富弼又问道:“范相公对我这份计划,还有没有什么补充?”

范宁微微欠身道:“富相公的计划我基本上赞同,但我还想追加两点。”

“范相公请说!”

“第一是移民人数我觉得不够,希望能在五年内移民二十万户,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知政堂可以斟酌,或者报告上不要那么明确,可以写移民人数从十二万户到二十万户之间。

第二,我感觉报告没有体现出炼制精钢优先的意图,比如,探矿官员先派出多少?高水平的冶炼工匠准备派出多少?在哪里建冶炼场?利用焦炭冶炼,那么炼制焦炭的方案是什么?码头上仓库怎么建设?运送钢铁的船只怎么安排等等,报告上都没有看到,富相公,天子恐怕更关心我说的这些内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