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宋超级学霸 > 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服朱元丰

大宋超级学霸 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服朱元丰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36: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朱元丰捋须慢条斯理道:“你是想说服我也开一座这样的工坊?”

“难道三祖父觉得无利可图?”

朱元丰摇摇头,“这不是利不利的问题,江南一带有无数这样的小作坊,五六张织机,最多十几台织机,可一旦这样数千台纺织机的大工坊开出来,这些小作坊都要完蛋,这些小作坊主怎么生存,你考虑过吗?”

范宁沉声道:“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我接下来要去吕宋,我打算在吕宋大规模种植麻和棉花,然后每年成百上千万担的麻和棉花输入大宋,三祖父觉得这些小作坊消化得了?数千张甚至上万张织机的大型工坊必然会出现,市场上一匹细布的价格可能只要五六百文钱就能买到,这将极大改善大宋百姓的生活。

这是昨天下午太后和知政堂议事的结果,海外扩张的最大好处就是底层百姓的衣食住行将会改善,白银黄金输入、棉麻输入、粮食输入、木材输入、马匹牲畜输入,然后大型工坊需要人力,破产农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民又找到了谋生的手段。”

“如果大量物资过剩,卖不出去怎么办?”朱元丰疑惑道。

“很简单,向海外开拓,卖到日本、高丽,卖到南洋和西方,换取更多的金银,只要我们拥有强大的造船能力和强大的武力,我们就不愁东西卖不出去。”

朱元丰半晌叹了口气,“我现在才明白,你的海外开拓会成大宋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实已经有变化了,不是吗?”

范宁取出一枚银角子放在朱元丰面前,“这枚价值百文钱的银角子已经出现在泉州街头,再过几年,各个小县城都会出现,这是鲲州带来的白银,今年会从鲲州和耽州运来三十万头小马和毛驴,京城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毛驴,还有造船业,光泉州和福州就出现数十家造船工坊,长江沿岸的造船业已经兴起,要不了几年,大大小小的船队会布满内河,朝廷已经决定要求各州县全力疏通河道,作为这三年官员最重要的提拔业绩。”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范宁又对朱元丰道:“大宋的深刻变化已经开始发生,不是个人能阻挡,三祖父如果不及早投入到其中,朱家会慢慢落伍的。”

朱元丰确实被说动了,他很清楚朝廷这几十年被沉重的财政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否则就不会有触动权贵利益的庆历革新,但凡还有路可走,朝廷绝不会轻易实施变法。

但自从九年前范宁开拓鲲州后,朝廷的财政状况逐步得到改善,让不堪财政重负的朝廷看到了希望,也让焦头烂额的宰相们全力支持海外开拓,甚至不惜让权给范宁,而对于统治者来说,只要能用最小的代价改善底层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安居乐业,不思造反,那就必然会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范宁推行的海外开拓都会得到朝野的支持,要变的只是换一个人,但海外开拓这条路不会变。

范宁见朱元丰已经动心了,又加上了重重一码,“我进京之时,已经有十二个权贵家族在泉州成立了商行,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如果三祖父不抢在前面,一步被动,就会步步被动了。”

朱元丰终于被说服了,他点点头道:“织布我不涉及,我准备投资三十万贯,在平江府和岳州各开办一家大型剿丝工坊,然后再开一家大型丝织工坊,先不对内出售,而是和明仁、明礼合作输出,等条件成熟后,再在大宋内部销售。”

“为什么在岳州?”范宁不解问道。

朱元丰微微一笑,“我在洞庭湖边有两座庄园,经常去那边,对那边情况熟悉,那边蚕茧产量很大,但卖不出好价钱,而且人工很便宜,关键是那边还产丝织机,质量不错,所以我打算在那边开一家五千张织机的剿丝工坊。”

范宁暗暗咋舌,一出手就是数十万贯,上千张织机,这就是资本的力量啊!

他想了想又道:“我建议三祖父在京城成立一家织布机研究院,搜罗天下能工巧匠,专门研究怎么提高纺织工艺,造成最好新型织布机和剿丝机,如果能研究成功,三祖父可是能名利双收啊!”

朱元丰呵呵一笑,“你整天就在糊弄我,当年劝我买种马,劝我买岛,种马倒是给我带来爵位,但买岛却砸了,现在又要劝我建立织布研究院,这可是要花费大钱的。”

范宁笑道:“钱我可以出一半,但我希望有人来做这件事。”

“你可以建议朝廷来做,他们的能工巧匠可不是一般的多。”

“朝廷的精力都在造军品上,对民间的纺织机之类没有兴趣,不过我可以让朝廷提供工匠支持,如何?这件事三祖父就接下来吧!”

朱元丰想了想道:“钱不是问题,不需要你出一半,我能自己解决,我如果成功,我希望把爵位传给儿子,这是我的条件。”

范宁欣然道:“这个条件不算高,我可以答应。”

在授予爵位方面,他现在确实能说服天子,关键是朱元丰要能造出先进的纺织机才行。

.........

今天范宁格外忙碌,吃罢午饭,他来不及休息,便乘马车前往城西的金明池,金明池原本是宋军准备攻打南唐而挖掘的大水池,在这里操练水军,现在变成了一座风景异常秀丽的湖泊,成为大宋的皇家园林。

不仅是皇家园林,很多权贵人家的度假避暑之地也放在这里,金明池畔两边布满了权贵人家的房宅。

金明池是皇宫没有御苑湖泊的一个补充,天子和嫔妃们可以来这里休憩或者来这里处理朝务,比如夏天时,天子和知政堂就会来这里避暑办公。

高滔滔从小在皇宫内长大,她十分喜欢金明池,隔三差五就会来这里泛舟游玩,她垂帘坐堂几个月后,终于有点疲惫了,这几天她都呆在金明池。

儿子赵顼也请了几个时辰的假,特地来金明池畔陪伴母后。

按照约定时间,范宁抵达了金明池大门,几名宦官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为首宦官上前躬身行礼,“请范使君随我来!”

金明池皇家避暑山庄最大的特点是修建在水上,必须坐船前往湖心宫。

此时,太后高滔滔就坐在湖心宫观水阁的三楼上,面带笑意望着一艘画舫从岸边驶来,不多时,有人来报,“太后,范使君来了!”

“他是和官家越好的,带他去见官家!”

“遵旨!”

宦官下去了,不多时,范宁被带到赵顼的临时书房,赵顼的学业很重,他实际上没有时间来陪母后休假,只是抽两个时辰来陪母后坐一坐,然后就得匆匆赶回皇宫做晚课。

也趁这个时间,他顺便接见了范宁。

“微臣参见陛下!”

范宁恭恭敬敬行一礼。

虽然赵顼昨天见到了范宁,但他只是旁听,他心中有太多的问题想和范宁交流,所以利用这个时间召见了范宁。

“范爱卿不必客气,请坐下,朕希望能开诚布公地和你谈一谈。”

范宁也没有客气,直接坐了下来,有宫女给他们上了茶。

赵顼认真的道:“昨天在相国议事上,朕对其中一个问题有点不理解,海外大量输入金银到大宋,然后大宋输出各种物资,这会不会导致大宋物资紧缺?朕一直想不通这一点,希望范爱卿能给朕解惑。”

范宁微微笑道:“这个问题昨天上午微臣和富相公谈过了,只是比较简单,事实上物资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再生,一种是不可再生,像金银以及各种矿藏就是不可再生,生铁、铜之类,还有制造官窑瓷器的高端烧土,这种物资我们要尽量减少输出,另一种物资就是可再生物资,比如粮食、布匹、丝绸、茶叶等等,农民可以扩大种植,今年种了,明年还会有,还有些不值钱的普通瓷器,这些物资可以大量出口,事实上,我们就是用可再生的物资来换取海外不可再生的物资。”

赵顼点点头,“朕明白了,就是用茶叶、丝绸、布匹、瓷器来换取贵重资源,像金银铜等等。”

“正是如此,如果我们自己不够用,那就扩大养殖、种植,增加布匹、丝绸的产量,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陛下没有想到。”

“什么因素?”

“那就是大宋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打个比方,我们一匹细麻布在大宋市场上一千二百文,但在南洋却价值三千文,为什么有一千八百文钱的差距,就是因为南洋纺不出这么细腻舒服的细麻布。

同样,一艘可以去深海航行五千石海船在大宋要两千贯钱,但南洋却愿意用一万两银子来买这样的船,这就是高超的纺织技术和造船技术值钱,大宋和外贸不是交换余缺,而卖的技术暴利。”

“还有第三点吗?”赵顼期待地问道。

“确实还有第三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