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宋超级学霸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机回转

大宋超级学霸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机回转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36: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离开弘文馆,赵祯又重新上了龙驾马车,他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坐在马车里沉思不语,马车继续向深宫而去,但走了数十步,赵祯忽然令道:“转道去麒麟殿!”

麒麟殿是赵祯的内书房,不过他很少来这里,书房里有一间密室,隐藏着赵祯的不少秘密,包括他的出生秘密等等。

虽然这两年赵祯已经销毁了不少秘密,但还是有一些隐秘的东西保留着。

“在门口看着,朕谁也不见!”

他吩咐两名贴身卫士一声,推门进了内书房,赵祯在内书房站了片刻,直接走到一座书橱前,他有节奏地搬动五本书,只听‘咔!’一声,书橱缓缓向后移动,露出了一扇密门,赵祯推开密门,直接走进了他的密室。

密室和外面的布置也差不多,一张宽大的桌子,靠墙摆放着两只橱柜,橱柜里基本上已经变得空空荡荡,大部分隐秘的文书都已经销毁,只剩下两三样物品。

赵祯从橱柜上取了一份木签放在桌上,他坐在桌前呆呆地望着已经发黄陈旧的木签,这是他十七岁时在太平兴国寺求的一支命签,竟然是一支绝嗣签。

替他抽这支签的慈元方丈在次日便圆寂了,正是这份神秘让他保留这支签数十年,最终却一一应验了。

按照慈元方丈当日的解释,绝嗣签也包括他的养子,也就是说,不管是曹皇后的养子赵忠实也好,张贵妃的养子赵文恽也好,都不是长寿之命,难以承受帝业之重。

但慈元方丈却劝他不用担心,天机自有回转。

这支签困惑了赵祯三十余年,现在今天看到了雄姿英发的孙辈赵仲针,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难道当年慈元方丈所说的‘天机回转’四个字是应验在孙辈的身上?

...........

在敏感时刻,宫中发生任何风吹草动之事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宫去。

尤其张尧佐耗费巨资在宫中买通了多条关键眼线,使得他的消息十分灵通,任何重要之事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今天宫中发生了两件重要之事,极大的刺激了张尧佐,一是贾昌朝居然主动弹劾杨渡,导致杨渡被停职,这便意味着应天府被范宁夺权成功。

张尧佐当然也不蠢,他知道应天府必然是发生了大事,贾昌朝才会挥泪斩马谡,否则以贾昌朝的性格,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应天府。

张尧佐并不怪贾昌朝断臂求生的手法,事实上,这种手法他很熟悉,他出卖朱元骏时也不是一样吗?

关键在于他张尧佐的利益有没有遭到损害,一是商业利益,他通过控制应天府的茶叶和粮食,每年从应天府捞取十余万贯钱财,已经延续数年,自己的收入会不会受这次风波的影响,现在尚不可知,但张尧佐的政治利益却实实在在受到了损害。

要知道应天府的军政大权原本一直掌控在他张尧佐的手上,为了和贾昌朝结盟,他默许了杨渡架空赵知年,算是把应天府让给了贾昌朝,只留下李德昌掌握一千乡兵,算是维护自己商业利益的一种保证。

现在应天府却易手了,被范宁强势夺走,不用想张尧佐也知道李德昌也完蛋了,那个家伙把柄太多,一抓一个准,他想脱身事外,除非范宁不敢招惹自己,不侵犯自己的利益,但可能吗?

张尧佐心里很清楚,莫说范宁不会放过自己,就算范宁想缓棋一步,李德昌那个蠢货也会自投罗网。

就在应天府对张尧佐的打击还没有消退,另一件更严重的事件从宫里传出,这件事甚至严重到张尧佐立刻把应天府的损失抛之脑后。

赵宗实的儿子居然在宫中大出风头,他出类拔萃的文攻武略赢得了官家的极度赞誉,这个消息让张尧佐有点恐慌起来。

张尧佐很清楚赵文恽是怎么一步步取得优势,在官家心中的地位最终超过赵宗实。

无非就是赵文恽年少、聪明,加上乖巧清秀的外表,而赵宗实已经三十余岁,对慈爱孩童的官家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稍微犯错便被官家极度反感。

现在居然是赵宗实十二岁的儿子杀出来了,和文恽同龄,从宫里消息的描述来看,赵仲针的表现远远超过了赵文恽,赵文恽只是聪明乖巧,但绝对没有超凡绝伦的天赋,也没有纵马骑射的本事,更没有誓言光复祖先伟业的气魄,最多是一只灵巧的小鹿,完全没有吞云吐雾的龙凤气势。

张尧佐觉得自己要发疯了,今天才是第一次,赵仲针的横空出世就毫无悬念地全面碾压赵文恽,那以后呢?

张尧佐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来回打转,他谋划了十一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成功,偏偏这个时候杀出一个赵仲针,居然一次就让他前功尽弃,张尧佐怎么可能甘心?怎么可能认输?

这时,一个邪恶的念头不可抑制地涌上张尧佐心头,‘如果战胜不了,就毁掉他!’

‘不行!要冷静下来,后果太严重,一旦败露就彻底完了。’

‘可如果不这样干,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各种矛盾的念头在张尧佐心中碰撞,让他着实拿不定主意.......

张尧佐最终放弃了刺杀赵仲针的念头,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不到最危急的时刻,就不要动这种念头,否则就算他刺杀成功,最大的嫌疑人也是他。

虽然放弃了刺杀赵仲针的想法,但并不代表张尧佐就会束手待毙,就算不刺杀赵仲针,也可以抹黑他,把他描绘成一个心机极深的少年,用他的心机深沉来承托赵文恽的单纯善良。

另外要时时刻刻监视赵仲针,抓住他的把柄,利用把柄来彻底击垮他。

.........

范宁的弹劾书在次日送达京城,和弹劾书一起送来的,还有杨渡妻弟当街杀人的证据以及各种劣迹斑斑的记录,另外还有针对李德昌的弹劾书。

由于认证物证齐全,证据确凿,知政堂当即通过决议,罢免杨渡的一切职务,交大理寺问罪。

李德昌也同样被枢密院免去军职,贬为庶民,升顾长武为右巡检使,指挥使姚锦升为左巡检使。

知政堂接受范宁的提议,免去司录参军周衡和判官刘赤的职务,调到他州降级使用,升宋凌为判官,为消除杨渡的不良影响,应天府官员过去两年的考评全部作废,重新进行评定。

这时,知政堂又通过左相富弼的提议,任命王安石为应天府通判。

经历了连续三天的震荡,应天府的局势也渐渐恢复了平静,应天府的官场格局也彻底焕然一新,杨渡的余孽被铲除干净,范宁暂时没有任命新的司录参军,而是让自己的两个幕僚分掌六曹,行使司录参军职权。

直到这时,范宁完全掌控了应天府的军政大权,应天府正式拉开了范宁时代的序幕。

上午,范宁在仓曹参军罗涟和幕僚公孙玄策的陪同下,第一次视察应天府的仓库。

应天府的仓库位于城北,距离府衙很近,实际上把宋城县的仓库也包括在内,仓库由仓和库组成,仓主要是指粮仓和草料仓,大宋的税赋由地方官府征收后转给转运司,直接交给朝廷,基本上和地方官府没有关系。

但官府粮仓内却有不少粮食和草料,每年至少入库十几万石之多,这主要是官田的收获,这些粮食除了养乡兵外,其他都会投入市场卖掉,转换成府衙经费。

也是由于历史缘故,应天府的官田数量庞大,这便给应天官府带来充沛的财源,使得应天府一直是大宋仅次于开封府的财政富裕官府。

另外,官府在城内也拥有大量土地,修建各种店铺和房舍出租,获得租金,这也是地方官府的一大财源。

范宁一行人来到仓库前,仓库管事连忙出来迎接,范宁点点头,“开启仓门吧!”

数人奋力推开大门,吱嘎嘎一阵响声,仓库大门缓缓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