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宋超级学霸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发现

大宋超级学霸 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发现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36: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范仲淹的情况范宁也大概知道一点,去年朝廷准备调他出任杭州知事,但邓州百姓极力挽留,使范仲淹得以再次留任。

但范宁也只知道这么多,更多的消息他便不了解了,不过,既然欧阳修提到这件事,范宁知道必然还有更深的用意,他没有接口,继续耐心听欧阳修说下去。

“范公请求留任邓州,遭到很多重臣反对,但当今天子却立排众议,下旨准许范公再留任邓州。

有人告诉我,天子的本意是想把范公调回朝廷,只是反对者太多,才退而留任范公。

按照惯例,留任者不会做满一届,最多延任一两年就要调走,所以范公下一步的走向就至关重要了。”

范宁想了想问道:“伯父的意思是说,天子准备给庆历新政的大臣平反?”

欧阳修叹了口气,“庆历新政本来就是天子极力推进,但遭到权贵反对太激烈,为了保护范公等人,天子才把他们调出京城。

现在已经过去五年,天子恐怕又想逐渐启用革新派,从富弼就看得出,他又被升为礼部侍郎,封大学士,我觉得这就是天子想启用范公的先兆。”

范宁不太明白欧阳修为什么对自己说这番话,难道自己还能左右天子提升范仲淹不成?

欧阳修又缓缓道:“我给你说这些,是因为范公这几个月很可能又要成为朝中的舆论中心,会有很多人盯上他,这必然会影响到你参加科举,你要有心理准备。”

范宁这才明白欧阳修在说什么,其实他已经体会到了,‘范仲淹孙子’这个标签比他想象的要沉重得多。

沉默片刻,范宁又问道:“既然天子想把祖父召回京城,为什么不直接任命,难道掣肘的人很多吗?”

“你说对了,以张尧佐为首的权贵在极力阻击你祖父回京,天子就算想召回他,也需要有理由。

像富弼,他之所以被召回京城,就是因为他安置流民有功,提升他让其他人无话可说,要召你祖父进京,同样需要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

.......

在欧阳修府宅里吃了晚饭,范宁便告辞回客栈了。

欧阳修也没有挽留范宁住在自己府上,现在是多事之秋,欧阳修很谨慎,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言行被某些人用来对付范仲淹,从而影响到天子调范仲淹回京城的想法。

牛车里,范宁双手枕在脑后,望着车窗透进来的一片夜空。

如果自己没记错,范仲淹只有两年生命了,两年后,范仲淹病死在从杭州调往颍州的途中。

历史上,范仲淹应该是前年被调去杭州,但不知哪个地方出了差错,范仲淹并没有去杭州,而是留任邓州了。

既然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那历史能不能再转一个弯,让范仲淹渡过这一劫。

历史上,范仲淹调回京城应该是失败了,这件事给他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使他一直郁郁寡欢,最终染疾而亡。

那能不能因为自己的出现,使范仲淹能成功调回京城呢?

‘天子要召你祖父进京,他同样需要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

范宁想到欧阳修说的这句话,慢慢陷入沉思之中。

.........

咸宁坊位于内城西北,这里也是一片高档住宅区,不少皇亲国戚或者朝廷高官的府宅都位于这里。

在坊内有一座占地约四十亩的大宅,这里便是朱家在京城的府宅之一。

朱氏三兄弟在京城都有自己的府宅,朱元甫的宅子目前由次子朱孝云居住。

朱元甫的长子在吴江老宅,次子朱孝云在十年前考中进士后,一直在京城为官,目前任吏部审官院承旨。

朱孝云有两子一女,长子朱哲已经十九岁,智力却永远停留在三岁,次子朱毅十七岁,目前在太学读书,小女儿朱佩只有十岁,一直和祖父生活在一起,今年才被父亲接到京城。

朱佩在京城当然也要读书学习,学习琴棋书画以及礼仪、茶艺等等,此外,朱佩进京的主要原因还是父母思念女儿。

在朱宅内堂,朱佩喝着茶听护卫徐庆的汇报,在她身后不远处则站在贴身护卫剑梅子。

徐庆年初跟随范宁去了鄞县后便回了吴江,朱佩进京,朱元甫便正式让徐庆跟随朱佩,成为朱佩的跟班随从。

“启禀主人,属下已经找到了范宁他们的住处,他们今天中午刚到京城,目前住在观音院桥的张巧儿客栈,一共有三个人,都是他从前的好友。”

朱佩当然知道范宁考中了童子解试第一名,也知道范宁已经离开平江府北上,这些天,她一直让人打听从平江府过来的客船,估计也该到了。

朱佩考虑问题很周密,她得知范宁是乘坐李氏船行的五百石客船北上,便派人打听李氏船行的停靠习惯,得知李氏船行的船只一般都停在城外刘拴儿家的码头上,船夫都有私货要贩卖。

根据这条线索,徐庆便轻而易举地查到了范宁三人的落脚地。

朱佩也只是想知道范宁在哪里落脚而已。

她点点头,“我知道了,这几天辛苦你了。”

徐庆犹豫一下道:“属下还发现一个奇怪之处。”

“什么奇怪之处?”

“范小官人住的客栈居然有人在监视。”

这个消息让朱佩一怔,“监视范宁?”

“这个不清楚,属下只是无意中发现,有两个人在监视张巧儿客栈,是不是监视范小官人,暂时不能肯定。”

“去弄清楚,他们到底在监视什么?是不是和范宁有关系?”

“遵令!”

徐庆匆匆走了。

朱佩着实想不通,范宁住的客栈怎么会有人监视,难道这小家伙得罪人了?

.........

次日一早,范宁和苏亮雇一辆牛车来到大相国寺,在大相国寺旁边的一条小街,是京城书铺最集中之地,这条街也叫书苑街,这条两里的街上足有三四十家书铺,几乎所有的书商都在这里有铺面。

书铺一家接着一家,各种各样的商铺标识贴满了街道,但让范宁没有想到的是,这条书苑街北面居然也有十几家奇石馆。

范宁问一名书铺的伙计才知道,大相国寺同时也是京城最大的珍奇异石的集中地,其中寺院内的万姓交易有很多卖奇石的摊子,而正式开店的大铺子则集中在书苑街。

不过今天范宁和苏亮是来买一些复习资料,暂时还没有时间去逛奇石馆。

他们走进一家叫做‘博文斋’的书店内,这家书铺在京城也能进入前五,书铺内,各种书籍层层叠叠,令人眼花缭乱,深达数丈,除了一楼,还有二楼,简直让人置身于书的海洋。

今天两人想买一些科举复习资料,毕竟京城的可选余地要比吴县大得多。

但很快,范宁和苏亮便发现,可选余地大未必是好事,当他们发现各种最新的科举复习资料足足铺满了一面墙时,他们便面临选择困难,各种复习资料实在太多了,让他们不知该如何选择。

“范宁,这本书不错!”

苏亮将一本厚厚书递给范宁,范宁接过,书名是《名儒著解五经》,他翻了翻,是十几名大儒对五经中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

范宁摇了摇头,把书放回去,“这本书适合刚进县学的学生阅读,对参加省试的士子,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苏亮想想也对,书中讲述的那些问题,对于参加省试的学生而言,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那你打算找哪方面的书籍?”

“我想找律法方面的书籍。”

“律法?”

苏亮顿时惊讶道:“你觉得这次省试会考律法?”

律法曾经是省试学生必要的一个科目,但十几年前便取消了,所以现在的士子们都不再复习律法,只是在县学里附带开设了这门课。

范宁笑了笑,“我专门看当年的科举说明,只是说律法不再作为单独一门考试科目,但并没有说不考,如果这次省试的对策文中出现律法的内容,我一点都不会奇怪。”

苏亮也有点担心起来,“可现在再让我们背律法,根本就来不及啊!”

范宁对他道:“出题者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涉及律法,一定不会是很冷僻的内容,而应该偏于最常见的案子。”

“常见案子又是哪方面呢?”苏亮依旧心慌意乱地问道。

范宁微微一笑,“我曾经问过高飞和王安石,县令审案,最多遇到哪方面的案子,他们两人的答案都是一样,关于财产纠纷,占了各种案件的六成以上,所以我打算再好好理一下大宋律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的各种条文。”

这时,范宁在一堆律法书中忽然发现一本书,《民间财产纠纷审案大全》。

范宁笑了起来,“我要找的就是这本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